从传统走向现代
-----印象派绘画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内容主要介绍了印象派绘画与后印象派绘画。印象派绘画提倡户外写生,真实地描绘外光下景物的光色变化,改革了油画技法对西方油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印象派绘画的光源色、条件色、补色关系对古典油画表现物象固有色来说是科学的进步。根据教材内容讲清印象派的由来与印象派绘画的表现手法之间的不同,不要从字面意思上去曲解印象派。 而后印象派的出现是印象派的反叛与进步。印象派绘画提倡户外写生真实地描绘外光下景物的光色变化,但它追求的是外光下色彩的瞬间变化。而后印象派绘画则主要表现的是画家对物象色彩的主观感受,不受外光下物象色彩瞬间变化的制约,所以说后印象派绘画是对印象派绘画的进步。后印象派绘画还注重艺术形式的探索。后印象派绘画为西方绘画走向现代开启了大门。在印象派绘画和后印象派绘画中莫奈、雷诺阿、塞尚、凡·高是代表画家须作重点介绍。
课时:1--2教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完本课应该让学生明确认识印象派绘画的概念及由来。
2、让学生明白印象派绘画、后印象派绘画的本质。
3、重点了解印象派绘画、后印象派绘画的代表画家莫奈、塞尚、高更、凡·高。
教学重点:对印象派、后印象派绘画具体作品的分析、讨论、评述。
教学难点:印象派绘画、后印象派绘画在绘画发展中的历史性贡献(印象派绘画改变了对物象固有色的表现手法,真实客观的表现了物象的光色变化。后印象派绘画则用色彩表现了自己对物象的主观感受。)
教学方法:PPT课件展示结合课堂讲授与师生提问交流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C'est la vie”的来由:法国是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国家,法国人热爱生活,生活中处处充满艺术感。
二.印象派绘画作品分析
学生欣赏法国画家莫奈《日出·印象》、《雾中的国会大厦》。
讲授:
1、 什么是印象派。
2、 印象派的由来。
3、 印象派绘画的的表现方法。
4,印象派绘画作品赏析:莫奈《草垛》系列,《睡莲》系列; 雷诺阿的人物肖像,《煎饼磨坊的舞会》,《船上的午餐》;德加《舞台上的舞女》,《苦艾酒》等作品。
三.由印象派所衍生出的点彩派和纳比派的作品特点及具体作品赏析。
博纳尔和维亚尔在室内景物写生中体现出自然光和人造光的糅合的丰富变化。
四.后印象派绘画作品分析
通过看与欣赏分析作品,思考、交流回答问题。教师与学生一起欣赏、提问并分析交流作为反叛和进步的后印象派。
画家塞尚《玩纸牌的人》,《静物》及他的艺术理念,在其理念中渗透后印象派的主张。
简介:保罗·塞尚 (1839-1906),后期印象派绘画的代表人物,毕生追求表现形式,对运用色彩、造型有新的创造,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
画家梵高《吃土豆的人》、《星月夜》、《向日葵》、《鸢尾花》等花卉系列、《自画像》、《画室》等作品中,体现出的强烈的主观情感。
简介:出到巴黎,结识了图鲁兹一劳特累克、高更、毕沙罗、修拉和塞尚,并参加印象主义画家们的集会。从而使艺术眼界大为开阔, 开始以完全不同于过去的方法作画,画面色彩强烈,色调明亮。1888年2月,他同高更结伴同行,到法国南部的阿尔写生作画,长达一年之久。这是他艺术风格形成的最重要的时期。 梵高一生留下了丰富作品,直到去世之后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
3,高更作品赏析。高更在自己的绘画天赋召唤之下,35岁时辞去了银行的职务致力于绘画,38岁时与家庭断绝了关系,过着孤独的生活,并通过毕沙罗卷入了印象主义的天地。 高更总是向往着远方,留恋那些具有异国情调的地方----塔希提岛,在那里他追求一种抛弃现代文明以及古典文化的阻碍,回到更简单、更基本的原始生活方式。
4,其他著名后印象派画家的具体作品赏析。
四、课堂小结:印象派、后印象派绘画作品的特点对比。
通过提问的方式并从风景,人物和场景画三个方面总结出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绘画在笔触,用色和表现力上的不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