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学科教学设计常用表格
课题 音乐小游戏《雨的节奏》 课型或模块 综合课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稳定的节奏感,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创编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游戏中复习和巩固“X、XX、XXXX、X—”这4种节奏。
3、知识与技能目标 复习和巩固“X、XX、XXXX、X—”这4种节奏,并能用声势律动结合情景创编节奏来表现游戏内容。
教学重点 “X、XX、XXXX、X—”这4种节奏的巩固。
教学难点 能听辨节奏,结合情景创编节奏。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音乐花城版二年级下册第十二课音乐小游戏“雨的节奏”。这课内容是对过去学习的节奏做一个总结和再巩固,通过对这个内容的学习,对过去学习的节奏做个梳理和强化。
教学策略 通过感受大自然、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节奏,以游戏方式复习巩固X、XX、XXXX、X—”这4种节奏。
教 学 过 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具、学具以及媒体运用 教与学的评价手段运用 教学环节设计意图
导入阶段 1、师生问好2、节奏律动 1、问好2、根据指令做动作,模仿体会 多媒体课件 用有趣的律动游戏导入,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展开阶段 1、根据律动动作引出“X、XX、XXXX 、X—”这4种节奏2、复习巩固“X、XX、XXXX 、X—”这4种节奏 1、通过跳、踏步、狂奔、溜冰的动作复习“X、XX、XXXX 、X—”这4种节奏2、练习巩固“X、XX、XXXX 、X—”这4种节奏 多媒体课件、彩色节奏卡 采用教师评价 用这种生动有趣的形式引出本课的主题——节奏,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拓展阶段 1、学习小雨、中雨、大雨的声势并读谱2、根据画面,模仿相对应的声音节奏,来为画面配音 1、学会用弹舌、拍掌、垫脚声势表示小、中、大雨,在稳定的声势下读谱2、学会用对应画面的声音创编节奏 多媒体课件、彩色节奏卡 采用教师评价,生生评价等 在刺激学生感官的同时,突出本课听辨、模仿、识读的重点,顺利达成学生对节奏型种类的理解和记忆,轻松解决了本课的重点。配合动物大自然的声音,让学生体会节奏的动感,顺利解决了难点的突破。
结束阶段 1、引导学生利用声势动作来体验节奏律动(如拍手、踏步、开车等) 根据音乐做声势律动 多媒体课件 采用教师评价,生生评价等 使学生在律动中获得身心的愉悦,体验节奏的趣味。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围绕声音模仿展开,课堂中充满了趣味和快乐,从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开始,引导学生的联想,调动学生的热情,通过热身律动、声音模仿、情景故事等教学活动,创造了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把奇妙的节奏带进了课堂,充分点燃了学生热爱生活、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的激情,展现了节奏的无限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