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橇》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教唱歌课,歌曲《小雪橇》描写儿童们在冰天雪地中不畏严寒、快乐嬉戏的场景。歌曲为降B大调,2/4拍,第五、六乐句是补充乐句,进一步渲染了歌曲欢快的情绪。歌曲节奏丰富、速度较快,情绪欢快、活泼,充满了童趣。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明快活泼的情绪演唱《小雪橇》,能有表情地朗读歌词,吐字清晰,灵巧、甜美的声音,感情的充沛。
2、为歌曲编配打击乐器伴奏,创编歌表演,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重点:
感受歌曲旋律特点、培养学生自信歌唱。
教学难点:
歌曲中有几处音程跳动较大及切分音部分。
教学过程:
师生问好。(上课了···同学们好···)
(用唱的方式相互问好。)
二、导入
1、谈话:(播放课件)
(同学们,谁喜欢猜谜语,请举手!哇!这么多同学喜欢啊!好,请听:叫花不是花,夏天不见它。寒风出来时,飘落千万家。打一自然现象。这位漂亮的小女孩,你来说……雪花。你真聪明,请坐!
2、那同学们喜欢下雪吗?为什么?(老师做举手动作,示意学生。)(因为下雪了,可以堆雪人、打雪仗、滑雪橇、滚雪球。)
教师:是啊。在冬天这个寒冷的季节里,能给大家带来快乐的,莫过于一场飞扬的大雪了。那晶莹、透明的雪花漫天飘舞,飘飘洒洒来到人间。装扮着一个银装素裹的童话世界。也带给我们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童年。
今天老师带大家到美丽的雪地里去玩一玩,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好玩的玩具?
二、新课教授
1、(播放《小雪橇》视频。)谁先发言?(雪橇)
2、(播放课件)
(雪橇,雪上运动器材。起源于瑞士山地,后逐渐在欧洲、北美和亚洲等国家流行。雪橇最初为木制,后发展成用金属制作。后被列为冬奥会比赛项目,可以用马、羊、狗,来拉雪橇。)
3、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小雪橇》这首欢快的歌曲吧。
(板书:小雪橇 )这首歌曲是降B调,四儿拍,速度稍快。
4、听教师范唱,大家边打着节拍边听老师用什么情绪来演唱的?
(欢快)
5、请你们做老师的回声,按歌曲的节奏朗读歌词。
(师分句教读。)
6、老师读一句,同学们跟着读一句。
7、师生齐读歌词。
8、熟悉旋律:听旋律用“啦”哼唱。
9、用听唱法教唱歌词。先分句教唱,再整体唱。
1 0、教唱过程中,可放慢速度,注意启发学生的情绪。
11、找出自己演唱觉得困难的地方,师生共同解决。
12、学生跟录音唱一遍,再用伴奏唱一遍。
三、练习
1.老师伴奏,同学们齐唱歌曲。
2.谁愿意担任领唱的角色?这位美丽大方的小姑娘,你来领唱。老师伴奏,其它同学齐唱。
3.用打击乐器为《小雪橇》伴奏。比如马蹄的声音,用什么乐器来模仿?马铃用什么乐器来模仿。(木鱼、双响筒、串铃)
4.你还知道哪些有关雪的歌曲?《雪绒花》
四、总结
雪花用白色的身体装扮了这个世界,聪明的人们在寒冷的天气里发明了许多有趣的游戏,于是我们的世界不但美丽而且充满欢声笑语。聪明的同学们,你们一定也能在这个冬天里发现许多乐趣,是吗?
回去以后,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用绘画、舞蹈、演唱、演奏等方式向你的爸爸妈妈展示你们今天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表现得很棒。
五、教学反思:
1、听音乐让学生们对音乐内容的初步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看音乐动画,加深学生对这首歌曲的了解及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听唱法:在学习歌曲中用听唱法,符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便于学生学会歌曲。
本环节有两个目的,第一个目的是,充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聆听,加深对歌曲的认识。第二个目的是,采取听唱法让学生学会唱歌,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记忆力有好处。在为歌曲打击乐伴奏部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激发学生的情感,对学生进行个性的陶冶和人格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这节课的一点遗憾之处在于教师在乐器拓展组织的不好。
在课堂上尽量为学生提供尝试的机会和展示自我的舞台,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在以后的教学中积极努力去探究,学习多种多样有效的教学模式,把课上好,让学生简易有效的吸收知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