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导学案
一、明确任务
掌握五代、辽、宋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具体情况。掌握自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掌握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之时。通过思考和概括唐朝中晚期至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通过思考和总结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较大的发展,商业和对外贸易达到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传播中国古代文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自主预习
(一)农业的发展
宋代农业发展的原因:唐朝中晚期至两宋时期,南方战乱少, 大量南迁,带去了先进的 ,使农业生产发展加快,逐渐超越北方。
1、从 引进的占城稻,北宋时推广到了东南地区。
2、宋朝时, 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3、 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
4、宋代经济作物,南方普遍种植 。
5、植棉地区,由北宋至南宋初期的广东福建发展到南宋后期的 一带。
(二)手工业的兴盛
1、纺织业:
北宋时,南方 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纺织业发达。
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 棉纺织业工具先进,种类多。
2、制瓷业:
朝时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
北宋兴起的 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南宋时, 成为我国的制瓷业中心。
3、造船业:
的造船业发达,在当时世界上居领先水平。
北宋 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不仅规模大,设计科学,还配备了先进的 。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宋代最大的商业城市是 。
经商时间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辐射到乡镇的商业区称为 。
宋代的海外贸易超越前代, 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宋朝为了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 ,加以管理。
宋代时,中国商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 。
南宋的 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在重要地位。
北宋前期, 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
(四)经济重心南移
从 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 时最后完成。那时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 ,特别 地区。
三、小组合作
1、唐朝中后期以来,南方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2、两宋时期农业发展的表现是什么?
3、两宋时期商业发展的表现是什么?
4、纸币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5、在我国古代经济南移的过程是怎样的?
四、展示交流小组合作成果
1、两宋时期手工业发展的表现是什么?
2、宋朝海外贸易为什么这样发达?
3、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五、巩固拓展
1.宋朝时,跃居粮食产量首位的是( )
A.水稻 B.小麦 C.小米 D.玉米
2.在南宋后期,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推广到( )
A.辽河流域 B.黄河流域 C.淮河流域 D.长江以南
3.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为我国著名瓷都的是( )
A.海南岛 B.邢窑 C.景德镇 D.越窑
4.宋代的造船技术居于世界前列。海船制造中心分布在什么沿岸的大城市( )
A.渤海地区 B.黄河流域 C.长江沿线 D.东南沿海
5.宋代,在主要港口设立的市舶司的职能是( )
A.执行削藩政策 B.监察百官 C.管理海外贸易 D.主持变法
6.北宋初期纸币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商业发展和城市繁荣 B.铜钱和铁钱携带不便
C.宋代造纸业相当发达 D.政府支持发展纸币业
7.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最终完成是在( )
A.南朝 B.唐朝 C.北宋 D.南宋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宋高宗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出两宋时期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在什么流域。
(2)材料二指宋朝进行的什么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有哪些著名的大商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