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美术选修:美术鉴赏 第二课 西方古典艺术的发源地——古希腊、古罗马美术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美术选修:美术鉴赏 第二课 西方古典艺术的发源地——古希腊、古罗马美术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12-28 17:41: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西方古典艺术的发源地
—古希腊、古罗马美术
《古希腊美术》
教学设计
说教材
教材分析
古希腊美术,着重欣赏古希腊美术中最突出、最具影响力的人像雕刻和建筑艺术。前者是古希腊雕刻中经典作品,其中包括奠定了西方人体美术传统的人体雕塑。所选建筑,是古希腊最著名的雅典卫城其中的主要建筑---帕特农神庙和伊瑞克提翁神庙,同时介绍古希腊人所创造的三种柱式。所有这些,都为后来的西方古典建筑奠定了重要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和感受希腊美术在雕刻和建筑方面的突出成就,以及对后来西方乃至世界美术的深远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讨论希腊美术的雕塑和建筑,初步掌握欣赏西方古典雕塑和古典建筑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美术素养,尊重世界多元文化,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人物雕刻的写实与理想化的结合,追求和谐的理想美(强调人体各部分的比例),以人体为美的审美风尚;神庙建筑的重要基础是柱式,古希腊人创造的三种柱式。
难点:了解古希腊人的社会风尚和审美取向。
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实施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强化独立思考意识;点拨导思,进而开发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过程是根据《新课标》艺术综合课的理念,把古希腊美术的主要样式通过演示、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中激起鉴赏的热情。
(一)新课导入
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大家都玩过拼图吧,我们现在就来玩一个拼拼图大赛,看看哪组同学拼的又快又好。
老师提问:同学们看看拼好的拼图,你们知道他们都是哪个历史时期的作品吗?
学生讨论:学生思考讨论、分析。(请学生回答)
老师总结: 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引出课题:古希腊美术。
(设计意图:通过拼图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本节课所讲的内容产生兴趣。)
(二)讲授新课
1、了解古希腊的人文历史背景
通过了解古希腊的地理地形情况,知道古希腊的联邦奴隶主民主制。简单介绍古希腊神话,指出古希腊神话为艺术家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2、欣赏古希腊的雕塑作品
《米洛斯的阿芙洛狄忒》
(大理石 高202厘米 约公元前150年 巴黎罗浮宫藏)
阿佛洛狄忒姿态端庄而优美,她虽然裸露上身,但不失端庄典雅,虽然残缺了双臂,但断臂反而诱发出人们美好的想象,从而增加了人们的欣赏趣味。整个身躯是采取螺旋形上升的动势,又有不同角度的倾斜,造成了曲线的丰富变化和均衡稳定。
《萨莫德拉克的胜利女神》
(大理石 高约328厘米 约公元前200年 巴黎罗浮宫藏)
作者将底座制成一艘战舰的船头,胜利女神从天而降,飞立船头,引导着舰队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它既符合纪念一场海战胜利的需要,又形象的表达了战斗胜利的主题。作品充分发挥了雕塑立体造型的特点。
《掷铁饼者》米隆
(大理石 罗马时期复制品 罗马国立博物馆藏)
作品表现了一个健美,富有力感的运动员的形象。刻划的是凝聚力爆发前最精彩的瞬间。运动员大幅度摆动双臂,双臂就像一张拉满弦的弓,在下一瞬间运动员就要掷出铁饼。全身重心在右脚上,膝盖弯曲。整个形体有一种紧张的爆发力和弹力的感觉,体现了一种和谐的理想之美。
《赫尔墨斯与幼年的狄奥尼索斯》
(大理石 高213厘米 公元前350-330年 奥林匹亚博物馆藏)
赫尔墨斯的人体追求一种女性的美,即整个人体自上而下形成三个自然的转折(头、躯干、和下肢)使整个身姿构成一个S形,接近于后来在女性人体上所追求的曲线美。这与古典时期前期男性雕像所表现的刚劲有力的风格恰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拉奥孔》
(大理石 高178厘米 约公元前1世纪末 梵蒂冈博物馆藏)
《帕特农神庙山花装饰雕刻----三女神》
(大理石 高112厘米 公元前440—400年 伦敦不列颠博物馆藏)
(三)引导解惑
1、提出问题:
(1)古希腊雕刻特别发达,及流行人体雕刻的主要原因?
(2)希腊神像及人像雕刻为什么多少裸体艺术?
组织学生讨论并回答。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分析讨论,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体现,个性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又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
2、通过视频了解雅典卫城
3、古希腊的三种柱式:
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
四、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所讲的内容,使学生们对古希腊美术有。进一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