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庆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
化 学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Be:9 C:12 N:14 O:16 Na:23 S:32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报道,科学家开发出了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新型催化剂。下列有关水分解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2.对于可逆反应:2A(g)+B(g)2C(g),下列措施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常数都变化的是( )
A.增大压强 B.升高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多充入A
3.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
A.用pH试纸测定次氯酸钠溶液的pH=3
B.将FeCl3溶液加热蒸干并灼烧获得Fe2O3固体
C.pH=3的醋酸溶液和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
D.向AgCl的悬浊液中加入NaBr溶液,白色沉淀转化为淡黄色,说明Ksp(AgCl)4.100℃时,水的离子积为1×10-12 mol2·L-2,若该温度下某溶液中的H+浓度为1×10-7 mol·L-1,则该溶液是( )
A.酸性 B.中性 C.碱性 D.无法判断
5.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下列哪些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A(g)+2B(g)C(g)+D(g)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
①混合气体的压强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 ③B的物质的量浓度 ④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⑤混合气 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⑥混合气体的总质量 ⑦v(B):v(D)=2:1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⑦
D.①③④⑤⑦
6.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向1L 0.5mol·L-1的NaOH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稀醋酸;浓硫酸;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对应的热效应H1、H2、H3的关系正确的是( )
A.H1>H2>H3
B.H1C.H1=H3>H2
D.H1>H3>H2
7.可送反应aA(g)+bB(g)cC(g)+dD(s) △H=-QkJ/mol,反应过程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在混合物中的含量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1所示,反应速率(v)与压强(p)的关系如图2所示。据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T1<T2,Q>0
B.增大压强,B的转化率减小
C.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D.a+b>c+d
8.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与Al反应能放出H2的溶液中:Fe2+、K+、、
B.=1×10-13mol·L 1的溶液中:、Ca2+、Cl-、
C.由水电离出来的c(H+)=10 12 mol·L 1的溶液中:K+、、Cl-、ClO-
D.Fe3+、Na+、、
9.25℃把pH=3的H2SO4溶液和pH=10的NaOH溶液混合,两者恰好中和,则酸和碱的体积比应是( )
A.10∶1 B.1∶10 C.1∶100 D.1∶2
10.将2.0mol PCl3(g)和1.0mol Cl2(g)充入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PCl3(g)+Cl2(g) PCl5(g),达到平衡时,PCl5为0.40mol。如果此时移走1.0 mol PCl3和0.50mol Cl2,在相同温度下再达平衡时PCl5的物质的量是( )
A.0.2 mol B.0.4 mol
C.小于0.2 mol D.大于0.20 mol,小于0.40 mol
11.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X(g)+Y(g) Z(g)+W(s) 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
B.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C.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D.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ΔH增大
12.常温下,关于溶液的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H=3的醋酸溶液稀释100倍,pH=5
B.pH=4的H2SO4溶液加水稀释100倍,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1×10-6 mol·L-1
C.将1 L 0.1 mol·L-1的Ba(OH)2溶液稀释为2L,pH=13
D.pH=8的NaOH溶液稀释100倍,其pH=6
13.在下列实验方法中,不能证明醋酸是弱酸的是( )
A.25 ℃时,醋酸钠溶液呈碱性
B.25 ℃时,0.1 mol/L的醋酸的pH约为3
C.25 ℃时,等体积的盐酸和醋酸,前者比后者的导电能力强
D.25 ℃时,将pH=3的盐酸和醋酸稀释成pH=4的溶液,醋酸所需加入的水多
14.常温下,盐酸与氨水混合,所得溶液pH=7,则此溶液中( )
A.c(NH4+)<c(Cl-)
B.c(NH4+)=c(Cl-)
C.c(NH4+)>c(Cl-)
D.无法确定c(NH4+)与c(Cl-)的关系
15.HA为酸性略强于醋酸的一元弱酸,在0.1 mol·L-1NaA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c(Na+)>c(A-)>c(H+)>c(OH-)
B.c(Na+)>c(OH-)>c(A-)>c(H+)
C.c(Na+)+c(OH-)=c(A-)+c(H+)
D.c(Na+)+ c(H+) = c(A-)+c(OH-)
16.将下列物质的溶液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并灼烧(400℃),可以得到该物质的固体的是( )
A.AlCl3 B.NaHCO3 C.MgSO4 D.KMnO4
17.下列问题与盐的水解有关的是( )
①NH4Cl与ZnCl2溶液可作焊接金属中的除锈剂
②用NaHCO3与Al2(SO4)3两种溶液混合可作泡沫灭火剂
③草木灰与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
④实验室盛放碳酸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玻璃塞
⑤加热蒸干AlCl3溶液得到Al(OH)3固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全部
18.下列关于平衡常数K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任何条件下,化学平衡常数是一个恒定值
B.改变反应物浓度或生成物浓度都会改变平衡常数K
C.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浓度、压强无关
D.从平衡常数K的大小不能推断一个反应进行的程度
19.为了避免电解液中CuSO4因水解发生沉淀,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
A.稀释 B.加稀硫酸
C.加NaOH溶液 D.加热
20.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 论
A 向20mL0.2mol·L-1硝酸银溶液中滴加5滴0.2mol·L-1氯化钠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在浊液中滴加几滴0.2mol·L-1碘化钾溶液出现黄色沉淀 不能证明碘化银比氯化银难溶
B 常温下,测得0.1mol/LNaA溶液的pH小于0.1mol/LNa2CO3溶液的pH 酸性:HA>H2CO3
C 将铝与氧化铁发生铝热反应后的熔融物在稀盐酸中充分溶解,再滴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未变红 熔融物中不含有正三价铁
D 向2支均盛有2mL1.0mol·L-1KOH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滴浓度均为0.1mol·L-1的AlCl3和MgCl2溶液,一支试管出现白色沉淀,另一支无明显现象 Ksp[Al(OH)3]>Ksp[Mg(OH)2]
21.有关如图所示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盐桥中装有含KCl饱和溶液的琼脂)
A.该原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K+会移向CuSO4溶液
B.取出盐桥后,电流计的指针依然保持偏转
C.铜片上有气泡逸出
D.反应前后铜片质量不改变
2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
B.化学电池的种类包括一次电池、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等
C.化学电池供能稳定可靠,可以制成各种形状和大小,使用方便,易于维护
D.废旧电池可以随意丢弃
23.研究人员最近发明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别进行发电,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下列“水”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负极反应式:Ag+Cl--e-=AgCl
B.正极反应式:5MnO2+2e-= Mn5O102-
C.每生成1 mol Na2Mn5O10转移2 mol电子
D.AgCl是还原产物
24.关于下列过程熵变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溶解少量食盐于水中,
B.纯碳和氧气反应生成
C.H2O(g)变成液态水,
D.CaCO3(s)加热分解为CaO和CO2(g),
25.已知:Ksp(AgCl)=1.8×10-10,Ksp(AgI)=1.5×10-16 ,Ksp(AgBr)=7.7×10-13,则下列难溶盐的饱和溶液中,Ag+浓度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
A.AgCl>AgI> AgBr
B.AgBr >AgI>AgCl
C.AgBr >AgCl>AgI
D.AgCl> AgBr>AgI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
26.(12分)
(1)偏铝酸钠的水溶液呈___(填“酸”“中”或“碱”)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在配制AgNO3溶液时,常将AgNO3固体先溶于较浓的硝酸中,然后再用蒸馏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
以___ (填“促进”或“抑制”)其水解。
(2)明矾可用于净水,原因是(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3)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泡沫灭火器灭火原理:__________________。
(4)纯碱可代替洗涤剂洗涤餐具,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
(5)碳酸氢钠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27.(10分)运用相关原理,回答问题:
Ⅰ. (1)、25℃时,水的离子积Kw值为____________。
(2)、在T℃的水溶液中,c(H+)=10x mol/L,c(OH-)=10y mol/L,x与y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T℃下,水的离子积为_______________。
②T℃下,0.01 mol/L NaOH溶液中c(H+) 为____________mol/L。
Ⅱ.25℃时,电离平衡常数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化学式 CH3COOH H2S HClO
电离平衡常数 1.8×10-5 K1=1.3×10-7 K2=7.1×10-15 3.0×10-8
(1)、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的下列四种物质:
a.Na2S b.NaClO c.CH3COONa d.NaHS
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25℃时,0.1 mol/L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下列表达式的数据一定变小的是____________。
a.c(H+) b.c(H+)/c(CH3COOH) c.c(H+)·c(OH-)
(3)25℃时,CH3COOH与CH3COONa的混合溶液,若测得混合液pH=6,则溶液中
c(CH3COO-)-c(Na+)=______________mol/L(填数值)。
28.(8分)由A、B、C、D四种金属按下表中装置进行实验。
装置
现象 二价金属A不断溶解 C的质量增加 A上有气体产生
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甲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乙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丙中溶液的pH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0分)获取安全的饮用水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自来水厂经常用氯气进行杀菌,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滴定,测定了某工厂废水中游离态氯的含量,实验如下:
①取水样10.00 mL于锥形瓶中,加入10.00 mL的KI溶液(足量),滴入指示剂2~3滴。
②将自己配制的0.010 mol·L-1标准Na2S2O3(显碱性)溶液装入滴定管中,调整液面,记下读数。
③将锥形瓶置于滴定管下进行滴定,发生的反应为I2+2Na2S2O3=2NaI+Na2S4O6。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加入的指示剂是___________
(2)步骤②、③中将标准液装入___________滴定管,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
(3)实验测得游离态氯的浓度比实际浓度偏大,造成误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配制标准Na2S2O3溶液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
B.锥形瓶水洗后直接装待测水样
C.装标准Na2S2O3溶液的滴定管水洗后没有润洗
D.滴定到达终点时,俯视读出滴定管读数
E.装标准Na2S2O3溶液的滴定管滴定前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30.(10分)I. 目前我国主要使用肼(N2H4)作为卫星发射所用燃料。
(1)N2H4可作为火箭发动机的燃料,与氧化剂N2O4反应生成N2和H2O。
已知:
①N2(g)+2O2(g)=N2O4(l) ΔH=-19.5kJ·mol 1 K1
②N2H4(l)+O2(g)=N2(g)+2H2O(g) ΔH=-534.2kJ·mol 1 K2
写出反应③液体燃料N2H4与液态N2O4反应生成N2和H2O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K1、K2、K3之间的关系:_______
(2)若已知下列数据:
化学键 N-N N≡N H-O O=O
键能/kJ·mol-1 190 946 462.8 498.8
试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N-H的键能:___________kJ·mol 1
Ⅱ. 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 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T/℃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1)该反应为_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放热”),原因为___________
(2)830℃下,若向容器中分别加入2molH2和2molCO2,10s后达到平衡,则这段时间内(H2)=___________,转化率α(CO2)=____________
(3)1200℃时,在某时刻体系中CO2、H2、CO、H2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4mol、8mol、8mol,则此时上述反应的平衡向___________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
Ⅲ.已知在不同温度下,甲烷隔绝空气有可能发生如下两个裂解反应:①CH4(g)→C(s)+2H2(g),②2CH4(g)→C2H4(g)+3H2(g)。某同学为了得到用天然气制取炭黑的允许温度范围和最佳温度,查阅资料,得到如下热力学数据:
反应①的ΔH(298K)=+74.848kJ/mol,ΔS(298K)=+80.674J/(mol·K)
反应②的ΔH(298K)=+376.426kJ/mol,ΔS(298K)=+220.211J/(mol·K)
已知,上述反应的焓变和熵变随温度变化很小。请帮助这位同学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在___________(填“高温”或“低温”)下能自发进行
(2)为了提高甲烷的炭化程度,下列温度最合适的是___________
A.905.2K B.927K C.1273K D.2000K
兴庆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
化学答案及评分标准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B B B C B D C B B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C C B D C C C B A
21 22 23 24 25
A D D C D
二、填空题
26、(除标记1分,其余每空2分,共计12分)
(1) 碱(1分) AlO2-+ 2H2O =Al(OH)3 + OH- 抑制(1分)
(2)Al3++3H2OAl(OH)3(胶体)+3H+
(3)Al3+ + 3HCO3- == Al(OH)3↓+3CO2↑
(4)CO32- +H2O =HCO3- + OH-
(5)[Na+]>[HCO3-]>[OH-]>[CO32-]>[H+
27、(除标记1分,其余每空2分,共计10分)
I. (1)10-14 (1分)
(2)、①10-15 (1分) ②10-13
Ⅱ. (1)a﹥b﹥d﹥c (2)a (3)9.9×10-7或(10-6-10-8)
28、(每空两分,共计8分)
(1)A-2e-=A2+ (2)Cu2++2e-=Cu (3)变大 (4) D>A>B>C
29、(每空2分,共计10分)
(1)Cl2+2I-=I2+2Cl- 淀粉溶液
(2)碱式 溶液蓝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颜色
(3)ACE
30、(每空1分,共计10分)
I. (1)2N2H4(l)+N2O4(l)=3N2(g)+4H2O(g) ΔH=-1048.9kJ·mol 1 K/ K1
(2)393.55
Ⅱ.(1)吸热 随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常数增大,平衡正移,反应为吸热反应
(2)0.05mol/(L s) 50%
(3)逆向
Ⅲ.
(1)高温 (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