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
参赛序号:3号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陶渊明其人及其文。
2.结合关键语句的理解感受作者淡泊宁静的人生志趣。
3.掌握高考古诗鉴赏中表现手法的答题技巧。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诵读,师生共同把握诗人淡泊名利的人生志趣。
2.通过赏析诗句把握诗歌表现手法的答题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作者不满现实,反抗黑暗,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的精神。
教学方法
讲授法、对话法
教学重难点
通过赏析诗句把握诗歌表现手法的答题技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看图猜文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东晋田园诗人,浔阳柴桑人。后人称之为“靖节先生”。又自称作“五柳先生”。他幼年时,家世衰落,家境贫寒。他青年时代曾有建功立业的大志,但未得重用,只做过几任小官。曾几次退离仕途,最后,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这一年他41岁,以后终老农村。
三、整体感知
1.学生集体朗读。
2.教师就朗读作出评价。
3.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注意体会作者的感情。
四、赏析诗歌
1.解题。
问:“归园田居”这个标题的题眼是哪个字?
明确:“归”
2.问:既然“归”字是题眼,标题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田园生活,请以“归”字为核心来解读诗歌。
明确:
(1)、从何归?
(2)、为何归?
(3)、归向何处?
(4)、归去如何?
3.(合作探究)找出描写田园生活情景的句子。
思考:诗人如何描写田园?田园的景色有何特点
4.(拓展延伸)诗人写景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呢?体现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题步骤:
(1)、明确指出表现手法
(2)、具体写出该种手法在诗歌中的体现
(3)、分析该手法表达的效果以及所蕴含的感情
明确:(1)、白描。
(2)、作者几乎完全采用白描手法,以村落、草屋、榆柳、炊烟、鸡鸣、狗吠等农村中的最平常的景象,勾画出一幅恬静、平和、质朴的田园风光,其中融入了诗人的高雅情趣。
(3)、表现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的农村生活的热爱,营造出宁静淡远的意境,令人神往。
5.小试牛刀:请赏析“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用了何种手法?
明确:(1)、反衬。
(2)、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更显出乡村生活的宁静,和平。
(3)、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6.思考讨论
欣赏音乐:听羽泉的歌曲《归园田居》。
陶渊明的归隐思想,是否可行?在当今时代是否可以提倡?(学生自由发挥,论述有理即可)
7.小结
陶渊明的归隐是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他追求内心的宁静。作者的归隐并非消极避世,而是出于内心的意愿。《归园田居》,主要写诗人摆脱污浊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心情。这种情绪,用一个词组来概括叫做“返朴归真”。第一是“真”,做人要正直真实不虚伪,具有人的本性;第二是“朴”,处世要朴实,不造作,不慕浮华利禄,而是快意吾心、怡然自乐,纵情挥洒。这是一种与污浊的官场生活相对立的生活方式,也是历代文人学士所追求的至高至真的境界。
板书
《归园田居》(其一)
写景
所见 方宅、草屋
榆柳、桃李(白描) 近景
所闻 村庄、炊烟
狗吠、鸡鸣(以动衬静) 远景
意境 优美、空旷、恬静、祥和、清新
抒情:回归田园的喜悦、轻松、怡然自得。
9.作业
(1).背诵《归园田居》。
(2).再现陶渊明笔下的田园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