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3.1《百合花》(课件31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3.1《百合花》(课件31张)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27 20:56: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百 合 花
茹志鹃
1.明白小说题目的含义。
2.体味细节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3.分析人物形象.
4.培养速读小说,概述小说的能力。
茹志鹃,当代著名女作家。她的创作以短篇小说见长.笔调清新,俊逸,情节单纯明了,细节丰富传神,善于从较小的角度去反映时代本质。 不少名篇曾被译成日、英、法、俄、越等国文字。《百合花》是她的代表作。
茹志鹃写这篇小说时,正是反右斗争后不久,她的家庭成员是这场扩大化运动的受害者。冷峻的现实生活使她“不无悲凉地思念起战时的生活,那时的同志关系”。她说:“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一刹那里,便能胆肝相照,生死与共。”《百合花》是她缅怀追念时得来的产物。
《百合花》受到了茅盾的高度评价,他说“这是我最近读过的几十篇小说中最使我满意也最使我感动的一篇。”
关于小说:
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 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与个人生活, 这就是小说.
一篇小说必须具备三个要素, 即生动的人物形象, 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 其中, 人物形象又是主要因素.
小说三要素
鲁迅:《孔乙己》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小说
人物形象
故事情节
典型环境
三要素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liào
qián
chǒu

niù
一 、 预习检测
(一)读准加点字的音。
撂( ) 木讷( ) 憨( )厚
搭讪( ) 嬷( ) 砦( )
磕( ) 瞅( ) 执拗( )
虔( )诚 发髻( ) 忸怩( ) 尴尬( )
shàn
hān

zhài

niǔ ní

gān gà
(二)掌握下列字词。
1、张皇:
2、忸怩:
3、执拗:
4、尴尬:
5 讪讪:
6、虔诚:
难为情的样子。
恐慌,慌张。
(神色、态度)不自然。
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
恭敬有诚意。
速读感知全文
速读全文,顺手标好段序,找出全文线索,梳理故事情节。

文章写了哪几个人物?围绕这些人物写了哪几件事?
“我”、小通讯员、新媳妇
1、通讯员送“我”去前沿包扎所 2、 我和通讯员到百姓家借被子
3、通讯员救人牺牲 4、新媳妇为通讯员盖被
理清全文的线索、情节。
提示:全文以时间为顺序,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情节。
第一部分( 1-23):开端
通讯员送我去前沿包扎所(带路)
第二部分(24-43):发展
通讯员和“我”一起向新媳妇借被子(借被)
第三部分(44-57):高潮
新媳妇献出新被子准备为牺牲的通讯员入殓。(牺牲)
第四部分(58-59):结局
新媳妇执意将自己的新被子盖在通讯员的身上入殓(盖被)
走近人物
讨论:快速阅读文本,我眼中的小通讯员和新媳妇是怎样的人?
这是一个 的通讯员
这是一个 的新媳妇
要求抓住各方面的描写(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方法)
走近人物
小通讯员
现在从背后看去,只看到他是高挑挑的个子,块头不大,但从他那副厚实实的肩膀看来,是个挺棒的小伙,他穿了一身洗淡了的黄军装,绑腿直打到膝盖上。
我看见他那张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顶多有十八岁。
外貌描写
憨厚朴实的小伙子
走近人物
小通讯员
29.借不到被子事小,得罪了老百姓影响可不好。我叫他带我去看看。但他执拗地低着头,像钉在地上似的,不肯挪步,我走近他,低声地把群众影响的话对他说了。他听了,果然就松松爽爽地带我走了。
8.他见我挨他坐下,立即张惶起来,好像他身边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局促不安,掉过脸去不好,不掉过去又不行,想站起来又不好意思。我拚命忍住笑,随便地问他是哪里人。他没回答,脸涨得像个关公,讷讷半晌,才说清自己是天目山人。
(神态描写、动作描写)
21.他飞红了脸,更加忸怩起来,两只手不停地数摸着腰皮带上的扣眼。半晌他才低下了头,憨憨地笑了一下,摇了摇头。
(神态描写、动作描写)
28.“女同志,你去借吧!……老百姓死封建。……”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小通讯员
39.他听到这里,突然站住脚,呆了一会,说:“那!……那我们送回去吧!”(语言描写)
42.他精神顿时活泼起来了,向我敬了礼就跑了。走不几步,他又想起了什么,在自己挂包里掏了一阵,摸出两个馒头,朝我扬了扬,顺手放在路边石头上,说:“给你开饭啦!”说完就脚不点地的走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这都是为了我们,……”那个担架员负罪地说道,“我们十多副担架挤在一个小巷子里,准备往前运动,这位同志走在我们后面,可谁知道狗日的反动派不知从哪个屋顶上撂下颗手榴弹来,手榴弹就在我们人缝里冒着烟乱转,这时这位同志叫我们快趴下,他自己就一下扑在那个东西上了。(侧面描写)
羞涩、耿直、单纯、淳朴、真挚、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小通讯员
走近人物
新媳妇
30.一会,门帘一挑,露出一个年轻媳妇来。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留海。穿的虽是粗布,倒都是新的。
一个美丽的、刚过门的新媳妇
(外貌描写)
新媳妇
30.这一次,她不笑了,一边听着,一边不断向房里30瞅着。我说完了,她看看我,看看通讯员,好像在掂量我刚才那些话的斤两。半晌,她转身进去抱被子了。(动作描写)
34.那媳妇一面笑着,一面赶忙找针拿线,要给他缝上。通讯员却高低不肯,挟了被子就走。(动作描写)
44.那位新媳妇也来了,她还是那样,笑眯眯的抿着嘴,偶然从眼角上看我一眼,但她时不时的东张西望,好像在找什么。后来她到底问我说:“那位同志弟到哪里去了?”
她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说:“刚才借被子,他可受我的气了!”说完又抿了嘴笑着,动手把借来的几十条被子、棉絮,整整齐齐的分铺在门板上、桌子上(两张课桌拼起来,就是一张床)。我看见她把自己那条白百合花的新被,铺在外面屋檐下的一块门板上。(语言描写)
新媳妇
55.我回转身看见新媳妇已轻轻移过一盏油灯,解开他的衣服,她刚才那种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神态描写)
56.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神态、动作描写)
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动作描写)
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低声地说:“不要缝了。”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针地缝。(动作描写)
58.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
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动作、语言描写)
新媳妇
在情节中,她的性格是发展的。刚过门才三天,小通讯员就要借她唯一的嫁妆,她舍不得,但当听“我”说借被子是为了打仗,为了老百姓之后,“她转身进去抱被子了”到了包扎所,她又主动将被子“铺在外面屋檐下的一块门板上”
当卫生员动手要揭掉小通讯员身上的百合花被子时,新媳妇“劈手夺过被子”。
刚开始做救护工作时,她害羞腼腆,可当看到小通讯员为了保护群众而受重伤时,“她刚才那种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
新媳妇已经知道通讯员牺牲了,可她还是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
写出了她的友善、崇敬、痛惜、娴静、淳朴、善良、高洁如百合花一样美丽的人性美。
走近人物
“我”在本文中有什么作用?
主要写的是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之间的故事,“我”是故事的见证者,我”是本文的线索人物。是故事的叙述人和情节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因此,“我”是作品采用“第一人称”的承担者。
类 别 特 点
第一人称( 我) 叙述人的所见所闻,能使小说显得真实亲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同时便于抒发感情。
第二人称 拉近了叙述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能增强小说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第三人称 不受叙述者的见闻和感觉的约束,相对自由。它可以深入人物的内心,将人物的心理活动告诉读者; 还可以展示不同人物在不同地点同时发生的事情。
1.探究标题含义
标题的意思有表层含义,还有与主题内容相关的深层含义,标题对揭示主题、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即象征义或比喻义。
2.探究标题的好处或作用
①突出主要的人物形象
②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
③概括小说的主要事件
④设悬念,吸引读者的兴趣
⑤贯穿全文,是线索
⑥揭示小说主题
百合花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深入探究
百合花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百合花被子是情节的一部分,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2、百合花被子突出主要人物性格。
33.这原来是一条里外全新的新花被子,被面是假洋缎的,枣红底,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
59.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
探究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衣服上的破洞(四次)
第一次是抱被子时因慌张挂破了上衣,出现了破洞;
第二次是通讯员在叫“我”开饭时“我”看见那个破洞;
第三次是当受重伤的通讯员被抬回包扎所,“我”看见“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
第四次是通讯员牺牲后新媳妇缝那破洞
承上启下的细节描写,一方面表现通讯员朴实单纯的性格,勇于牺牲的高贵品质。
另一方面表现新媳妇对通讯员的关心、痛惜、崇敬。
探究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细节是指细小的环节或情节。它可以是一个事物、一个动作、一句话、一种表情,也可以是一个十分简短的情节。
细节描写是一种以小见大的方法。好的作品之所以能动人肺腑,精彩动人的细节描写是功不可没的。
作用:
1、在情节发展上前后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
2、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更鲜活。
深入探究
明知已无实用意义,为什么新媳妇还缝补通讯员衣服的破洞,把结婚用的新被子垫放到他的棺木中
这是无法控制的深挚情感的倾泻:
一是无法补救的歉疚之情
二是对舍己救人的英雄战士无比崇敬、悲痛的感情。
三是对这个年轻可爱生命逝去的痛惜之情、深情悼念。
军:



民 :



腼腆
质朴
英勇
善良
纯朴
圣洁
“我”(线索)
军民骨肉情
小说刻画了有着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美好心灵的小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形象,表现了纯洁深厚的军民之情和战友之情,传达了高尚的人情美和人性美。
题意:以百合花的洁白、纯净来象征人民战士、人民群众的高尚情操,同时暗示文章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