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和2021年浙江各市中考科学考试模拟试题分类(物理)——专题3物态变化和内能
一.选择题(共24小题)
1.(2021 南湖区模拟)洗完澡后,浴室内的镜面上常会有一层水雾。镜面上产生水雾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水的汽化 B.水蒸气的液化
C.水蒸气的凝固 D.水蒸气的凝华
2.(2021 嵊州市模拟)下列情景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冰雪消融 B.露珠形成
C.湿手烘干 D.蜡烛滴“泪”
3.(2021 泰兴市一模)星期天,小华在家烧水煮饺子。当水烧开准备下饺子时,妈妈提醒他锅里的水量少了点,于是小华又往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水(水量比锅里少),用同样大的火直至将水再次烧开。下面能反映小华整个烧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
A. B.
C. D.
4.(2021 杭州模拟)小金用如图装置,通过沸水加热碘锤来观察碘晶体的物态变化,下列描述中涉及的物态变化与小金相同的是( )
A.正在熔化的冰块
B.窗户上的冰窗花
C.被冰块“粘住”的湿抹布
D.干冰放入水中,水“沸腾”
5.(2021 拱墅区校级模拟)如表为不同气压下水的沸点,压力锅工作时,锅内气体压强最大可达1.80×105Pa锅内水的最高温度( )
P/×105Pa 0.98 1.01 1.13 1.29 1.48 1.69 1.80 2.05
t/℃ 99 100 103 107 111 115 117 121
A.可达100℃ B.可达117℃
C.可达121℃ D.取决于加热时间
6.(2020 三门县一模)小科发现浴室的两根水管(如图),甲上布满水珠,乙上完全见不到水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水管是热水管
B.浴室里看到的大量白汽是水蒸气
C.甲水管出现的水珠是汽化的结果
D.冷热水混合,热水把温度传给冷水
7.(2020 杭州模拟)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湖水结冰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B.雾、露都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C.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
D.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8.(2020 兰陵县二模)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的是( )
A.冰凌的形成 B.冰雪消融
C.露珠的形成 D.雾凇的形成
9.(2020 瓯海区模拟)小芬在家中用如图炊具压力锅(俗称“高压锅”)烧饭。她发现锅盖中心有一杆,杆上有排气孔,上套限压阀。易熔片装在放气孔上,万一安全阀失效不能及时抬起放气时,易熔片熔化,气体从放气孔放出。关于易熔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制成易熔片的材料的熔点比锅体高
B.制成易熔片的材料的熔点比锅体低
C.易熔片熔解时吸收大量的热,所以能保证压力锅安全
D.易熔片熔解时放出大量的热,所以能保证压力锅安全
10.(2020 玉环市一模)用两套完全相同(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在标准大气压下分别对试管中装有少量质量相等的固体M和N进行加热,M和N的温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在35分钟内N物质始终是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N肯定都是晶体
B.M肯定是晶体,N肯定是非晶体
C.M肯定是晶体,熔化过程用了35分钟
D.若N是晶体,其熔点不低于100℃
11.(2020 玉环市一模)沙漠中的抬尾芥虫在大雾的深夜爬上沙丘顶,高高地抬起屁股,迎着风整个身体呈倒立的姿势,很快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背部凝结成水珠,水珠越聚越多,顺着背部流入它的嘴里。抬尾芥虫能收集到空气中的水蒸气,说明它背部的温度比外界气温( )
A.一定高 B.一定低 C.一定相同 D.无法确定
12.(2021 绍兴模拟)下列不是通过做功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钻木取火
B.用气筒给轮胎打气,气筒壁发热
C.冬天用热水袋取暖
D.两手摩擦发热
13.(2021 杭州三模)用分子的观点分析下列生活现象,其中解释不合理的是( )
A.50毫升水与50毫升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毫升——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B.八月桂花飘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1滴水中约含1×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D.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
14.(2021 滨江区一模)如图所示,在大口厚玻璃瓶内装入少量的水。塞紧塞子后,用气筒往瓶内打气。当塞子跳出时,看到瓶口有白雾出现。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往瓶内打气时,外界对气体做功
B.往瓶内打气时,瓶内气体内能变小
C.瓶塞跳出时,瓶内气体温度降低
D.瓶塞跳出时,水蒸气液化形成白雾
15.(2021 拱墅区二模)相同质量的铁块和铜块,已知铁的比热比铜大,吸收了相同的热量后,则( )
A.铁块和铜块上升的温度相同
B.铜块的末温比铁块的末温高
C.铜块上升的温度较大
D.铁块的末温比铜块的末温高
16.(2021 宁波模拟)热量的传递是有方向性的。物体间自发进行热量传递的方向应是( )
A.热量多的物体传给热量少的物体
B.热量少的物体传给热量多的物体
C.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
D.温度低的物体传给温度高的物体
17.(2021 杭州模拟)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下列现象与此特点无关的是( )
A.沿海地区温差比内陆地区小
B.空调房里放盆水可增加空气湿度
C.冬天的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
D.白天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夜晚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
18.(2020 临海市一模)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铁块和铝块升高相同温度,一定吸收相等的热量
B.质量相等的水和沙子,吸收相同热量,水比沙子升温少
C.质量相等的沙子和铁,降低相同温度,沙子放出的热量小于铁放出的热量
D.我国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作介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小
19.(2020 瑞安市一模)春天来了,太子湾公园的郁金香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观赏。游客在远处就能闻到花的香味。原因是( )
A.分子很小 B.分子是可分的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20.(2020 西湖区一模)以下事例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冬天,通过搓手来取暖
B.划火柴时,火柴燃烧
C.把袋装牛奶放在热水中加热
D.铁丝反复弯折,弯折处变热
21.(2021 吴兴区模拟)如图是四冲程汽油机做功冲程的示意图,汽油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在活塞向下运动的过程中,有关气缸内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的温度升高 B.气体的内能减少
C.气体的密度增大 D.气体的压强增大
22.(2021 杭州三模)如图甲为航母上简化的蒸汽弹射装置,能带动舰载机在两秒钟内达到起飞速度,如图乙为汽油机的工作冲程。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牵引索与蒸汽活塞连接的两个滑轮均是定滑轮
B.舰载机获得的牵引力是因为气缸内的蒸汽体积膨胀,从而推动活塞
C.气缸内的蒸汽推动活塞后,内能增加
D.从能量转化角度讲,蒸汽弹射装置工作时与图乙中C所示的原理相似
23.(2020 瑞安市校级模拟)5月8日,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成功降落,标志着此次试验船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关于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分析正确的是( )
A.飞船减速下落过程中机械能保持守恒
B.飞船减速下落过程中,能量转化是动能转化为势能
C.飞船下落过程中与大气剧烈摩擦,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飞船运行过程中燃料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24.(2020 萧山区校级一模)小明家买的新车有6只汽缸,但工作原理还是四冲程的内燃机,下列有关四冲程的内燃机工作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压缩冲程,汽缸内气体被压缩,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②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③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外做功,所以其他3个冲程可有可无
④该汽油机转速3000转/分,则每秒钟做功25次
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④ C.只有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共2小题)
25.(2021 滨江区一模)小金在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均为0.5kg的水和煤油进行对比实验,并用图像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控制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相等的热量,分析图像可以得出 (选填“甲”或“乙”)物质为水,煤油在(0~15min内放出的热量为 。[c水=4.2×103/(kg ℃)]
26.(2021 海曙区模拟)家庭汽车作为一种普通交通工具已走进千家万户。
(1)汽车发动机一般是汽油机,汽油机是向汽车提供动力的装置。在 冲程把燃料燃烧产生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为确保发动机正常工作,需对其冷却。一般使用水来充当冷却剂,这是因为: 。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27.(2021 杭州模拟)在“水的沸腾实验”中,小乐进行了如下探究,回答问题:
(1)如图甲所示的A、B两套实验装置(酒精灯的规格和水的质量相同),小乐选取了B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其优点是 。
(2)当水温到达90℃时后,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水温,直到水沸腾后持续几分钟为止,根据记录数据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水温与加热时间关系图像,实验中,是通过 (选填“热传递”或“做功”)方式增加水的内能,水的沸点是 ℃。
(3)水沸腾时,小乐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图丙所示。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的原因是 (写出2点)。
四.计算题(共1小题)
28.(2021 上虞区模拟)生活中我们常遇到这些情况:当你从热水瓶里倒出一杯开水,然后再把瓶塞盖上去的时候,热水瓶塞会自己跳出来;当水烧开后灌入热水瓶中(未灌满),盖上瓶塞,经过一段时间,常会发生瓶塞拔不出来的现象,请你就上述情况说明原因。
五.解答题(共2小题)
29.(2021 杭州模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南方家庭采用“水地暖”进行取暖.其原理是:在房间地面装饰层下铺设散热管道,通过管道内的热水散热提高室温.当供水温度为45℃时,单位面积的散热功率与地面装饰层材料、散热管材料的对应关系见下表:
散热管\地面装饰层材料 陶瓷 塑料 木地板
聚乙烯(PE﹣RT) 136.6W/m2 103.5W/m2 93.5W/m2
聚丁烯(PB) 125.7W/m2 96.9W/m2 90.0W/m2
(1)若该地暖系统的总水量为2×103kg,将全部的水从5℃加热至45℃,水至少需要吸收多少热量?[c水=4.2×103J/(kg ℃)]
(2)某家庭木地板的面积为80m2,散热管材料为聚丁烯(PB),供水温度为45℃,则该供暖系统每小时的散热量为多少焦耳?
(3)“水地暖”散热量除与散热时间、面积有关外,你认为还与哪些因素有关?请写出一点即可。
30.(2021 鄞州区校级模拟)小亮家有一辆轿车,爸爸在给他讲车的性能时,总是说“2.0的排量”,却很少说“功率”,为此小亮特地从网上查到了排量的定义:活塞从上止点移动到下止点所通过的“工作容积”称为气缸排量。如果发动机有若干个气缸,所有气缸“工作容积”之和称为发动机排量。小亮从说明书上查到家中的轿车采用的是LFX直列四缸发动机,排量为2.0L;从网上查找到了这种轿车的输出功率与转速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所使用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密度为0.72×103kg/m3)
(1)根据如图分析,在发动机转速为1000~5000r/min范围内,它的输出功率与转速大致成 比。
(2)当发动机转速为3000r/min时,则发动机每个工作循环所需要的时间为 s;设做功冲程燃气对活塞的平均压强是p0,发动机排量为V排,每个活塞的受力面积为S,活塞移动距离为L,则发动机转速为n时,该轿车的输出功率P与发动机排量为V排的关系式为
A.
B.np0V排
C.2np0V排
D.4np0V排
2020和2021年浙江各市中考科学考试模拟试题分类(物理)——专题3物态变化和内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4小题)
1.【解答】解:浴室内的镜面上的水雾是由于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而形成的一层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故ABD错误,B正确。
故选:B。
2.【解答】解:A、冰雪消融,冰直接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故B符合题意;
C、湿手烘干,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蜡烛燃烧流出的烛“泪”,是熔化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解答】解:
水沸腾之后,温度保持不变,当向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水后,锅内水的温度降低,然后在加热过程中,水吸热温度上升,达到沸点继续沸腾,在此过程中,水面上的气压不变,所以水的沸点与原来相同,据此分析可知;A图象符合题意,BC图象的沸点与原来不同,不符合题意;D图象中水的温度不可能直接从很低的温度达到沸点,应该有一个升温过程,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解答】解:通过沸水加热碘,固态碘直接变成气态碘,是升华现象,从选项中找到升华现象即可。
A、正在熔化的冰,是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故A错误。
B、窗户上的冰窗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直接变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B错误。
C、被冰块粘住的湿布,是湿布上的水变成冰,是凝固现象,故C错误。
D、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干冰在常温下很快变成气态的二氧化碳,干冰放入水中,有大量的气体二氧化碳产生,水好像沸腾了,干冰直接变成气态二氧化碳是升华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5.【解答】解:从表格数据上可知,压力锅工作时锅内气体压强最大可达1.80×105Pa,锅内水的温度对应的是117℃。
故选:B。
6.【解答】解:
AC、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液化成小水滴,小水滴分布在冷水管上,故甲管通的是冷水,乙管通的是热水;故A正确,C错误;
B、浴室里看到的大量白汽是小水珠,故B错误;
D、冷热水混合,热水把热量传给冷水,故D错误。
故选:A。
7.【解答】解:A、湖水结冰,液态水变为固态冰,属于凝固现象,凝固放热,故A错误;
B、雾、露都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故B错误;
C、冰雪消融,固态冰变为液态水,属于熔化现象,熔化吸热,故C正确;
D、樟脑丸变小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属于升华现象,升华吸热,故D错误。
故选:C。
8.【解答】解:
A、冰凌的形成是水由液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固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冰雪消融,冰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露珠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C符合题意;
D、雾凇出现,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解答】解:高压锅一旦安全阀失效,出气孔就被堵塞,锅内气体压强就会过大,沸点也随之升高,当锅内温度达到易熔片的熔点时,再继续加热易熔片就开始熔化,锅内气体便从放气孔喷出,使锅内气压减小,从而防止爆炸事故发生,所以易熔片熔点比锅体低,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0.【解答】解:将装有固体M和N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由图象知,M有一段时间(10min﹣25min之间)虽然吸热,但温度不再升高,说明此时物质达到了熔点,正在熔化,因此这种物质属于晶体,熔化过程持续了15min;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水沸腾后温度不再升高,N物质温度不再升高是与水的温度相同了,是否达到N的熔点或N有没有熔点无法确定假设N是晶体,其熔点一定不低于100℃。
故选:D。
11.【解答】解:
甲虫能收集到空气中的水蒸气,是因为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甲虫背部放热液化形成小水滴,则可知它背部的温度比外界气温低,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2.【解答】解:
A、钻木取火是克服摩擦做功,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不符合题意;
B、用气筒给轮胎打气,气筒壁发热,是压缩气体做功,属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不符合题意;
C、冬天用热水袋取暖,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符合题意;
D、两手摩擦时,克服摩擦做功,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解答】解:A、50毫升水与50毫升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毫升,说明分子间存在隙,故A正确;
B、八月桂花飘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
C、1滴水中约含1×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故C正确;
D、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错误。
故选:D。
14.【解答】解:
AB、往瓶内打气时,外界对瓶内气体做功,使瓶内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故A正确、B错误;
CD、当瓶塞跳起时,瓶内气体对瓶塞做功,瓶内气体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瓶口附近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雾,故CD正确。
故选:B。
15.【解答】解:相同质量的铁块和铜块,因为c铁>c铜,吸收了相同的热量后,根据热量的变形公式△t可知,铜块上升的温度较大,由于不知铁块和铜块初温高低,则不能确定它们末温的高低,所以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6.【解答】解:物体间自发进行热量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即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给低温部分,且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热量多少。
故选:C。
17.【解答】解:
A、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砂石比较,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时,水的温度变化小,沿海地区温差比内陆地区小,故A不符合题意;
B、空调房里放盆水可增加空气湿度是利用水的蒸发使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的含量变大,与比热容无关,故B符合题意;
C、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同样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故冬天室内的暖气用热水循环供热,故C不符合题意;
D、因为海水比热容大,所以温度升高慢,白天时陆地温度高,热空气膨胀上升,因为陆地表面和海水表面产生压强差,所以形成海风,风从大海吹向陆地;晚上时大海温度上升,海面气体受热膨胀上升,陆地晚上空气下降,同样形成压强差,形成了陆风,风从陆地吹向大海,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8.【解答】解:
A、由Q=cm△t可知,因为不确定铁块和铝块的质量,所以无法比较铁块和铝块吸收热量的多少,故A错误;
B、由于水比沙子的比热容大,由Q=cm△t可知,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变化小,所以水比沙子升温小,故B正确;
C、由图可知,沙子比铁的比热容大,由Q=cm△t可知,质量相等的沙子和铁,降低相同温度,沙子放出的热量大于铁放出的热量,故C错误;
D、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则降低相同的温度,根据放热公式Q=cm△t可知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我国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故D错误。
故选:B。
19.【解答】解:在远处就能闻到花香味,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
A、由分子的性质可知,在远处就能闻到花香味的主要原因与分子很小无关,故选项错误。
B、由分子的性质可知,在远处就能闻到花香味的主要原因与分子是可分的无关,故选项错误。
C、由分子的性质可知,在远处就能闻到花香味的主要原因与分子之间有间隙无关,故选项错误。
D、由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这是造成在远处就能闻到花香味的主要原因,故选项正确。
故选:D。
20.【解答】解:
A、寒冷的冬天,搓手取暖,要克服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B、划火柴时,要克服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C、用热水加热牛奶,牛奶吸收热量,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D、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变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所以,C与ABD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不同,C符合题意。
故选:C。
21.【解答】解:由图可知,是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此冲程中,高温高压的气体对活塞做功,气体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气体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故气体的密度减小,压强也减小。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2.【解答】解:
A、定滑轮是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由图可知,牵引索与蒸汽活塞连接的两个滑轮为定滑轮;故A正确;
BCD、气缸内蒸汽体积膨胀,对外做功,其内能减小,同时推动活塞,使舰载机获得巨大的牵引力,该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燃气的内能减小;丁图中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是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也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故BD正确,C错误;
本题选错误的;
故选:C。
23.【解答】解:
ABC、飞船减速下落过程中,速度减小,动能减小,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不是动能转化为势能;飞船与大气剧烈摩擦、迅速升温、猛烈燃烧,又将机械能转化为了内能,故机械能减小,故ABC错误;
D、飞船运行过程中,燃料燃烧会释放出热量,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故D正确。
故选:D。
24.【解答】解:
①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压缩冲程中汽缸内气体被压缩,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①正确;
②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故②正确;
③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燃气对外做功,其他三个冲程为完成做功冲程做准备,不可缺少,故③错误;
④该汽油机有6只汽缸,转速3000 r/min=50r/s,每秒钟转50r,故共经过50×2×6=600个冲程,做功150次,故④错误。
综上所述,只有①②正确。
故选:A。
二.填空题(共2小题)
25.【解答】解:(1)甲乙两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由图像可知,甲液体的温度降低得慢,乙液体的温度降低得快;
根据放热公式Q放=cm△t可知,在质量相等、放热也相同的情况下,谁的温度降低得慢(即△t小),则它的比热容大;
所以,甲液体的比热容大,若甲乙两种液体中,一种液体是水,则这种液体一定是甲液体;
(2)甲液体是水,由图可知,水的初温是60℃,放热15分钟后水的末温是40℃,
则水在0~15min内放出的热量:
Q水放=c水m水(t水﹣t0)=4.2×103J/(kg ℃)×0.5kg×(60℃﹣40℃)=4.2×104J,
由题知,实验过程中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
所以煤油在0~15min内放出的热量:Q液放=Q水放=4.2×104J。
故答案为:甲;4.2×104J。
26.【解答】解:(1)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实现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是做功冲程;
(2)汽车发动机工作过程时,不可避免地产生很多热量,这些热量如不及时带走会影响机器的正常工作,由公式Q=cm△t知,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与其它液体比较,因为水的比热大,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的热量多,冷却效果最好。
故答案为:(1)做功;(2)水的比热大,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的热量多,冷却效果最好。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27.【解答】解:(1)B烧杯加盖实验过程中热量散失较少,缩短实验时间;
(2)实验中,是通过热传递方式增加水的内能;由图乙可知水温到达99℃时,继续吸热温度不变,故此时水的沸点为99℃;
(3)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水温相同,水内部不停的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变大。这是气泡变大的主要因素;其次,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所在深度减小,气泡受到的压强减小,气泡体积也在不断变大。
故答案为:(1)热量散失较少,缩短实验时间;(2)热传递;99;(3)水汽化,大量水蒸气进入气泡;压强减小。
四.计算题(共1小题)
28.【解答】答:(1)从热水瓶里倒出一杯开水,然后再把瓶塞盖上去的时候,热水瓶内的冷空气与热水之间存在温度差,发生热传递,使冷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空气膨胀对瓶塞做功,把瓶塞顶出瓶口;
(2)当水烧开后灌入热水瓶中(水灌满),盖上瓶塞,经过一段时间,热水瓶内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导致瓶内气压减小,当小于外界大气压时,大气压就将瓶塞压住而难以拔出来。
五.解答题(共2小题)
29.【解答】解:
(1)水吸收的热量:
Q吸=c水m(t﹣t0)=4.2×103J/(kg ℃)×2×103kg×(45℃﹣5℃)=3.36×108J;
(2)由题知,散热管材料为聚丁烯、装饰层材料用木地板时,该家庭地面单位面积上的散热功率P=90.0W/m2,
该供暖系统每小时的散热量:
Q=PSt=90.0W/m2×80m2×3600s=2.592×107J;
(3)“水地暖”散热量除与散热时间、面积有关外,还与地面装饰层材料、散热管材料、装饰层厚度、供水温度、管间距离等有关。
答:(1)水至少需要吸收3.36×108J的热量;
(2)该供暖系统每小时的散热量为2.592×107J;
(3)“水地暖”散热量除与散热时间、面积有关外,还与地面装饰层材料、散热管材料有关。
30.【解答】解:(1)由这台发动机输出特性曲线可以看出,在发动机转速为1000~500r/min范围内,它的输出功率与转速大致成正比关系;
(2)四缸发动机是每转2圈对外做功1次,转速是3000r/min,则1min对外做功1500次,也就是完成1500个工作循环,所以发动机转速为3000r/min时,
每个工作循环所需要的时间为ts=0.04s;
设做功冲程燃气对活塞的平均压强为p0,发动机排量为V排,则一个活塞的排气量 V排,
做功冲程燃气对一个活塞的平均压力:F=p0S,
每个做功冲程燃气对一个活塞做的功:W0=FL=p0SLp0V排,
发动机转速为n时,燃气对活塞做功的功率:P2np0V排。
故选:A。
故答案为:(1)正;(2)0.0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