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诗经》: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离骚》:忧愁幽思
乐府诗: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诵读理解诗歌
能力目标:1.运用想象描摹诗歌画面
2.了解诗歌手法
情感目标:体会诗歌感情
汉代文人作家的作品合称
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
被誉为“五言之冠冕”
以平浅质朴的文字展深情
南朝萧统合收于《文选》中
4
1
2
3
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1、失志伤时、人生无常的感慨。2、世态的炎凉与人情的冷暖。3、游子思妇们离别相思之苦。
诗歌鉴赏的方法
1.读顺畅,通大意;
2.找诗眼,抓主旨;
3.依景情,析手法;
4.找意象,品意境。
解 题
涉江:踏过江水
芙蓉:荷花
《古诗十九首》以诗的第一句为题。
第一步:诵读—疏通—感受
诵读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wèi
huán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踏过江水去采摘荷花,兰草生长的沼泽地长满了芳草。
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想要送给我那日思夜想远在故乡的爱人呀。
两心相爱却又各在一方,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
回望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 长路漫漫
诗歌大意
找诗眼,抓主旨;
什么是“诗眼”?找出本诗“诗眼”并根据“诗眼”概括主旨。
诗眼:指作品中点睛传神之笔。(形式有二)
①诗词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某个字;②全篇最关键的词句,是一篇诗词的主旨所在。
本诗的“诗眼”是
“忧伤”
1、运用了哪些意象来表现情感?
2、诗歌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
3、抒情主人公是谁?
整体感知:
意象—意境—情感
⑴下面请找出本诗中的意象有哪些?
兰泽、芳草、芙蓉、长路、旧乡。
⑵诗歌主要借什么意象来表达情感?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
芙蓉
特点: 品质高洁 淡雅
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描述了抒情主人公涉江采摘芙蓉的情景,营造的是轻松欢快的氛围。 “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表达出主人公情怀的高雅,感情的纯洁、美好。
荷的意象
以荷花喻君子圣洁之风范。
以荷花喻美好纯洁的女子。
以荷花喻爱情之坚贞真挚。
荷花表达一种纯洁、坚贞的意味,为全诗营造了高洁清幽的意境。
赠花这种举动在古代诗歌中常有出现。例如王维《相思》所写: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采花折柳赠亲朋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怎样理解“赠花”的行为?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忧伤
直抒情感
思考:最后一句除了表达主人公忧伤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么?
明确:“同心”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离居”之长久有了“忧伤以终老”的痛苦. 相爱却不能相守,永久的分离。
感受本诗中感情的变化。
作者的感情变化:
欢欣——失望——思念——忧伤
合作探究
写作手法:
1.借景抒情(以乐景衬哀情)
2.虚实结合
问题探究:
《涉江采芙蓉》,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还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
诗歌的主人公有两种可能:
1、游子思乡怀人。
2、女子思夫。
1、游子思乡怀人的理由:所思在“远道”,离旧乡而走远道的人在古代大半是男子,那我们就可以由此推想说
二是女子思夫
采莲是江南的旧俗,“采莲的是年少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
话人应是女子。
读了整首诗歌,现在你们想象一下整个画面?
想象
一个女子,正手拿芙蓉、仰望远方,身旁的荷叶、荷花,衬显得她孤独而凄清
一边是返身回望家乡的游子,那一闪即隐的面容,竟那般愁苦!
一边是痛苦的妻子,正手拈芙蓉、仰望远天,身后的密密荷叶、红丽荷花,衬显得她孤独而凄清;
一边是云烟缥缈的远空,返身回望家乡的游子,那一闪即隐的面容,竟那般愁苦!双方都茫然相望,当然谁也看不见对方。在这静寂中,天地间响起了一声凄伤感叹:“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这感叹无疑发自 俩主人公心怀,撼人心魄。
整首诗歌你们想象一下画面?
天地之间
两处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