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2.2 基因在染色体上
2.2基因在染色体上——
小小的果蝇敲开了基因研究的大门
分离定律:在形成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Dd
D
d
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成对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配子中只得到一对同源染色体其中的一条。
遗传学
细胞学
同源染色体
遗传因子
(等位基因)
萨顿对染色体的观察
基因在染色体上
孟德尔对遗传因子的推论
平行关系
Dd
D
d
不可见
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发生分离
杂合子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发生分离
可见
1902年,萨顿在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时发现,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与遗传因子(基因)有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他大胆推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沃尔特 · 萨顿
减数分裂装片
类比推理法
注意:
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并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
其正确与否,需要实验的检验。
摩尔根
● 易饲养,生长周期短,繁殖快
● 子代数量多
● 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 染色体数目少(4对)且容易观察
果蝇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的优势:
果蝇的染色体组成
与性别决定有关
果蝇的常染色体:
果蝇的性染色体:
3对——ⅡⅡ、ⅢⅢ、ⅣⅣ;
雌性(♀)同型:XX
雄性(♂)异型:XY
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称为_________
与性别决定无关的染色体称为_________
性染色体
常染色体
常染色体
性染色体
XY
XX
正常男性的染色体分组图
正常女性的染色体分组图
人类的染色体组成
性别决定
1. 性染色体决定(大多数雌雄异体生物)
XY型
ZW型
同型XX为___性,异型XY为___性;
同型ZZ为___性,异型ZW为___性;
例如人、果蝇
雌
雄
雄
雌
例如鸟类、蚕、蛾
2.非性染色体决定
X染色体个数决定
染色体组数决定
环境决定
XX为雌性,XO为雄性
蝗虫、蟋蟀、蟑螂等
单倍体和正常二倍体的性别不同;
蜜蜂单倍体为雄蜂,
二倍体为工蜂和蜂王
发育早期的温度、光照等环境因素,会决定某些生物的性别
例如乌龟卵在20~27℃条件下孵出的个体为雄性,在30~35℃时孵出的个体为雌性
P
F1
F2
红(雌、雄):白 (雄)=3:1
×
F1雌雄交配
白雄 782
红雌 2495
红雄 1011
实验一
红眼雌果蝇
白眼雄果蝇
红眼雄
红眼雌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非同源区段
非同源区段
X、Y同源区段
在Y上没有等位基因
XY上存在等位基因
提出假设:
控制白眼的基因(用w表示,红眼用W表示)在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
假说—演绎法
演绎推理——设计测交实验
XWXw
XwY
配子:
XW
Xw
Xw
XwY
XWXw
XwXw
XWY
Y
F1
红眼雌果蝇
白眼雌果蝇
红眼雄果蝇
白眼雄果蝇
P
F1红眼雌果蝇
白眼雄果蝇
×
红眼:白眼=1:1
XwXw
XWY
配子:
Xw
Xw
XWXw
XwY
Y
F1
红眼雌果蝇
白眼雄果蝇
P
白眼雌果蝇
红眼雄果蝇
×
1 : 1
红眼
红眼
白眼
白眼
雌
雌
雄
雄
126
132
120
115
摩尔根等人亲自做了该实验,实验结果如下:
×
F1
测交后代
测交结果: 红眼 : 白眼= 1 : 1
红眼
白眼
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
决定果蝇红眼和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从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果蝇的体细胞4对染色体,携带基因1.3万多个
人的体细胞23对染色体,携带基因2.6万多个
1.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果蝇X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基因与染色体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一个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
荧光标记法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2.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短硬毛
棒状眼
深红眼
朱红眼
截翅
红宝石眼
白眼
黄身
2.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果蝇X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 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的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D
d
1
2
D
d
1
2
D
d
D
1
D
d
2
d
d
D
D
d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遗传学的三大定律:
1、基因的分离定律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由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于1865年发表的《植物的杂交实验》中提出,为遗传学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
3、基因的连锁和互换定律
*由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