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第二课时)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化学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世界。下列有关做法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 B.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洗涤剂能溶解油污
C.将铁制成不锈钢可防止锈蚀——改变内部结构 D.氮气可做食品保护气——常温下氮气化学性质稳定
2.下列物质的鉴别和除杂方法不正确的是
A.固体中加水鉴别氢氧化钠和硝酸铵 B.观察颜色鉴别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
C.用加盐酸的方法除去银粉中的铝粉 D.用加热的方法除去MnO2中的KMnO4
3.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B.溶液一定都有颜色
C.用汽油和用洗涤剂去除衣服上的油污所依据的原理相同 D.医用酒精溶液中,溶剂是酒精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4g氢气与16g氧气完全反应,可得20g水
B.水的电解实验中,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2:1
C.各取10g的镁粉和锌粉,与足量盐酸反应后,镁粉产生的氢气多,说明鎂活泼
D.只用水,温度计就可鉴别氯化钠、氢氧化钠、硝酸铵
5.下列方法不能把待鉴别的物质区分开的是
A.软水和硬水→加肥皂水搅拌,观察产生浮渣的多少
B.氯化钠和硝酸铵→加水溶解,用手触摸烧杯外壁温度的变化
C.氯化钠和氢氧化钠→加水溶解,用手触摸烧杯外壁温度的变化
D.黄铜片和纯铜片→相互刻画,黄铜片有划痕,纯铜片没有划痕
6.下列有关水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溶质均匀分散在溶剂中且静止不动
B.天然水经沉降、过滤、活性炭吸附后得到的水是纯净水
C.通过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可将植物油溶解于水形成溶液
D.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不慎洒出少量,不会影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活性炭净水既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又能降低水的硬度
B.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加入明矾,目的是杀菌消毒
C.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所以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D.用洗洁精洗油污是乳化作用,用汽油洗油污也是乳化作用
8.下列物质依次为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一组是
A.泥水、肥皂水、碘酒 B.矿泉水、自来水、汽油和水的混合物
C.牛奶、汽水、石灰水 D.酒精、泥浆、汽水
9.小乐利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和药品进行实验,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A.实验中的反应物只有过氧化氢,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过程中其溶液总质量不变
B.小乐想多次重复该实验以获得普遍规律,但是实验中的二氧化锰不能重复利用
C.由于反应时快速产生氧气使得广口瓶内气压不断增大,气球会变小,红墨水会左移
D.将过氧化氢溶液换为水,二氧化锰换为硝酸铵进行实验也能使气球变小红墨水左移
10.如图所示,将液体X加入到集气瓶中与固体Y作用,观察到气球逐渐变大,如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① ② ③ ④ ⑤
X 稀盐酸 水 水 双氧水 水
Y 铁粉 氢氧化钠 氯化钠 二氧化锰 硝酸铵
A.①②⑤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①③④
11.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除去氧化铜粉末中的铜粉 鉴别NH4NO3、CuSO4和NaCl三种白色粉末 探究铁生锈所需的条件 过滤泥水中的泥沙
实验设计
A.A B.B C.C D.D
12.下列图示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区分硬水和软水 B.探究物质溶解时的吸放热现象
C.探究铁生锈需要水 D.可燃物燃烧条件的探究
13.某同学设计了一个趣味实验(见如图装置),其气密性良好。若要使B中尖嘴导管口有“喷泉”产生,则A中加入的固体和液体物质可能是
①氯化钠和水②氢氧化钠和水③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④硝酸铵和水
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②
14.以下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A B C D
等质量碳酸钙与足量同浓度稀盐酸反应 用氯酸钾制取氧气 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5.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小林同学秋游带回一瓶山泉水取样,加入适量肥皂水,振荡后产生较多泡沫,则该山泉水属于______(填“硬水”或“软水”)。
(2)加了洗洁精的水可以去除盘子上的油污,这是利用了洗洁精的______作用。
(3)水能灭火,但有时水也可以“生火”比如将过氧化钠(Na2O2)用脱脂棉包裹,再向上面滴加水,脱脂棉一会儿就会燃烧起来,过氧化钠与水发生了如下反应。X的化学式是____。
16.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________;
(2)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质________;
(3)三氧化二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4)两个铝原子________。
1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日常生活中接触的金属材料多数是合金,当金属制成合金时,性能也会发生改变,如黄铜制的钥匙能在纯铜板上刻划,说明合金的硬度一般______(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
(2)餐桌上的油污可以用加了洗洁精的水洗掉,说明洗洁精具有_______作用;
(3)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但家庭用了很久的铝壶很少出现腐蚀,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中的原理: ____________。
18.在①食盐、②花生油、③木炭粉、④蔗糖这4种物质中,与水混合能形成乳浊液的是____(选填序号,下同),混合后该物质与水能采用过滤的方法分离的是____。
19.学习开启了我们认识物质之旅。我们知道了物质在溶解过程中会发生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同学们设计了不同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1)实验一中的硝酸铵溶解后,溶液温度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实验二所加试剂及用量如图,将分液漏斗中的水全部加入试管后,立即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此时观察到______,由此小明得出“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出热量”的结论,你是否同意小明的结论并写出你的理由______。
20.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A中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B中细沙的作用是___________,实验时若取用红磷的量不足,对实验的结果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影响。
(3)C中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滴加水,可观察到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21.汽油和洗涤剂去油污的原理是否相同?为什么?
22.生活处处有化学。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填空:
(1)家庭生活中欲降低水的硬度常用__________;
(2)洗洁精能洗去餐桌上的油污是由于洗洁精具有__________功能;
(3)成语“釜底抽薪”应用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
(4)铝制品具有优良的抗腐蚀性,原因是__________。
23.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趣味实验。
(1)使用该装置进行实验时,将注射器中的物质加入到锥形瓶中,发现气球鼓起来。如果锥形瓶中的物质是二氧化碳,你推测注射器中的物质可能是______。装置中气球鼓起的原因是______。
(2)请你写出能使气球鼓起来的另一组药品______。
24.某化学小组设计了一组“吹气球”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要使装置中的气球胀大,请写出分液漏斗和锥形瓶中的药品组合(三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应用题
25.(1)下面是教材下册中“物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的活动与探究。请你一同完成该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水中加入的溶质 NaCl固体 NH4NO3固体 NaOH固体
加溶质前水的温度/℃ 20 20 20
溶解现象 全部溶解 全部溶解 全部溶解
溶质溶解后溶液的温度变化 温度无明显变化 温度降低 温度升高
结论(“放热”或“吸热”) 固体氯化钠溶于水无明显放热和吸热现象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③根据物质溶解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说明NH4NO3固体溶解时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_____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填“<”或“>”或“=”符号)。
(2)下图“→”表示A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B,“—”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A、B、C、D各是一氧化碳、木炭粉、氧化铜、氧气中的某一种物质,请你推断(用化学式表示):
B是________,D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D 3.A 4.D 5.D 6.D 7.C 8.A 9.C 10.B 11.C 12.B 13.A 14.D
15.(1)软水(2)乳化(3)O2
16.(1)N2(2)NaOH(3)(4)2Al
17.(1)大于(2)乳化(3)2Al+3O2=2Al2O3
18.② ③
19.(1)降低(2) U形管的液面左低右高 不同意,如果氢氧化钠溶液不放热,加入试管中的10mL水占据一定体积,导致试管中的气体被挤压,导致U形管的液面左低右高
20.(1) 集气瓶
(2) 防止瓶底炸裂 没有
(3)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21.用汽油或洗涤剂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二者的原理不同。
汽油做溶剂,溶解了油污,形成了溶液。
洗涤剂起到乳化作用,将原来的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液滴而不能汇集成大的油珠,这些细小的液滴都随水流走。
22. (1) 煮沸 (2) 乳化 (3)撤离可燃物 (4)铝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阻止铝继续与氧气反应
23.(1) 氢氧化钠溶液(合理即可) 锥形瓶中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瓶内气压减小
(2)水和硝酸铵(合理即可)
24.CaCO3和HCl Zn和HCl NaOH和H2O(合理即可)
25.(1)吸热 放热 > (2)CO C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