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课后培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课后培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2-28 08:50: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一、单选题
1.关于燃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都是化学反应 B.都是氧化反应
C.都是化合反应 D.都是放热反应
2.取少量高锰酸钾晶体放在表面皿上,在高锰酸钾上滴加2~3滴浓硫酸,用玻璃棒蘸取该混合物后接触酒精灯的灯芯,酒精灯立刻被点燃,其主要原因是( )
A.玻璃棒具有神奇的功能,可使酒精灯被点燃
B.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温度达到酒精的着火点
C.高锰酸钾与浓硫酸的混合物能降低酒精的着火点,使酒精自发燃烧
D.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氧气,酒精在氧气浓度大的环境中能自发燃烧
3.中学生应该有一定的安全意识,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加油站内禁止用手机接打电话
B.熄灭酒精灯时,嘴吹灭
C.用甲醛溶液浸泡海鲜
D.森林大火,朝顺风方向逃生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面粉厂严禁烟火
B.化石燃料属于可再生能源
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要做灯火试验
D.使用氢能无污染
5.储存烟花爆竹的仓库应贴上的标志是( )
A. B. C.D.
6.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
B.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一种装置
C.“可燃冰”将成为未来的新能源
D.将煤炭加工成蜂窝煤,能使煤燃烧更充分
7.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8.常德市每年常出现因各种原因导致的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B.冬天用煤火取暖或使用燃气热水器时,一定要注意室内通风
C.香烟点燃后产生的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和尼古丁等有害物质
D.驾驶员在密闭车库内发动汽车长时间运行车载空调,可能导致一氧化碳中毒
9.下列有关燃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钻木取火”是提高木材燃烧的着火点
B.“釜底抽薪”是利用了隔绝空气灭火的原理
C.氢气燃烧容易造成烟尘污染
D.面粉、煤粉与空气充分混合,遇明火容易发生爆炸
1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加油站、煤矿的矿井内张贴“严禁烟火”的字样或如图图标
B.干粉灭火器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C.发现家中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吸油烟机,将气体抽至室外
D.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的原理是隔绝氧气
11.你认为下列灭火的措施或行为错误的是( )
A.电烤炉着火时,用水浇灭
B.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C.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用水浇灭
D.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12.燃着的火柴梗竖直向上,不如火柴梗水平放置或略向下放置燃烧的旺,其原因是( )
A.降低火柴梗着火点 B.空气中氧气不足
C.火柴梗跟氧气接触面积小 D.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
13.关于燃烧和灭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燃性气体达到爆炸极限时就会发生爆炸
B.炒菜时油锅起火,向锅中放入较多菜叶灭火,是降低了油的着火点
C.木柴架空有利于燃烧,是因为增大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D.干粉灭火器可以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
14.近期有些地方发生的火灾给人们敲响了安全警钟,下列说法或做法错误的( )
A.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
B.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
C.火灾发生后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电话119
D.为扑灭森林火灾,可把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二、填空题
15.水、燃烧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1)水是生命之源,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下列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B.水的蒸发
C.水的电解 D.水的净化
(3)厨房使用活性炭净水器净水,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___性。
(4)燃烧与人类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氧气(或空气)、可燃物、___________。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的方法,采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
16.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其灭火原理是_____;请举出一个和上述灭火原理不同的一种灭火方法_____。
17.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1)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温馨提示)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2)燃烧现象:不同的物质燃烧现象不同,它与可燃物的性质有关,还取决于可燃物与氧气的_____和氧气的_____。
(3)易燃物:指的是易燃气体(如_____、_____、_____、_____等),液体(如酒精,汽油等液体有机物),容易燃烧、自燃或遇水可以燃烧的固体(如镁粉、硫磺、白磷、钾、钠等)。
(4)易爆物:指的是受热或受到撞击时易发生爆炸的物质。如KClO3、KMnO4、NH4NO3、KNO3等。
(5)易燃、易爆物质的存放、运输、使用都要注意安全P.129
18.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A.原理:破坏燃烧的_____,使燃烧反应_____。
B.方法(至少满足一个条件):
(1)_____
(2)_____
(3)_____
19.(1)干粉灭火器是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出白色干粉来灭火.这种灭火器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其中干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它受热后生成苏打、水和一种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气体.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①碳酸氢钠的性质有______.
②灭火时碳酸氢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③该反应是______反应.
(2)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______.
(3)若家中煤气泄漏,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三、实验题
20.如图是关于探究燃烧条件的三个实验装置。
(1)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图1装置与图2装置相比,较好的装置是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有同学提出图2装置仍然有不足之处,请你设计实验进行改进,改进方案是___________。
(3)图3装置中木屑燃烧,煤粉没有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
21.火的利用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观察下图:
选择序号回答(1)~(3):①与氧气接触②温度达到着火点③有可燃物
(1)图一所示实验现象,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二烧杯中蜡烛渐渐熄灭,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三铜片上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三实验中所用药品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选填图四中的字母编号)。
22.能源、环境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
(1)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燃料有煤、_____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2)化石燃料大量使用产生____(三大气体污染物之一)、SO2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____,破坏环境。
(3)现阶段,人们大量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能量。某校化学小组在研究燃烧的条件时,做了如图所示A、B、C三个实验。
①白磷能够燃烧的是实验是_____(填序号)。
②对比实验A和C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
③对比实验B和C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
④使用可燃性气体进行实验时,一定要_____。
参考答案
1.C
2.B
3.A
4.B
5.A
6.B
7.D
8.A
9.D
10.C
11.A
12.D
13.C
14.A
15.
(1)煮沸
(2)AC
(3)吸附
(4) 温度达到着火点 隔绝氧气(或空气)
16.消除可燃物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17.接触面积 浓度 氢气 甲烷 丙烷 乙烯
18.条件 停止 消除可燃物 隔绝氧气 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19.① 白色固体(或白色粉末或白色粉末状固体)、受热易分解 2NaHCO3Na2CO3+H2O+CO2↑ 分解 隔绝氧气(或隔绝空气) 关闭煤气阀门(或关闭煤气开关),打开门窗通风换气等
20.
(1)
(2) 图2 防止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散失到空气中,污染空气 试管上方套个气球
(3)温度达到着火点
21.③ ① ② AB
22.石油 氮氧化物 酸雨 C 燃烧需要氧气 温度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验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