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寿中学2012-2013年度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永寿中学2012-2013年度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2-10-30 21:03: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永寿中学2012-2013年度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
化 学
第I卷 选 择 题 共48分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K 39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
一 选择题(共16小题 每题3分)
1下列类型的反应,一定发生电子转移的是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2 以下表示氦原子结构的化学用语中,对电子运动状态描述最详尽的是
A.:He B. C.1s2 D.
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石墨烯C60是一种有机物 B.晶体中一定存在化学键
C.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D.正四面体分子中键角一定是109o28′
4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O2、O3气体,当这两个容器内温度和气体密度相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气体的压强相等 B.O2比O3的质量小
C.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目相等 D.两种气体的氧原子数目相等
5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 Cl2与NaOH溶液反应:Cl2+2OH-==Cl-+ClO-+H2O
B. 澄清石灰水与少量苏打溶液混合:Ca2+ + OH- + HCO3- == CaCO3↓ + H2O
C. 碳酸钙溶于盐酸CaCO3 + 2H+ == Ca2+ + CO2↑ + H2O
D. 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2Fe2+ + Cl2 === 2Fe3+ + 2Cl-
6、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
A.H2SO4与Ba(OH)2溶液反应:Ba2++2OH—+2H+十SO42 === BaSO4↓+2H2O
B.Ca(HCO3)2与过量Ca(OH)2溶液反应:Ca2++HCO3-+2OH === CaCO3↓+ CO32-+2H2O
C.Na2CO3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CO32-+ CO2+ H2O === 2HCO3-
D.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HCO3-+H+===CO2↑+H2O
7、已知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H+、SO42-、NO3-,则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  )
A.A13+、CH3COO—、C1— B.Na+、NH4+、C1—
C.Mg2+、C1—、Fe2+ D. Mg2+、Ba2+、Br—
8、下列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的关系为1∶2的是(  )
A. Fe + 2H+ == 2Fe2+ + H2 ↑ B.2CH3COOH+Ca(ClO)2==2HClO+Ca(CH3COO)2
C.I2+2NaClO3==2NaIO3+Cl2 D.4HCl+MnO2==MnCl2+Cl2↑+2H2O
9.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 L氦气与22.4 L氟气所含原子数均为2 NA
B.1molMgCl2中含有的C1—离子数为2NA
C..100 mL 2.0 mol/L的盐酸与醋酸溶液中氢离子均为0.2NA
D.7.1g C1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10 配制100 mL 1.0 mol/LNa2C03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
A.称取10.6 g无水碳酸钠,加入10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定容
B.称取10.6 g无水碳酸钠,加入100 mL蒸馏水,搅拌、溶解
C.转移Na2CO3溶液时,未用玻璃棒引流,直接倒人容量瓶中
D.定容后,塞好瓶塞,反复倒转、摇匀
11取a 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将其产物跟足量的过氧化钠固体完全反应,反应后固体的质量恰好也增加了a g。下列物质中不能满足上述结果的是
A.H2      B.CO    C.C6H12O6  D.C2H6O
12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 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C. 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D. 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
13现有乙酸和两种链状单烯烃混合物,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a,则碳的质量分数是
A. B. C. D.
14将15ml2mol/LNa2CO3的溶液逐滴加入到40ml0.5mol/LMCln的盐溶液中,恰好将溶液中的Mn+离子完全沉淀为碳酸盐,则MCln中的n值是
A. 3 B. 4 C. 2 D. 1
15在aLAl2(SO4)3和(NH4)2SO4的混合物溶液中加入b molBaCl2,恰好使溶液中的离子完全沉淀;如加入足量强碱并加热可得到c molNH3气,则原溶液中的Al3+离子浓度(mol/L)为
A. B. C. D.
16将0.4gNaOH和1.06g 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mol·L-1稀盐酸。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
2012-2013年度永寿县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试 题
化 学 答题卡
一.选择题(共16题 每题3分 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第II卷共52分
二 填空题(共4题40分)
17.实验题(10分)
(1)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由图中可以看出,
该烧杯的实际质量为______________g.
滴定管中的液面如下图所示,正确的读数为 mL

(2)指出下面3个实验中各存在的一个错误: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物质结构(10)C和Si元素在化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1)写出Si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    。
从电负性角度分析,C、Si和O元素的非金属活泼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    。
(2)SiC的晶体结构与晶体硅的相似,其中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微粒间存在的作用力是    。
C、Si为同一主族的元素,CO2和SiO2化学式相似,但结构和性质有很大不同。CO2和SiO2晶体用途各举一例
三 推断题(共2题20分每题10分)
X
Y
Z
W
19(10分)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所示,其中Z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Z位于周期表中第_______周期,__________族;(2)这些元素的氢化物中,水溶液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3)XW2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
(4)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 ;
20(10分)甲、乙、丙、丁四种易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NH4+、Ba2+、Mg2+、H+、OH-、Cl-、HCO3-、SO42-中的不同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已知:
①将甲溶液分别与其它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 0.1mol/L乙溶液中c(H+)>0.1mol/L;
③ 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回答:
(1)丁溶液 (2)乙溶液的电离方程式
(3)丙溶液PH 7, 原因用方程式表示
(4)乙和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计算题(共2题12分 每题6分)
21为了检验某含有杂质的样品的纯度,现将M1克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M2g,,求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
22.BaCl2和NaCl的混合溶液a L,将它均分成两份。一份滴加稀硫酸,使Ba2+离子完全沉淀;另一份滴加AgNO3溶液,使Cl-离子完全沉淀。反应中消耗x mol H2SO4、y mol AgNO3。计算原混合溶液中的c(Na+)/mol·L-1
2012-2013年度永寿县中学高三第一次测试
化 学 试 题 答题卡
一.选择题(共16题 每题3分 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C
D
C
D
B
B
B
D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B
D
D
D
A
A
B
C

17 (1) 27.4 液体的凹面读数约为22.35mL。
(2)A.滴管口伸人试管中 B.试管口向上 C.混合气体从短导管进入洗气瓶
18(1)1s22s22p63s23p2 O>C>Si
sp3 共价键
人工降雨 光导纤维
19(1)三,VA族;(2)NH3;(3);(4)H+ +NH3 = NH4+;
20 (1)NH4HCO3。(2) H2SO4 =2H+ + SO42-
(3) > Mg2+ + H2O Mg(OH)2 + H+ (4) H+ + HCO3- =CO2 ↑+H2O
21.2NaHCO3 Na2CO3 + CO2↑ + H2O ? m (减少)
2×84 106 62
x (M1- M2)
解得x=,将其带入下式可得: w(Na2CO3)= (M1- x )/M1 =
22则原溶液中的n(Ba2+)=2 x,其对应n(Cl-)=2×2 x=4 x,同样原溶液的n(Cl-)=2 y mol.
所以NaCl对应的n(Cl-)=2y-4x。根据电荷守恒n(Na+)= n(Cl-).)(2y-4x)/a
永寿中学2012-2013年度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
化 学
第I卷 选 择 题 共48分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K 39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
一 选择题(共16小题 每题3分)
1下列类型的反应,一定发生电子转移的是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2 以下表示氦原子结构的化学用语中,对电子运动状态描述最详尽的是
A.:He B. C.1s2 D.
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石墨烯C60是一种有机物 B.晶体中一定存在化学键
C.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D.正四面体分子中键角一定是109o28′
4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O2、O3气体,当这两个容器内温度和气体密度相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气体的压强相等 B.O2比O3的质量小
C.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目相等 D.两种气体的氧原子数目相等
5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 Cl2与NaOH溶液反应:Cl2+2OH-==Cl-+ClO-+H2O
B. 澄清石灰水与少量苏打溶液混合:Ca2+ + OH- + HCO3- == CaCO3↓ + H2O
C. 碳酸钙溶于盐酸CaCO3 + 2H+ == Ca2+ + CO2↑ + H2O
D. 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2Fe2+ + Cl2 === 2Fe3+ + 2Cl-
6、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
A.H2SO4与Ba(OH)2溶液反应:Ba2++2OH—+2H+十SO42 === BaSO4↓+2H2O
B.Ca(HCO3)2与过量Ca(OH)2溶液反应:Ca2++HCO3-+2OH === CaCO3↓+ CO32-+2H2O
C.Na2CO3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CO32-+ CO2+ H2O === 2HCO3-
D.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HCO3-+H+===CO2↑+H2O
7、已知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H+、SO42-、NO3-,则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  )
A.A13+、CH3COO—、C1— B.Na+、NH4+、C1—
C.Mg2+、C1—、Fe2+ D. Mg2+、Ba2+、Br—
8、下列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的关系为1∶2的是(  )
A. Fe + 2H+ == 2Fe2+ + H2 ↑ B.2CH3COOH+Ca(ClO)2==2HClO+Ca(CH3COO)2
C.I2+2NaClO3==2NaIO3+Cl2 D.4HCl+MnO2==MnCl2+Cl2↑+2H2O
9.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 L氦气与22.4 L氟气所含原子数均为2 NA
B.1molMgCl2中含有的C1—离子数为2NA
C..100 mL 2.0 mol/L的盐酸与醋酸溶液中氢离子均为0.2NA
D.7.1g C1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10 配制100 mL 1.0 mol/LNa2C03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
A.称取10.6 g无水碳酸钠,加入10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定容
B.称取10.6 g无水碳酸钠,加入100 mL蒸馏水,搅拌、溶解
C.转移Na2CO3溶液时,未用玻璃棒引流,直接倒人容量瓶中
D.定容后,塞好瓶塞,反复倒转、摇匀
11取a 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将其产物跟足量的过氧化钠固体完全反应,反应后固体的质量恰好也增加了a g。下列物质中不能满足上述结果的是
A.H2      B.CO    C.C6H12O6  D.C2H6O
12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 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C. 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D. 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
13现有乙酸和两种链状单烯烃混合物,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a,则碳的质量分数是
A. B. C. D.
14将15ml2mol/LNa2CO3的溶液逐滴加入到40ml0.5mol/LMCln的盐溶液中,恰好将溶液中的Mn+离子完全沉淀为碳酸盐,则MCln中的n值是
A. 3 B. 4 C. 2 D. 1
15在aLAl2(SO4)3和(NH4)2SO4的混合物溶液中加入b molBaCl2,恰好使溶液中的离子完全沉淀;如加入足量强碱并加热可得到c molNH3气,则原溶液中的Al3+离子浓度(mol/L)为
A. B. C. D.
16将0.4gNaOH和1.06g 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mol·L-1稀盐酸。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
2012-2013年度永寿县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试 题
化 学 答题卡
一.选择题(共16题 每题3分 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第II卷共52分
二 填空题(共4题40分)
17.实验题(10分)
(1)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由图中可以看出,
该烧杯的实际质量为______________g.
滴定管中的液面如下图所示,正确的读数为 mL

(2)指出下面3个实验中各存在的一个错误: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物质结构(10)C和Si元素在化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1)写出Si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    。
从电负性角度分析,C、Si和O元素的非金属活泼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    。
(2)SiC的晶体结构与晶体硅的相似,其中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微粒间存在的作用力是    。
C、Si为同一主族的元素,CO2和SiO2化学式相似,但结构和性质有很大不同。CO2和SiO2晶体用途各举一例
三 推断题(共2题20分每题10分)
X
Y
Z
W
19(10分)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所示,其中Z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Z位于周期表中第_______周期,__________族;(2)这些元素的氢化物中,水溶液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3)XW2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
(4)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 ;
20(10分)甲、乙、丙、丁四种易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NH4+、Ba2+、Mg2+、H+、OH-、Cl-、HCO3-、SO42-中的不同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已知:
①将甲溶液分别与其它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 0.1mol/L乙溶液中c(H+)>0.1mol/L;
③ 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回答:
(1)丁溶液 (2)乙溶液的电离方程式
(3)丙溶液PH 7, 原因用方程式表示
(4)乙和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计算题(共2题12分 每题6分)
21为了检验某含有杂质的样品的纯度,现将M1克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M2g,,求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
22.BaCl2和NaCl的混合溶液a L,将它均分成两份。一份滴加稀硫酸,使Ba2+离子完全沉淀;另一份滴加AgNO3溶液,使Cl-离子完全沉淀。反应中消耗x mol H2SO4、y mol AgNO3。计算原混合溶液中的c(Na+)/mol·L-1
2012-2013年度永寿县中学高三第一次测试
化 学 试 题 答题卡
一.选择题(共16题 每题3分 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C
D
C
D
B
B
B
D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B
D
D
D
A
A
B
C

17 (1) 27.4 液体的凹面读数约为22.35mL。
(2)A.滴管口伸人试管中 B.试管口向上 C.混合气体从短导管进入洗气瓶
18(1)1s22s22p63s23p2 O>C>Si
sp3 共价键
人工降雨 光导纤维
19(1)三,VA族;(2)NH3;(3);(4)H+ +NH3 = NH4+;
20 (1)NH4HCO3。(2) H2SO4 =2H+ + SO42-
(3) > Mg2+ + H2O Mg(OH)2 + H+ (4) H+ + HCO3- =CO2 ↑+H2O
21.2NaHCO3 Na2CO3 + CO2↑ + H2O ? m (减少)
2×84 106 62
x (M1- M2)
解得x=,将其带入下式可得: w(Na2CO3)= (M1- x )/M1 =
22则原溶液中的n(Ba2+)=2 x,其对应n(Cl-)=2×2 x=4 x,同样原溶液的n(Cl-)=2 y mol.
所以NaCl对应的n(Cl-)=2y-4x。根据电荷守恒n(Na+)= n(Cl-).)(2y-4x)/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