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_2022新教材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篇目一迷娘之一(学案+课件+习题)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_2022新教材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篇目一迷娘之一(学案+课件+习题)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29 11:46:26

文档简介

迷娘(之一)
一、语言运用专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水乡,没有桥就捆住了双脚,有了桥就像插上了翅膀。修建一座桥就是打开了另一个世界,从一种方言走进另一种方言,从一种风俗走进另一种风俗。有了桥,使目力所及的地方都可以踩在脚下。桥,是村庄拥抱外部世界的臂膀。桥,是河流的第三个堤岸,它让阻隔变得通畅,让闭塞变得开放,是此岸与彼岸的情愫。
家乡的桥是平稳,岸是幸福。老的砖桥、新的闸桥、农用桥、公路桥,桥与桥相通,道与道相连,彻底结束了乡亲们以船代步的“慢生活”时代。
我喜欢在没有喧嚣的宁静乡道上漫步,从这座桥到另一座桥,从中年走向老年。家乡的桥,抚慰了多少游子回家的脚步,它可知道,游子对家乡的感情,比桥下的流水还要深长!
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与文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嗒嗒嗒……”密集的机关枪子弹倾泻在卢沟桥桥面上。
B.如今,“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美好愿景正变成可能。
C.像这样奉行本本主义、不懂得联系实际的“理论家”,越少越好。
D.人民大会堂、北京火车站以及其他很多著名建筑,屋顶都采用了这种“薄壳结构”。
解析:选D 文中“慢生活”的双引号表示特定称谓。D项,表示特定称谓。A项,表示拟声词。B项,表示引用。C项,表示讽刺否定。
2.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B.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C.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D.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解析:选A 画波浪线句子使用了拟人手法。“抚慰”是人的行为,用来形容“桥”。A项,拟人,“谙”是人的行为,用来形容“明月”。B项,是比喻,把“江花”比作“火”,把“江水”比作“蓝草”。C项,借代,以“眉”代“头”。D项,夸张,“连天向天横”突出天姥山的高大。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答:                                    
                                    
                                    
解析:“有了桥,使目力所及的地方都可以踩在脚下”成分残缺,句子缺少主语,“使……”的主语应该是“桥”,所以可以删除“有了”;“可以踩在脚下”的主语也可以是“目力所及的地方”,所以也可以删除“使”。
参考答案:桥,使目力所及的地方都可以踩在脚下。(或:有了桥,目力所及的地方都可以踩在脚下。)
4.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迷娘(之一)》是一首真挚的抒情诗,是一幅__①__的水墨画,是一支撩人心弦的思乡之歌。它给人以深沉的美感享受,__②__在世界优秀的古典诗歌中,如此凄艳感人的作品也是少见的。它的成就虽然不限于情境交辉,__③__它这方面的成就最值得人们借鉴,__④__诗歌中情与境分离的现象太普遍了。人们习惯于讲情景交融,却__⑤__了景是境的一种形态,离境而写景,是不会有真正的情景交融的。__⑥__笔者以“情境交辉”为题写下这篇文章,以示提倡。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淡雅 虽然 但是 / 忽视 因此
B 淡泊 然而 / 因为 忽略 /
C 淡雅 即使 但是 因为 忽略 因此
D 淡泊 即使 而 由于 忽视 所以
解析:选C “淡泊”是指对于名利冷淡,不看重;也指家道清贫。“淡雅”指素净雅致、素淡典雅,用来形容“水墨画”很恰当,因而①处应选填“淡雅”。②处应选填“即使”,和后面的“也”照应,表示假设的让步。③处前后的语意构成转折关系,且前面有“虽然”,所以应选填“但是”。④处前后的语意构成因果关系,所以应选填“因为”。“忽视”指不注意、不重视。“忽略”指没有注意到、疏忽。根据语境,⑤处应选填“忽略”。⑥处选填“因此”“所以”都可以。
5.仿照下面的小诗,另写一组话,要求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合乎事理,句式结构与示例相似。
阳光将栏杆
投影成琴键
却从不奏响
怕惊人美梦
答:                                    
                                    
                                    
                                    
解析:仿写,除了“形似”之外,更要注意“神似”。所谓“神似”,应包括如下两个层面的含意:①内在逻辑一致。要深刻理解例句的内容,分析句子的隐含信息,把握好例句的内在联系。②感情风格一致。要注意原句的感情基调(如忧伤、喜悦、沉重、明快)、语言风格(如典雅与通俗、华丽与质朴、含蓄隽永与清新明快)等,还要注意原句的语体色彩。
参考答案:
西风将雪水
冰冻成利剑
却从未试刃
怕惹人憎恶
6.请根据下面的材料,概括鲁冰花的作用,不超过55个字。
鲁冰花又名羽扇豆,是豆科类草本植物。由于花朵色彩丰富、植株错落有序,鲁冰花经常被用于园林造景。很多植物也喜欢与鲁冰花为邻,因为鲁冰花能帮助其生长,比如在茶叶植株附近种上鲁冰花就可以帮助茶叶健康生长,并让茶叶芳香甜美。鲁冰花根部的小瘤子源源不断地把有机氮输送到土壤中,从而大大提高了土壤的肥力,所以欧洲许多国家还将鲁冰花种植在休耕的土地上,帮助改良土壤,肥沃土地。经过多年努力,研究人员已成功地将鲁冰花豆荚中的蛋白质与散发青草气味的成分进行了分离,从而制作出口感与肉制品和奶制品相似的高蛋白食品。鲁冰花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和铁,可防止血管硬化,对缺铁性贫血有一定疗效。
答: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认真阅读文段,逐句分析。语段有六句话:第一句,写鲁冰花的种属;第二句,写鲁冰花适合园林造景;第三句,写鲁冰花可帮助邻近植物生长;第四句,写鲁冰花可提高土壤的肥力;第五句,写用鲁冰花能够制成高蛋白食品;第六句,写鲁冰花的药用价值等。由此,可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鲁冰花可用于园林造景;能够帮助相邻作物生长;可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可制成高蛋白食品;有医疗保健作用。(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理解专练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7~10题。
守 望
王家新
雷雨就要来临,花园一阵阵变暗
一个对疼痛有深刻感受的人
对此无话可说
你早已从自己的关节那里感到
这阴沉的先兆,现在
它来了。它说来就来了
起风的时刻,黑暗而无助的
时刻!守望者
我们能否靠打岩石来承担命运?
如果我们躲避这一切,是否就能
在别的地方找到幸福?
守望者!你的睫毛苦涩
你的双手摊开
而雷雨越过花园那边的城市,阴沉沉地
来了。没有别的
你只能让你的疼,更疼
你只能眼看着花园,在另一个世界的反光中
变暗,更暗
一动不动,守望者!把你的生命
放在这里
让亲人们远走他乡
让闪电更彻骨地进入这片土地
花园会亮起来的
而与黑暗抗衡,你只需要一个词
一个正在到来的
坚定而光明的

7.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雷雨”和“花园”意蕴深刻,“花园”是抒情主人公守望的对象,“雷雨”给“花园”带来黑暗和破坏。
B.“你早已从自己的关节那里感到/这阴沉的先兆”,写守望者对雷雨即将到来早有预料,也暗示其无力反抗。
C.“如果我们躲避这一切,是否就能/在别的地方找到幸福?”表明守望者面对黑暗和无助,只能选择躲避。
D.“一个正在到来的/坚定而光明的/词”,诗人没有点明“词”的具体内容,为诗歌的多元解读留下了空间。
解析:选C “表明守望者面对黑暗和无助,只能选择躲避”表述错误。原文信息是“花园会亮起来的/而与黑暗抗衡,你只需要一个词/一个正在到来的/坚定而光明的/词”,可见并非选择躲避,而是直面痛苦、磨难,坚定地守望。
8.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雷雨就要来临,花园一阵阵变暗”,以沉重的语调渲染阴郁的氛围,奠定了诗歌的情感基调。
B.“你的睫毛苦涩/你的双手摊开”,运用细节描写勾勒出守望者的形象,情感强烈,又具有画面感。
C.“一动不动”的守望者与“远走他乡”的亲人们形成对比,表现出守望者对亲人们的失望与无奈。
D.本诗使用第二人称,亲切自然,便于直接抒情,并且有呼告效果,有利于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解析:选C 并非对比,也不是失望与无奈。原文表述是“把你的生命/放在这里/让亲人们远走他乡/让闪电更彻骨地进入这片土地/花园会亮起来的/而与黑暗抗衡,你只需要一个词”,可见抒情主人公具有伟大的奉献和牺牲精神,关爱亲人,守护生命。
9.如何理解“花园会亮起来的”?
答:                                    
                                    
                                    
                                    
解析:首先解释诗句意思,力求由浅到深来解释意思:雷雨过后,光风霁月,花园一定会恢复以往的生机,重现美好。其次从手法的角度深入分析:“花园”并非实指,而是象征比喻手法,暗指人类的心灵世界、精神层面的追求向往;“会亮起来”表现了自信和乐观,意思是光明一定会战胜黑暗,理想目标终将实现。最后点明表达效果:形象生动、委婉含蓄,表达了作者坚强乐观、自信豁达的精神和守护美好精神世界和心灵家园的必胜信念和决心。
参考答案:①雷雨过后,花园会恢复生机。②“花园”象征人类的精神家园,“花园会亮起来的”意为人类的精神家园终将摆脱黑暗,重现光明。③表达了作者乐观自信的情感和守护精神家园的坚定信念。
10.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守望者”的形象特点。
答:                                    
                                    
                                    
                                    
                                    
解析:首先概括性格特征:①饱经苦难、感觉敏锐或者有先见之明或者有预见性;②痛苦无助,孤苦无依;③直面挫折,勇于担当,无私奉献,乐于助人;④乐观坚定,自信顽强。其次结合诗句分析:面对黑暗,守望者不仅“对疼痛有深刻感受”,而且在雷雨到来之前就能感受到“阴沉的先兆”(你早已从自己的关节那里感到/这阴沉的先兆,现在/它来了)。守望者只能承受精神家园被侵蚀的痛苦(起风的时刻,黑暗而无助的/时刻!)。守望者选择让亲人们远走他乡,独力承担苦难(没有别的/你只能让你的疼,更疼/你只能眼看着花园,在另一个世界的反光中/变暗,更暗/一动不动,守望者!把你的生命/放在这里/让亲人们远走他乡)。守望者相信“花园会亮起来的”,并坚定地与黑暗抗衡(让闪电更彻骨地进入这片土地/花园会亮起来的/而与黑暗抗衡,你只需要一个词/一个正在到来的/坚定而光明的/词)。
参考答案:①饱经苦难、感觉敏锐。守望者不仅“对疼痛有深刻感受”,而且在雷雨到来之前就能感受到“阴沉的先兆”。②痛苦无助。面对黑暗,守望者只能承受精神家园被侵蚀的痛苦。③勇于担当。守望者选择让亲人们远走他乡,独力承担苦难。④乐观坚定。守望者相信“花园会亮起来的”,并坚定地与黑暗抗衡。
PAGE
6篇目(一)迷娘(之一)
课文导入 素养任务
  他是继荷马、但丁之后欧洲最伟大的诗人,他是启蒙主义思想家,其创作把德国文学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一度的“狂飙运动”也让《少年维特之烦恼》名声大噪,成为世界文学的艺术瑰宝,他就是歌德。他,只愿用自己的文字去记录现实的烦恼与幸福,他用一支笔写尽了那个时代的浪漫、激昂,抑或是无奈与绝望。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歌德,走近他的《迷娘》,一起感受他的文字魅力,一起体悟这首被贝多芬、舒伯特、舒曼、柴可夫斯基等世界著名的音乐家谱曲达百次以上的诗歌。 1.理解诗歌的意象特点,分析意象在主旨表达方面的作用。2.赏析诗歌采用复沓叠唱结构技巧的妙处。3.分析诗中称呼转变的作用,体会诗歌在抒情方面的艺术技巧。4.体会迷娘思乡和追求美好世界的感情。
[资讯概览]
一、作者介绍
欧洲启蒙运动后期最伟大的作家——歌德
歌德(1749—1832),德国剧作家、诗人、思想家,恩格斯称他为“最伟大的德国人”。歌德前期是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性作家,他的作品充满了狂飙突进运动的反叛精神。他一生跨两个世纪,正值欧洲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年代。封建制度的日趋崩溃,革命力量的不断高涨,促使歌德不断接受先进思潮的影响,从而加深自己对于社会的认识,创作出当代最优秀的文艺作品。
歌德除了诗歌之外,在小说、戏剧、文艺理论、哲学、历史学、造型设计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的《葛兹·冯·伯里欣根》是德国第一部现实主义历史剧,《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书信体小说,《浮士德》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得十分完好的诗剧。歌德一生创作了两千五百多首诗,其中有很多珠玉之作,不仅是德国诗歌的瑰宝,在世界文坛上也是一笔宝贵的文学财富。
二、典型事迹
晚年的歌德
76岁高龄的歌德,每天只是待在自己的小屋里,专心于阅读和写作,特别是在写作时,不允许任何人打扰。
一天晚上,家人和上门拜访的客人都在等歌德共进晚餐,却迟迟不见歌德出来。儿媳奥迪丽觉得这样实在是怠慢了客人,于是便壮着胆子走进歌德的房间里,胆怯地对歌德说:“晚餐准备好了,大家和客人都在等您呢!”
没想到,话音刚落,歌德就发起了火,回应道:“你以为我会到每个等我的人那里去吗?如果要那样,这儿该怎么办?”歌德指着桌上铺开的那些纸张,“如果我赶不上时间,不抓住眼前的每分每秒,当我死了,没有一个人能替我做成我要做的!去告诉等我的那些人:晚安!”
不随便去讨别人的喜欢,因为那会耽误他勤奋的工作。这就是晚年的歌德。
[情境活动]
伟人之所以伟大,在于其超人的个性和品性。你从晚年的歌德身上获得了哪些人生启发?谈谈你的认识。
答:                                    
                                    
                                    
                                    
                                    
参考答案:①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对事业的痴迷和专一。②成功之花的娇艳,离不开勤奋汗水的浇灌。③人贵有格,做人做事要有自己的风格,不要因讨人所好而丧失了自己。
三、思想情怀
歌德名言集锦
1.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主宰自己,他就永远是一个奴隶。
2.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永远找得到充裕的时间。
3.痛苦遗留给你的一切,请细加回味!苦难一经过去,它就变为甘美。
4.关键在于要有一颗爱真理的心灵,随时随地碰见真理,就把它吸收进来。
5.人变得真正低劣时,除了高兴别人的不幸外,已无其他乐趣可言。
6.文学的衰落表明一个民族的衰落。这两者走下坡路的时候是齐头并进的。
写作背景
《迷娘》创作于1783年之前,后收入歌德长篇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作为小说人物迷娘的唱词。迷娘是小说中最动人的形象之一。
《迷娘》中的迷娘是马戏团里一个走钢丝的演员,后来被主人公威廉·迈斯特赎买,收留在身边,是小说中最动人的人物。她是一位性格内向、身体瘦弱的少女,却有着迷一样的性格魅力。她出生于意大利,是一个贵族与自己的妹妹私通生下的孩子。她很小的时候就被人诱拐到德国,过着饥寒交迫、颠沛流离的生活。迷娘自从遇到迈斯特,便过上了最美好最幸福的日子,并且爱上了迈斯特。可是由于疾病,她不久就去世了。《迷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一首委婉优美的诗歌。
狂飙突进运动
狂飙突进运动,指十八世纪德国新兴资产阶级城市青年所发动的一次文学解放运动,也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第二次高潮。这个时期,是文艺形式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的阶段。其名称来源于剧作家克林格的戏剧《狂飙突进》,代表人物是歌德和席勒。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是其典型代表作品,表达了人类内心感情的冲突和奋进精神。狂飙突进运动时期的作家受到当时启蒙运动的影响,特别是受到了卢梭哲学思想的影响,他们歌颂“天才”,主张自由和个性解放,提出了“返回自然”的口号。
一、读准字音
Ⅰ.单音字
(1)柠檬(níng)(méng)      (2)橙子(chéng)
Ⅱ.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1)叶 (2)种
(3)藏
2.语境辨析法
(4)夜幕降临了,看着眼前这一行(háng)白杨树,依然静静地立在那里,好像与我素不相识。耳边不禁响起了《走在冷风中》那令人伤感的旋律:“行(xíng)走在冬夜的冷风中/飘散的/踩碎的/都是梦。”
二、写准字形
(1) (2)
(3)
三、用准词语
Ⅰ.明确词义
(1)宜人:适合人的需要、心意等。
(2)和风:泛指速度和缓的风,温和的风,暖和的风,冬天里的南风,春风等。
(3)行藏:指出处或行止。
(4)危崖:高峻的悬崖。
Ⅱ.易混辨析
凝视VS凝望
课本原句   大理石立像凝望着我:人们把你怎么了,可怜的姑娘?
辨析   两个词语都含有“集中注意力看”“聚精会神地看”的意思,但是“凝视”是指在近处或者范围较小的地方聚精会神地看。“凝望”是指向远处或者范围较大的地方集中注意力地看。
即境活用   他凝视着墙上的军事地图,神情变得凝重起来。一会儿,他又向着远处一个小山包凝望了很长时间,最后终于下达了进攻命令。
[NO.1文本初读]
请根据下面的提示,补充空缺内容。
答:                                    
参考答案:①德国的沿途风景 ②恩人
[NO.2文本精读]
任务驱动一 赏析诗歌的意象
[学习策略] 我们可以通过记住一些特定意象所要表达的感情,然后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套用“诗歌中的意象是什么,为什么用这个意象及它想要传达的是什么”的格式分析诗歌后,再领会诗歌中的画面,进而领会诗歌形象。
1.诗歌第一节选取了哪些意象?其意境有什么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参考答案:意象:柠檬花、绿叶、橙子、蓝天、和风、桃金娘、月桂。
意境特点:宁静、美好。
思想感情:这些具有意大利典型特征的意象是人物故国之思的寄托物,表达了浓郁的思乡之情。
2.诗歌第二节选取了哪些意象?其意境有什么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参考答案:意象:成行的圆柱、辉煌的厅堂、宽敞明亮的居室、大理石立像。
意境特点:美好、哀婉。
思想感情:通过描写迷娘幼年时生活的房子,抒发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3.诗歌第三节选取了哪些意象?其意境有什么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参考答案:意象:云径、山岗、驴儿、雾、岩洞、危崖、瀑布。
意境特点:神秘、险峻。
思想感情:通过这些意象,写出了迷娘返乡路途的艰险,抒发了她坚定的返乡之情。
4.(素养提升)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选 择
雪 莱
每一条道路上都有出发的人,
每个人头顶上都有一方天空,
每一方天空上都有莫测的云,
每一朵云都兆示着命运。
无声的选择方向,
一颗星辰或者一双眼睛,
人怎样选择世界,
世界就怎样地选择人。
默默地选择起点,
骄傲地选择归程,
夜间选择黎明的人,
黎明选择他为自由的风。
选择飞鸟或者一片落叶,
选择岩石或者一阵灰尘。
谁在无可选择中选择,
他就是被选择的人。
每个人都有一颗无名的心,
每颗心都有寂寞的时辰,
谁选择寂寞的世界,
世界选择他的歌声。
流星在选择中下沉,
太阳在选择中上升。
诗中的“飞鸟”“落叶”“岩石”“灰尘”各是什么关系?它们分别有什么含义?
答:                                    
                                    
                                    
                                    
                                    
参考答案:是对比的关系。如果你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你就会成为飞鸟或岩石,也就是有价值的人,终会成就自己的梦想;相反,如果你自甘堕落,做出了错误的选择,你就会成为落叶、灰尘等无价值的人,最终被这个社会掩埋。
任务驱动二  欣赏艺术手法
[学习策略] 诗歌写作中使用的艺术手法多种多样,每种手法都有其独到的艺术效果。分析艺术手法,不但要交代运用了何种手法,而且要分析是怎样运用的,更要说明这种手法的艺术表达效果。
5.如果诗歌主人公情感的倾诉对象是一个人,怎样理解“爱人”“恩人”“父亲”这种人物称呼的转换在抒情中的作用?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答:                                    
                                    
                                    
                                    
                                    
参考答案:这种称呼的转换则表现出迷娘内心情感的无比深挚热烈和复杂哀婉。“爱人”出现在第一节,毫无疑问迷娘深爱着他;转而称呼他为“恩人”“父亲”则意味着迷娘对他深深的爱恋无法实现或难以有结果。
“父亲”和思乡之情高度融合为一体,使爱情、恩情、亲情和思乡之情在融合中得到了升华和强化,从而收到深沉含蓄、哀婉动人的审美效果。
这三种称呼的转换,表达了迷娘内心对倾诉对象的情感复杂、真挚,既美好又哀婉。同时,这种炽热的爱被升华为一种美好的、具有多重内涵的情感。
6.这首诗在表现手法或形式上有何特点?其作用是什么?
答:                                    
                                    
                                    
                                    
                                    
参考答案:重章叠句和反复。
第一句开头和第五句都采用了反复的手法,加强了询问的力量,增加了思念的程度。每节诗的末尾(副歌)都用“前往,前往”“我愿跟随你……”基本相同的句式,只在个别关键的地方替换一两个字,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思想内涵,使诗歌所表达的感情更加热切和复杂,而且具有音乐复唱的旋律美感,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性和艺术感染力。
任务驱动三  仿真高考·综合研读
纵览全文,完成下面的问题。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描绘了故乡的优美景物、辉煌居所、神奇境界,倾诉了迷娘真挚、深沉、哀婉、含蓄的内心情感。
B.这首诗抒发了迷娘对故国的思念与怀恋、对美好世界与生活的追求之情。
C.《迷娘》是歌德创作的长篇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中的人物迷娘歌唱的一首插曲。
D. 迷娘怀着对春天的无限眷恋,唱了这首“你知道吗,那柠檬花开的地方”。
解析:选D 不是“对春天的无限眷恋”,而是“对祖国的无限眷恋”。
8.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的副歌部分,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通过“前往,前往”的重复,表达了迷娘不可遏制的思乡之情。
B.“爱人啊,随你前往”“恩人啊,随你前往”“父亲啊,随你前往”,感情一次比一次强烈,三种称呼的转换,把迷娘对迈斯特复杂的情感和思乡之情交织在一起。
C.传统上,抒情诗一般很少使用对话,而在《迷娘(之一)》中,对话却成为最基本的场景。
D.这首诗采用了反复的手法,加强了询问的力量,增加了想念的程度,使诗歌具有音乐复唱的旋律美感,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性和艺术感染力。
解析:选A “间接抒情”应为“直抒胸臆”。
9.诗歌中,“你知道吗”“你可知道……”的询问以及“前往,前往”的回答有什么作用?
答:                                    
                                    
                                    
                                    
                                    
参考答案:“你知道吗”“你可知道……”的询问,既是询问也是倾诉,既引起读者的好奇心,也强化了迷娘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副歌中迷娘的应答,不仅回应了询问,而且进一步把思乡之情变为回乡的行动。“前往,前往”这种回答不但强调了迷娘回乡的坚决态度和迫切心理,而且在重复中有着微妙的变化,它与重复的内容共同形成本诗的深层内涵,即迷娘对威廉·迈斯特的复杂的情感。
10.《迷娘》一诗脍炙人口,贝多芬、舒伯特、舒曼、柴可夫斯基等世界著名的音乐家为这首诗歌谱曲达百次以上。试分析这首诗的写作特点。
答:                                    
                                    
                                    
                                    
                                    
参考答案:①寄情于景,情景交融。诗人将浓郁而强烈的情感融入饱蘸感情的意象中,将回归故乡、追求美好生活的热望和决心抒发出来。②回环往复,感情浓烈。每节诗的前半部分(主歌)都以迷娘的询问和叙说的口吻来描写故乡,每节诗的末尾(副歌)都用“前往,前往”“我愿跟随你……”来直抒胸臆,表达渴望返回故乡的迫切心情。
[NO.3思维拓展]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野 蔷 薇
歌 德
少年看到一朵蔷薇,
荒野的小蔷薇,
那样娇嫩而鲜艳,
急急忙忙走向前,
看得非常欢喜。
蔷薇,蔷薇,红蔷薇,
荒野的小蔷薇。
少年说:“我要采你,
荒野的小蔷薇!”
蔷薇说:“我要刺你,
让你永不会忘记,
我不愿被你采折。”
蔷薇,蔷薇,红蔷薇,
荒野的小蔷薇。
野蛮的少年去采她,
荒野的小蔷薇;
蔷薇自卫去刺他,
她徒然含悲忍泪,
还是遭到采折。
蔷薇,蔷薇,红蔷薇,
荒野的小蔷薇。
象征,是诗歌写作中的一种常用手法,能收到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诗中“蔷薇”的象征意义是什么?“少年”和“蔷薇”哪一个是受害者?为什么?
答:                                   
                                    
                                    
                                    
                                    
参考答案:象征遭遇不幸的姑娘。他们都是受害者,“少年”被刺,“蔷薇”被采折,不过受伤害最重的还是“蔷薇”。
[写作实践]
反复手法
《迷娘(之一)》中每一节的最后一句“我愿跟随你……随你前往”句式相同,只是更换了“爱人”“恩人”“父亲”这几个词语。这里运用了反复手法,不但使表意层层推进,前后照应,结构严谨,还在语言上具有了美感,增强了对感情的表达。
[写法指导]
反复手法是指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短时间内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反复具有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感的修辞效果。因此,它被运用于各种文体中。在说理文章中,能够加强论点;在记叙文中,能够分清条理;在文艺作品中,特别是在诗歌中运用反复,能够表现强烈深挚的思想感情,起到强调主题、增强旋律美的作用。反复的形式主要有:
1.词语反复
为凸显某种感情或某种行为,连续两次以上使用同一词语,达到强调的目的。
2.词组或句子反复
有时为了表达内容或者结构安排的需要,要连续两次以上使用同一个词组或句子。
例如:“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香雪走着,就像第一次认出养育她成人的山谷。”(铁凝《哦,香雪》)
这里连续三次反复使用“原来是这样的”,表明了香雪此时的快乐心情。
3.语段反复
这种形式在诗歌和小说中最为常见。鲁迅在小说《祝福》中,不惜笔墨,连续两次以“我真傻,真的”开头的段落,一方面表达祥林嫂丧夫失子后的痛苦心情,同时也反映鲁镇上的人们对她的冷漠,有力地批判了摧残中国劳动妇女的封建礼教。
[针对练笔]
仿照下面的表达形式,另写两组句子。要求体现反复手法,句式、字数与例句基本一致。
南国的红豆啊,红得深沉,像鲜血的凝固,让人肃穆。
答:                                    
                                    
                                    
参考答案:南国的红豆啊,红得活泼,像泉水的叮咚,让人清爽。南国的红豆啊,红得艳丽,像朝阳的初生,让人神往。
[类文赏读]
当思念已成为一种习惯,不管何时,不论何地,总是在不经意间想起你,却不觉得突兀。快乐时想起你,希望与你分享;伤心时想起你,你是最好的良药。在平平淡淡的日子里,对你的思念如流水般连绵不绝地充斥着我的生活。我生活里的点点滴滴总是能找到你的痕迹,无处不在,无时无刻。     
一、美文悦读
我愿意是急流
裴多菲
我愿意是急流,
山里的小河,
在崎岖的路上、
岩石上经过……
只要我的爱人
是一条小鱼,
在我的浪花中
快乐地游来游去。
我愿意是荒林,
在河流的两岸,
对一阵阵的狂风,
勇敢地作战……
只要我的爱人
是一只小鸟,
在我的稠密的
树枝间做巢,鸣叫。
我愿意是废墟,
在峻峭的山岩上,
这静默的毁灭
并不使我懊丧……
只要我的爱人
是青青的常春藤,
沿着我的荒凉的额,
亲密地攀援上升。
我愿意是草屋,
在深深的山谷底,
草屋的顶上
饱受风雨的打击……
只要我的爱人
是可爱的火焰,
在我的炉子里,
愉快地缓缓闪现。
我愿意是云朵,
是灰色的破旗,
在广漠的空中,
懒懒地飘来荡去……
只要我的爱人
是珊瑚似的夕阳,
傍着我苍白的脸,
显出鲜艳的辉煌。
①从表现形式上看,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为自由诗。自由诗作为表现形式的一类,其段数、每段的行数和每行的字数都没有固定规格,在句式音节上,比押韵诗歌自由得多,基本没有束缚和格律特征,虽然有节奏,但押什么韵,换韵的位置等都不强求一样,不受格律的限制,句子长短不拘,形式不论。
②从内容与语言方式上看,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为抒情诗,并以主人公的口吻来抒发情感,反映真实感受,直抒胸臆,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没有完整的人物形象,通过比喻、象征的语言方式表露内心强烈的感情,是情歌的基本体式,以爱情为表现题材。另外,《我愿意是急流》采用重言复唱手法,多次重复“我愿意是”“只要我的爱人”,渲染气氛,增强感情。
③从诗人所构造的意象来看,五组并列的意象多维度、深层次、酣畅淋漓地展示出了“我”在“求爱道路”上毫无保留、无私奉献的内心。
④全诗写“我”的这些事物都是朴实的、纯真的;而写“爱人”的那些事物都是可爱的、柔美的。两者的结合是自然的结合,无可挑剔。结构上,通篇用“我愿意是……/只要我的爱人……”句式,结构回环连接,意象组组对比排列;在遣词造句方面朴实自然,全诗没有任何华丽的辞藻修饰,对纯洁的爱情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之情有机地融入朴实的言语之中。
①我愿意是急流,山里的小河,在崎岖的路上、岩石上经过……只要我的爱人是一条小鱼,在我的浪花中快乐地游来游去。
②我愿意是废墟,在峻峭的山岩上,这静默的毁灭并不使我懊丧……只要我的爱人是青青的常春藤,沿着我的荒凉的额,亲密地攀援上升。
二、思辨阅读
教我如何不想她[注]
刘半农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
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
西天还有些儿残霞,
教我如何不想她?
1920年9月4日
[注] 此诗作于刘半农在英国伦敦大学留学时期。刘半农,现代诗人,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
诗歌讲究用字。刘半农在这首诗中首创了“她”字的使用,请分析这里“她”字的使用广受时人赞誉的原因。
答:                                    
                                    
                                    
                                    
                                    
参考答案:刘半农在这首诗中首创了“她”字的使用,为祖国的文字贡献了一个重要的人称代词,促进了现代语言的丰富和发展。诗中的“她”有人说是指一位女性,有人说是指祖国,但不管是指什么,诗人表达的都是对“她”的爱恋和思念。作为读者来看,“她”已不再是片面的一个性别的单词,“她”能让读者自己去理解、想象、体会诗歌的内涵并赋予其更深更广的含义,因而受到人们的广泛赞誉。
PAGE
15(共51张PPT)
第13课
篇目(一)迷娘(之一)
适合人的需要、心意等。
泛指速度和缓的风,温和的风,暖和的风,冬天里的南风,春风等。
指出处或行止。
高峻的悬崖。
凝望
凝视
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