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二黑结婚(节选)
一、语言运用专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小二黑结婚》从两个方面表现了小二黑与小芹在争取自由恋爱的幸福道路中的困难,一方面是封建落后思想的反对,一方面是封建恶势力的阻挠。小说既描写了小二黑与小芹追求幸福的不易,也映射了乡村中落后的封建思想与制度。
《小二黑结婚》在结构上采用了单线发展的手法,情节连贯,________,使得故事情节紧张又具有戏剧性。赵树理还利用了老百姓爱听故事的习惯,一开篇就先依照人物关系逐个把主要人物都介绍了一遍。虽说是介绍人物,但是一点儿也不生硬,因为介绍的人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就这样一环扣一环,故事才能顺利地发展下去。而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既各具特色,又极具代表性,________了赵树理小说人物形象的主要类型:小二黑和小芹代表了新型农民;二诸葛和三仙姑代表了________的思想落后的农民;村干部金旺和兴旺则代表了封建恶势力,他们利用手中职权,到处________,为非作歹,祸害百姓。( ),有的只是通俗的白描和叙事,语言简洁,通过动作和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如二诸葛常把“忌”“命相”之类的词挂在嘴边,足见其迷信迂腐的性格;而面对兴旺等人突如其来的“拿双”行为,小二黑一句“你说去哪里咱就去哪里,到边区政府你也不能把谁怎么样!走!”,体现了他敢于抗争和对正义的坚信。赵树理的这种口语化、通俗化使这篇小说更符合大众的口味,广大读者深受喜爱。
总体来说,《小二黑结婚》是一部富有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其在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对现实问题的揭露及面向大众的创作形式等方面都有很突出的成就,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一气呵成 覆盖 典范 惹是生非
B.一蹴而就 覆盖 典型 兴风作浪
C.一气呵成 涵盖 典型 兴风作浪
D.一蹴而就 涵盖 典范 惹是生非
解析:选C 一气呵成:①形容文章的气势首尾贯通;②形容完成整个工作的过程中不间断,不松懈。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根据语境,选“一气呵成”。涵盖:包括;包容。覆盖:①遮盖;②指地面上的植物,对于土壤有保护作用。文段说的是《小二黑结婚》中的人物形象包括了赵树理笔下的主要人物类型,选“涵盖”。典型:①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件;②具有代表性的;③文学艺术作品中用艺术概括的手法,创造出的艺术形象,它既具有一定的社会特征,同时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典范:可以作为学习、仿效标准的人或事物。根据语境,选“典型”。兴风作浪:比喻挑起事端或进行破坏活动。惹是生非:引起麻烦或争端。根据语境,两个词均可。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华丽的词藻和修辞并不是这篇小说的突出特点
B.这篇小说中没有华丽的词藻和修辞
C.这篇小说并不注重华丽的词藻和修辞
D.华丽的词藻和修辞不是这篇小说的追求
解析:选B 根据括号后的“有的只是通俗的白描和叙事”可知,括号内的主语应是“这篇小说”,据此排除A、D两项。而由“有的”一词可知,B项中的“没有”与之衔接更加紧密,排除C项。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答:
解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存在两处语病:一是成分残缺,可在“通俗化”后加“的写作风格”;二是语序不当,应是“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参考答案:赵树理的这种口语化、通俗化的写作风格使这篇小说更符合大众的口味,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中国,乡村的变化从来都是很多城市发展的“晴雨表”,因为二者之间本来就是相互依赖而非相互隔离开来的。________。如此,在文化观念上将乡村真切地纳入到一种城乡关系的整体规划之中,才是中国社会从纯粹的农业社会昂首阔步走出来的一条必由之路。
A.一种对于中国文化而言积极而理想的状态就是,围绕城市而存在的乡村社会与城市保持一种良性的互动
B.一种对于中国文化而言积极而理想的状态就是,城市与围绕城市而存在的乡村社会保持一种良性的互动
C.城市与围绕城市而存在的乡村社会保持一种良性的互动,这对于中国文化而言无疑是一种积极而理想的状态
D.围绕城市而存在的乡村社会与城市保持一种良性的互动,这对于中国文化而言无疑是一种积极而理想的状态
解析:选C 分析材料可知,该文段讲的是城乡关系,所以从四个选项的表述重心看,应排除以“一种对于中国文化而言积极而理想的状态”为开头的A、B两项。比较其他两个选项,C项说的是城市与乡村社会保持良性互动,强调城市的主动性,D项说的是乡村社会与城市保持良性互动,强调乡村社会的主动性,而文段中最后一句强调了对乡村的重视,所以应强调城市的主动性,故选C。
5.把下面的三句话改写成一句话,并保留原有信息(可酌情增减词语)。
《小二黑结婚》是我国现代典型的乡土小说。
赵树理是小说《小二黑结婚》的作者。
农村的愚昧、落后和迷信的习俗被《小二黑结婚》揭露了。
答:
解析:散句变整句的方法:先选定其中一句作主干句,然后将其他各句变成主干句的语法成分添加到主干句的相应位置。最后,通读全句,看句意是否完整,语法表达是否通顺合理。
参考答案:(示例一)以“《小二黑结婚》”为主语:赵树理写的《小二黑结婚》是我国现代揭露农村的愚昧、落后和迷信的习俗的典型的乡土小说。
(示例二)以“赵树理”为主语:赵树理是我国现代揭露了农村的愚昧、落后和迷信的习俗的典型的乡土小说《小二黑结婚》的作者。
二、阅读理解专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老杨同志[注]
赵树理
过了阴历八月十五日,正是收秋时候,县农会主席老杨同志,被分配到第六区来检查督促秋收工作。老杨同志叫区农会给他介绍一个比较进步的村,区农会常听章工作员说阎家山是模范村,就把他介绍到阎家山去。
老杨同志吃了早饭起程。他一进村公所,正遇着广聚跟小元下棋。他们两个因为一步棋争起来,就没有看见老杨同志进去。老杨同志等了一会儿,还没有人跟他搭话,他就在这争吵中问道:“哪一位是村长?”广聚跟小元抬头一看,见他头上箍着块白手巾,身上是白小布衫深蓝裤,脚上穿着半旧的硬鞋至少也有二斤半重。村长广聚以为他是哪村派来的送信的,就懒洋洋地问道:“哪村来的?”老杨同志答道:“县里。”广聚仍问道:“到这里干什么?”小元棋快输了,在一边催道:“快走棋嘛!”老杨同志有些不耐烦,便道:“你们忙得很!等一会儿闲了再说吧!”说了把背包往台阶上一丢,坐在上面休息。广聚见他的话头有点不对,也就停住了棋,凑过来搭话。老杨同志也看出他是村长,却又故意问了一句:“村长哪里去了?”他红着脸答过话,老杨同志才把介绍信给他,信上写的是:
“兹有县农会杨主席,前往阎家山检查督促秋收工作,请予接洽是荷……”
广聚看过了信,把老杨同志让到里屋,说了几句客气话,便要请老杨同志到自己家里吃饭。老杨同志道:“还是兑些米到老百姓家里吃吧。”广聚还要讲俗套,老杨同志道:“这是制度,不能随便破坏!”广聚见他土眉土眼,说话却又那么不随和,一时想不出该怎么对付,便道:“好吧,你且歇歇,我给你出去看看!”说了,就出了公所去找恒元。恒元道:“前几天听喜富说有这么个人。这人你可小看不得!听喜富说,有些事情县长还得跟他商量着办。”广聚道:“是是是!你一说我想起来了。那一次在县里开会,讨论丈地问题那一天,县干部先开了个会,仿佛有他,穿的是蓝衣服,眉眼就是那样。”恒元道:“去吧!好好应酬,不要冲撞着他!”广聚走出门来又返回去问道:“我请他到家吃饭,他不肯,他叫给他找个老百姓家去吃,怎么办?”恒元不耐烦了,发话道:“那有什么难办?他要那么执拗,就把他派到个最穷的家——像老槐树底老秦家,两顿糠吃过来,你怕他不再找你想办法啦?”广聚道:“老槐树底那些人跟咱们都不对,不怕他说坏话?”恒元道:“你就不看人?老秦见了生人敢放个屁?每次吃了饭你就把他招待回公所,有什么事?”
广聚回去就把饭派到老秦家。阎家山没有行过这种制度,老秦一来不懂这种管饭只是替做一做,将来还要领米,还以为跟派差派款一样;二来也不知道家常饭就行了,还以为衙门来的人一定得吃好的。他既是这样想,就把事情弄大了,到东家借盐,到西家借面,老两口忙了一大会儿,才算做了两三碗汤面条。
晌午,老杨同志到老秦家去吃饭,见小砂锅里是面条,大锅里的饭还没有揭开,一看就知道是把自己当客人待。老秦舀了一碗汤面条,毕恭毕敬双手捧给老杨同志道:“吃吧,先生!到咱这穷人家吃不上什么好的,喝口汤吧!”他越客气,老杨同志越觉着不舒服,一边接一边道:“我自己舀!唉,老人家!咱们吃一锅饭就对了,为什么还要另做饭?”老秦老婆道:“好先生!啥也没有,只是一口汤!要是前几年,这饭就端不出来!这几年把地押了,啥也讲不起了!”老杨同志听她说押了地,正要问她押给谁,老秦先向老婆喝道:“你这老不死,不知道你那一张疯嘴该说什么!可憋不死你!你还记得啥?还记得啥?”老杨同志猜着老秦是怕她说的有妨碍,也就不再追问。老秦见老婆不说话了,因为怕再引起话来,也就不再说了。
小福也回来了,问道:“爹!这是哪村的客?”老秦道:“县里的先生!”老杨同志道:“不要这样称呼吧!哪里是什么‘先生’!我姓杨,是农救会的。你们叫我个‘杨同志’或者‘老杨’都好!”老秦老婆见孩子也回来了,便揭开大锅开了饭。老杨同志第一碗饭吃完,不等老秦看见,就走到大锅边,一边舀饭一边说:“我也吃吃这饭,这饭好吃!”老两口赶紧一齐放下碗来招待,老杨同志已把山药蛋南瓜舀到碗里。老秦客气了一会,也就罢了。
小顺来找小福割谷,一进门碰上老杨同志,彼此问询了一下,就向老秦道:“老叔!人家别人的谷都打了,我爹病着,连谷也割不起来,后晌叫你小福给俺割吧?”老秦道:“吃了饭还要打谷!”小顺道:“那我也能帮忙,打下你的来,迟一点去割我的也可以!”老杨同志问道:“你们这里收秋还是各顾各?农救会也没有组织过互助小组?”小顺道:“收秋可不就是各顾各吧?老农会还管这些事啦?”老杨同志道:“那你们这里的农会都管些什么事?”小顺道:“咱不知道。”老杨同志自语道:“模范村!这算什么模范?”老秦家五岁的小女孩听见“模范”二字,就想起小顺教她的几句歌来,便顺口念道:
“模范不模范,从西往东看;
西头吃烙饼,东头喝稀饭。”
(选自《李有才板话》,有删改)
[注] 抗战时期,地主阎恒元把持了敌后根据地阎家山的村政权,村干部贪污盗窃,营私舞弊,欺压群众,却居然骗取了“模范村”荣誉。
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刚到村公所的老杨对广聚等人的官僚主义作风很是看不惯。广聚等人在老杨那儿碰了钉子,便去找恒元商量对策,这是老杨同志和恒元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B.文章开头章工作员说阎家山是“模范村”,结尾老杨同志质疑“这算什么模范”,说明老杨同志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政治敏锐感。
C.老秦家为了招待老杨,不得不“到东家借盐,到西家借面”,最后才做出两三碗汤面条,暗示了农民生活的贫困程度之深。
D.老秦胆小怕事,担心闯祸。他对初到家里的干部老杨毕恭毕敬,当听到自己老婆说出押地的事后,十分恼怒,急得对她喝骂了起来。
解析:选A A项,老杨同志和阎恒元的交锋是通过广聚展开的,二人没有见面,不是正面交锋。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借助第三人称,描写了广聚等人看到老杨同志的穿着打扮后的反应,说明广聚之流以貌取人。
B.文章在刻画广聚这个人物形象时,对其进行了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的细节描写,如“懒洋洋地问道”“让到里屋,说了几句客气话”等,表现了他身上的官僚习气。
C.老杨同志对老秦夫妇称“老人家”,对彼此的关系称“咱们”,与小福见面打招呼时让小福叫自己“杨同志”或“老杨”,这与他在村公所见到广聚、小元时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暗示了老杨同志的阶级立场。
D.本文写了村公所、老秦家两个场面,以老杨同志的行踪一线贯之,使文章浑然一体。
解析:选B “进行了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的细节描写”错,没有心理描写。
8.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老杨同志的形象特点。
答:
解析:解答这类题,应抓住具体事件进行分析。先找出这个人物经历的事件,总结事件反映的形象特点,然后对所有的特点进行归类。答题时要先答出人物特点,然后用突出事件加以阐释。如从广聚等人眼中的老杨形象来看,老杨是一个朴素的人。而从老杨同志在老秦家的行为举止来看,他没有架子,平易近人。此外,从阎恒元对老杨的评价和老杨对广聚和小元的态度等可以看出,老杨是一个坚持原则、立场坚定的人。
参考答案:①生活俭朴。广聚看到老杨的穿着打扮认为是别村来送信的农民。②工作深入。他愿意到农民家中去,真正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想法。③平易近人。和老百姓谈话不强调自己的身份,和普通百姓一起吃饭,没有半点架子。④坚持原则,立场坚定。初到阎家山,他对广聚和小元的官僚主义作风十分不满;在广聚献殷勤时不接受他的私人邀请等。
9.请结合《小二黑结婚》和《老杨同志》两篇文章,分析赵树理的作品在语言方面的特点。
答:
解析:对于分析语言方面的特点类试题,可以从修辞、句式特点、整体语言风格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对于《小二黑结婚》和《老杨同志》这两篇文章来说,文章多用方言,口语化,通俗易懂;同时,一些描写轻松幽默,生动活泼。在此基础上结合文中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即可。
参考答案:①多用方言,口语化,通俗易懂。小说人物语言是农村的方言,并且描写特定区域民俗事象,质朴、平易,浅显易懂,充满生活气息。②生动活泼,轻松幽默。叙述语言生动有趣,如“她吃完了饭,换上新衣服、新首帕、绣花鞋、镶边裤,又擦了一次粉,加了几件首饰”,生动描写了一个不合时宜的爱美女性形象。再如“模范不模范,从西往东看;西头吃烙饼,东头喝稀饭”,轻松幽默地表现出当时的不公平现象,表现出了群众的机智与乐观。
PAGE
7篇目(二) 小二黑结婚(节选)
课文导入 素养任务
旧中国的解放之路,不光解放的是百姓,解放的是政治统治,还有更深层次的解放,即解放思想,解放文化。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么一篇破除旧婚俗和封建迷信的文章——《小二黑结婚(节选)》。 1.了解作家赵树理及以其为代表的“山药蛋派”的艺术特色。2.分析鉴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领悟小说主旨。3.理解小说通俗化、民族化、大众化的写作特点。
[资讯概览]
一、作者介绍
“山药蛋派”的开创者——赵树理
赵树理(1906—1970),原名赵树礼,山西沁水人,中国现代小说家。早年在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即努力于文艺的通俗化工作,曾任区长和随军报纸的编辑。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长篇小说《李家庄的变迁》《三里湾》,长篇评书《灵泉洞》(上集)等,大多反映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农村的变革。他的作品乡土气息浓厚,有一种新鲜活泼、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大众化风格,形成一个俗称“山药蛋派”的文学流派,是新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文学流派之一。
二、典型事迹
农村生活的“局中人”
赵树理是农村生活的“局中人”,而非临时下来“体验生活”的旁观者、观察员、局外人。赵树理当年蹲过点的村子,提起赵树理来,大人小孩都熟悉,因为他在村子里,不仅参与办社的大事,连改革农具、修补房屋、调解家务纠纷等他都参与,而且是认真地帮助解决这些问题。吃饭的时候,他常常是端着饭碗在饭场上和农民聊天,也常常和喜爱文艺活动的人们一起唱上党梆子,谁也不把他当作家看,而是看作他们中的一员。赵树理所接触的农村社会是一个由亲情、乡情构成的熟人社会,也可以说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赵树理多次谈到他对自己笔下的农民,熟悉得就像家里人一样,“他们每个人的环境、思想和那思想所支配的生活方式、前途打算,我无所不晓。当他们一个人刚要开口说话,我大体上能推测出他要说什么”。他也一再强调,要“把劳动人民的事当作自己一家人的事来讲和写”。这样,他就能够把“写农民”与“写自己”统一起来,这是一个很难达到的写作境界。
[情境活动]
文学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如今的作家创作时可从赵树理身上得出怎样的启示?
答:
参考答案:赵树理平时和农民打成了一片,他的朴素和真诚已经融入老百姓的心中,已经成为老百姓的贴心人和真正的朋友。文学来源于生活,一个优秀的作家,必须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写出反映时代现实和百姓心声的好作品。那种高高在上,游离于生活,只靠空想臆断、闭门造车者,是不会写出优秀之作的。
[资讯概览]
一、写作背景
1943年,在中共北方局从事抗日宣传工作的赵树理在奉命深入辽县(今山西左权县)农村搞调研时,听到了一对青年男女岳冬至和智英祥在追求自由恋爱的过程中,受到双方父母等的阻挠,以致岳冬至被人打死的悲剧故事。于是,自小就生长在山西这片沃土上,有着深厚生活积淀的赵树理即以此为原型,很快创作出一篇鞭挞封建思想、赞扬婚姻自主的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
二、时代大事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相继颁布和施行了一系列新的有关婚姻问题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陕甘宁边区婚姻条例》《陕甘宁边区婚姻暂行条例》《陕甘宁边区抗属离婚处理办法》《修正陕甘宁边区婚姻暂行条例》等。其他各边区在贯彻中央精神、结合自身实际的基础上也制定和实施了类似的婚姻法,如《晋察冀婚姻条例》《晋冀鲁豫边区婚姻暂行条例》《山东省婚姻暂行条例》等。这些法规提倡婚姻自由、保护妇女权益。
山药蛋派
形成时间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
代表作家 赵树理、马烽、西戎、李束为、孙谦、胡正等。他们都是山西农村土生土长的作家,有比较深厚的农村生活基础。
代表作品 代表作品有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三里湾》,马烽、西戎的《吕梁英雄传》等。
作品特点 山药蛋派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典小说和说唱文学的传统,以叙述故事为主,人物情景的描写融化在故事叙述之中,结构顺当,层次分明,人物性格主要通过语言和行动来展示,善于选择和运用内涵丰富的细节描写,语言朴素、凝练,作品通俗易懂,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
流派地位 山药蛋派使得文学大众化,文学为工农服务的主张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热潮。山药蛋派在叙述方式和语言运用上都有从民间文艺上吸取养分,更贴近农民的生活,丰富了我国的文学语言。
一、读准字音
Ⅰ.单音字
(1)罗睺星(hóu) (2)啰唆(suo)
(3)镶边(xiāng) (4)首帕(pà)
(5)逞逞本领(chěng) (6)口吻(wěn)
(7)闺女(guī)
Ⅱ.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1)横 (2)教
2.语境辨析法
(3)他看着(zhe)一大堆的试卷,心里非常着(zháo)急,看看同桌,他好像还很沉着(zhuó)。
(4)老汉怒气冲(chōng)冲地走上台前,冲(chòng)着上面的干部发了一通脾气。
(5)昨天几个学生违反了校规,学校政教处(chù)迅速做了处(chǔ)理。
二、写准字形
(1) (2)
(3) (4)
(5) (6)
三、用准词语
Ⅰ.明确词义
(1)面色如土:脸色跟土一样的颜色,没有血色。形容极端惊恐。
(2)死去活来:死过去又醒过来。形容极度哀伤或疼痛。
(3)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难以理解。
(4)断断续续:时而中断,时而继续。
(5)拍手称快:拍着手喊痛快,多指仇恨得到消除。
(6)顺水推舟:比喻顺应趋势办事。
语境运用(辨析正误)
(7)我们终于迎来了久违的胜利,队员们欣喜若狂,在赛场上奔跑着,就连观众们也无不拍手称快。
辨析:“欣喜若狂”,形容高兴到了极点,运用正确。“拍手称快”,多指仇恨得到消除,多用于人们对坏人得到惩处后的表现,此处运用不当。
Ⅱ.易混辨析
1.期间VS其间
课本原句 不久,村干部又都经过大改选,村里人再也不敢乱投坏人的票了。这期间,金旺老婆自然也落了选。
辨析 期间:某个时期里面。不能单独充当时间状语,使用时它的前面必须添加修饰语。如“在此期间”“这期间”等。其间:“其”是个文言虚词,可作代词,有“那、那个”的义项,“其间”也可以理解为“那段时间里、那个时期中”,因此“其间”一词可以单独充当表示时间的状语。
即境活用 学校决定,“五一”期间举办第十一届体育艺术节,其间举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校园生活。
2.姻缘VS因缘
课本原句 三仙姑叫“前世姻缘”,二诸葛叫“命相不对”。
辨析 姻缘:指婚姻的缘分。因缘:佛教指产生结果的直接原因和辅助促成结果的条件或力量;缘分。
即境活用 《红楼梦》里,贾宝玉与林黛玉是木石前盟(前世缘),是一种爱情姻缘,但两人之间,还有一种还债的因缘在里面,结出的果实就是“花落人亡两不知”。
[NO.1文本初读]
请根据下面的提示,补充空缺内容。
答:
参考答案:①干涉婚姻自由 ②斗争胜利
[NO.2文本精读]
任务驱动一 赏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学习策略] 《小二黑结婚》运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人物塑造上,多用白描并借助人物语言刻画人物形象。要根据故事情节,抓住人物言行来分析概括人物的心理、性格、品行。
1.试结合所选文本分析二诸葛、三仙姑同中有异的性格,并分析其性格形成的原因。
答:
参考答案:(相同点)两人都具有封建思想,都反对儿女自由恋爱,想以家长身份主宰儿女婚姻;两人都迷信阴阳八卦、黄道黑道,规矩颇多。
(不同点)①二诸葛是虔诚的迷信者,迷信成了他认识生活、对待生活的唯一标尺;三仙姑则是虚假的迷信者,迷信成了她欺骗别人、害人利己的手段。②二诸葛既是一个封建家长制的维护者,同时又是一个善良、厚道的父亲;三仙姑则是一个无情的母亲,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她不惜牺牲女儿的幸福。
(原因)二诸葛和三仙姑两个人都长期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既不明白自己受苦的根源,又无力改变自己的生活处境,导致了他们落后、愚昧、迷信又自私的性格特点。
2.《小二黑结婚》在刻画人物方面有什么技巧?请举例说明。
答:
参考答案:①通过行动来描写。作者不是静止地写人,而是在人物的一系列活动中刻画人物形象。②把人物放在一定的关系中。例如,写三仙姑的“老来俏”就是通过一群妇女的围观议论来写的。
3.(素养提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妇女也要开会,在孟祥英的婆婆脑子里是个“糊涂观念”,……妇女要求解放,要反对婆婆打骂,反对丈夫打骂,要提倡放脚,要提倡妇女打柴、担水、上地,和男人吃一样饭干一样活,要上冬学……她想:这不反了?媳妇家,婆婆不许打,丈夫不许打,该叫谁来打?难道就能不打吗?二媳妇两只脚,打着骂着还缠不小,怎么还敢再放?女人们要打起柴来担起水来还像个什么女人?不识字还管不住啦,识了字越要上天啦!……这还成个什么世界?
婆婆虽然担心,孟祥英却不十分在意,有工作员做主,工作倒也很顺利,会也开了许多次,冬学也上了许多次。这家媳妇挨了婆婆的打,告诉孟祥英,那家媳妇受了丈夫的气,告诉孟祥英。她们告诉孟祥英,孟祥英告诉工作员,开会、批评、斗争。
要提倡放脚,工作员叫孟祥英先放,孟祥英放了。婆婆噘着嘴,两只眼睛跟着孟祥英两只脚。
村里的年轻女人们,却不和孟祥英的婆婆一样,见孟祥英打柴,有些人也跟着打起来;见孟祥英担水,有些人也跟着担起来;见孟祥英放脚,有些人也跟着放了脚。
(选自赵树理《孟祥英翻身》,有删改)
选文中的孟祥英与课文中的小芹的性格特点有什么异同?
答:
参考答案:(相同点)都是追求个性解放与幸福新生活的青年妇女。
(不同点)小芹追求婚姻自由与个人幸福;孟祥英追求妇女解放,并带头放脚,干诸如打柴、担水等粗活,引领妇女追求幸福新生活。
任务驱动二 品味语言风格
[学习策略] 赵树理说:“从群众的话海中汲取丰富的养料,再经过我们充分的加工,把我们的语言锻炼得要说什么就能恰如其分地把什么说清楚。”要注意品味其语言浓重淳朴的地方风味,及幽默性、口语化、大众化的独特表达方式。
4.这篇小说的节选部分,在语言方面有什么特点?
答:
参考答案:①叙述语言通俗、口语化。例如开篇一段,就如过去民间说书艺人的口气,叙述流畅生动,很有吸引力。②人物对话有鲜明个性。例如二诸葛和三仙姑,虽然都是所谓“神仙”,但由于两人身份、思想性格不同,对话语言也就不同了。像“不宜栽种”“属猴的”“命相不对”“恩典恩典”之类的话,出自农村初通文墨的阴阳先生二诸葛之口,自然是很符合他的个性的;而像“刘修德!还我闺女!你的孩子把我的闺女勾引到哪里了”之类的话,出自一个粗俗刁钻的女人三仙姑之口,是十分贴切的。
5.试鉴赏下面文段语言的风格特点。
①二诸葛连连摇头说:“唉! 我知道这几天要出事啦!前天早上我上地去,才上到岭上,碰上个骑驴媳妇,穿了一身孝,我就知道坏了。我今年是罗睺星照运,要谨防带孝的冲了运气,因此哪里也不敢去,谁知躲也躲不过。 昨天晚上二黑他娘梦见庙里唱戏。今天早上一个老鸦落在东房上叫了十几声……唉! 反正是时运,躲也躲不过。”
②二诸葛摸了摸脸,取出三个制钱占了一卦,占出之后吓得他面色如土。二诸葛一夜没有睡,一遍一遍念:“大黑怎么还不回来,大黑怎么还不回来。”
③三仙姑半辈子没有脸红过,偏这会儿撑不住气了,一道道热汗在脸上流。交通员领着小芹来了,故意说:“看什么? 人家也是个人吧,没有见过? 闪开路!”一伙女人们哈哈大笑。
答:
参考答案:①口语化、通俗易懂。②概括性强、简洁明快。③风趣幽默。
任务驱动三 理解文本思想内容
[学习策略] 理解文本思想内容要从情节、人物形象、主题等角度深入思考,去探究其中蕴含的时代意义和价值。
6.小二黑、小芹的恋爱结局说明了什么?
答:
参考答案:①人民政府的支持使解放区青年男女冲破旧的婚姻观念的束缚,勇敢地为争取婚姻自由而斗争。②小二黑、小芹为争取婚姻自由的斗争已不单是“个性解放”的范畴,而是解放区人民反霸除暴的民主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当时整个社会建立新的婚姻观念,清除封建迷信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③小二黑、小芹婚姻的美满结局说明了人民政府是人民实现婚姻自主的最可靠保证,同时也标志着一个深刻的社会变化已经兴起,并且正在继续深入发展。
7.小说结尾写到三仙姑改变了打扮、撤去了香案,二诸葛也收起了八卦。这说明什么?
答:
参考答案:这样的变化,说明两人的思想认识发生了变化。二诸葛虽然愚昧,却不失老实厚道的本分;三仙姑尽管可憎,却最终还有羞耻之心。作者一边对以他们为代表的旧思想、旧习俗进行无情地揭露,一边又给他们一条改过自新的路。随着新思想、新风尚的广泛传播和积极影响,捆绑在农民身上的封建枷锁最终是会去除的。
8.(素养提升)与二诸葛、三仙姑相对立的,正是以小二黑和小芹为代表的新型农民的典型形象。作者对他们并没有细笔描绘,而是多用烘托的手法,通过旁人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写得含蓄而传神。请分析这两个人物性格形象的“新”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
参考答案:①他们敢于斗争,敢于冲破封建传统观念的束缚,主宰自己的命运。例如,坚决反对封建包办婚姻,大胆地自由恋爱。当区长问小二黑是否愿意和童养媳结婚时,小二黑坚决地说:“不愿意!”当三仙姑要将小芹嫁给—个旧军官做续弦时,小芹也是坚决反对,并明确表示说:“不愿意!我知道人家是谁?”两人最终在争取婚姻自由的斗争中获得了胜利,迎来了幸福。②反对封建迷信,思想进步。二诸葛反对小二黑和小芹结婚的原因是两人的命相不对,小二黑则完全不信这一套。在之前的情节中也提到小二黑原先也跟他爹二诸葛学些算卦之类的事,后来在事实面前逐渐清醒,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成长为青年队长。小芹也对她母亲的装神弄鬼行为不予理睬。
任务驱动四 仿真高考·综合研读
纵览全文,完成下面的问题。
9.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邻居们“没有人敢给小二黑讲情……才把二诸葛招呼回家”说明民主政权虽已建立,但村中的流氓、地痞等恶势力的阴影仍然笼罩在人们心里。
B.当二诸葛啰里啰唆时,邻居们有些厌烦,说明此时的农村,迷信、落后的思想已经失去了市场,预示着新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C.二诸葛在小二黑被捆去后,不是赶紧想办法,而是用迷信的方法来解释一切。这些细节描写表现了他胆小怕事和落后迷信的性格和思想。
D.大黑的斗争精神尽管没有二黑彻底,但是思想还是比较开明、先进的,不像二诸葛那样胆小怕事。
解析:选B “邻居们有些厌烦”,说明此时的农村,迷信、落后的思想已经渐渐失去了市场,预示着新的观念会逐渐深入人心。
10.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故事性极强,用极富个性的小标题串联起故事,同时作品中也洋溢着浓重的乡土气息。
B.小二黑和小芹被捆走后,作者只用简单的语言、动作描写就写出了二诸葛、二诸葛老婆、大黑三人不同的性格特点,在对比中表现了大黑的冷静理智。
C.三仙姑去见区长的言行打扮这一细节,真正做到了语言大众化、口语化。
D.文章最后写众人看到三仙姑不同寻常的打扮后的哄笑,用邻近女人们的嘲笑,直接写出了三仙姑的落后观念跟时代的格格不入。
解析:选D “直接写出了”错,这部分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
11.课文结尾,为什么写小二黑唱“前世姻缘由天定”,而小芹又说“区长恩典,命相不对”?
答:
解析:作答本题,可以从人物形象、情节、主题等角度思考,如在人物形象上,可以表现两个人亲密无间的特点。
参考答案:①这是小二黑与小芹在卧房里说玩话的情形,表现了“有情人终成眷属”后的欢乐,使人物形象更完整。②小芹的话照应了前文二诸葛被传到区上与区长对话的情节,使小说结构上前后呼应,更严谨缜密。③满足了读者的阅读心理,中国文学传统讲究“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大团圆”结局,小说以金旺、兴旺受到应有的惩罚,小二黑、小芹结婚为结局,符合这一传统,使读者的阅读期待得到了满足。④小说以解放区进步青年取得婚姻自由、迈向幸福新生活的圆满结局,歌颂了农民中的先进思想对愚昧落后迷信思想斗争的胜利,这一结局,深化了作品主题。
12.本文的情节结构有什么特色?
答:
解析:分析情节结构一要点明情节结构的特点,二要具体分析情节结构的组合形式,三要说明情节结构的作用。
参考答案:这篇小说的故事性特别强。故事情节波澜起伏,而又连贯完整。节选部分是故事情节的高潮和结局部分。恶霸受到镇压,旧思想受到批评,两位“神仙”有了转变,年轻人追求的自由婚姻获得成功。作者善于组织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按时间顺序作叙述,一环扣一环,前后衔接得紧凑严密,读来清晰自然。作品以叙述故事为主,在叙述中突出人物形象,其他描绘(如景物和心理描写)从简,并融入故事叙述之中。
[NO.3思维拓展]
《小二黑结婚》中的二诸葛“抬脚动手都要论一论阴阳八卦,看一看黄道黑道”。
当今社会,青少年中流行“星座热”。“白羊座——热情、活力、好斗;金牛座——稳健、固执、可靠;双子座——花心、多变、聪明……”对此你有何看法?你认为热衷星座的青少年是不是复活的二诸葛?
答:
参考答案:(观点一)宇宙间的星球,是客观的存在,自古以来,人类就密切关注星空,探讨着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制定历法,产生了天文学,这是科学。但是,星座与人的性格命运之间的联系纯属虚构。如果认为所有属于天蝎座的人都是狠毒的人,拒绝和他交往,把虚构的事物信以为真,把毫无关系的事物硬是联系起来,便会干扰生活,陷入迷信的深坑。这跟认为“属猪的人懒惰,属猴的人灵巧”是一样荒唐可笑的,跟二诸葛“论一论阴阳八卦”没什么不同。
(观点二)信不信它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态度,完全属于个人自由。但前提是不要盲信,不要因此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就像我们遇到重大问题时会祈祷一样,占星术满足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心理需求。但如果一个人迷信星座,以至于看到某个所谓不吉利的星盘就食不下咽、无法工作,那就需要及时进行心理救治了。
[写作实践]
“一线串珠”巧行文
《小二黑结婚》这篇小说情节连贯,故事性强,结构严谨,首尾照应。作者参照民间习俗,利用老百姓爱听故事的习惯,善于把矛盾斗争一环扣一环地集中起来,发展下去。以分章分节的形式,集中地叙述人物和事件,既构成了相对独立的小故事,又不破坏故事的完整性和连贯性。结局对前面的人物有所交代,又使首尾呼应,结构严谨。特别是“大团圆”的大结局符合中国民间的喜剧欣赏习惯。戏剧性强,情节出现多次逆转。在人物塑造上,以人物自身的行动和语言来显示性格;在情节发展中,运用白描手法和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
这种以一条特殊的线索组织材料的结构技巧,叫作“一线串珠”。 这是一种扩散式作文构思方式,具有“形散神聚”的表达效果。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时空的巧妙联结,使作文的素材更加多样,情感更加充沛,主题更加鲜明。
[写法指导]
在写作中如何运用“一线串珠法”
所谓“一线串珠”法就是围绕一个观点、一个主旨、一个话题,选择一个个典型的材料多角度、多方面展开描写记叙,以鲜明的观点突显主旨、丰富话题的一种写作技法。
“线”是文章的线索,是贯穿全文的链条,起联结作用,它可以是一个细节、一个特征、一件物品、一个观点、一幅画面、一个话题、一句感想……
“珠”就是能够多角度、多侧面表达主题的一个个材料,可以是事件发展或情感变化的不同阶段,也可以是一个主题或观点的不同侧面,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一线串珠”式作文主要有下面几种形式:
模板变式 方法要领
单线式 用一条明晰的线索(某一事物或主要人物的活动或中心事件的发展等)贯穿全文,让情节随着这个线索展开。同时,在行文中有意识地使用各种手法,如设疑、误会、陡转等,使得故事的叙述有波澜。
双线式 设置两条线索分叙两件事,彼此映照、交叉,在某个契合点汇合后,共同揭示主题。运用双线式结构时,文章中的两条线索应该是清晰的,即使是暗线也应该有铺垫或暗示,以显现故事情节发展的脉络。
时空转移式 以时间的推移为经、空间方位的变换为纬,将时空结合在一起,按照顺序叙述其中的事件发展。
运用这种结构来写文章时,要注意:
1.运用“一线串珠”法,先要准备好串珠的“线”,就是说先要确定好文章的线索。文章的线索可以是一个具有意义的实物,可以是一件事,也可以是一种情感,还可以是一个细节,如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等。
2.有了线,然后就要准备“珠”,这就是文章的材料。选用材料时,往往不选完整的事件、人物的经历,而是选取片段、场景、画面。这些片段、场景、画面彼此独立,但又要有联系;同时,这些片段、场景、画面之间要有层次性,不能处于同一梯度。
3.有了线,有了珠,还需按顺序“串珠”。就是用线索把这些分散独立、彼此联系着的一个个材料按照一定的顺序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些材料通常是按照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来组织的。材料与材料之间层层递进,文章的意蕴会逐步深化。
[针对练笔]
如果以“想起了父亲苍老的脸”为题写记叙文,你会设计哪两条线索?
答:
参考答案:①明线索:回忆中“父亲的脸”贯穿全文。②暗线索:我对父亲的感情变化:自豪—伤感—责怪—悔悟。
[类文赏读]
乡土作为人类诞生的摇篮,成为人类共同拥有的童年记忆,当人们成群结队地涌向文明的象征——城市之后,人们依然与乡土有着不能拆散的精神联系。乡土成了人类永恒的精神家园,一个遥远而又亲近的梦。
一、美文悦读
归于泥土
耿 立
泥土是乡村的娘家,乡村是泥土做的。泥土给了乡村生命、灵魂和呼吸。①
好长时间没回家乡了,麦收时看到父母,回到城里,胳膊、肩肘、脚踝都有红红的隆起的斑点,一如乡村泥土堆起的岗子。也许这就是警示,把故乡记在皮肤上,这是泥土给的。即使皮肤过敏也是乡村的徽章,让我对故乡充满眷顾。你离家久了,对故乡生分了,故乡就成了一种疼痛。正如我们的身体,某个部位不疼不痒,我们就感受不到它的存在,哪个部位不适,哪个部位就有了问题。故乡给你皮肤的红点和瘙痒亦是如此,疼痛使你知觉故乡的存在。故乡以另一种方式呼唤你。②
农民和庄稼都是从泥土里生出来的,庄稼是泥土给农民的礼物,农民是泥土给庄稼的礼物,他们是默契的厮守者。有时一茬庄稼熟了,与泥土厮守的人也熟了;有时庄稼不熟,与泥土厮守的人也会熟。几千年几万年了,有谁知道有多少茬庄稼熟透了?又有谁知道有多少人熟透了?应该说泥土是沉默的,总不会絮絮叨叨说三道四,熟了就熟了,没有那么多文人的牵扯。③
惊蛰了,那么一个响雷陡然在泥土上喊话,泥土经不住这样大的诱惑,于是不管黑土黄土,都不再矜持,先把自己的身子软下来,让一切生灵在自己的怀里蠕动。④惊蛰了,枯了一年的野草又重返人间,那天羊的嘴突然感到了草的多汁,羊的蹄子突然感到了泥土的粘脚。连囤里的粮食种子也知道了泥土的喊话,于是一垄一垄的种子开始告别储藏,到泥土里,像褪掉衣服洗澡。节气到了,该释放的就释放。
我曾看到父亲用手扒开泥土,看泥土的成色,有时他竟然把泥土放在嘴里尝尝咸淡。故乡的泥土不能说每一寸都有父亲的脚印,但每一寸土地都有他注视的目光。对泥土和节气,父亲一直敬畏,即使他老年病了。有一次在田野里,我看到父亲用抓钩在地里敲砸土垃,一下一下那么专注,有时砸不开,他就蹲下,用手把那土块攥在掌心,一下一下揉搓。太阳就在头顶,泥土被晒得白花花。我不理解父亲,就埋怨说把最后的这地给人算了。但他固执地说:“没有了土地,那怎算农民。到泥土里转一转,薅一把草,捉一下棉花和芝麻上的虫子,也比闲着强。”⑤
不能亏待土地,你亏待了它,它就报应你,收成不好,炊烟不起。与土地厮守的人,彼此都清楚对方的脾气秉性。哪块泥土性硬,你就多掺和点肥料,多给些水;哪块泥土面软,你就让它歇一茬歇一季。泥土也是有灵魂有记忆的。你伤了它,它就给你脸子看。
父亲用抓钩敲砸土块,说:“到挪不动了,再说不种庄稼的事,能种一茬是一茬。”是的,故乡是用一茬一茬的庄稼来计量生命的长度。有了一茬庄稼,就多了一茬念想;送走了一茬庄稼,就多了一次沉稳的收获。
庄稼的茬子是无穷尽的,人的一生是有尽头的,而在泥地上劳作的人是无穷尽的。即使乡村都起了高楼,即使乡村的路面都铺成了柏油,农民也还是和土地亲近。那时,庄稼还是一茬一茬,还有播种还有收获。真的没有了播种没有了收获,大地上没有了农民,没有庄稼,那大地还会留存什么呢?
霜降了,庄稼叶子颜色慢慢发暗,没了精神,树的枝条开始删繁就简。“删繁就简三秋树”,那删繁就简的手,是霜降,是节气。
霜降过后,父亲说:“泥土也该躺倒睡一会,谁不累呢?泥土也要歇息一下筋骨。与泥土厮守的人要讲良心,让泥土安静地睡一觉,不要打搅。”泥土睡觉的时候,连故乡的狗也会噤声。有时土地有了鼾声,那雪就会覆盖下来,鼾声就成了白色。⑥
①开篇点明泥土与故乡水乳交融的关系。
②一回到故乡,泥土就把故乡记在皮肤上,在它上面刻上乡村的徽章。用身体部位的不适引发疼痛类比,说明故乡的泥土、故乡的一切,永远让人眷顾。通俗易懂,生动形象。
③“熟”字点明题目中“归”之含义:万物都生长于泥土而又复归于泥土。
④拟人,生动地写出了泥土禁不住诱惑时单纯可爱的动态美。
⑤“父亲敲砸土垃”这一细节描写,是父亲对泥土的敬畏与依恋,写出了泥土对于乡村、对于生命的美好意义,也为下文议论、阐发文章主旨做铺垫。
⑥夸张和拟人,写出了霜降后泥土的静态美。
①泥土是乡村的娘家,乡村是泥土做的。泥土给了乡村生命、灵魂和呼吸。
②霜降过后,父亲说:“泥土也该躺倒睡一会,谁不累呢?泥土也要歇息一下筋骨。与泥土厮守的人要讲良心,让泥土安静地睡一觉,不要打搅。”
二、思辨阅读
天下太平
莫 言
小奥,大名马迎奥,但除了学校里的老师叫他的大名,村子里的人都叫他小奥。
星期天上午,因为下雨,没法放羊,爷爷让小奥在家学习。他趴在炕沿上,翻了几页课本,心中感到厌烦。又看了一遍那几本看过很多遍的儿童绘本,更烦。他的目光盯着墙上一只壁虎看,突然,那壁虎向一只蚊子扑去。蚊子到嘴时,壁虎的尾巴一声微响,断裂了。另一只壁虎从黑暗中蹿出来,把那条在炕席上跳动着的小尾巴吞了下去。小奥大吃一惊,蹦了起来。他很想把奇迹告诉爷爷,却听到了爷爷响亮的鼾声。
他悄悄地从爷爷身边绕过去,顺手从门后抓起一个破斗笠扣在头上,然后轻轻地穿过院子,蹿出大门。雨下得不大不小,新用水泥铺成的大街上汪着明晃晃的雨水。他一边跳踩着水洼,一边念叨着同学们篡改过的诗句:“小鳖他老姐,最爱把气生。哭了一整夜,天明不住声。圈里母猪黑,窗上玻璃明。养猪发大财,全家进了城。”
村街上没有人,一只麻雀叼着一只知了从很高的空中飞过。那知了尖利地呜叫,拼命地挣扎。小奥听出了知了的愤怒和不服气,这么大的知了被小麻雀儿擒住,它怎么能够服气?果然,那知了挣脱了麻雀的嘴;尖叫着钻到天上去了。那只失去了猎物的麻雀,筋疲力尽地落在张二昆家的门楼上。
张二昆家的大门是村子里最气派的大门,在大门两侧白色的墙上,右边写着“改建新式厕所”,左边写着“享受文明生活”。张二昆当村支书,是村子里最大的官。村里人都不乐意把改建厕所的宣传口号写到自家墙上,二昆说那就写到我家墙上。张二昆当村支书两年就把这个乱得出名的村子治理得服服帖帖。张二昆让村子里的人都坐上了马桶。张二昆说农民坐着拉屎是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小奥想到刚开始爷爷蹲到马桶上骂二昆,过了几天爷爷坐到马桶上夸二昆。张二昆当官前是村子里最大的刺儿头,他曾经将他的前任拖到村西头那个大湾里。小奥记得那天的场面,真像过节一样。那个官不会游泳,在湾里挣扎,喝湾水把肚子都喝大了。那个官刚爬到湾沿上就被张二昆踢下去。爬上来又踢下去。爬上来又踢下去。后来那个官哭着说:“二昆,爷爷,我承认了还不行?”张二昆说:“你大点声说,让大家伙都听到,你承认了什么?”那个官说:“乡亲们,我承认,我将黑青铁路占咱们村的公留地的赔偿款挪用了一点点。”
张二昆说:“大家伙儿都把手机拿出来录视频,你大点声,当着大家的面说清,说你贪污了多少,怎么贪污的。说不说?不说你今天就在湾里泡着吧。”小奥记得那是前年二月里的事儿,湾里的冰刚刚融化,水很凉,小北风一吹,站在湾边的人都忍不住打哆嗦。大家都开了手机录视频,那个官站在湾沿,浑身流着水,嘴唇发青,哆嗦着交代罪行。张二昆说:“乡亲们,把证据保存好,千万别删了。我去投案了。”乡亲们说:“二昆,我们联名保你。”
小奥路过张二昆家大门口时,一扇大门嘎嘎响着打开了。张二昆跟随着一个五大三粗的黑汉子走出来。张二昆与那黑汉子握手,脸上挂着笑,嘴里连声说:“您尽管放心,袁武的工作我去做,不整改就关闭他的!”小奥不认识黑汉子,但他知道袁武是他的同学袁小鳖的爹,是养猪场的场长,这几年发了,但也让大湾渐渐地成了一个污水坑,井里的水,也散发着刺鼻的臭气,不能吃了。黑汉子钻进黑色轿车,张二昆对着车招手,目送着车沿着湾边的公路右拐北去。这时,他才像突然发现了似的,惊讶地问:“小奥,你在这里干什么?”小奥指一指门楼上的麻雀,说:“知了飞了。”张二昆道:“什么乱七八糟,回家写作业去。”小奥站得笔直,盯着张二昆看。张二昆虎着脸说:“看什么?回家让你爷爷给你爹娘打电话,让他们赶快滚回来,我们太平村要干大事,不用出去打工了。”
(节选自莫言《天下太平》,有删改)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征,作为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作品必然要打上那个时代的烙印。文中的张二昆是一个怎样的人物?他身上又有着怎样的社会烙印呢?
答:
参考答案:张二昆是一个带头进行新农村建设的基层干部形象。强逼前任支书交代罪行,决心整改袁武的养猪场,表现了他敢于斗争、敢做敢当的性格。改建厕所,号召外出村民回乡干大事,表现了他身上新时代的文明意识和实干精神。
三、时评鲜读
“草根表达”,看见与聆听皆是美好
邓海建
近日,一名农民工手捧两块红砖朗诵的短视频刷屏全网,他富有磁性的嗓音把徐志摩的经典作品《再别康桥》演绎得十分动人,也吸引了不少“粉丝”。(见8月30日《南方都市报》)
“反差萌”“开口跪”,陕西80后农民工李小刚朗诵起经典,余音绕梁的穿透力、饱满丰沛的感染力,让语言艺术在原野上鲜活起来。他在搬砖的同时坚守着对写作和朗诵的热爱,而短视频平台的勃兴,让“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有了显微镜效应,让“看见每一种生活”成为可能。
手里有砖、心里有梦,才会路上有春风、眼里有春光。在“互联网+”时代,以短视频记录为特色的全民参与分享生活片段,使得原生态呈现“草根表达”成为可能,也让短视频平台成为多元文化的集散地。
谁也没有想到,在农民工这个群体中,《再别康桥》依然有如此温润人心的力量。李小刚在快手被看见、听见,让我们想起当年的旭日阳刚、西单女孩……搬砖的日子固然是辛苦的,但他对文艺之美的向往,让人看到类似“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的力量。他们是曾经的网红,更是身边的“我们”,在人世间,即便被生活磨去棱角与锐气,仍保有对世界最柔韧的梦想与期望。我们看他们的表演,不是噱头,而是真诚;不是悲悯,而是艳羡。
这种“草根表达”里的看见与聆听,是生活中最为单纯而美好的一部分。李小刚的朗诵可能没有专业人士规范,不过,其对生活与文艺的热忱,弥合了技术上的瑕疵,激荡出直抵人心的力量——它是普通大众在辛劳中最诗意的“抬头望天”。人们点赞的不是技巧之炫,而是人性的光,农民工也有美好的梦、绽放的心。而这个社会若能尊重这些梦、这颗心,无疑会在向上与向善中抱团前进。
一首《再别康桥》,一首人生之歌。在短视频的信息流里,低成本的看见与聆听,让这个浮华世界有了质朴的沉淀。相信还有无数的“李小刚”奔跑在路上,他们微小而澎湃、平凡而卓然,就如这首小诗——“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2020年09月02日《工人日报》)
原野黄土搭建起最华丽的舞台,锥筒麻袋装饰成最昂贵的道具,铁锤红砖变成了最有魅力的金话筒,陕西神木的80后农民工李小刚就在这样的条件下朗诵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他用对生活和文艺的热忱来致敬自己一直都拥有、一直在追逐的梦想。追梦的李小刚用行动告诉我们:梦想本身不会发光,发光的是追梦的自己;梦想不是奢侈品,它是你低头走路时,最诗意的“抬头望天”;梦想并非遥不可及,只要你眼里有光,心中有爱。是的,时代的春风属于每一个追梦人!
PAGE
20(共67张PPT)
第8课 篇目(二)
小二黑结婚(节选)
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