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_2022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包身工(学案+课件+习题)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_2022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包身工(学案+课件+习题)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29 11:50:51

文档简介

包身工
一、语言运用专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夏衍的报告文学,数量不多,质量也参差不齐,但他对中国报告文学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却令其他作家________。《包身工》是夏衍于1936年发表在左联机关刊物《光明》创刊号上的一篇报告文学,该刊的社评曾指出:“《包身工》为中国报告文学开创了新的记录。”(①)。《包身工》完美体现了报告文学的属性特色,既缩短了报告文学与小说的距离,又在报告文学与小说之间划出了严格的________。
首先,夏衍的报告文学精于艺术营构,善于对生活场景和人物形象做逼真的描绘。“文学是人学”,特别是叙事性文学,是离不开对人物的描写和刻画的。夏衍的报告文学就扩展了人物描写和刻画的范围,而且着意通过富有典型意义的人物来揭示某些事物的本质,使报告文学开始由以事为中心向以人物为中心转变。
再者,夏衍的报告文学是比较讲究艺术结构的,他改变了过去通讯、速写等多作线性叙述的单纯的结构方式,而使作品的结构富于变化,多姿多彩。如《包身工》巧妙地采用纵横交错的结构方法,以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劳动为纵线,收放自如地________横向事件,使全篇宛如一条斑斓的彩带缀上了一串闪光的珍珠,显得玲珑剔透、严谨精美。在人物刻画和场景的描写上,他善于选择富有特色的典型的生活片段和细节,作特写镜头式的具体描绘,增强了作品的可视性和可感性。比如包身工早晨吃粥的情景就描绘得相当细腻,逼真。文中对粥的描写,能让你立即联想到猪食;女工们用舌舔着淋漓在碗边外的粥汁,蹲伏或站立在路上和门口就食的情景,使你仿佛听到了她们的饥肠辘辘;至于老板娘将籼米、锅焦、豆腐渣等搅拌之后给女工充饥的镜头,更是把包身工悲惨的生活揭示得________,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满腔悲愤。
最后,报告文学,无论是记事,还是写人,都是作者带着自己的观点、感情来写的。任何一个作者都不会对故事和人物进行纯客观的叙述,而总是把自己的见解和感情诉诸笔端,用以说服、感染读者。夏衍的报告文学在主客观结合方面达到了浑然一体的境界。他的作品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融于一体,交错运用,并且天衣无缝,恰到好处。(②);《包身工》是抒情的,在关键处常常直抒胸臆,将作者自身的深切感受、爱憎情感和着包身工的血泪一起喷出。有时,夏衍又以精确的数据和事实,围绕包身工制度的起源、发展为中心进行深刻分析和直接评价,使作品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望尘莫及  界线  勾通  一针见血
B.望其项背  界限  勾通  入木三分
C.望尘莫及  界限  勾连  入木三分
D.望其项背  界线  勾连  一针见血
解析:选C 第一空,望尘莫及: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形容远远落后。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的后部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根据句式特点,应用“望尘莫及”。第二空,界线:①两个地区分界的线;②不同事物的分界;③某些事物的边缘。界限:①不同事物的分界;②尽头处,限度。根据语境,两词皆可使用。第三空,勾通:暗中串通、勾结。勾连:①勾结;②牵涉,牵连。语境说的是夏衍善于用纵线将横向事件牵连在一起,应用“勾连”。第四空,一针见血:比喻话说得简短而能切中要害。入木三分:形容书法刚劲有力,也用来形容议论、见解深刻。语境说的是夏衍深刻揭示了包身工的悲惨生活,应用“入木三分”。故选C。
2.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芦柴棒,去烧火!还躺着,猪猡!
B.十五六岁,除了老板之外,大概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姓名。手脚瘦得像芦棒梗一样。
C.像鸽子笼一般地分得均匀,每边八排,每排五户,一共八十户一楼一底的房屋。
D.她们是顺从地替带工赚钱的“机器”。
解析:选A “使全篇宛如一条斑斓的彩带缀上了一串闪光的珍珠,显得玲珑剔透、严谨精美”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A项中的“芦柴棒”是借代,用特征代替本人的名字。B项是比喻中的明喻。C项是明喻。D项是暗喻。
3.下列在文中两个括号内分别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这“新的记录”不是数字的突破,而是质的变化
②《包身工》是叙事的,它向人们述说包身工的悲惨遭遇
B.①这“新的记录”不仅是数字的突破,而且是质的变化
②《包身工》是叙事的,它向人们述说包身工的悲惨遭遇
C.①这“新的记录”不是数字的突破,而是质的变化
②《包身工》向人们述说包身工的悲惨遭遇,它是叙事的
D.①这“新的记录”不仅是数字的突破,而且是质的变化
②《包身工》向人们述说包身工的悲惨遭遇,它是叙事的
解析:选A 根据前文“夏衍的报告文学,数量不多”可知,第一个括号内应填“这‘新的记录’不是数字的突破,而是质的变化”,这样前后意思才能吻合,据此排除B项和D项;第二个括号后说的是“《包身工》是抒情的……”,第二个括号内所填句子要和这个句式相呼应,故应填“《包身工》是叙事的……”,据此排除C项。故选A。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答:                                    
                                    
                                    
解析:一是“精确的”和“事实”搭配不当;二是“围绕……为中心”句式杂糅。
参考答案:夏衍又以精确的数据和具体的事实,以包身工制度的起源、发展为中心进行深刻分析和直接评价,使作品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5.将下面的长句变换成几个短句,可以适当增删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
几个睡眼惺忪的蓬头赤脚的“懒虫”扣着纽扣从楼上冲下来了。
答:                                    
                                    
解析:长句变短句,首先要审视全句,提取主干,然后将复杂的枝叶(修饰或限制成分)变成几个短句,最后再连贯这几个短句,添加、删减或更换部分词语,使其通畅。
参考答案:几个睡眼惺忪的“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她们蓬头赤脚,正扣着纽扣。
6.请对下面这段文字信息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流畅简洁,不超过50个字。
“五一”前夕,丰巢科技发布的“快递柜超时收费”的消息,引起广大消费者关注。丰巢规定:普通用户12小时内免费保管包裹,超时后每12小时收费0.5元,3元封顶,节假日期间不计费。如果用户开通5元月卡或12元季卡,则可7天免费长时间存放。
“五一”小长假后,随着丰巢快递柜超时收费制的正式启动,已有杭州、上海等地的多个小区业主委员会宣布抵制丰巢快递柜,中国消费者协会也接到多位消费者的反映与咨询。针对近期丰巢快递柜超时收费一事,中国消费者协会5月13日表示,智能快件箱具有小区公共服务属性,要顺应消费者需求升级,尽快将智能快件箱服务纳入公共消费范畴。
答:                                    
                                    
                                    
解析:解答此类题时首先对语段进行分层,然后进行要点概括,最后串联成句。第一段的重要信息点在第一句,主要在讲丰巢“快递柜超时收费”的消息引起消费者关注;第二段的重要信息有两个信息点,一是表达小区业主委员会的抵制,即消费者的抵制,另一个是消费者协会的态度和做法。
参考答案:丰巢快递柜超时收费行为引起消费者的关注和抵制;消费者协会表示会尽快将智能快递柜服务纳入公共消费范畴。
二、阅读理解专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题。
材料一: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阶段性问题,是我国城乡发展不均衡、公共服务不均等、社会保障不完善等问题的深刻反映。近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积极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对促进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突出表现在家庭监护缺乏监督指导、关爱服务体系不完善、救助保护机制不健全等方面,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机制化建设亟待加强。
农村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一样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心。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关系到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关系到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党中央、国务院对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高度重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家庭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妥善监护照料和更好关爱保护。
(摘编自《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
材料二:
父母都在外地的留守儿童最多,占51.7%,其次是父亲外出的,占40.2%,母亲外出的最少,占8.1%,但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在各个方面的问题最突出。他们生活习惯更差,网络不良行为更多,意外伤害更多,对留守生活的负面体验也更高;学校表现更糟糕,遭受欺负的比例更高;在自我接纳和人际交往方面,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表现矛盾,他们觉得自己更有用,同时也觉得别人比自己运气好;他们觉得自己更受人欢迎,但不愿意和别人谈话聊天;他们认为自己的好朋友更多,但无助感最强。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威尔对亲子依恋的研究结论是:心理健康最基本的要求在于婴儿应该有与母亲(或稳定的代理母亲)之间的连续不断的温暖、亲密的关系。他深信,早期依恋特征对个体后期发展有重要影响,而且早期依恋的发展是不可逆的,一旦错过关键期,儿童依恋难以重新建立,个体会出现情感不稳定的状况,面对挑战时也容易出现易怒情绪。
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虽然面临学习生活中的重重困难,对现在生活的满意度最低,但他们没有放弃对自己和生活的信心,仍旧表现得积极向上,他们中有94.4%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比父亲外出的高2个百分点;有87.8%对未来怀有希望,比父母外出的高6.3个百分点。
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示,打工父母跟孩子见面和联系次数存在“临界点”,即每年见面4次,每月联系4次,不到这个次数,孩子的心理状态比不见面、不联系的情况还差。
“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撩拨效应’,如果完全没有联系,孩子不会再指望从父母那里得到支持和帮助,遇到问题会去寻求其他人。反之,如果联系紧密,孩子会指望得到父母支持。此外,当每年见面次数超过9次,每月都有联系时,孩子的心理状态基本能够达到正常孩子的水平。”北京师范大学李亦菲教授说。
(摘自《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存在问题及对策
的调研报告》及2016年7月《工人日报》)
材料三:
目前中国共有6 102.55万留守儿童,长期过着没有父母相陪的“一个人”生活。而湮没在历史时光中的留守者,至少有整整一代人。
过去一直说如何重视,但具体到哪个部门负责,没有明确。这次明确了联席会议制度由民政部牵头,是二十几年来的第一次。儿童不再留守,就是要让他们与父母团聚。让父母返乡,还是让孩子随迁?学者段成荣的建议是,从制度上创造条件,让孩子跟着父母进城。
大学毕业后,黄湘洁作了一个“逆历史潮流”的选择:留在家乡湘西的老司岩千年古寨,当一名幼儿园老师。黄湘洁的故乡在湖南老司岩,明清时期曾富贾云集的千年寨子,今天一切依旧保持地理原貌——很陡很长的石板路,村口岩壁上比谁都老的古树,还有躺在荒野中间破败的祖屋。寂静,是最大的变化。今天的老司岩仅185户农家,685人,外出务工人员占去一半。留守儿童39名,孤儿2名。
1984年,一纸中央文件松开了乡村户籍人口“自由出入”城市的高墙。仅1989年,中国农村外出务工人数就从改革开放初期不足200万人迅速蹿到了3 000万人。即使闭塞如老司岩这样的古寨,也在错过第一波打工潮后听到了风吹草动。1992年,黄湘洁的父母双双外出务工,留下她和姐姐、弟弟三人独守家中。那年黄湘洁两岁。
“当时的乡村,穷是一种常态。”从事农村问题研究近30年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段成荣说。1984年,还是在校研究生的他跟着导师到辽宁、山东等地的农村调研,最大的体会就是农民那股想要外出谋生的深切冲动。
彼时的中国农村实行分田到户才不久,粮食价格低,还需缴纳农业税费,种地基本不挣钱,有时辛辛苦苦干一年,还赔钱。尤以1994~1996年最为严峻。而远在近千公里外的广东佛山,当时外来工已经可以拿到数倍于内地的工资。以至于农民外出务工,都被中西部地区政府视为一件大事拿到办公桌上讨论。
四川则更有趣,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后,四川普查办专门成立了劳务输出办公室,由政府推动和组织农民外出务工。后来被其他地区当作经验争相效仿。
作为村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黄湘洁的归来也让村里人不解。他们说,一定是在外头找不到工作吧。2013年9月,在当了志愿者一年后,她打消了出走的念头。她说,“不要让这些孩子再被遗忘了”。
(摘编自2016年3月24日《南方周末》)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近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积极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虽然工作中还有问题,但这些工作已经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扫清了障碍。
B.农村留守儿童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心,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意义重大,这不仅关系到个人幸福,更关系到社会大局。
C.针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国家出台的《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对他们有关爱和保护的作用。
D.像黄湘洁那样,在大学毕业后能够主动选择回到贫困的家乡当志愿者,并且最终为了那里的孩子留下来的,在当今中国还属于少数。
解析:选A A项,“但这些工作已经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扫清了障碍”错,原文材料一中说“对促进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作用”。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要求政府投入更多的人力与财力去关注留守儿童,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根本办法在于改革户籍制度,不要用僵化的户籍制度约束人。
B.美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威尔的研究结论表明,婴儿只有与母亲之间有连续不断的温暖、亲密关系,才会心理健康。
C.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和父亲外出的留守儿童相比,前者对现有生活的满意度低,但对未来却更怀有希望。
D.材料三中提到的曾富贾云集,而今却极度贫穷、寂静的村寨老司岩,在中国大地上绝非个案,而是我国村庄的缩影,它们已成为中国留守儿童的主要聚居区。
解析:选A B项,“婴儿只有与母亲之间有连续不断的温暖、亲密关系”错,原文是说“应该有与母亲(或稳定的代理母亲)”。C项,“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和父亲外出的留守儿童相比……对未来却更怀有希望”错,原文的表述是“有87.8%对未来怀有希望,比父母外出的高6.3个百分点”。D项,材料三第三段说的是“黄湘洁的故乡在湖南老司岩……寂静,是最大的变化”,从文中看不出“极度贫穷”和“它们已成为中国留守儿童的主要聚居区”这两点信息。
9.下列事例不能说明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在约千万名农村留守儿童中,有近三成的儿童处于无人照料的留守状态,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
B.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相比物质的捐助,心理疏导与情感交流、精神培育与文化滋养的需求更为紧迫和重要。
C.父母不能陪在家乡或是把孩子带到城市与自己一起,很多并非父母不想尽自己的监护责任,而是有着诸多无奈。
D.南方沿海某省一项调查显示,19.6%的留守儿童觉得自己不如人,11.4%觉得自己受歧视,9.5%有过被遗弃的感觉。
解析:选C 材料二谈的是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存在问题,而C项是从父母角度谈到不能照顾留守儿童的原因。
10.材料二是如何说明自己的观点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概括出材料二的观点,再分析文章是怎样说明自己的观点的。
参考答案:材料二主要是调查了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办法:①运用典型材料说明观点,如材料二的第一段“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在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②运用对比的材料来突出观点;③用精确的数字来直接说明观点;④引用专家的言论来说明观点。
11.结合材料分析如何才能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答:                                    
                                    
                                    
                                    
解析:分别从父母层面、地方各级政府层面、国家层面进行概括。
参考答案:①父母层面:外出打工的父母要多与孩子沟通。②地方各级政府层面:要认真落实执行《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基层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要履行职责和义务。③国家层面:其一,国家需要出台政策保护留守儿童;其二,改变僵化的户籍制度,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PAGE
8包身工
课文导入 素养任务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上海的一些工厂里,有着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残酷最野蛮的剥削制度——包身工制度。包身工们没有基本的人权,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对于工作她们根本没有做或不做的自由。下面就让我们跟随夏衍,走进她们的生活。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文章内容,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2.了解报告文学文学性和新闻性相结合的特点。 3.体会文章形象、鲜明的语言以及丰富多变的艺术手法的运用。4.认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及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残酷压榨中国劳动人民的罪行。
[资讯概览]
一、作者介绍
电影艺术家——夏衍
夏衍(1900—1995),浙江杭州人,原名沈端先,早年留学日本,1927年回国后从事文艺工作。曾参加太阳社,是左翼作家联盟的发起人之一。抗日战争时期,主编《救亡日报》和重庆《新华日报》副刊。新中国成立后,任文化部副部长、中国文联副主席。
代表作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考验》等话剧剧本,并把小说《祝福》《林家铺子》等改编为电影文学剧本。
二、典型事迹
夏衍创作《包身工》
虽然《包身工》的开始写作是在1935年,可作者初步了解“包身工”的情况,却是在1929年左右。当时夏衍在上海从事工人运动,从一位在工人夜校任教员的冯姓女子那里,了解到许多关于包身工的事情。
1932年,为了写作剧本,夏衍又搜集了不少有关包身工的材料,对这些包身工的悲惨遭遇感到了“灵魂的震动”。
1935年,夏衍当时为了写《包身工》这篇文章,选择一家名叫“三井系”的日本工厂进行考察。当时夏衍靠厂里一位朋友帮忙,采用访问收集、夜间蹲点观察、亲到工房车间考察等方式,历尽千辛万苦,才彻底了解了这个人间地狱的真实情况。这一切,震动了夏衍。他要把这种可怕的生活状态写出来,而且不要虚构,完全“力求真实,一点也没有虚构和夸张”。
三、思想情怀
夏衍名句集锦
1.种子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和叹气,因为有了阻力才有磨炼。
2.生命开始的一瞬间就带了斗争来的草,才是坚韧的草,也只有这种草,才可以傲然地对那些玻璃棚中养育着的盆花哄笑。
3.任何一个人的任何一点成就,都是从勤学、勤思、勤问中得来的。
[资讯概览]
一、写作背景
本文是夏衍于1936 年6月发表在上海《光明》月刊创刊号上的一篇报告文学作品。它所反映的是“一·二八”以后到抗日战争以前这一个时期国统区的黑暗。那时中国农村在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下日益破产,加上地主的剥削,农民生活极为痛苦。靠近上海的苏北地区,每年有大批无法生活的农家妇女被诱骗到上海做包身工。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步步深入,我国人民的抗日情绪不断高涨,上海工人运动十分活跃,日本资本家为了避免罢工的威胁,就更大量地雇用包身工来代替普通的自由劳动者。这篇文章针对帝国主义这种残暴掠夺进行了有力地揭发和严厉地抨击,它对于动员人民起来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起了一定的作用。
二、时代大事
五卅惨案(也称为五卅血案,或写作五·卅惨案)发生于1925年5月30日。这天,两千余名上海学生在租界内散发传单,发表演说,抗议日本纱厂资本家镇压工人大罢工、打死工人顾正红,声援工人,并号召收回租界,被英国巡捕逮捕一百余人。
下午万余群众聚集在英租界南京路老闸巡捕房门首,要求释放被捕学生,高呼“打倒帝国主义”等口号。英国巡捕竟开枪射击,当场打死十三人,重伤数十人,逮捕一百五十余人,造成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
[情境活动]
夏衍先生的《包身工》发表以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反响,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请你根据对时代背景和创作过程的了解,谈一谈获得巨大成功的原因。
答:                                    
                                    
                                    
                                    
参考答案:①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和极度压榨,使中国工人和广大农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过着难以忍受的人间地狱般的生活。文章的发表,引起了中国广大受压迫人民的心理共鸣。②夏衍先生亲自收集的第一手材料,真实地揭露了“包身工”悲惨的生活境况和“包身工”制度的罪恶。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运动的日益高涨。
一、 文学常识
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以文学手段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是速写、特写、文艺通讯的总称。它的基本特征是及时性、纪实性和文学性。
报告文学往往像新闻通讯一样,善于以最快的速度,把生活中刚发生的激动人心的事件及时地传达给读者。报告文学之所以受读者欢迎,就在于它能把握时代的脉搏,把群众关心的现实情况迅速地反映出来,发挥“文学轻骑兵”的作用。
报告文学不能像小说那样虚构人物、情节,它必须以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写真纪实是它的重要特征。当然,报告文学要写真人真事,但不是任何真人真事都能成为报告文学描写的对象,而是要有所选择和提炼。
报告文学不能像新闻报道那样,只有事件梗概,它必须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必须有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写作时,可以吸收小说的描写技巧、戏剧的对话艺术、电影分镜头的叙述方法以及诗歌的跳跃手法等。
二、文化常识
包身契(样例)
立自愿书人×××,情由家中困难,今将小女×××自愿包与招工员×××名下带到上海纱厂工作。凭中言明,包得大洋三十元(或二十元)整,以三年满期,此款按每年三月同付洋十元。自进厂之后,听凭招工员教训,不得有违。倘有走失拐带,天年不测,均归出笔人承认,与招工员无涉,如有头痛伤风,归招工员负责。三年期内,该女工添补衣服,归招工员承认。倘有停工,如数照补期限×年×月×日满工,满工后当报招工员数月。恐后无凭,立此承认。(注:招工员,即《包身工》中的“带工”老板,也叫“包老板”或“包工头”。)
一、读准字音
Ⅰ.单音字
(1)蠕动(rú)         (2)拎着(līn)
(3)水门汀(tīng) (4)褴褛(lán)(lǚ)
(5)籼米(xiān) (6)揩地板(kāi)
(7)搽粉(chá) (8)蹒跚(pán)(shān)
(9)锭壳(dìng) (10)谄媚(chǎn)(mèi)
(11)骷髅(kū)(lóu) (12)船舷(xián)
Ⅱ.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1)说 (2)拗
(3)轧 (4)哄
(5)挣 (6)怔
2.语境辨析法
(7)在导购的介绍下,他买了一款人人称(chēng)道而又称(chèn)心如意的电视产品。
二、写准字形
(1) (2)
(3)
三、用准词语
Ⅰ.明确词义
(1)横七竖八:有的横,有的竖,杂乱无章。形容纵横杂乱。
(2)一听天命:完全听从上天的安排。
(3)里应外合:外面攻打,里面接应。
(4)不假思索:不经过思考就做出反应。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
(5)生杀予夺:指统治者掌握生死、赏罚的大权。
语境运用(辨析正误)
(6)对待顾客要和气,要做到里应外合;买卖东西要公平,不能生杀予夺。
辨析:“里应外合”,指外面攻打,里面接应。不是指对人和气礼貌,里里外外照顾周到。“生杀予夺”,指统治者掌握生死、赏罚的大权。不是指漫天要价,随便给取。
(7)教室里桌椅摆放十分整齐,横七竖八,真是横看横成行,竖看竖成列。
辨析:“横七竖八”指有的横着,有的竖着,杂乱无章。形容纵横杂乱。不合语境。
Ⅱ.易混辨析
1.权利VS权力
课本原句   在这次斗争(“五卅”)中,警察没有任何的威权,在民众的结合力前面,什么权力都不中用了!
辨析   “权利”和“权力”是互相渗透的。广义的“权利”包括“权力”在内,“权力”也是一种“权利”。但二者有两点不同:①行为主体不同。“权利”主体一般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社会团体;“权力”主体则只能是被授予权力的国家机关及其特定的工作人员。②对应关系不同。“权利”与“义务”相对应;“权力”与“责任”相对应。
即境活用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就是要通过制度监督权力的正确运行,保障公民依法享有的各种权利不受侵犯。
2.营利VS盈利
课本原句   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营利的制度,我禁不住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
辨析   二者都与“利润”有关,但词性不同。“营利”指谋求利润,是动词;“盈利”即赢利,所得的利润,是名词。
即境活用   自治区教育厅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情况检查工作,对查出的营利性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将没收其非法盈利。
[NO.1文本初读]
1.请根据下面的提示,补充空缺内容。
答:                                    
                                    
参考答案:①四点半之后 ②包身工的劳动成果 ③愤怒的控诉
2.梳理文章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
段落 内容 表达方式
1~7
8~11
12~14
15~22
23~33
34
35~47
48~50
参考答案:
段落 内容 表达方式
1~7 写包身工清晨起床的情景,并说明恶劣的住宿条件 记叙
8~11 补述包身工的来历、身份 说明
12~14 写包身工吃早餐的情景 记叙
15~22 插述日本厂家特别愿意大量雇用包身工的原因 说明、议论
23~33 写包身工劳动的情景 记叙
34 插叙日本大财阀三井系三十年资本迅速膨大的事实 说明
35~47 写包身工们的生活状况 记叙、议论、抒情
48~50 控述包身工制度 抒情、议论
[NO.2文本精读]
任务驱动一 分析概括文本的内容情感
[学习策略] 可从两个角度展开思考:一是思考作者情感的指向,也就是说对人、事、物的感情;二是从文本中找到一些包含感情的句子,或者一些词语,或者一些能体现感情的细节描写等,加以分析。
1.阅读文章第35段,概括包身工的遭遇,体会作者的情感。
答:                                    
                                    
                                    
                                    
                                    
参考答案:“两粥一饭”——恶劣的饮食;“十二小时工作”——长时间的劳动;“劳动强化”——沉重的工作;“工房和老板家庭的义务服役”——经济剥削;“猪猡一般的生活”——生活条件恶劣;“泥土一般的作践”——受压迫的惨重。
作者先从六个方面总结了包身工的悲惨遭遇,通过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概述了包身工的生活状况,形象地说明了包身工苦役般的繁重劳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罪恶制度的愤慨和对包身工寄予的关切与同情,作者的情感灌注在字里行间。
2.“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是无法抗拒的。”句中的“黑夜”象征着什么?黎明象征着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                                    
                                    
                                    
                                    
                                    
参考答案:黑夜象征着旧社会,黎明象征着光明的新世界;表现了作者对新社会出现的坚定信念。
3.本文是一篇震撼人心的报告文学,文章渗透着作者哪几方面的感情?
答:                                    
                                    
                                    
                                    
参考答案:①对包身工及其家庭的深切同情。全篇文字,都渗透着作者的这种感情,从描写她们的住、食、工作,到她们有病不能休息、累死方能停息的悲惨命运,无不表现出作者对她们的深切同情。②对帝国主义资本家、带工老板及其帮凶的憎恨。在文中,作者除了通过正面的言行描写来刻画他们的贪婪、冷酷、毫无人性的嘴脸外,还用了很多反语来对他们进行抨击和鞭笞。③除上述两种感情以外,还有一种复杂的悲哀之情。既有对包身工及其家庭的不幸的悲哀,也有对包身工与外头工人、包身工之间关系冷漠的悲哀,还有对整个民族的悲哀。
4.(素养提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包身工制是旧中国工厂中实行的一种定期卖身的雇佣制度。最早是在日资纱厂中广泛采用。包身工多系农村贫苦少女,通过包身契包给“带工”的工头。由包工头付给女工家庭以低微的包身费,一般为二三十元。包身期限一般为三年。在此期间,女工工资收入,均归包工头所有,包工头仅供给包身工以极低的生活费。包身工在厂里受资本家和工头的欺压,劳动繁重;在厂外的一切行动则受包工头的严密监视,绝无人身自由。她们过着非人的生活,许多人未满期就被折磨至死,是旧中国处境最为悲惨的工人。
包身工制曾在旧中国的一些工厂,特别是纱厂实行。1932年,上海的纱厂中,包身工约占女工的1/3,在日资纱厂中,包身工约占一半。包身工制是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奴役制度。由于工人群众的斗争和社会舆论的谴责,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革命形势的发展,包身工制趋于消灭。
比较这两段文字与课文中相关内容的异同点。
答:                                    
                                    
                                    
                                    
参考答案:相同点:都说明了包身工的来源、包身费、包身期限、收入、受资本家与工头压迫、失去人身自由等情况。
不同点:这两段文字说明了包身工制的性质及结局等;课文详细说明了包身工的生活条件与劳动强度等。
任务驱动二 赏析文本的艺术手法
[学习策略] 文本艺术手法包括结构特点、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技巧等。赏析结构特点要注意抓住文本中的过渡句、段首句、总结句来梳理组材艺术,赏析修辞、表达方式和表现技巧等要结合语境明确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和运用艺术手法达到了怎样的效果。
5.本文是怎样组织材料的?结合课文内容详细说明。
答:                                    
                                    
                                    
                                    
参考答案:本文以时间为线索,围绕包身工一天的生活来组织材料,中间穿插一些背景材料和作者的议论。作者把散乱的不完整的材料,像剪辑电影一样,高度集中地组织在包身工从清晨起床到黄昏放工一天的时间里。
从四点过一刻写到五点钟之后,从起床写到上工的情景。中间补叙了包身工的来历,分析了日本厂家特别愿意雇用包身工的原因。插叙指出日本纱厂通过榨取中国工人的血汗迅速发展的事实,揭露帝国主义对中国工人的压榨和掠夺,如此安排,叙议结合,层次清楚。
6.本文中用到的材料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新闻事实,一类是背景材料。本文是如何处理这些材料的?有什么好处?
答:                                    
                                    
                                    
                                    
参考答案:课文在每一段叙事之后,总要穿插一些背景材料。比如在叙述完包身工起床的场景后插入对包身工来源的介绍、对带工老板“手面”和财产的介绍、对社会背景的介绍,以及对东洋厂对包身工需求增大的原因的分析等。
好处:使得文章既展现生活现象,又揭示社会本质;也可以使读者在阅读中透过一幅幅悲惨的画面,发现包身工制度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温床上,受到国民党政府“特殊优惠”的保护,伴随中国农村经济衰败生长出来的一颗毒瘤。由此,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也增强了文章的批判力度。
7.作者写了关于“芦柴棒”的哪些事情?为什么多次提到她?
答:                                    
                                    
                                    
                                    
参考答案:文中三次提到“芦柴棒”这个人物。第一次,由老板喊她的名字而写出她那“手脚瘦得像芦棒梗一样”的外貌。第二次写她病倒了,尽管是急性的重伤风,尽管“她很见机地将身体慢慢地移到屋子的角上,缩作一团,尽可能地不占地方”,尽管她“用手做着手势,表示身体没力,请求他的怜悯”,但是,老板为了不丧失一天的利润,还是要用各种毒辣的手段来强制她做工。第三次写她身体瘦得像骷髅一样,甚至连“抄身婆”都不愿意用手去接触她的身体,即使这样,老板也决不放她回去。
“芦柴棒”是众多包身工中的一个典型人物。这里,虽然作者只写了一个“芦柴棒”,但读者看到的却是成百上千个“芦柴棒”。“芦柴棒”遭毒打、受折磨的情景,是包身工经常受到的虐待和侮辱的缩影;老板要“芦柴棒”“做到死”,也是每一个包身工最终都不可逃脱的厄运。通过对“芦柴棒”的悲惨遭遇的描述,具体而深入地反映了包身工被压榨、被摧残的悲惨的命运。
8.阅读描述包身工吃饭的场面的文段,思考作者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                                    
                                    
                                    
                                    
参考答案:细节描写。“一窝蜂地抢”表现的是饥不择食的惶急,是人多粥少的恐惧;“歪着头用舌舔着”“捧着一只空碗”表现了包身工食不果腹的辛酸;“四散地蹲伏或者站立在路上和门口”则写出了她们乞丐般的生活;老板娘“刮”“锅焦、残粥”,“冲”“清水”,用手“搅拌”,“气哄哄地放”等动作和神态描写,表现了老板娘视包身工如同“生物”的极端可恶。
这些细节描写写出了包身工们的可怜,衬托出了那些黑心老板的可恨,透露出作者对包身工的同情。
9.作者在描写包身工生活时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试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分析。
答:                                    
                                    
                                    
                                    
参考答案: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手法。①“面”上的描写,主要是人物的群体描写。本文写包身工起床、吃粥、像鸡鸭一般地走进工厂,在工厂忍受各种威胁的情景,都是先做一下概括性的叙述。比如清早起床、吃早饭、上工的场景,作者并没有具体刻画哪一个人物,而是一个群体。描写她们的生活,必须通过整体速写才能得到全面的表现。②“点”上的描写,主要是选取了一些典型人物,比如文中三次提到的“芦柴棒”。 “芦柴棒”是众多包身工中的一个典型人物。虽然只写了一个“芦柴棒”,但读者看到的却是成百上千个“芦柴棒”。文章通过对“芦柴棒”悲惨遭遇的描述,具体而深入地反映了包身工被压榨、被摧残的悲惨命运。
“点面结合”准确而深刻地再现了包身工制度的黑暗、残酷。
10.倒数第二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                                    
                                    
                                    
                                    
参考答案: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连用“六个没有”强调黑暗深重,表达作者对包身工制度的极大憎恨。后一句中,“20世纪的烂熟了的技术、机械、体制”代表了人类技术文明的进步,这同“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形成巨大反差,两种事物结合在包身工身上,揭露了包身工遭受的压迫之深。揭露包身工制度的残酷、野蛮,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愤怒。
任务驱动三 仿真高考·综合研读
纵览全文,完成下面的问题。
11.下列对文本第23~34段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用“罐头”比喻日本纱厂,形象地说明了包身工无处可逃的悲惨境地,也与上文中说包身工是“罐装了的劳动力”相照应。
B.第28段中“合理”是褒词贬用。所谓的“合理”只不过是说让包身工顶皮带盘心子比直接殴打包身工更省力,看上去也不那么暴力而已。
C.写小福子挨打,深刻地说明了中外剥削者的凶残和包身工挨打受罚的严重性。
D.本部分写了包身工在遭受着“三大威胁”(音响、尘埃、湿气)和“三大危险”(殴打、罚工钱、停生意)下的一天的工作情形。
解析:选C “严重性”应为“普遍性”。
12.下列对文本第35~50段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35段中三个“像……”的排比句,从手脚之瘦、身体之单薄变形、面色之惨白三个方面写出了饱受摧残的包身工形象。
B.“工作,工作……还是工作”“咳着,喘着,淌着冷汗”,这种反复咏叹表达了作者对包身工的深切同情和对“带工”老板们的强烈憎恨。
C.作者对“带工”老板们对包身工施加暴行的描写,采用了正面描写的方法,“鲜血和惨叫使整个工房的人都怔住了,大家都在发抖”“快要断气的呻吟一般的呼喊”,那种血腥的场面令人惨不忍睹,表现出包身工生活的极度悲惨。
D.用船户养墨鸭捕鱼,比喻帝国主义及其买办们与包身工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十分精当,有力地控诉了吃人的包身工制度。
解析:选C 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
13.本文引用了不少精确数字,有何作用?
答:                                    
                                    
                                    
                                    
                                    
解析:报告文学作为新闻通讯的一种,引用具体数据就是为了体现新闻的真实性,结合具体例子分析即可,如开篇描写包身工的居住环境,“七尺阔、十二尺深”“十六七个”表现了她们居住环境恶劣。
参考答案:精确的数字显示了报告文学真实性的特征。如:①“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十六七个‘猪猡’”,表明住宿条件的恶劣。②“包身费大洋二十元,期限三年”“……工钱是每天三角八……两年来在她身上已经收入了二百三十块了!”表明剥削的惊人程度。③“单就这福临路的东洋厂讲,光绪二十八年……八千工人和一千二百万元的资本”,用两组数字前后对比,证明了在中国的日本东洋厂“飞跃地庞大”,完全是残酷压榨剥削包身工得来的。
14.作者为什么描写了包身工的悲惨生活,还要议论“包身工”制度?
答:                                    
                                    
                                    
                                    
                                    
解析:要从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的效果角度进行分析。运用了描写、记叙和说明、议论相结合的写法,互相补充。描写、记叙部分好像电影中的特写镜头,说明、议论部分好像是特写镜头的解说词。特写使人获得形象认识,解说使人获得本质认识。随着时间推移,包身工的生活图景越来越清晰,对“包身工”制度的本质认识越来越深刻。最后写“黑夜”,有力地揭示了中心思想。
参考答案:描写包身工的悲惨生活之后加上议论就更能表现包身工制度的罪恶,就更能揭示文本的主题。
[NO.3思维拓展]
包身工制度是20世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现在学习这篇报告文学是否还有现实意义?
答:                                    
                                    
                                    
                                    
                                    
参考答案:(示例一)虽然包身工制度已经不存在了,但同样的管理工人的手段还在个别地方零星存在着,我们常常用“现代包身工”来指代这些遭受不公正待遇的工人。通过学习这篇报告文学有助于我们继续关注类似的社会问题,比如农民工问题。
(示例二)课文虽然是老文章,反映的也是20世纪30年代的事情,但文章中表现出一种社会责任感、一种对人的尊严和生存权利以及劳动权利的尊重,这些情感却是永恒的。从这个角度讲,文章仍然有它的时代意义和人文内涵,可以引导我们关注现实,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人权意识。
[写作实践]
点面结合著华章
所谓“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如《包身工》中既有对包身工悲惨遭遇的概括介绍,对包身工群体形象的“面”上的描写,如作者在记叙中集中写了包身工的起床、早餐、上工、收工等四个场面,这面上的记叙与描写概括了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劳动状况;又有对“芦柴棒”“小福子”典型人物的“点”上的描写,作者以“芦柴棒”为例,通过“发烧”“生病”、被“抄身”等“点”上的描写,写出了包身工奴隶般地“被榨完残留在皮骨里的最后一滴血汗为止”的悲惨命运。
[写法指导]
点面结合常见的三种类型
1.整体与局部的结合
(1)先整体,后局部。在写人、记事、写景、状物过程中,作者可以先对描写的对象进行整体记述,然后再聚焦这个人或事物的一个或几个局部,进行详细刻画——整体为面,局部为点,是典型的“先面后点”的写法。
(2)先局部,后整体。这种写法同“先整体,后局部”的方法相同,调整顺序即可。
(3)详略结合式。以叙述的事件整体为面,在叙述过程中,详写其中的几个情节或细节——为点,是典型的“面中有点”的写法。
2.一般与个别的结合
(1)先群体,后个体。先描述一个群体的状态,再描述其中的某个个体的状态。群体为面,个体为点。
(2)先平常,后特定时间。先描绘一个人或一个事物,平常是怎样一种状态或平常都是怎样做的,后描绘一个特定的时间点。平常是面,特定时间点的表现是点。
3.概括与具体的结合
先概括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然后再描绘具体事例,体现或者证明这个人或事物的确具有这个本质特点。概括为面,具体事例为点。
[针对练笔]
请借鉴《包身工》“点面结合”的手法,描写一个放学场景的片段,300字左右。
答:                                    
                                    
                                    
                                    
                                    
                                    
                                    
参考答案:就在校门大开的一瞬间,一队队学生夺门而出,他们一路小跑着,欢笑着。父母们在汽车里也坐不住了,他们纷纷下车拥到校门口。 (面)
有些父母没有看到熟悉的身影,你看他们有的手搭校门,两只眼睛像探照灯般来回扫视;有的扯开嗓子,直呼孩子的姓名;有的干脆一头扎进人群,来个“千里大搜寻”。(点)待人都上车后,都傻了眼,原本就窄的道路,此刻已更加不堪重负,汽车排满了整条街道,一时间,喇叭声、叫喊声充斥着街道。(面)
我和石佳豪骑自行车在车海中“遨游”。我们如两叶小舟,在大海中左摇右晃,随时都有可能被旁边的汽车“猛浪”掀翻。好不容易左突右冲,前进了一点,我们又傻了眼:前方的街道上,汽车组成了一条蜿蜒盘旋的巨龙,这下子硬冲也行不通了,我们只能调转车头,另寻他路。(点)
[类文赏读]
夏衍先生与中国革命的文艺运动紧密相连,直到1995年去世。他不仅是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者,而且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以其曲折坎坷、沉浮跌宕的命运折射着中国20世纪的革命历程。虽然他已化鹤归去,但作为一位名副其实的文化巨匠,他所留下的千万字文化遗产和精神却留垂青史,泽及后代。作者以满怀激情的文字诠释了夏衍精神的三个方面——谦虚、诚实、爱国,表达了对他的无比崇敬和纪念。是啊!夏衍这位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巨匠离开我们已然二十余载,但时间无法阻止浩浩荡荡的文化之河,夏衍的许多文字以及文字中的精神血脉已化作浪花和水滴融入其中。学习、吸取是我们对他最好的缅怀。   
一、美文悦读
夏衍精神激励着我
夏衍,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名字。①我不曾见过他,但,他却离我很近,读他的文章,在他的世界里游走,我倾听着他的心声,那是一个崇高的爱国作家在用他的笔,让文字演绎他的感情。①
走近夏衍,我为他的谦虚而感动。②夏衍作为一个大作家和中国戏剧电影艺术的奠基人,知名于世,但他自己却总是一笑掠过,说“我平生最怕被人叫作什么家,只想做一个诚实的新闻记者”。的确,夏衍从1937年奉命办《救亡日报》开始,当了12年的新闻记者。从写几千字的论文到几十个字的补白,他大约写了500万个字!而在他的创作人生中,他总共出版了三十多本书,其中包括传记、话剧、杂文、小说、电影剧本及著名的报告文学《包身工》,等等。而所有创作的字数没法统计,就连他用过的笔名也有一千多个!③多么惊人的数字啊!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夏衍那崇高的精神品质以及他那独特的创作思维火花。这就是夏衍,伫立于创作巅峰的夏衍!
凝望夏衍,我为他写作的诚实与贴近民心而感动。②夏衍在他的《懒寻旧梦录》里就他写的两篇文章总结了两条,他写道:“一要讲真话,二要顺民心。”我想这句话对现在的一些新闻记者来说,真是“字字箴言”啊。就像他写的这两篇文章一样,第一篇仅仅只是他写的一则五十来字的“补白”:上海人最怕两种人,一是从天上飞下来的,二是从地下钻出来的……这则“补白”在当时的影响很大,几乎是在上海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另一篇是一篇三四千字为苏联辩护的文章,发表之后即使在朋友之间,也没多大说服力。这说明了什么?在夏衍的回忆录里也曾提到,就是“写文章,一要讲真话,二要顺民心”。这就是夏衍,对每一件事情都极力思考的夏衍!
解读夏衍,我更为他的爱国思想而感动。②1965年,夏衍被免职,被派到山西介休参加“四清”活动;他在“文革”中度过了八年零七个月的“监护”生活,留下了无法治愈的残疾。但是,尽管残疾了,他身残志坚,凭着一股力量,继续奋斗,为祖国的事业奋斗,为祖国的建设奋斗,不断工作,不断创作,不断地出版自己的作品。他的工作态度更让人叹为观止,不择地、不择时、不择纸,在轮渡上写,在火车上写,在会场里写,在闹哄哄的会客厅写,在别人高谈阔论时也可以写,④而且不论什么纸,他一写就顶天立地,不留空白。这就是夏衍,拥有着超凡毅力的夏衍!
夏衍,伟大的爱国作家!光阴虽然带走了你,但你那深邃的目光,抑扬顿挫的话语与你那和蔼可亲的形象将留存在我的心中,你的精神也将永远激励着我奋发向前!⑤
①学用词
开头段斟酌用词,表情达意。首句“陌生”与“熟悉”看似矛盾,实则为作者斟酌用词之妙。“陌生”是说不曾见过,“熟悉”是说心理距离很近。虽不曾见过,心理距离却很近,充分说明作者对夏衍的无比敬仰。“让文字演绎他的感情”中的“演绎”一词也极富文采,“演绎”的意思是通过文字表达出了这个人物的性格感情等,让人如见其人。
②学用中心句
用中心句领起各段,层次清晰。文章主体部分用了三个中心句“走近夏衍,我为他的谦虚而感动”“凝望夏衍,我为他写作的诚实与贴近民心而感动”“解读夏衍,我更为他的爱国思想而感动”,分别领起三个层次,诠释了夏衍精神的三个方面——谦虚、诚实、爱国,表达了对他的无比崇敬和纪念。三个中心句的句式一致,表达灵活,分别用“走近”“凝望”“解读”三个动词避免了重复。
③学列数字
第二段列举数字,增强说服力。用一系列数字,如“12”“几千”“几十个”“500万”“三十多”“一千多”来反衬夏衍的谦虚精神,说明具体,说服力强。
④学短句
第四段多用短句,表达有力。短句的表达效果是短促有力,感情强烈。“他身残志坚,凭着一股力量,继续奋斗,为祖国的事业奋斗,为祖国的建设奋斗,不断工作,不断创作,不断地出版自己的作品”,用排比短句写夏衍为国奋斗不息,“不择地、不择时、不择纸,在轮渡上写,在火车上写,在会场里写,在闹哄哄的会客厅写,在别人高谈阔论时也可以写”,用排比短句写夏衍珍惜一切写作机会,为国家为人民创作。用短句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夏衍爱国精神的赞美。
⑤学总结
结尾段总结全文,并回扣标题,深化主题。
①我不曾见过他,但,他却离我很近,读他的文章,在他的世界里游走,我倾听着他的心声,那是一个崇高的爱国作家在用他的笔,让文字演绎他的感情。
②他的工作态度更让人叹为观止,不择地、不择时、不择纸,在轮渡上写,在火车上写,在会场里写,在闹哄哄的会客厅写,在别人高谈阔论时也可以写。
二、思辨阅读
一个6岁儿童眼中的非洲劳工世界
沙伦·拉弗拉尼尔
非洲童工的悲惨世界
清晨5点。沃尔塔湖上一片黑暗,马克·夸杜沃就被从睡梦中唤醒,起身离开他潮湿、肮脏的地板上的睡铺。开工时间到了。
还打着寒战的马克帮着一艘独木舟划到湖中。在接下来的5小时里,他的工友一寸一寸地收渔网,马克则把船里的水舀出去,以免船沉没。
马克还没吃早饭,破败的船桨是那么沉重,他几乎抬不起来,但他还是全神贯注地听从坐在独木舟尾的塔基·夸杜沃发出的每个命令。塔基31岁,体格健壮,稍有不满便对马克拳脚相向。
“我不喜欢这工作。”马克小声嘟囔着。
马克·夸杜沃今年6岁,约30磅重,穿着蓝红相间的短裤和印有小美人鱼的T恤衫,看起来更像是一个蹒跚学步的婴儿而不像是一个船工。他还太小,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经过两天的长途跋涉来到这个渔村。
但其他三个较为年长的男孩知道其中原委。和马克一样,他们都是契约雇佣工。他们的父母为了区区20美元的年薪把他们租给了塔基。
他们就好像困在渔网里面的鱼儿,直到三年或四年劳役结束后,才能重获自由。现在他们被迫每周工作7天,每天14小时以上,而他们的工作甚至在成年渔民看来也是相当辛苦的,而且有时还很危险。
童工缩影
塔基雇的男孩是从小型流动工人营地里招来的,都是一些上不起学、达不到温饱且没有自由的孩子。他们只是那些在西非和中非渔场、采石场、水稻种植园或是街市上工作的无数非洲童工的缩影。女孩子做家佣或在面包房里工作;男孩子则在农田里做工,搬运货物或在废弃的金矿和宝石矿里拾荒。
贩卖儿童绝不是非洲独有的现象。在中东,儿童被迫赶骆驼、纺织地毯,工厂里也充斥着未成年人。
国际劳工组织估计,每年大约有120万儿童通过非法交易被贩卖、奴役,年交易额达100亿美元。研究显示,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的儿童最容易遭到贩卖和奴役。
2001年,在贝宁的一个港口,警方在一艘船上发现了35名儿童。据这些儿童称,他们是要被运到加蓬做劳工的。
2003年,尼日利亚警方从拉各斯北部的采石场中营救出194名营养不良的儿童。据警方透露,至少有13名儿童在这里死亡,并被埋在矿坑附近。
之前,尼日利亚警方偶然发现一辆运送冻鱼的冷藏卡车载着64名14岁以下的女童。据警方透露,这些女孩来自尼日利亚中部,长途跋涉了几百公里,原本是要被运到拉各斯去做家佣的。
命运悲惨
从加纳首都阿克拉出发,开一天车,穿越茂密的丛林,便能到达凯泰克拉奇。对于当地大约9 000居民来说,渔业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产业,而儿童则是该产业的保证。
在这里,几乎所有的独木舟上都有几个童工。一些孩子只有五六岁大,通常由一个青少年监管。很多在独木舟工作和在岸边织补破烂渔网的孩子在接受采访的时候都表示,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异常辛苦,每周的工作时间长达100小时,而且还经常会遭到殴打。他们对于跳进浑浊的湖水中解开纠结的渔网普遍存在着恐惧心理。
孩子们从未见过自己微薄的薪水,雇用他们的渔民说,每年12月,他们会将薪水付给孩子的父母或亲戚,一般是过节的时候,由他们将薪水带到这些家庭所在的村落。
孩子们共同的悲惨命运和相互之间的友情似乎是他们唯一的慰藉。这些默默无闻的孩子几年没见过自己的亲人,也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而且有时大人们还会假装许诺让他们上学或是很快返乡。塔基无论是睡觉还是工作都穿着同一件灰色T恤衫,在谈到自己的家庭情况时更是直言不讳。他说自己的孩子每天只能吃两顿饭,衣不蔽体,而自己在8岁时就开始在湖上划船做苦工。
男孩子们经常幻想逃走。9岁的科菲·年科姆就是为数不多的曾尝试过逃跑的童工之一,3年前他从马克的家乡来到这里。去年12月,他半裸着跑到城镇上,后背都是擦伤。他说塔基把他抓回去,绑起来用鞭打他。最后由于警方的介入,塔基被迫放走了科菲。但没过几周,便有人替代了他的位置——一个年龄更小、更无助、更加顺从的孩子:马克·夸杜沃。
(选自《纽约时报》,有删改)
读了这篇表现非洲童工的悲惨境遇的文章,感到它和夏衍先生的《包身工》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一中一外,但都解释了两个不同年代的包身工的悲惨命运,都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由此想到《包身工》一文几年前曾退出我们的中学课本,如今又重返的尴尬事实。你认为《包身工》一文有在中学课本“复活”的必要吗?
答:                                    
                                    
                                    
                                    
                                    
参考答案:(观点一)我认为是完全有必要的。几年前,《包身工》曾退出了中学课本,是因其“年代过于久远”,不能“与时俱进”。在《包身工》被删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对它的关注和热议并未消减,特别是在当下社会出现了种种令人发指的现象,“包身工”这个词再一次让世人思考到它的新旧内涵。
(观点二)对《包身工》“复活”的争议还在持续,其实欢呼也好,反对也罢,这些声音都是暂时的,因为文学的价值并不依靠入选教科书来彰显,文学有自己固有的价值,其价值绝对不会因为其入选或撤出而增减。一个民族的经典文化是促进社会进步、塑造民族灵魂、纯洁人们的心灵的很好的精神资源,无论在哪个时期,这些民族文化的精髓都应当得到保护和珍惜。
三、时评鲜读
以有温度的文字探索光明
——读夏衍的《包身工》有感
曾 散
作为最贴近时代、直接反映社会现实的报告文学,其创作是建立在真实社会生活的基础之上,是以文学的艺术手法来报告社会生活中真实的事件和人物。
夏衍的报告文学作品《包身工》主要反映了1932年“一·二八”事变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国民党统治区的社会黑暗情况。作品所描述的社会生活虽然已经远去,但是,其中蕴含的人性光辉、人文关怀,如今读来依旧使人震撼,发人深思。文学是历史的侧面,往往从文学中能够看到最生态、最细腻、最生动的历史真相。《包身工》是那个时代与社会变革的产物,生动而直接地反映了当时社会普通群众的真实生活状态,它与中国当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好的文学作品能真正触及社会的灵魂。在特殊的年代,能写出伟大的作品,作者都需要巨大的勇气。20世纪30年代,社会的环境极为特殊,作家要深入生活现场,所付出的艰辛与惊险,所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可想而知。夏衍凭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悲悯情怀,在黑暗中探索光明。
在报告文学创作的实践中,首要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而写?写什么?为什么要写?思想感情的着落点和创作的立足点在哪里?《包身工》这部作品树立了一个榜样。作者的思想感情是站在同情社会弱者的立场,创作的立足点面向平民,甚至是不起眼的“小人物”。很多时候,恰恰是在这些所谓的“小人物”身上最能够体现出人性的光辉。作者通过对“小人物”的深入观察、细腻体会和用心描写,使得“小人物”在特殊的社会环境中凸显成为“大角色”。
《包身工》充满感情、带有温度,其旋律仍然是积极向上的博爱。这种爱积蓄了力量,震撼读者的心灵世界,点燃读者的情感火焰。作者笔下散发出博爱情怀,对女童工有着深切的同情,对她们遭遇的不公和悲惨命运进行直接揭露。夏衍的笔像是一把锋利的手术刀,解剖着那个时代的“脓疮”,对那个社会进行“刮骨疗毒”,把他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以形象的方式记录下来,他要告诉世人那里的世界究竟是怎样的世界,是怎样的真相,进而呼唤善良的人起来抗争。1959年,夏衍在《从〈包身工〉引起的回忆》中写道,他“感到‘灵魂的震动’”“感到愤怒”“觉得非把这个人间地狱揭发出来不可”。
《包身工》之所以成为经典,除了作者饱含真情之外,还在于作品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文章是这么开头的:
已经是旧历四月中旬了,上午四点过一刻,晓星才从慢慢地推移着的淡云里面消去,蜂房般的格子铺里的生物已经在蠕动了。
“拆铺啦!起来!”穿着一身和时节不相称的拷绸衫裤的男子,像生气似的呼喊,“芦柴棒,去烧火!还躺着,猪猡!”
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十六七个“猪猡”。跟着这种有威势的喊声,在充满了汗臭、粪臭和湿气的空气里面,她们很快地就像被搅动了的蜂窝一般骚动起来。打呵欠,叹气,寻衣服,穿错了别人的鞋子,胡乱地踏在别人身上,叫喊……
这段文字,简洁有力,无论是语言描写、环境描写、动作描写,都注重细节的刻画,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包身工》充分运用和借鉴小说、散文、戏剧、电影等艺术样式的表现手法。有些评论家甚至把《包身工》作为小说来研究。能有这样的艺术效果,得益于夏衍创作上的多元化。他不仅仅是报告文学作家,还是小说家、戏剧家。创作《包身工》时,他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多种表现方法熔于一炉,交错运用,并衔接得恰如其分。尤其是小说手法的运用。他着重描写了有一定典型意义的人物,如芦柴棒、小福子和不知姓名的小姑娘,通过对他们的刻画,揭露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除了人物描写,值得研究的还有他对写作对象生活场景还原式的描绘,以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劳动为线索,串起一个个场景,结构严谨,情节生动,画面具有冲击力,特别是某些镜头式的具体描绘,如包身工们早晨喝粥的情景描写,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和写实性。
报告文学创作,如果不是基于对社会的真情实感,不是基于发自内心深处的召唤,那么作品就是苍白无力的。在今天,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无数或激动人心或发人深省的事件不断上演,作家也需要拥有属于自己的“火眼金睛”。无论是讴歌时代,还是记录社会,报告文学作家都要为社会的进步贡献文学力量,以有温度的作品感动读者,进而凝聚人心,激发更大的前行动力。
到了现代社会,虽然包身工制度已经不存在了,但同样的管理工人的手段还在个别地方存在着。生活总是这样,总有一些污秽妨碍我们对鲜花的赞美。大家不必灰心失望,只要正义在心中,生活将永远阳光灿烂。
PAGE
24(共70张PPT)
第7课 包身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