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目(一)记念刘和珍君
学习任务群 人文主题 语文素养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 苦难与新生:体会革命志士的革命精神和伟大人格,感受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继承和弘扬革命文化,获得崇高的体验以及革命传统的浸润;了解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进程,思考革命的意义,理解革命文化的精神内涵,树立文化自信、道路自信。 1.深刻认识革命传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2.了解纪实作品和虚构作品各自的特点和表现手法,欣赏作家塑造艺术形象的深刻功力和富有个性的创作风格。3.拓展阅读革命文化作品,尝试自主编辑作品集。
[单元寄语]
激扬英雄精神,砥砺家国情怀
庄征新
庄严的天安门广场上,巍峨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烈士纪念日号角》吹响,让人们仿佛置身风云激荡的历史岁月;高唱国歌后,全场肃立向烈士默哀;伴随深情的献花曲,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随后登上纪念碑基座,在花篮前驻足凝视……在烈士纪念日,以国之名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寄托着对人民英烈的哀思和崇高敬意,感悟着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赓续着烈士精神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昂首迈进。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据不完全统计,约有2 000万名烈士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英勇牺牲。无论是腥风血雨中的革命战士,还是和平年代的“最美逆行者”,他们始终无畏前行、无私奉献,以激昂豪迈、气吞山河的冲锋姿态,守望着人民群众的幸福平安,捍卫着民族独立和共和国的繁荣发展。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任何人任何势力企图歪曲和改变先烈用鲜血换来的今日中国,中国人民绝不答应!
祭奠烈士,以国之名回应着人民崇尚英雄的心声。从建立志愿军烈士遗骸和亲属DNA数据库,到前不久接第七批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安葬;从建立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到修订《烈士褒扬条例》;从全票通过《英雄烈士保护法》到建立国家功勋荣誉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国家行动引领全社会形成敬仰英模、学习英模的崇高风尚。与此同时,国家行动背后的国家态度,向世人宣示:历史不会忘记那些把民族大义、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高举过头顶的人。
祭奠烈士,以国之名召唤那些奋进新征程的满腔报国热忱的人。革命先烈和英雄人物不仅为我们创造了美好生活,更以其胸怀品格构成民族精神的筋骨,激励我们向着未来奋勇前行。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改革发展正处在攻坚克难的重要阶段,需要我们赓续先烈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奋力搏击、迎难而上。在英烈感召下,激发出全社会团结一致的向心力、勠力同心的凝聚力、众志成城的战斗力,以拼搏奋斗的姿态立足岗位、干事创业,那么,无论什么风浪都打乱不了我们发展的节奏,任何艰难险阻都阻挡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
祭奠烈士,以国之名彰显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意志。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悲惨屈辱史,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外来侵略、实现民族独立的伟大斗争史。历经苦难的困顿煎熬、先烈的鲜血铸就,中国人民更珍视和平,绝不会将自己曾经遭受过的悲惨经历强加给其他民族。更何况,中国致力于发展,更需要和平;中国期待美好未来,更爱护和平。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只愿与世界各国人民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绝不让历史悲剧重演,是我们对当年为维护人类自由、正义、和平而牺牲的英灵的最好纪念。
建党百年、新中国成立70多年、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史,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未来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重大斗争不会少。我们更加需要激扬英雄精神,砥砺家国情怀,弘扬许党许国、报党报国的奋斗精神,汇聚起坚不可摧的前进力量、众志成城的和平力量,推动中国号巨轮驶向更开阔水域,扬帆万里航程。
第6课篇目(一) 记念刘和珍君
课文导入 素养任务
1926年“三一八”惨案是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的段祺瑞执政府屠杀爱国青年的血的历史,是200多名请愿群众的惨烈一幕,更是中国人残害中国人的一场罪恶、悲哀与耻辱!路,还没有开始便已经走到了尽头;梦,还来不及做就永远不再醒来。刘和珍,这位年仅22岁的女大学生就这样倒在了反动派的枪弹之下!鲁迅先生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怒,毅然写下了这悲愤沉重的悼念文章——《记念刘和珍君》。 1.感受烈士的高大形象,学习其爱国精神,激发爱国热情。2.品析文章关键词句的深刻含意。3.体会作者的深厚情感。
[资讯概览]
一、作者介绍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原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人,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代表作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华盖集》《中国小说史略》等。
二、典型事迹
遥望北斗
1935年10月,毛泽东等人带领红军冲破蒋介石的围追堵截,万里长征,到达陕北。鲁迅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写下了著名的“竦听荒鸡偏阒寂,起看星斗正阑干”的句子,表现了鲁迅遥望北斗星,对远在陕北的红军及毛泽东等人的无限牵挂之情。
贺 信
1936年3月,鲁迅抱病给党中央和毛泽东发出了贺信:“英勇的红军将领和士兵们,你们的英勇斗争,你们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解放史上最光荣的一页,全国民众期待你们更大的胜利,全国人民正在努力奋斗,为你们的后盾,为你们的声援,你们的每一步前进,将遇到热烈的欢迎与拥护。”“在你们的身上,寄托着人类和中国的将来。”鲁迅从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和工农红军身上,清醒地看到了“人类和中国的将来”。
三、思想情怀
鲁迅名句集锦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自嘲》)
2.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自题小像》)
3.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无题》)
4.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无题》)
5.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为了忘却的记念》)
6.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答客诮》)
7.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题三义塔》)
[情境活动]
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开始进行长征。留在苏区的中共中央领导人瞿秋白因叛徒出卖被捕。1935年6月18日,年仅36岁的瞿秋白在福建长汀英勇就义。 噩耗传来,病中的鲁迅抑制着悲痛和愤怒为瞿秋白题写了一副挽联:“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家。”
请与同学展开一次撰写对联活动,歌颂为革命、为人民奋斗一生的鲁迅先生。
答:
参考答案:(示例一)侠骨柔肠,横眉俯首;胸中海岳,笔底风雷。
(示例二)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示例三)浩气冠中华,血沃杂文墨作泪;铭言留后世,自嘲小品恨如哭。
(示例四)要打叭儿落水狗,临死也不宽恕,懂得进退攻守,岂仅文坛闯将;莫作空头文学家,一生最恨帮闲,敢于嬉笑怒骂,不愧思想权威。
写作背景
大沽口事件及“三一八”惨案
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与之作战。日本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纠合英、美、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结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3月18日,北京各界民众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制造了“三一八”惨案。文章题目中的“刘和珍”,即是当年“三一八”惨案中倒在反动派枪下的一位年仅22岁的女大学生。惨案发生后,一些反动文人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制造种种流言,污蔑爱国青年。面对暴行和流言,鲁迅先生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怒,毅然写下了这篇悲愤沉痛的悼念文章——《记念刘和珍君》,以此来警醒中国人民永远记住这笔滔天血债,奋勇前行。
[情境活动]
下面是某网友摘录的其他网友在读了一篇关于刘和珍请愿牺牲的文章后发的帖子。了解了本文的背景后,请你在后面也跟个帖吧。(50字左右。内容切题,语言简明连贯得体,请勿使用网络语言)
网友1:时隔几十年,重读刘和珍事迹,仍心灵震撼。为刘君哭泣,为国人叹息。青年人应学习刘君,强我中华,责无旁贷!
网友2:这位伟大的女性是为中国而死、为你我而死的,有心的国人会永远记得她的英名——刘和珍。
跟帖:
参考答案:刘和珍,一位年仅22岁的女大学生,一位敢于担当的爱国青年,牺牲了自己,感动了国人,再一次用行动践行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誓言。
杂 文
杂文,是一种特殊的议论文,是直接而迅速地反映社会事件,对“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抨击的文艺性论文。它介于“论说”和“文学”之间,其特点是:现实性十分强烈,倾向性十分鲜明,语言犀利,论证有力,风格多样,不拘一格,“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因此,人们称它为“感应的神经”“攻守的手足”,又称为“匕首”“投枪”。杂文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有关日常生活、文化动态及政治事件等的杂感、随笔都可归入这一类。
一、读准字音
Ⅰ.单音字
(1)洗涤(dí) (2)踌躇(chóu)(chú)
(3)桀骜(jié)(ào) (4)赁屋(lìn)
(5)黯然(àn) (6)不惮(dàn)
(7)尸骸(hái) (8)虐杀(nüè)
(9)呻吟(shēn)(yín) (10)浸渍(jìn)(zì)
(11)绯红(fēi)
Ⅱ.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1)干 (2)当
(3)菲 (4)攒
(5)创 (6)阿
2.语境辨析法
(7)有个仆(pú)人饿极了,随主人进城,见市上有卖馒头的,就伪装着大叫一声,仆(pū)倒在地。主人惊问其故,仆(pú)人说:“我一向怕馒头,所以晕倒。”
(8)历史事实不会因为某些不怀好意的人拐弯抹(mò)角的几句吞吞吐吐的话而被抹(mǒ)杀,那些人也会像脏抹(mā)布一样,被丢进历史的垃圾箱。
二、写准字形
(1) (2)
(3) (4)
(5) (6)
(7) (8)
三、用准词语
Ⅰ.明确词义
(1)长歌当哭:用写文章来当作哭泣。
(2)惊心动魄: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3)殒身不恤: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语境运用(辨析正误)
(4)小王为抢救单位财产而殒命,家人长歌当哭,沉浸在悲痛之中,但有关单位却殒身不恤,也太没有人道了吧。
辨析:“长歌当哭”,用写文章来当作哭泣。没有“痛哭”之意。“殒身不恤”,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不是指死后不加以抚恤。
Ⅱ.易混辨析
爆发VS暴发
课本原句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辨析 都是动词,都含有“突然发作”的意思。但二者适用对象不同。“爆发”多指人为的大的或抽象的现象、情况突然发作,如力量、情绪、事变等;还特指火山爆发。“暴发”多指自然现象或事物突然发作,如“洪水暴发”;还可指一个人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贬义,如“暴发户”。
即境活用 这些暴发户多性情暴躁,发作起来犹如火山爆发。
[NO.1文本初读]
依据提示补充空缺内容。
答:
参考答案:①详写遇难经过 ②劝诫徒手请愿
[NO.2文本精读]
任务驱动一 分析概括文本的思想内容
[学习策略] 分析概括文本的思想内容首先要注意找关键词,抓中心句;其次要注意思考文章在表达什么思想和情感,采用什么思路,写了几个方面,彼此之间什么关系;再次要注意总结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如表达的感情、揭示的道理、颂扬的精神、表现的品质等)。其中,对说理性的文章要注意总结作者对人生或生活深刻的揭示和评价。
1.这篇文章很长,作者是怎样展开行文的?
答:
参考答案:文章起点是写作本文的缘起,然后记叙刘和珍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再在叙事的基础上更深入一步,总结“三一八”惨案的教训,指出这一惨案对于将来的意义。
2.本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但明显不全在写刘和珍。文中一共写了哪几类人?作者对他们的态度和感情怎样?在下列表中填上相关内容。
哪几类人 作者的态度和感情
① 尊敬、悼念、激励
反动派、流言家、有恶意的闲人 ②
③ 哀伤、唤醒
参考答案:①爱国者、猛士 ②揭露、嘲讽 ③麻木的民众、庸人、无恶意的闲人
3.对于“三一八”惨案,社会各界的态度是怎样的?请根据提示填写下表。
社会各界 所持态度
段祺瑞执政府 ①
走狗文人(“有恶意的闲人”) ②
爱国青年 ③
庸人(“无恶意的闲人”) ④
参考答案:①残酷镇压 ②散布流言 ③心情悲痛 ④淡漠,苟且偷生
4.下面是有人给《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总结的主旨片段,请把它补充完整。
《记念刘和珍君》通过 ,深刻地揭露了 屠杀爱国青年的滔天罪行,有力地抨击了 造谣诬蔑爱国青年的无耻卑劣,高度赞颂了爱国青年的崇高品质和 的爱国精神,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憎分明的感情。
答:
参考答案:悼念刘和珍 北洋军阀政府 帮闲文人 临危不惧、团结友爱
任务驱动二 分析概括文本中的人物形象
[学习策略] (1)从叙述的事件中概括分析。文章中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往往通过事件表现出来,因此,对人物形象的概括要紧扣叙述事件。(2)从对人物的描写中概括分析。对文中的动作、语言、心理等细节描写要重点关注,这些都是概括分析的依据。(3)从作者的抒情议论中概括分析。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特别是对形象的评价性语句,往往直接点明形象特点。
5.本文题目为“记念刘和珍君”,作者分别纪念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从这些事迹中,你可以认识到刘和珍具有怎样的品格?
答:
参考答案:
事迹 品格
毅然预定《莽原》 追求真理
“风潮”领袖 敢于反抗
虑及母校,默然泣下 有远见、有革命责任感
始终微笑 善良和蔼
欣然请愿,府门喋血 勇敢坚强、不畏生死
6.(素养提升)刘和珍等青年学生因为请愿而被反动当局杀害。那么,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是应该专心读书、埋头学问,还是应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呢?
答:
参考答案:(观点一)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专心读书、埋头学问才是我们的第一要务。至于参加其他社会活动,关心国家大事,这都不是青年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做的事情。所以,像刘和珍等青年学生就不应该上街游行,而应该坐在教室里专心致志地读书做学问。只有这样,才不会有无谓的牺牲,将来才能更好地发挥聪明才智,为国家多做贡献。
(观点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光死读书是不够的,而应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也就是说,青年学生对小到家事,大到国家大事,都应该关心。为祖国献一份微薄之力是青年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刘和珍等青年学生的行为是一种值得我们当今社会提倡的爱国行为。
任务驱动三 赏析文章的语言
[学习策略] 赏析文章的语言,应从用词、修辞(包括修辞手法+修辞效果)、语言风格、情感态度等多方面入手。
7.“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这句话主要表现的是鲁迅的谦虚吗?
答:
参考答案:对刘和珍这位杰出女性在请愿中的表现,鲁迅满含赞美、钦佩和尊敬,同时在与她的比较中,作者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和难企及于她的地方,因而此处说谦虚并不是很恰当,更重要的是表现了鲁迅严于解剖自己的一面。
8.“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如何理解“伟大”一词?
答:
参考答案:“伟大”一词具有双重含义。①“惊心动魄的伟大”是赞颂刘和珍等人的勇敢行为和不怕牺牲的精神;②讽刺了执政府对爱国青年的攒射,与下文的“伟绩”“武功”等反语相协调。
9.怎样理解“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到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这句话?
答:
参考答案:在前文,鲁迅称自己为“生者”“后死者”,是“苟活到现在的我”,显然,“苟活”是自我贬抑。这里的“苟活者”应该指那些支持革命,但还没有投身革命的人。而“真的猛士”是指那些勇毅者。真的猛士为希望所鼓舞,必“将更奋然而前行”。鲁迅是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觉醒起来,看到希望,奋然前行,所以这又是战斗的号召。
这句话恰当地评价了惨案的意义,尽管非人间的苟活者很多,但即使是苟活者也会看到一点希望,哪怕依稀微茫,而猛士们会在烈士精神的鼓励下,更加勇猛地前进、斗争!
10.第六部分中“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深刻含意?
答:
参考答案:(1)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煤的形成”比喻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大量的木材”比喻残酷的流血斗争,“一小块”比喻前进一小步。
(2)人类前进的历史与大量的木材只能生成一小块煤一样,也是要付出大量的流血牺牲才能前进一小步的,作者以“煤的形成”作比喻,形象而深刻地阐明了“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往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才能前进一小步,并沉痛指出这次惨案的经验教训,告诉国民认清反动统治者“吃人”的本性,吸取血的教训,改变斗争方法。
任务驱动四 仿真高考·综合研读
纵览全文,完成下面的问题。
1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观全文,作者悲和愤两股情感的烈焰无处不在迸发,无处不在燃烧,升腾交织,无可抑制。
B.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要求引起作者对烈士的痛心的忆念,并且激起对杀人者的满腔仇恨,作者发出愤怒的控诉。
C.作为革命家、思想家,作者对惨案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沉痛的总结,始终没有停止深沉地思索烈士死难的意义。
D.本文既抨击敌人,歌颂烈士,又激励世人;既回忆烈士的事迹,又评述徒手请愿,更揭露出敌人的恶行,粉碎谰言,发人深省。
解析:选C “始终没有停止深沉地思索烈士死难的意义”错,应为“对烈士死难的意义给予高度评价”。
12.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鉴赏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二部分两次强调“必要”,运用反复手法,突出了写作动机,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这部分是按照由爱到憎的逻辑顺序来安排思路的。
B.“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将更奋然而前行”这句话是个并列复句,十分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死难烈士对于将来的意义。
C.作者引用陶渊明的诗,表明作者的态度:他认为请愿收效甚微,对社会几乎没有影响。
D.文章先对斗争的方式进行理性反思,再肯定烈士的勇毅对于将来的意义,全文收束在高昂的斗争精神上。
解析:选C 作者认为尽管请愿收效甚微,但对社会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13.本文中,作者两次写“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又接着写“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样几乎完全相同的语句接连出现了三次。三次“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中的“必要”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也”针对什么而言?“正”又怎么理解?
答:
参考答案:(1)第一次“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是出现在程君“正告我”“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和“我”回忆了刘和珍在“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往事之后。对这样一位热情地渴求革命真理的青年,对这样一个与作者有着师生之谊、读编之情的人,当然有必要写文章来加以纪念。这就预示了文章的内容之一——悲痛的悼念。感情的基调显然是悲痛。“也”字针对程君的请求而言,说明写作此文,不仅仅因程君的请求,更主要的是出自“我”本身的意愿。
(2)第二次“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紧接在“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之后出现。“这样的世上”是“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的“似人非人的世界”,是既有“猛士”又多“庸人”的世界,是“造化”易于使人“暂得偷生”的世界。为了促醒“庸人”,使不知“何时是一个尽头”的世界早日到它的“尽头”,这就正有写“一点东西”来揭露暴行、揭露“流言”的必要。这就预示了文章的内容之二——愤怒的揭露。感情的基调是愤怒。“也”字既针对文章内容之一,又针对反动文人的文章而言。
(3)第三次“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紧接在“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之后出现。惨案才过去两个星期,而“忘却的救主”则快要降临了。烈士的鲜血就这样白流了吗?敌人欠下的血债就不讨还了吗?因此有必要写“一点东西”提醒人们,也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烈士的鲜血,要总结教训、意义,“更奋然而前行”。“正”是恰到时候的意思。
14.文中记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是如何综合运用的?
答:
参考答案:第三部分以刘和珍与“我”的师生关系的议论为发端,转入记叙。先生的感情也从前文的愤激转为舒缓。但是到第四部分又由记叙进入议论、抒情,在记叙中连用“然而”“但”等转折语,层层递进,感情再次迸发。在第五部分开头用“但是”一转,由议论转到记叙刘和珍等遇难经过,结尾再用“但是……”一句揭穿刽子手们的狰狞面目。作者对中外杀人者的义愤已经到了无法遏制的地步。
[NO.3思维拓展]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里对鲁迅作了最全面且最恰当的评价,他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读了《记念刘和珍君》,你是否深深地感受到鲁迅的这三个“伟大”?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感受。
答:
参考答案:(1)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通过对文章语言的赏析,我们已能理解他雷霆万钧、所向披靡的笔力。
(2)鲁迅是伟大的革命家。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鲁迅先生深情地记叙了刘和珍的英勇事迹,讴歌了“猛士”精神,抒发了他对烈士的无限钦敬,表示了自己“苟活到现在”的内疚,为我们塑造了一座年轻的丰碑。但是,我们透过文章又深深地感受到了鲁迅先生这座世纪丰碑的伟大和崇高。反复诵读文章,我们感到自己的心随着一颗伟大的心在跳动,我们的血随着伟人的血在沸腾,心灵在净化,情操得到升华。
(3)鲁迅更是伟大的思想家。他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入木三分。鲁迅分析说,我们民族之所以近乎衰亡而默无声息,就是因为反动派既用枪杆子进行血腥的武装镇压,又用笔杆子进行文化和精神的愚弄。这便昭示我们,为了推翻“这似人非人的世界”,必须同时进行文武两条战线的斗争,而他自己就高举起了文化革命的大旗向着敌人冲锋陷阵。鲁迅还深刻地指出,中国庸人太多,正是他们“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因此,唤醒庸人,疗救麻木,就是先进的中国人的首要职责,鲁迅把“疗救麻木”当作了自己毕生的使命,他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就大声地呼喊他们“在沉默中爆发”。所有这些,对于当时正在浴血奋斗的革命志士,是多么及时而振聋发聩的启示啊!鲁迅无愧于是革命者的良师和益友。
[写作实践]
巧用比喻见真情
本文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反语、对比、反衬等修辞手法。如作者在表达对徒手请愿的看法时写道:“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鲁迅用一个浅近的比喻,具体、形象地阐明了一个深奥的抽象的道理,这个比喻很浅近、很生动,读者易于理解、易于接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写法指导]
如何运用比喻手法
1.定义
比喻是用本质不同的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另一类事物或说明事理的修辞手法。
2.作用
运用比喻描绘事物,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运用比喻说明事理,可使事理通俗易懂,化抽象为具体。
3.注意事项
(1)用来作为喻体的事物,应当是为大家所熟悉的、具体的、浅显的,这样才能既通俗又生动地说明另一个事物。
(2)比喻应当贴切、自然,要能恰到好处地说明本体的特点。可以把教师比喻成蜡烛、春蚕,说明他们无私地献出自己的一切,却不能将他们比喻成“能使别人干净起来,可自己却越来越脏”的抹布、扫帚,这样运用比喻法,叫“引喻失义”,应当注意。
(3)因为比喻的双方缺乏本质上的内在联系,所以任何比喻都是有缺陷的。要完整、深刻地论述一个问题,不能仅靠几个比喻,应把它和举例等其他手法结合起来使用。
[针对练笔]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平和犹如绿叶,春天衬万紫千红却无妒意,秋天托累累硕果而不张扬。
答: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关键是准确把握所给例句的句式特征及所用的修辞手法。本题所给的例句是一个两重关系的复句,第一层关系为解说关系,第二层关系为并列关系。值得注意的是,仿写时要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且选择恰当的本体和喻体,本体选取人的某种良好品德,喻体选取某种植物。
参考答案:(示例一)坚毅犹如青松,夏季迎灿烂阳光却无轻浮,冬季遇皑皑白雪而不屈服。
(示例二)从容犹如松柏,冬天点缀皑皑雪山却不争宠,夏天展现苍翠欲滴而不夺目。
[类文赏读]
1936年,一面以“民族魂”命名的旗帜覆盖着鲁迅的遗体。在剩下的大半个世纪里,他并没有死去,反而获得了新生。他以影子的形式继续存活,以至于人们忘却了他的真身。一个完美的鲁迅,如同一尊不会生病的神。危急关头的中国,总是需要旗帜、需要偶像的。“时势造英雄”,用在鲁迅身上颇为合适,他成了首屈一指的文化英雄。
一、美文悦读
夜
林贤治
夜是黑的。
中国的夜更黑。①
他一生所叙说的,都是中国的夜。
狂人所目睹的吃人的惨剧是在夜里展开的;单四嫂子的希望是在夜里破灭的;神往于革命的阿Q是在夜里迷迷糊糊地被提到县城里去的。陈士成、祥林嫂、魏连殳、子君,还有范爱农,还有柔石,或死于阒寂之夜,或死于喧阗之夜,或死于余生者的无尽的怀悼之夜,总之是在夜里。整个吉光屯为夜——昏睡的白天——所笼罩,不然,何以要点长明灯呢?②关在木围栅里的疯子竟然要熄掉它,声言放火烧毁千百年祥和的黑暗;不但这黑暗,而且连同那崇拜祖先和神祇的黯淡然而唯一的光。但是,所有一切罪恶、不平、挣扎和反抗,全都为夜所罗织所抹杀了……
在某种意义上说,他的写作,都是为了对抗遗忘。他常常慨叹于中国人的健忘。权势者的愚民手段之一,就是不断重复地粉饰现状,篡改历史。正如他所写的细腰蜂,向捕食的小青虫灌输毒液,目的在于麻痹神经中枢,使之失去记忆。③
与其说,他是一个伟大的思想者,毋宁说是一个伟大的记忆者。
他是“爱夜的人”。
他写《夜颂》,说是自在夜中,看一切暗。他有听夜的耳朵和看夜的眼睛。
法国作家拉罗什福科在《箴言集》中说:“阳光与死亡概莫能凝视之。”然而他能。④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绝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发生在某个夏夜里的这样两个先觉者的对话,其实可以看作新旧时代之交的关于个人与群体、理想与存在、责任与承当的对话;它构成启蒙思想者的全部诱惑、怀疑和痛苦。
启蒙思想者生活在夜的深处,是黑暗的一部分,却自外于黑暗。他们是守夜者。⑤
守夜者往往把意识到的责任加以放大,使肩头感觉沉重;因而又往往把自身的力量加以夸大,藉以平衡重负,使内心获得安慰。对于他们,启明星是常见的幻象;而其实,它距明天最远。
他尝拟预言,都是关于夜的,却从来未曾摹画过明天如何的灿烂光明。小说题名“明天”,通篇几乎与明天无涉,是很有意味的。
他是猫头鹰,专作恶声的夜鸟。青年时,信仰进化论,后来便在事实中发现它作为发展观的缺陷与危机了。历史能停滞,且能退化。他把绝望和反抗当作自己的宗教哲学,所凝视的,唯是包围自己的无边的黑暗与死亡。
既不相信上帝,也不相信先知,他不会预约了未来的黄金世界给人类。他拒绝天国。⑥
在一个畸形、病态的社会里,倘要求思想一定要变得明朗、豁达、平和、公正、全面,也即所谓正常或健康,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思想是压迫的产物,因此必定是反常态的,常有难以平复的棱角和皱襞。
(有改动)
①一个“黑”字,化抽象为具体,写尽了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的黑暗,淋漓尽致地阐述了作者对那个时代的厌恶之情。
②反问手法,发人深省。
③在作者的眼中,“权势者”“粉饰现状,篡改历史”,正如他笔下的细腰蜂向猎物灌输麻痹神经中枢的“毒液”,而鲁迅先生的写作正是拒绝遗忘的“呐喊”。作者运用类比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权势者”恶劣的行径。
④引用法国作家拉罗什福科的话,突出鲁迅的伟大。
⑤“在夜的深处,是黑暗的一部分”是对上文的总结,而“守夜者”又开启了下文。该句承上启下,深刻地阐述了鲁迅先生对“夜”的关注、思考、探索。
⑥语言含蓄蕴藉,引人思考。“预约了未来的黄金世界”比喻形象贴切,生动传神。
①守夜者往往把意识到的责任加以放大,使肩头感觉沉重;因而又往往把自身的力量加以夸大,藉以平衡重负,使内心获得安慰。对于他们,启明星是常见的幻象;而其实,它距明天最远。
②在一个畸形、病态的社会里,倘要求思想一定要变得明朗、豁达、平和、公正、全面,也即所谓正常或健康,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思想是压迫的产物,因此必定是反常态的,常有难以平复的棱角和皱襞。
二、思辨阅读
鲁迅先生的温柔
叶浅韵
近距离与鲁迅先生对视,已经10天了,这是先生留于人世的能量场,我有幸被吸纳。一出房间门,我就看见先生的像,悬于空中的先生有些虚幻。在这个以先生名字命名的文学院里,被各种大师拓宽的维度与自我的渺小像一对经典的矛盾。对立统一,又不断向前发展。先生的目光里,有威严和神圣,又似多了一种温柔和亲近,令我的呼吸中也有了些春天的芬芳。
书本里,画册上,先生一张冷峻的脸,像是这世界与他有仇。与我在这里天天亲近的先生塑像,莫名的大不同。我忘记了他在《彷徨》《呐喊》中医治黑暗、腐朽和麻木,忘记了他曾怀抱“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赤肝义胆,忘记了他的作品被人称为匕首和投枪。窗外的风,正恣意地摇动嫩黄的柳条,玉兰多情,梅花呢喃,喜鹊喳喳。这样的时刻,适合怀念先生。
坚硬中的温柔,像绝壁上生香的花朵,令人迷恋。当先生的爱情之花为许广平绽放时,一定像极了楼下盛开的梅。苦寒中的香气在阳光下翩翩起舞,清风与蝴蝶不请自来。他是她永远的小白象,她是他亲昵不尽的枭蛇鬼怪。称呼里收藏不住的爱,穿越时空,依然是完美无比的品牌精神食粮。在惺惺相惜中,被人艳羡,也被人嫉妒。谁是谁一世未了的青梅,谁又会是谁一生要摆渡的桃花。只要是你,只要有你,万水千山飞不尽的才情,在一粥一饭里,在一纸一句里。
而在先生与萧红的一段对话里,更让我看到一个情趣盎然的鲁迅。素知先生博学多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头衔之外,还有翻译家、书法家,就是说起时尚衣着也头头是道。从样式说到颜色,从搭配说到装饰。他说衣着讲美学,也在说生活露性情,先生全然成了时尚达人。
有时,我也会看见一个顽劣的鲁迅先生,他看见有人随地小便时,用橡皮枪瞄准人家。他的心里不仅居住着温柔,还收藏着可爱,甚至还有些小坏坏。当一个孩子身上自然流露的天性在一个成年人的身上呈现时,便成为一种喜剧的色彩,增添了更多的生活质感。有时我很想在寂静的深夜,模仿先生用三个手指(而非食指和中指)燃烧香烟的样子,试着穿过烟雾缭绕的空间理清自己凌乱的思绪。
先生走的时候正值壮年。55岁的年龄,正是智慧峰值期。临终遗嘱有7条,除了交代丧事从简,还交代幼儿周海婴“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还有一条说,对别人应许的事物不可当真。最后一条是:万勿接近“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鲁迅先生至死也是一个是非恩怨分明的人,记着人应许他的事物还没兑现,记着该报的仇恨一定要报。他与如今处处主张宽容,宽容到要把“看不惯别人是因为自己修养不够”当座右铭的反人性的做法是多么格格不入呀。先生的温柔是有棱角的,有棱角的地方,自成方圆。
翻阅历史典籍,从中国古典文学到现代文学的路上,什么妖魔鬼怪,狐媚幽仙,才子佳人,侠盗勇士,奴才无赖,他们自有高贵和卑贱的安身立命处。惟有神超越一切之上。先生温柔地看着世间万物的变化,不悲不喜,不怒不嗔。东西南北,各方各圆。
生死之外,世间并无所谓大事。我在一尊神圣的塑像面前,再惊天动地的语言都已是多余。春光正好时,我恰好苏醒。窗外,春天正在画里。
本文的中心内容在于写鲁迅先生的温柔,而结尾却写“我”在春光正好时恰好苏醒,这样写用意何在?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
参考答案:①“我”结束回忆回到现实,此时的“我”对生活中的鲁迅先生又有了另一层面的认知和理解,丰富了鲁迅在读者眼中的形象,深化了文章的主题。②与开头相呼应,“我”是在春天的芬芳中拉开了对温柔的鲁迅先生回忆的序幕,结尾时又写春天正在画中,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三、时评鲜读
鲁迅文章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减少,鲁迅精神仍需弘扬!
众所周知,近些年来,鲁迅先生的文章在中学语文课本里数量不断减少。背后的原因我们并不清楚,或许是教育部门认为鲁迅先生的文章较为深奥,未成年人理解起来有点难度;又或许是鲁迅先生所描绘的社会现象在当今时代已消失或缓解。
在我看来,鲁迅先生的文章数量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减少并不说明鲁迅精神已经不适合当今社会,恰恰相反,中国越是要发展,鲁迅精神越要弘扬。
中国的经济、军事、文化、科技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自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中国人民推翻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然而,自鸦片战争伊始,中国人长期生活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残余旧思维依然扎根于当今中国人心中。
虽然鲁迅先生的作品描写的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人陋习,但在今天,鲁迅笔下的人物依然很多。我们来谈谈鲁迅精神在批判国人劣根性方面的体现。
对国人奴性的批判。《祝福》里的祥林嫂是旧社会的一名短工,做事卖力却得到很少的回报,但她依然表现得顺从,这是当时的社会价值观对于底层人民的所谓“遵守道德”价值观的灌输。《故乡》中的闰土长大后,态度恭敬地管迅哥儿叫“老爷”。人人生来是平等的,但在被统治者眼里,遵守统治者定下的规矩是“有道理的体现”,统治者是“上人”,自己是“下人”。奴性心态深深扎根于很多人心中,对社会发展百害而无一利。
对国人爱看他人热闹的批判。《阿Q正传》里的阿Q是生活在未庄的短工,靠给人打临工为生。阿Q受到他人欺负时只能运用精神胜利法来安慰自己,却在遇见比自己更加弱势的小尼姑时,上前捉弄人家,周围的人群不阻止阿Q反而起哄嘲笑,看阿Q和小尼姑的笑话。
对国人冷漠、麻木的批判。《祝福》中的祥林嫂见人就说起自己的不幸遭遇,然而,人们听得多了,倒也知道她要说什么,大家根本不会关心她的痛苦,可以说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以上只是鲁迅先生对国民批判的小部分,读懂鲁迅先生的文章需要丰富的阅历积累,更需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当我读着鲁迅先生的文章时,仿佛看到先生在书桌前彻夜思考时所勾画的人物。
当我们朝着世界强国奋进时,经济、军事、科技是硬实力,文化则是软实力。鲁迅精神对提升国人软实力具有巨大的作用,可以这么说,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之林,必须要弘扬鲁迅精神。我们在发展经济时,非常有必要注入鲁迅精神,防微杜渐,在正确、健康的社会价值观指导下,国家方能强盛、国人心态方能健康。所以,鲁迅精神并不过时,当今仍需弘扬。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鲁迅精神仍然是凝聚和激励全民族的宝贵财富和有力思想武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要发扬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要学习鲁迅先生开拓、改革、创新、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把握机遇、奋发有为,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PAGE
22(共77张PPT)
第二单元
第6课 篇目(一)
记念刘和珍君
飞记念刘和珍君
一、语言运用专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鲁迅先生是我国的一位大文豪。他的文章( )而又贬低世俗;他的为人,更是( )。如今,鲁迅这个名字已经( )。《有的人》是当代著名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写的诗。这首诗用简朴的语言描述了鲁迅先生那崇高的自我献身精神与旧社会中那些反动统治者的丑态。
虽然有的人活着,但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却犹如行尸走肉。有的人为人民一生着想,虽然这种人生命不复存在了,可他们却永驻人间。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人民把他摔垮,有的人愿为人民做牛马;有的人想流芳百世,却早已臭名昭著,有的人愿做野草,然而野草青青;有的人只为自己,大家看到他的下场,有的人甘为他人, ① 。
鲁迅先生就是后者。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他是一株野草,有了他就有了希望,他更是一位英雄,人民的英雄!他的一生都在为人民拼搏着,他点燃了几代中国人奋发的星火,他用( )的眼光为我们指引着前进的道路,他抨击黑暗、追求真理,他用尖利的笔刺向敌人,用温暖的大手抚慰同胞们。
鲁迅先生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那“ ② ”的可贵精神将会世代相传。既然鲁迅先生能为人民无私奉献、鞠躬尽瘁,而我们为什么不能呢!所以,我们要牢记“鲁迅精神”,将来做一个像鲁迅先生那样真正的、有价值的人。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锐利 特立独行 路人皆知 犀利
B.犀利 特立独行 家喻户晓 锐利
C.锐利 标新立异 家喻户晓 犀利
D.犀利 标新立异 路人皆知 锐利
解析:选B 锐利:(刃锋等)尖而快;(目光、言论、文笔等)尖锐。犀利:表示切中要害,一针见血,具有说服力、洞穿力,语言直观,深入中心。此处指鲁迅的文章针砭时弊,应用“犀利”。特立独行:指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标新立异: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一般不同。此处形容鲁迅的为人,应用“特立独行”。路人皆知: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是一个贬义词。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谓人人皆知。此处是说鲁迅的名声之大,故用“家喻户晓”。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答:
解析:画线句子有三处语病:前两处是语序不当,两个“虽然”应分别放在“有的人”“这种人”之后,“一生”应放在“为人民”之前;后一处是搭配不当,“他们……永驻人间”不搭配,应为“他们的精神……永驻人间”。
参考答案:有的人虽然活着,但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却犹如行尸走肉。有的人一生为人民着想,这种人虽然生命不复存在了,可他们的精神却永驻人间。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答:
解析:①处,结合前句“有的人只为自己,大家看到他的下场”,根据语言的对称性可知,“有的人甘为他人”之后应填受人赞扬之类的句子。②处,根据前段可知,这里应填“俯首甘为孺子牛”。
参考答案:①人民把他举得很高很高 ②俯首甘为孺子牛
4.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一组是( )
A.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反复)
B.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对比)
C.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反语)
D.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比喻)
解析:选B 这句话句式整齐,结构一致,是对偶。
5.在下面语句的横线上补写两句话,修辞、句式必须和所给的句子相同。
思想家的鲁迅,是大海上的一座灯塔,灯光划破中国社会的黑暗;文学家的鲁迅, ;革命家的鲁迅, 。
解析:这是典型的仿写题,解答此题要从句子结构和修辞及语境三个方面来考虑。例句中运用比喻写鲁迅是灯塔,同时“灯塔”与“灯光”还有领属关系,仿写时应注意逻辑关系。
参考答案:是长空雁群中的一只头雁,鸣声成为现代文学的第一声呐喊 是寒光闪闪的一柄宝剑,剑锋直指封建时代的妖魔鬼怪
二、阅读理解专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
周作人
一
我是极缺少热狂的人,但同时也颇缺少冷静,这大约因为神经衰弱的缘故,一遇见什么刺激,便心思纷乱,不能思索,更不必说要写东西了。三月十八日下午我往燕大上课,到了第四院时知道因外交请愿停课,正想回家,就碰见许家鹏君受了伤逃回来,听他报告执政府卫兵枪击民众的情形,自此以后,每天从记载谈话中听到的悲惨事实逐日增加,堆积在心上再也摆脱不开,简直什么事都不能做。到了现在已是残杀后的第五日,大家切责段祺瑞、贾德耀,期望国民军的话都已说尽,且已觉得都是无用的了,这倒使我能够把心思收束一下,认定这五十多个被害的人都是白死,这在所谓国家主义流行的时代或许是当然的,所以我可以把彻底查办这句梦话拋开,单独关于这回遭难的死者说几句感想到的话。——在首都大残杀的后五日,能够说这样平心静气的话了,可见我的冷静也还有一点哩。
二
我们对于死者的感想第一件自然是哀悼。对于无论什么死者我们都应当如此,何况是无辜被戕的青年男女,有的还是我教过的学生。我的哀感是从这三点出来,熟识与否还在其外,即一是死者之惨苦与恐怖,二是未完成的生活之破坏,三是遗族之哀痛与损失。这回的死者在这三点上都可以说是极重的,所以我们哀悼之意也特别重于平常的吊唁。第二件则是惋惜。凡青年夭折无不是可惜的,不过这回特别可惜,因为现在的戕害乃是人功。我常常独自心里这样痴想:“倘若他们不死……”我实在几次感到对于奇迹的希望与要求,但是不幸在这个明亮的世界里我们早知道奇迹是不会出来的了。
三
这回执政府的大残杀,不幸女师大的学生有两个当场被害。一位杨德群女士的尸首是在医院里,所以就搬回了;刘和珍女士是在执政府门口往外逃走的时候被卫兵从后面用枪打死的,所以尸首是在执政府,而执政府不知怎地把这二三十个亲手打死的尸体当作宝贝,轻易不肯给人拿去,女师大的职教员用了九牛二虎之力,到十九日晚才算好容易运回校里,安放在大礼堂中。第二天上午十时棺殓,我也去一看;真真万幸我没有见到伤痕或血衣,我只见用衾包裹好了的两个人,只余脸上用一层薄纱蒙着,隐约可以望见面貌,似乎都很安闲而庄严地沉睡着。我见了她们两位并排睡着,不禁觉得十分可哀,好像是看见我的妹子——不,我的妹子如活着已是四十岁了,好像是我的现在的两个女儿的姊姊死了似的,虽然她们没有真的姊姊。当封棺的时候,在女同学出声哭泣之中,我陡然觉得空气非常沉重,使大家呼吸有点困难……
四
二十五日女师大开追悼会,我胡乱做了一副挽联送去,文曰:
死了倒也罢了,若不想到二位有老母倚闾,亲朋盼信。
活着又怎么着,无非多经几番的枪声惊耳,弹雨淋头。
殉难者全体追悼会是在二十三日,我在傍晚才知道,也做了一联:
赤化赤化,有些学界名流和新闻记者还在那里诬陷。
白死白死,所谓革命政府与帝国主义原是一样东西。
惭愧我总是“文字之国”的国民,只会以文字来纪念死者。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思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三一八”惨案发生后,“我”之所以冷静,是因为相信政府能够彻底查办凶手。
B.“我”对政府的凶残并没有深刻的认识,常常有“倘若他们不死……”的痴想。
C.“似乎都很安闲而庄严地沉睡着”一句写出了烈士英勇抗争、视死如归的精神。
D.作者在文章结尾重点阐述对自己只是“文字之国”的国民的惭愧之情,表达了不能以武力反抗反动者的无奈和痛苦。
解析:选D A项,“相信政府能够彻底查办凶手”错,原文是说“我可以把彻底查办这句梦话抛开”;B项,“对政府的凶残并没有深刻的认识”错,“我”已充分认识到了政府的凶残,知道奇迹并不会发生;C项,“写出了烈士英勇抗争、视死如归的精神”错,作者写这句话的目的是渲染悲痛的情感。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写自己“极缺少热狂”“颇缺少冷静”,连用两个表程度的副词“极”“颇”,突出了“三一八”惨案带给作者的心理震撼之强烈。
B.“把这二三十个亲手打死的尸体当作宝贝”中的“宝贝”运用了反讽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作者对执政府试图掩藏自己卑劣行径的嘲讽。
C.“好像是看见我的妹子”“好像是我的现在的两个女儿的姊姊死了似的”两句皆运用类比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两个女师大学生的哀怜。
D.在作者二十三日做的挽联中,上联的“赤化赤化”、下联的“白死白死”皆将词语重叠使用,既使上下联和谐对称,又使作者的愤怒之情以口语化的形式表达了出来。
解析:选C “皆运用类比的修辞手法”错。这两处没有使用修辞手法。
8.文章结尾作者写了两副挽联,有什么作用?
答:
解析:这道题可从内容和结构等方面解答。从对联“死了倒也罢了”“活着又怎么着”“还在那里诬陷”“原是一样东西”等内容来看,挽联蕴含着作者的强烈愤怒之情;从结构来看,挽联是全文的总结和升华,突出了文章批判反动政府和反动文人的主旨。
参考答案:①在内容上,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进行了高度概括,揭露了所谓革命政府的反动本质,表达了作者对反动当局杀害学生、反动文人诬陷学生的强烈愤怒。②在结构上,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9.这篇文章和《记念刘和珍君》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不同?请举例探究。
答:
解析:语言风格有热烈和冷峻、活泼和典雅、质朴和华丽等。这篇文章运用了比较客观的叙述,语言冷峻;《记念刘和珍君》则运用了较多的抒情,感情浓烈。然后再结合文章具体内容举例分析即可。
参考答案:①这篇文章语言冷峻,侧重于客观叙述,且在客观叙述中融入了作者强烈的感情。如第三部分写刘和珍牺牲及入殓的一段文字,作者并没有特别描写段祺瑞政府的暴行,但读者从“刘和珍女士是在执政府门口往外逃走的时候被卫兵从后面用枪打死的……轻易不肯给人拿去”的客观叙述中不难体会杀人者的凶残与卑鄙。②《记念刘和珍君》语言热烈,表现了作者的怒火及对烈士的崇敬之情。如作者写“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将愤怒的感情倾泻而出,有极强的感染力。
PAGE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