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那个星期天 课件(6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9那个星期天 课件(6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28 17:53: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1张PPT)
2
0
2
2
人教部编版语文
六年级下册
9 那个星期天
第一阶:课前预习
学习内容
1.通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了解作者。
3.了解背景资料。
4.认写字词、理解词语。
  快速阅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主要内容
  本文写了“我”在一个星期天里等候母亲带“我”出去玩,在盼望中的兴奋期待、焦急无奈、失望委屈等心理感受,令“我”印象深刻,令“我”难以忘怀,同时母亲忙碌辛劳的身影,也在“我”的记忆中挥之不去。
作者简介
  生平简介:史铁生(1951—2010),中国作家、散文家。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
  主要作品:《我与地坛》《务虚笔记》《病隙碎笔》等。
会写字













写字指导
结构:
部首:
书写指导:
左小右大。“勿”第二撇长于第一撇,但不要托住“口”。
wěn

左右

结构:
部首:
书写指导:
左窄右宽。右部“田”上宽下窄,捺伸展。
wēi

左右

写字指导
结构:
部首:
书写指导:
写字指导
róu
左右
左部偏窄;右边“矛”和“木”要大小相当。


正音:“绽”是翘舌音;“搓”是平舌音;“偎”读一声,
不要读成四声;“揉”读róu,不读yóu。
写字:“惶”竖心旁的笔顺是点、点、竖;“吻”右边是
   “勿”,不要写成“匆”;“偎”右下部不要写成
“ ” 。  




词语听写
明媚  念叨  耽搁  惊惶  亲吻  依偎   拨弄  草丛  画报 翻箱倒柜 停顿  晃动  沉郁  漫长  休止  时光  挽回  荒凉 方砖  蚁穴  绊倒 绞尽脑汁 揉动  绽开 搓洗
盼望—期望  明媚—明丽  焦急—着急
惊惶—惊慌  依偎—依靠  消逝—消失
近义词
盼望—失望  明媚—昏暗  焦急—镇定
消逝—出现 
反义词
[明媚] (景物)鲜明可爱。
[翻箱倒柜] 把箱柜都翻转过来。形容彻底搜查。也形容毫无保留地拿出自己的全部东西。
[原谅] 对人的疏忽、过失或错误宽恕谅解,不加责备或惩罚。
[耽搁] 拖延。
[缥缈] 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例句] 这里云雾缥缈,好似仙境。
[急遽] 急速。
[惆怅] 伤感;失意。
[惊惶] 惊慌。
词语解释
第二阶:阅读理解
学习内容
1.了解“我”心情变化的过程,体会课文对人物
内心、动作、周围环境的细致描写,感受细腻
真挚的情感。
2.比较本课与《匆匆》在情感表达方式上的异同。
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说一说课文可以分成哪几个部分。
互动探究
第一部分(1):“我”的第一次盼望。
第二部分(2~6):写“我”在母亲的一次次爽约下,希望逐渐破灭的心理变化过程。
第三部分(7):写“我”在希望落空后倍感伤心以及母亲对“我”的安慰。
学习表达
  我还记得我的第一次盼望。那是一个星期天,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
  交代具体的时间点,显得时间过得特别漫长,突出了等待过程的煎熬和“我”的期盼之深切。
  那个星期天母亲答应带我出去,去哪儿已经记不清了,可能是动物园,也可能是别的什么地方。总之她很久之前就答应了,就在那个星期天带我出去玩,这不会错。一个人平生第一次盼一个日子,都不会错。而且就在那天早晨,母亲也还是这样答应的:去,当然去。我想到底是让我盼来了。
  “这不会错”“都不会错”“到底是让我盼来了”等语句,充分体现出“我”满怀期待的心情。
  读第2自然段,说说令“我”如此期待的一天,为什么“我”却记不清要去哪儿了。
②母亲之前一直答应“我”去却没有兑现,期望越大,
 失望也越大,这样的伤痛令“我”印象深刻,以至于
 忘记了要去哪儿。
①我净想着早些出去,以至于忘记了要去哪儿;
因为:
  环境描写:烘托出“我”马上就能跟妈妈出去玩的愉快心情。
  起床,刷牙,吃饭,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
  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
  动作描写:这一句借助动作描写,表现“我”等待时的落寞与孤独。
  读一读第4自然段,这段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把这个意思表达出来的?
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一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坐在草从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动作描写
融情于事
(1)作者是通过跳房子、看云彩走、拨弄蚁穴、翻看电影画报四个事例把这个意思表达出来的。作者将焦急的心情融在具体事例的叙述中,表达出心情的变化,焦急的心情在延续,程度在逐渐加深。
(2)通过细致的动作描写表现出来的。关注本段的动作描写会发现,这段等待开始的时候我还是愉悦地、充满活力地“踏、跳、看”,慢慢地变成了“蹲、爬、坐、翻看”,最后则是“想象、想象、想象”,这是一个由动到静的过程,这个变化过程体现了我焦急心情的不断延续,焦急程度的不断加深,作者抓住细致的动作描写,将人物的焦急、兴奋、孤独、煎熬……的内心表达得淋漓尽致。
  母亲买菜回来却又翻箱倒柜忙开了。走吧,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好啦好啦,没看我正忙呢吗?真奇怪,该是我有理的事啊?不是吗,我不是一直在等着,母亲不是答应过了吗?整个上午我就跟在母亲腿底下:去吗?去吧,走吧,怎么还不走啊?走吧……我就这样念念叨叨地追在母亲的腿底下,看她做完一件事又去做一件事。
  语言描写:“去吗?去吧,走吧,怎么还不走啊?走吧……”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了“我”急切而又无奈的心理。
  第5自然段写“我”整个上午跟在母亲腿底下的情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样以孩子的视角来写,富有童趣,使内容更加真实可信。
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
  心理描写:写“我”懊悔自己午觉睡过头,导致母亲没带“我”出去玩,这次决不错过洗完衣服的时间,表现出“我”的焦急心情。
  “我”盼着什么?作者是怎么写出“盼”的心情的?
  “我”盼着母亲快些洗完衣服。作者运用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表现出“我”焦急的期盼心情。
  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的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
  “漫长”是说时间长,指“我”在等待过程的煎熬;“急遽”的意思是急速,是说“我”又觉得黑夜来得太快。这对看似矛盾的词语,体现了“我”执着盼望的心情。
怎样理解“漫长而急遽”这对看似矛盾的词语?
  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
母亲为什么“惊惶”?表现在哪些行动上?
  母亲因为自己没有兑现承诺而感到自责和不安,所以“惊惶”。这种心态表现在“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拉” “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一系列的行动上,母亲试图安慰“我”,从中可以看出她对“我”的怜爱,但迫于生计只能不停地劳作。
景物描写
表达情感
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
兴奋、期待
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
焦急、盼望
失望、伤心
惆怅、失望
沮丧、失落
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
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的到来。
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找一找文中把情感融入景物描写中的语句,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课文
相同点
不同点
《匆匆》
《那个星期天》
  都运用了将情感融入具体事物的方法。《匆匆》用太阳象征时光,通过写太阳从早到晚的“挪移”“跨过”“飞走”“溜走”等,表达对时光匆匆的感慨。《那个星期天》通过对太阳光线的描写,“明媚” “渐渐暗下去”“消逝”等表现“我”从兴奋到失望的心情变化。
用一连串的问句把情感直接表达出来。
没有直接表达,而是把情感融入人、事、景物之中,间接表达出来。
  《匆匆》和《那个星期天》都表达了作者真实的情感,这两篇课文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那个星期天
等待
落空
“我”流泪、母亲惊惶——失望、委屈
难以忘怀的期盼令人感怀的母子
结构图示
答应带“我”出去玩——期盼、激动
等洗完衣服去——伤心、无奈
等一会儿、买完菜去——焦急、兴奋
等忙完去、下午去——急切、懊悔
承诺
第三阶:方法学用
学习内容
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景物之中,在叙述中自然地表达情感。
人物的情感可以直接抒发,也可以融入具体的人、事、景物中,间接表达出来。
那么,怎样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景物之中,在叙述中自然地表达出来呢?
1.通过具体的事例表达情感。在叙事的过程中融入人的心情变化,可以推动事情的发展,表现人物特点。例如,本文就是通过具体事例写出“我”的情感变化。得知母亲同意外出,“我”先是藏在大门后准备吓唬她,满心的兴奋;后来是自己跳房子、拔蚁穴、看画报……兴奋之中夹杂着等待的焦急。接着,通过讲述母亲忙家务、洗衣服导致外出不能成行的事情,抒发了“我”的无奈。
写作方法
2.通过内心独白表达情感。独白是心理描写的一种表达形式,从第一人称的角度出发,直接表露自己的内心活动。这种方法,有利于充分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比较自然,比较方便,易于过渡变化。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这样表达:“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我爱热闹,也爱宁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段内心独白,写出了作者的苦闷,表明了作者极欲逃脱现实的心态。
写作方法
写作方法
3.把心情融入景物中表达情感。当心情不同时,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是不同的,所以,可以融情于景,在描写景物时自然地流露自己的情感。例如,本文将“我”的情感变化投射到具体的景物上。“我”得知那个星期天可以外出,看到“春天的早晨”是“阳光明媚”的,透露出溢于言表的兴奋;后来,“我”确定出不去了,看到“周围的光线”是“沉郁下去”,是“荒凉”的,黄昏是“孤独而惆怅的”,透露出的则是满心的委屈与失望。
写作方法
4.通过细节描写来表达情感。例如:本文通过具体细致的描写凸显“我”情感的变化。比如:“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我还没有她的腿高,那两条不停顿的腿至今都在我眼前晃动……”清楚地写出了“我”当时的无聊、无奈与焦急。“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细致地刻画出了“我”的失望、委屈与伤心。
第四阶:课后练习
学习内容
1.课后习题。
2.随堂检测。
(1)生字检测。
(2)词语检测。
(3)课文内容检测。
课后习题1
默读课文。说说在这一天里“我”的心情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
早晨因盼望而无比兴奋、期待,上午由于等待而焦急,下午因母亲一拖再拖而焦急、惆怅,到黄昏时因母亲没有兑现承诺而失望、委屈。
课后习题2
读下面的句子,想想作者是怎样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心感受的。在课文中再找一找类似的语句,仔细体会。
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我”盼着什么?这里是怎么写出“盼”的心情的?)
“我”盼着母亲快点洗完衣服,能够带“我”出去玩。
作者把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和心理描写结合起来,通过“再不”“一洗完……马上……”“决不许”等富有儿童情味的内心独白,把“我”等待母亲时的迫切心情写得真实、自然。
类似的通过内心独白表达情感的句子:真奇怪,该是我有理的事啊?不是吗,我不是一直在等着,母亲不是答应过了吗?
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的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这个片段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为什么不直接写心情,而是写“那个星期天”的光线和声音?)
这几句话表现了“我”的情绪郁积到极点,陷入了无尽的悲伤之中。
作者把心情融于景物描写当中,“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预示着自己的心情由希望到失望的骤然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的到来”说的分明是自己“孤独而惆怅”;就连那“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听起来似乎都是一种噪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写出了这种失望,这种伤心和打击,深入到“我”的内
心深处,永远不能被遗忘。当作者心情不同时,他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是不同的,把心情融于景物中去描写,使情感流露更自然,表达更真实,也更感人。
类似的把心情融入景物中表达情感的句子: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
《匆匆》和《那个星期天》都表达了作者真实的情感,这两篇课文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课后习题3
课文
相同点
不同点
《匆匆》
《那个星期天》
  都运用了将情感融入具体事物的方法。《匆匆》用太阳象征时光,通过写太阳从早到晚的“挪移”“跨过”“飞走”“溜走”等,表达对时光匆匆的感慨。《那个星期天》通过对太阳光线的描写,“明媚” “渐渐暗下去”“消逝”等表现“我”从兴奋到失望的心情变化。
用一连串的问句把情感直接表达出来。
没有直接表达,而是把情感融入人、事、景物之中,间接表达出来。
随堂检测
一、下面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念叨(dāo) 揉开(róu) 绽放(zhàn)
B.依偎(wēi) 砖头(zuān) 绊倒(bàn)
C.惊惶(huáng) 叨咕(dáo) 搓手(chuō)
A
随堂检测
二、给下列生字组词。
妩媚
耽误
蚂蚁
惊惶
绊倒
依偎
媚( ) 蚁( ) 绊( )
耽( ) 惶( ) 偎( )
随堂检测
三、选词填空。
希望 失望 无聊 盼望 焦急
本文叙述了从“我”( )母亲带“我”出去玩到( )落空的一个星期天。“我”的心情经历了从藏在大门口时的( )蹲在草丛里等妈妈买菜回来时的( ),到跟在妈妈腿边时的( ),最后蹲在洗衣盆边哭泣,( )落空时的( )的变化。
盼望
希望
期盼
无聊
焦急
愿望
失望
随堂检测
四、课内阅读。
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一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随堂检测
1.选文围绕“ ”这句话写了( )、( )、 ( )、( )四件事。作者借这四件事自然地表达了自己(
)的心情。
2.选文通过( )和( )描写,表现“我”
3.画“——”的句子连用了四个“想象”形成了一组( )句,下列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
A.说明小男孩此时只是靠漫无目的的想象打发时间,表现出他在等待中的无聊
B.说明小男孩此时被画报的内容吸引,沉迷于画报之中,表现出他对画报的痴迷
4.“空空落落”一词表面上写了( ),实际上是在表达( ) 。
“我”空虚、失落的内心
这段时光不好挨
跳房子
看云彩走
拨弄蚁穴
翻看画报
焦急、
动作
心理
孤独地在院子里打发时间。
排比
A
院子空间大,显得冷清
兴奋
学习内容
1.表达欣喜之情的诗。
2.关于母爱的诗。
第五阶:课外拓展
课外拓展
登科后
[唐] 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表达欣喜之情的诗
课外拓展
译文:以往不如意的处境再也不值一提,今日及第令人神采飞扬,兴致高涨。迎
着浩荡春风得意地纵马奔驰,就好像一天就可以看完长安似锦的繁华。
赏析:孟郊四十六岁那年进士及第,按捺不住得意欣喜之情,便化成了这首小诗。
诗的开头直接倾泻心中的狂喜,说以往那种生活上的困顿和思想上的不安
再也不值得一提了,此时金榜题名,终于扬眉吐气,自由自在,真是说不
尽的畅快。“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诗人得意扬扬,心花
怒放,便迎着春风策马奔驰于鲜花烂漫的长安道上,偌大一座长安城,春
花无数,却被他一日看尽,真是“放荡”无比!诗人情与景会,意到笔成,
酣畅淋漓地抒发了得意之情,明朗畅达而又别有情韵。这两句诗成为人们
喜爱的千古名句,并派生出“春风得意”与“走马观花”两个成语。
课外拓展
游子吟
[唐]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关于母爱的诗
课外拓展
  赏析:《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样写从人到物,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最普通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紧接两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写出了人的动作和意态,把笔墨集中在“慈母”上。这里通过对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了母子的骨肉之情。临行前的此时此刻,母亲的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的。朴素自然,亲切感人。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然而一片爱的纯情从这普通常见的场景中充溢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