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习作:写作品梗概语文园地二快乐读书吧 课件(6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习作:写作品梗概语文园地二快乐读书吧 课件(6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28 18:07: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4张PPT)
2
0
2
2
人教部编版语文
六年级下册
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
阅读往往能唤起读者独特的感受,即使读同一本书,不同的读者,心得体会也可能不一样。
交际内容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同读一本书”,通过开展班级读书会,围绕同一本书交流读书心得,分享阅读的收获。
交际指导
1.选择同读书目。
  根据“快乐读书吧”推荐内容或根据本班实际情况选定一本同读的书,规定读书的时间,大家在规定时间内把书读完。
交际指导
2.分享读书感受。
  读完整本书后,畅谈初读感受:可以借助人物图谱,说一说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和人物特点;可以借助故事结构图,回忆情节或梳理情节;可以呈现阅读批注或摘抄的句段……
交际指导
3.围绕话题交流。
  选择好交流话题,根据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浏览原著中的重要章节、片段,寻找证明自己想法或观点的依据,有理有据地表达想法和观点。交流时要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听懂别人的想法,尊重别人的想法,多角度思考问题。
交际指导
4.总结延伸话题。
  分享交流后及时总结收获,知道引用原文证明观点的重要性,反思自己在引用原文证明观点方面能否有理有据,反思自己在与别人交流观点时,能否尊重别人的不同观点、心平气和地谈论自己的观点等。课堂上没有时间讨论的话题,可以课后找同学继续交流。
交际范例
  鲁滨逊是个乐观的人。鲁滨逊能在荒岛上生活28年,跟他这种生活态度有密切的关系。他能理智地面对现实,从绝望中看到希望,从而得到内心的安慰,获得坚持下去的勇气和信心。“这场世界上苦难最深重的经历告诉世人: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他就是靠着这种乐观的精神,战胜所有困难的,这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交际范例
  我认为鲁滨逊还是个勇敢的人。他面对困难毫不畏惧,自己想办法,利用周围可以利用的一切,积极地改善了生存环境。终于从“凄凉的海岸”走上了“乐观的小岛”。这种生存的勇气和经验,对于处于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的人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交际范例
 
  我来谈谈让我印象最深的情节吧。一次,鲁滨逊无意中发现掉在墙角的一些谷粒,竟然长出绿色的茎,不久,长出了几十个穗头,这真是老天的恩惠。从此,鲁滨逊一到雨季就撒下半数种子来试验,以得到更多的粮食。最糟糕的一次试验,大麦与稻穗的收成仅半斗而已。但是,经过多次试验,鲁滨逊最终成了种田高手。他知道了一年四季播种两次,收获两次,永不放弃。鲁滨逊有了生存的口粮。他是多么勤奋啊!他通过自己的劳动把小岛上的生活经营得井井有条。他在逆境中锻炼了自己,也成就了一番不平凡的事业。
 
  我来说说我印象最深的情节——鲁滨逊制陶器。出于生活的需要,鲁滨逊开始着手制造陶器。在找到陶土后,他做了无数次试验。刚开始,有的由于陶土太软没有做成,有的由于温度太高而爆裂。在摸索了两个多月之后,他终于做成了两个大瓦罐,还有许多小型器皿,但还是没有做成可以装流质、经得起水泡的泥锅。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有的泥质器皿可以被烧得像石头一样硬,
于是鲁滨逊开始研究烧陶的火力。最后他烧成了三个瓦
锅和两个罐,其中有一个罐子正是鲁滨逊最需要的。
鲁滨逊不光是个坚强、勇敢的英雄,还是个艺术家!
交际范例
2
0
2
2
人教部编版语文
六年级下册
习作:写作品梗概
  1.能选择自己读过的一本书,写作品梗概。
  2.能与同学分享自己写的梗概,并根据反馈进行修改。
习作要求
习作选材
  我们可以从自己喜欢的读物里选一本来写梗概。
  我最喜欢童话了,我想选一部来写梗概,向大家介绍这本书。
  我很喜欢四大名著中的《红楼梦》,还有很多名著都很经典,我觉得写名著梗概更有助于我们提高写作水平。
  总而言之,我认为选择自己读过的或者正在读的书来写就可以。
选材
第一步:读懂内容,把握脉络。
  读了一本书,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这本书的主人公是谁?这本书围绕这个人物主要写了哪几件事?哪些章节写了这几件事?这些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什么?通过对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的梳理把握脉络。
习作构思
第二步:筛选概括,分清主次。
  可以借助示例,将目录内容与梗概相对应的部分进行对比,从而发现梗概与正文的关系,进而总结出写梗概的一般步骤与方法:首先,要分清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保留主要内容,去除次要内容;其次,为了情节连贯,次要内容保留时要尽量简洁;另外,对于主要内容中的细节描写,需要进一步加工,如,可以把人物的语言、动作转变成叙述性的语言。
习作构思
第三步:倾听反馈,修改完善。
  梗概写完之后可以组内交流,看一下内容衔接是否连贯,有没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使用关联词语,也可以适时加入使前后情节衔接的语句,还可以关注文中表示时间推移的词语等。
习作构思
读懂内容,把握脉络。
筛选概括,合并成段。
锤炼语言,连贯表达。





◇理清书籍的基本框架,把握要点。
◇保留“主干”,去除“枝叶”。
◇用简明的叙述性语言概括每个章节的内容。
◇适当补充内容,自然过渡,使语意清楚连贯。
  尼尔斯是瑞典乡村的一个14岁男孩。他特别顽皮,不听父母的话,对读书一点儿兴趣也没有,非常喜欢恶作剧,经常捉弄家里养的小动物。①
  ①开门见山,简要介绍主人公。
习作范文
《骑鹅旅行记》故事梗概
就在这样一个顽皮而又平常
的小男孩身上却发生了奇怪的事。
  这是一个美好的春
天,他的父母去了教堂,
他在家里捉弄了一个小狐仙,被小狐仙变成了一个拇指大的小人儿。
  ②交代尼尔斯骑鹅旅行的原因。
而这时候,一群大
雁正从天空中飞过,家里的雄鹅也想跟随大
雁飞行,尼尔斯为了不让雄鹅飞走,紧紧抱
住雄鹅的脖子,不料却被雄鹅带上了天空。②
从此,他骑在鹅背上,跟随大雁走南闯北,
一直飞到了瑞典北部。
        
他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和狡猾的狐狸作斗争,不畏艰险和困难,智斗乌鸦山的盗贼。尼尔斯和野鹅群一起主持正义,扶危济困,在去往拉普兰的路上,结交了很多好朋友。他从旅伴和小动物们的身上学到了助人为乐、舍己为人的优秀品质,这也使尼尔斯变得机智、勇敢,逐渐改掉了顽劣的缺点。③
        
  在这次奇异的旅行中,他看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听到了无尽的奇妙传说,经历了各种困难。
  ③列举事例,简要介绍尼尔斯的经历和他的变化。
  尼尔斯由于在旅途中变得心地善良,当他重返家乡时,不仅变回了原来的样子,而且变成了一个勇敢、善良、有责任感的好孩子。④
④交代故事的结局。
  本文写了尼尔斯骑鹅旅行的起因、经过、结果。语句通顺,用简要的语言介绍了这部小说的主要内容。
总评
学习修改
他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和狡猾的狐狸作斗争,不畏艰险和困难,智斗乌鸦山的盗贼。尼尔斯和野鹅群一起主持正义,扶危济困,在去往拉普兰的路上,结交了很多好朋友。他从旅伴和小动物们的身上学到了助人为乐、舍己为人的优秀品质,这也使尼尔斯变得机智、勇敢,逐渐改掉了顽劣的缺点。
解析:
  这段话中存在一个问题,这个段落应该是梗概的重点段落,虽然要对原文进行高度概括,但不能过于简略。梗概的重点段落既要对原文的主要情节进行概括,相比其他段落又要详细一些,也就是详略得当。我们可以对这个段落进行修改,把尼尔斯经历的主要情节交代出来。      
  在这次奇异的旅行中,他看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听到了无尽的奇妙传说,经历了各种困难,逐渐改掉了顽劣的缺点。          
2
0
2
2
人教部编版语文
六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二
读名著,如何对人物进行评价。
交流内容
交流指导
  第一步,回顾本单元课文或之前学过的课文,想想哪个人物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最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印象。
  第二步,结合自己的学习单说说是否做到了关注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是否对人物做出了立体的、多元的评价,如果没有,还可以怎样补充和完善。
范例展示
  在我眼中,鲁滨逊是一个聪明能干、充满自信、永不放弃的人。就像《鲁滨逊漂流记》中写的那样:“12月20日,我把一切东西都搬到洞里,并开始布置我的屋子。我把一些木板搭起来,做成一个碗柜,摆放食物。但我的木板却明显的小了点儿,这时,我又做了一张桌子。”
  鲁滨逊面对困难毫不畏惧,自己想办法,利用周围可以利用的一切,积极地改善了生存环境。这种生存的勇气和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骑鹅旅行记》中的尼尔斯曾经是一个淘气顽皮、喜欢恶作剧的小男孩,作品通过对动物们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的描写,写出了他被小狐仙变成小人儿之前的种种表现。如,“‘你过来,我也叫你尝尝去年夏天你经常用木鞋打我的滋味!’名叫星星的牛吼道。”这句写出了尼尔斯曾经用木鞋打一头名叫星星的牛。然而,从“父母从教堂回来时,发现雄鹅不见了,他们会伤心的”等语句中,可以发现尼尔斯很爱自己的父母。
范例展示
  我最近在读《红楼梦》。我觉得林黛玉是个秀外慧中、惹人怜爱、多愁善感的女孩子。她天生丽质,气质优雅脱俗,“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她父母双亡、寄人篱下,处在“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恶劣环境中,生活正如探春所说外头看着光鲜,其实十分难熬。但是她也有着青春少女的活泼和热情,并非终日都活在哀愁之中。
范例展示
  我对《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敬佩万分。他舌战群儒,批判了主和派的观点,坚定了孙权抗曹的决心;他以高超的智慧,破除了周瑜嫉贤妒能而制造的障碍;他帮助周瑜火攻曹军;他妥善安排了对曹军的追击,并乘机扩大了刘备的势力。
范例展示
  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加点的部分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再从后面的词语中选择一两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词句段运用
  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饿 安静 厚 盼望 喜欢
  这三个句子都运用了夸张手法,描述都超越了客观事实,都将人物或事物的情态更加生动地表现了出来。“眨眼就到了”并不是真的眨眼就到了,而是表现春节来临之快;“泪水如雨,洒了一地”将人们得知孩子获救后高兴和激动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喜得快要发疯了”将八儿开心、雀跃的情态生动地展现出来。
答案供参考
饿:他饿得要发疯了。
安静:房间里安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的
声音都听得见。
厚:他的脸皮真是比城墙还厚。
盼望:明明盼望爸爸出国回来,真是
望眼欲穿啊。
喜欢:爷爷特别喜欢小孙子,为博他一笑
   恨不得为他去摘天上的星星。
  下面是不同译者笔下《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你更喜欢哪一个。
  这是这个小镇前所未有的最辉煌的一个夜晚。   满肚子的话想说又说不出,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译者:俞东明、  
   陈海庆
  这天晚上的伟大场面是这个小镇从来没见到过的。   想说话又说不出来——然后像流水似的涌出,到处都像下雨一般掉了满地的眼泪。 译者:张友松
 这是小镇经历过的最激动人心的一夜。   想说什么但什么也说不出来——一路出去时如下雨似的洒了满地的眼泪。 译者:成时
答案供参考
  不同的表达方式有不同的效果。这三组句子虽然翻译的都是《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句子,但仔细对比也略有不同。第一组第一句的翻译突出强调“前所未有的最辉煌的”夜晚,把整个小镇上的人们找到孩子时的欣喜若狂的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我喜欢这句。
  我喜欢第一组,对比第二组和第三组,第一组第二句用“泪水如雨,洒了一地”简洁而形象地描写出了人们见到被找回的两个孩子时激动的心情。
  我喜欢第二组,特别是“想说话又说不出来——然后像流水似的涌出,到处都像下雨一般掉了满地的眼泪”这句,一个“涌”字把人们找到孩子后的那种激动到无以言表的兴奋心情形象地表达了出来。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日积月累
  这些格言和谚语出自《增广贤文》。《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它由流传广泛的民间谚语及古代诗文中的经典语句选编而成,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将格言、谚语排列在一起,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交错而出,内容广泛,从礼仪道德、典章制度到风物典故、天文地理,几乎无所不含,语句通顺,读来朗朗上口,传诵至今。
出处我知道
  读书时应该好好下一番苦功夫,书中的每个字都价值千金。
帮你释语意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别说你出发得早,还有比你更早的人。多指办事已被别人抢先下手了。
  与对方交谈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受益良多,胜过读许多年的书。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路途遥远,才可以知道马的脚力高低;经历的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善恶好歹。
  临近水边,时间长了,就会懂得水中鱼的习性;靠近山林,时间长了,就能听懂林中鸟儿的声音。指长久地接触某种事物之后,就能发现它的特征和规律。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一起来收集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2
0
2
2
人教部编版语文
六年级下册
快乐读书吧
阅读目标
1.能产生阅读世界名著的兴趣,自主规划、阅读《鲁滨逊
 漂流记》《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爱丽 
 丝漫游奇境》四部名著,了解故事内容。
2.能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通过文字传达的情感
 和思想内涵。
3.能做读书笔记,与同学交流阅读收获。
阅读计划
书 名 章 节 时 间
《鲁滨逊漂流记》 第一至第八章 7天
第九至第十六章 7天
第十七至第二十四章 7天
第二十五至第三十一章 7天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第一章至第八章 7天
第九至第十九章 7天
第二十至第二十六章 7天
第二十七至第三十八章 7天
第三十九至第四十五章 7天
第四十六至第五十六章 7天
书 名 章 节 时 间
《汤姆·索亚历险记》 第一至第十二章 7天
第十三至第二十四章 7天
第二十五至第三十六章 7天
《爱丽丝漫游奇境》 《爱丽丝漫游奇境》 7天
《爱丽丝镜中奇遇》 7天
重读《爱丽丝漫游奇境》 5天
重读《爱丽丝镜中奇遇》 5天
书 名 阅读要素 阅读策略
《鲁滨逊漂流记》 1.阅读有困难时,要沉下心来细细品味。 2.读名著之前先了解写作背景。 3.边读边做读书笔记,丰富阅读收获。 1.为鲁滨逊画一幅生活轨迹图。
2.绘制荒岛示意图。
3.在书页空白处作批注。
4.摘抄自己喜欢的语段。
《骑鹅旅行记》 1.感受丰富的想象,根据瑞典地图图示尝试画一画尼尔斯的飞
行路线图。
2.关注人物形象。和同学交流书中人物给自己留下的印象,并
梳理人物的变化。
1.了解作品梗概。
2.关注人物形象。
《汤姆·索亚历险记》 1.阅读《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录爱丽丝都遇到了什么生物。
2.画出书中既幽默又充满了巧思的对话,和同学交流觉得好玩
儿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意思。
3.阅读《爱丽丝镜中奇遇》,画出爱丽丝的下棋路线。
《爱丽丝漫游奇境》
阅读方法
阅读指导
★了解名著的写作背景,感受其中的情节和内容。
★标注、摘抄,体会精彩部分或段落的可取之处。
★画人物关系图、写文章结构,品味名著的价值。
方法指导
阅读记录
书 名 《鲁滨逊漂流记》
作 者 丹尼尔·笛福
阅读时间 3月3日~3月31日
我喜欢的部分 搭救“星期五”
我喜欢的一句话 我们一般人,非要亲眼看见更恶劣的环境,就无法理解原有环境的好处,非要落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就不懂得珍惜原来享受到的东西。
读书记录卡
读后感
读书笔记
互动交流
阅读交流
  我很喜欢《爱丽丝漫游奇境》,这本书是十九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荒诞小说之一。小说讲述了一个名叫爱丽丝的英国小女孩为了追逐一只揣着怀表、会说话的兔子而不慎掉入了兔子洞,从而进入了一个神奇的国度并经历了一系列奇幻冒险的故事。以前,我读这本书只关注情节;进入高年级以来,我结合写作背景重新读后有了新的看法。这部小说虽然充满了荒诞不经的奇异幻想,但作家在其中深刻地影射了十九世纪中期英国的社会现实。
  《爱丽丝漫游奇境》这本书我也很喜欢,我也有新的感受。随着爱丽丝的所见、所闻、所历,我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处处拘于礼仪、古板迂腐的生活氛围。如,小主人公不断背诵课文的惶恐情态,一心想卖弄自己历史知识的老鼠,原来只会大段地背教科书,却不懂其中的深意。这些情节都使我对当时教育方法的僵化陈旧有所感受。而且我还知道自1865年《爱丽丝漫游奇境》出版以来,它已经被翻译成至少125种语言,衍生产物涉及绘画、音乐、戏剧、服饰、电影、电视剧、广播剧和游戏等诸多领域。
  我对《汤姆·索亚历险记》特别感兴趣。它是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在1876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上半叶美国密西西比河畔的一个普通小镇上。主人公汤姆·索亚天真活泼、敢于探险、追求自由,不堪忍受束缚个性、枯燥乏味的生活,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我查资料得知小说中所写的时代在南北战争前,写的虽是圣彼得斯堡小镇,但该小镇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当时美国社会的缩影。小说通过主人公的冒险经历,对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和刻板迂腐的学校教育进行了讽刺和批判,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少年儿童自由活泼的心灵。
  《骑鹅旅行记》是唯一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童话作品。作者不仅给我们讲述了一个顽童骑鹅旅行的故事,还向我们讲述了瑞典的相关地理概况、风土人情及历史知识等。本书情节比较简单。基本上通篇都采用平铺直叙的写法。我们很容易看懂、记清,并真正掌握知识。
  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
——摘自《鲁滨逊漂流记》
成果展示
书签
姓名:汤姆·索亚
性格:爱动、调皮捣蛋、足智多谋
品质:善良
故事:波莉姨妈罚他星期六不能去玩而是刷墙,他却骗别人
说刷墙是件很好玩的事儿,让其他孩子抢着为他刷墙。
他破坏了杀人犯乔伊的阴谋,最终让坏人恶有恶报。
人物卡片
阅读练习
一、选择。
1.《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作家(  )。
 A. 笛福  B. 莎士比亚  C. 萧伯纳
2.把尼尔斯变成了拇指大的小人儿的是(  )。
 A. 小精灵  B. 仙女  C. 大雁
A
A
3.鲁滨逊生活的孤岛叫(  )。
 A.死亡岛 B.希望岛 C.绝望岛
4.《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人公是鲁滨逊,他给被救的
 野人取名为(  )。
 A.“星期四” B.“星期五” C.“星期六”
C
B
5.尼尔斯骑的那只鹅叫(  )。
 A. 斯密卡 B. 阿卡 C. 莫顿
6.尼尔斯变回原来的样子了吗?(  )。
 A. 没有 B. 变回来了 C. 变成了精灵"
C
B
二、判断。
1.《骑鹅旅行记》中偷袭山羊群的是狗。 (  )
2.《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汤姆是个内向、不爱
讲话、胆小的孩子。 (  )
3.鲁滨逊用近 5年的时间造了一只独木船。 (  )
×
×
×
三、填空。
1.《骑鹅旅行记》中雁群遇到了 (灾难)。
2.《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 国的 。
3.鲁滨逊上岛的第一夜是在   睡的觉。
风暴

马克·吐温
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