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压力 压强 单元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章 压力 压强 单元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4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2-28 09:08: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章 压力 压强
一、选择题
1.你听说过“木桶效应”吗?它是指用如图所示的沿口不齐的木桶装水所形成的一种“效应”。那么用该木桶装满水后木桶底部所受水的压强大小取决于( )
A.木桶的轻重 B.木桶的直径大小
C.木桶最短的一块木板的长度 D.木桶最长的一块木板的长度
2.如图所示,把一张小纸片放在水平的硬币的上表面,松手后纸片不单独 飘落而是和硬币贴在一起下落,使纸片跟硬币贴在一起的力最有可能是( )
A.分子间引力 B.摩擦力
C.重力 D.大气压力
3.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玻璃管内径越大,管内和管外水银面高度差越小
B.往水银槽内多倒些水银,管内和管外水银面高度差增大
C.玻璃管倾斜,管内和管外水银面高度差不变
D.玻璃管内水银柱上方进入一些空气,管内和管外水银面高度差不变
4.端午节,小敏提着一盒粽子去看望长辈时,下列提法中手受到压强最大的是( )
A.用单手提单绳 B.用单手提双绳
C.用双手提单绳 D.用双手提双绳
5.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若将两物体均沿水平方向切去,则此时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F甲、F乙和压强p甲、p乙的关系是( )
A.F甲=F乙,p甲<p乙
B.F甲>F乙,p甲<p乙
C.F甲<F乙, p甲<p乙
D.F甲=F乙, p甲>p乙
6.关于上图液体中a、b、c三点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盐水的密度为1.03×103千克/米3)(  )
A.a点向下压强比向上压强大
B.a、b两点的压强相等
C.b点压强比c点压强小
D.b、c两点的压强相等
7.人们要认识事物,就要对事物进行比较,引入相应的科学量。下列给出关于“比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进行长短的比较,引入“长度”科学量
B.进行运动快慢的比较,引入“速度”科学量
C.进行压力大小的比较,引入“压强”科学量
D.进行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的比较,引入“质量”科学量
8.如图所示,滑雪运动员的滑雪板做得宽大,其目的是(  )
A.增大压强 B.减小压强 C.增大压力 D.减小压力
9.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放入容器中,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高度相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小于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
B.甲容器中小球受到的浮力大于乙容器中小球受到的浮力
C.甲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大于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
D.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一定大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10.如图所示,一圆柱形容器上部圆筒较细,下部的圆筒较粗且足够长。容器的底是一可沿下圆筒无摩擦移动的活塞S,用细绳通过测力计F将活塞提着,容器中盛水。开始时,水面与上圆筒的开口处在同一水平面上(如图),在提着活塞的同时使活塞缓慢地下移。在这过程中,测力计的读数(  )
A.先变小,然后变大 B.先变小,然后保持不变
C.先变大,然后变小 D.一直保持不变
11.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对以下几位 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符合史实的是( )
A.托里拆利最先借助水银实验,利用了平衡法测出了大气压的数值
B.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C.牛顿应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
D.法拉第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并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
12.关于压力,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力就是重力
B.压力大小与重力没有必然联系
C.压力大小等于重力,但产生原因不同
D.压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二、填空题
13.在生活中,我们发现鞋底、轮胎表面都设计有凹凸的花纹,其目的是为了 ________摩擦,书包、旅行背包的背带都设计得比较宽,其目的是为了 ________压强.(两空选填“增大”或“缩小”)
14.生活中“吸”字表述的现象,其原因会有所不同。如图,用吸管“吸”饮料时,饮料是在_________作用下被“吸”入口中的。用吸尘器“吸“灰尘时,灰尘是由于空气流速越大,压强越______的缘故被“吸”入吸尘器中的在甲、乙两幅图中,图__________中气体压强P1>P2
15.某物体对桌面的压强是1×104Pa,它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
16.工人常用圆形低压吸盘搬运玻璃。图中E为一圆形吸盘,其直径为0.2m,ABCD为一正方形平板玻璃,边长1m,质量为15.7kg,则该玻璃板的重力为______N。若吸盘能将该平板玻璃水平吸住并悬空,则吸盘内的气压至少应比外界大气压小_______Pa。(g=10N/kg,π=3.14)
17.现有一根两端开口的直玻璃管,将其下端蒙上橡皮膜。描述橡皮膜外表面在以下不同情境中的形状变化。
(1)向管内缓缓注水,观察到橡皮膜向外凸,随着加入的水量增多,橡皮膜向外凸的程度会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将注入水后的玻璃管放入装有水的水槽中,慢慢向下移动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橡皮膜向外凸的程度会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当玻璃管移动到管内液面和水槽液面恰好相平时,橡皮膜的形状是________填“凸面”“凹面”或“平面”),试说明理由。________
18.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重力不计的圆柱形容器 A、B,横截面积均相同,A 的底面向上凸起,B 的底面为平面。在两容器中均加入重为 10N 的水,A 对桌面的压强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 对桌面的压强。若 A、B 容器的水中同一高度处压强分别为pA、pB, 则pA________p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三、简答题
19.如图所示,质量为10千克、边长为0.1米的立方体A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用两个滑轮按图连接,当水平拉力F为20牛时,物体A恰能匀速前进。(绳和滑轮的质量及它们之间的摩擦都不计,g取10牛/千克)求:
(1)物体A对地面的压强。
(2)若物体A前进1米所用的时间为10秒,则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多少瓦?
20.小强的质量为60kg,他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时,每只脚底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25m2,g取10N/kg,求:
①小强受到的重力是多少。
②小强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四、探究题
21.在“研究液体的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各项操作:
(1)比较图中编号为_____________的3幅图,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2)比较编号为C、D的2幅图,可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编号为D、E的2幅图,可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4页,共6页
试卷第3页,共6页
参考答案
1.C
2.D
3.C
4.A
5.A
6.C
7.C
8.B
9.C
10.B
11.A
12.B
13.增大; 减小
14.大气压 小 甲
15.1m2的桌面上受到压力1×104N
16.157 5000
17.变大 变小 平面 玻璃管内外液体密度相等,且深度也相等,因此橡皮膜受到向上和向下的压强大小相等,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使膜水平
18.大于 大于
19.(1)104Pa;(2)4W
20.①600N;②12000Pa
21.ABC 在同一液体中,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压强随着液体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