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等式、方程的含义及其关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况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符号意识。
3、使学生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
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例1:
从中你读出了哪些数学信息?
讲授新课
师讲解:当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相等时,天平就会保持平衡,这时天平就会保持平衡,这时两边的托盘会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指针会指向正中间的刻度;如果天平两边物体质量不相等,天平就会失去平衡,这时物体质量较大的一边会下沉,另一边会相应的上翘,指针会向质量大的一边倾斜。
你能根据图意写出一个等式吗?
师生交流后小结
50+50=100
重难点精讲
讨论:出示例2: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大小的关系。
图1
生尝试解答后师生交流后小结:x+50>100
图2
生尝试解答后师生交流后小结:x+50=150
图3
生尝试解答后师生交流后小结:x+50<200
图4
生尝试解答后师生交流后小结:2x=200
师讲解: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讨论:例1中的等式是方程吗?等式与方程有什么关系?
师生交流后揭示:等式和方程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关系表示。
(
方程
等式
)
归纳小结
通过刚才的探究,说说你的收获。
师生交流后小结: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五)随堂检测
1、下面的式子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
6+x=14 36-7=29 60+23>70 8+X
50÷2=25 x+4<14 y-28=35 5y=40
将每个算式中用图形表示的未知数改写成字母
3+▲=10 █×6=48 240÷●=8
根据线段图列方程。
4、用方程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
板书设计
等式、方程的含义及其关系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作业布置
下面式子是方程吗?
X+8>13 2.5+x=5.3 15.7-2.7=13
2、预习第2、3页的有关内容。
八、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