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相似单元测试题 2021—2022学年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word版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7章相似单元测试题 2021—2022学年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word版 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7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2-29 14:07: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7章《相似》测试卷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姓名 班级 学号
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如图,直线a,b,c被直线l1,l2所截,交点分别为点A,C,E和点B,D,F.已知a∥b∥c,且AC=3,CE=4,则的值是(  )
(
第5题
) (
第3题
) (
第2题
) (
第1题
)
A. B. C. D.
2.如图,在中,,若,,则的值为( )
A. B.2 C. D.
3.如图,在山西旅游景区地图上,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约1 :10000000 ,若从太原到大同云冈石窟所在 地的实际距离约为 251.0 km,则这两地的图上距离约为( ) cm.
A.0.251 B.2.51 C.25.1 D.251
4.已知△ABC∽△A’B’C’,若AB:=3:4,则 =( )
A. B. C. D.
5.如图,小强自制了一个小孔成像装置,其中纸筒的长度为15cm,他准备了一支长为20cm的蜡烛,想要得到高度为4cm的像,蜡烛与纸筒的距离应该为( )
A.60cm B.65cm C.70cm D.75cm
6.如图,△A'B'C'是△ABC以点O为位似中心经过位似变换得到的,若OB=3OB',则△A'B'C'的面积与△ABC的面积之比是(  )
A.1:3 B.2:3 C.1:6 D.1:9
7.如图,小明在11点时测得某树的影长为1米,在下午3点时测得该树影长为4米,若两次日照光线互相垂直,则该树的高度为(  )
(
第8题
) (
第7题
) (
第6题
) (
第7题
) (
第6题
)
A.1米 B.2米 C.3米 D.4米
8.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点在边上,,交于点,若,则( ).
A. B. C. D.
9.如图,在△ABC中,BC=4,BC边上的高AD=2,正方形EFGH的边FG在△ABC的边BC上,顶点E、H分别在边AB、AC上,那么该正方形的边长为(  )
A. B. C. D.
10.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E为AD上一点,且AB=8,AE=3,BC=4,点P为AB边上一动点,连接PC、PE,若PAE与PBC是相似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P的数量为(  )
(
第13题
) (
第12题
) (
第11题
) (
第10题
) (
第9题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1.如图,用放大镜将图形放大,应属于哪一种变换:_________(请选填:对称变换、平移变换、旋转变换、相似变换).
12.如图所示,某校数学兴趣小组利用标杆BE测量建筑物的高度,已知标杆BE高为1.5m,测得AB=3m,AC=10m,则建筑物CD的高是_____m.
13.如图,已知一组平行线,被直线、所截,交点分别为、、和、、,且,,,则的长为__________.
14.如图,在中,点D,E分别为边,上的点,试添加一个条件:_____,使得与相似.(任意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即可)
15.如图, 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点E是AB的中点,△ABC的面积是16,则△BEO的面积为_____.
(
第17题
) (
第16题
) (
第14题
) (
第15题
)
16.如图,点A、B、C、D在⊙O上,AD是⊙O的直径,且AD=3,若∠ABC=∠CAD,BC交AD于点E,则CE BC为_ __.
17.如图,正方形ABCD中,点E是对角线BD上一点,且BE=2DE,连接AE并延长交CD于G,点F是BC边上一点,且CF=2BF,连接AF、EF、FG.下列四个结论:①DG=CG;②AF=AG;③S△ABF=S△FCG;④AE=EF.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_ 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
18.如图:中,,,,把边长分别为,,,的个正方形依次放在中:第一个正方形的顶点分别放在的各边上;第二个正方形的顶点分别放在△的各边上,其他正方形依次放入,则第2022个正方形的边长x2022为___.
三、解答题(共78分)
19.(10分)如图,与相似,求x,y的值.
20.(10分)如图,∠1 = ∠2,∠C = ∠D,求证:.
21.(10分)如图,在阳光下,旗杆在地面上的影长为,在建筑物墙面上的影长为,同一时刻,测得直立于地面长的木杆的影长为,求旗杆的高度.
22.(12分)如图,AC、BD交于点E,BC=CD,且BD平分∠ABC.
(1)求证:△AEB∽△CED;
(2)若BC=6,EC=3,AE=2,求AB的长.
23.(12分)如图,在中,,以AC为直径的⊙O与BC交于点D,,垂足为E,ED的延长线与AC的延长线交于点F.
(1)求证:DE是⊙O的切线;
(2)若⊙O的半径为2,,求CF的长.
24.(12分)(概念认识)
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两倍,我们就把这种三角形叫做倍角三角形.
(数学理解)
(1)请举出一个你熟悉的倍角三角形,并写出此三角形的三边之比.
(2)如图,在△ABC中,∠B=2∠A,∠A,∠B,∠C的对边分别记作a,b,c,试探究三边的等量关系.
(问题解决)
(3)若有一个倍角三角形的两边长为2,4,试求此三角形的第三边长.
25.(12分)已知三角形纸片ABC,其中∠C=90°,AB=10,BC=6,点E,F分别是AC,AB上的点,连接EF.
(1)如图1,若将纸片ABC沿EF折叠,折叠后点A刚好落在AB边上点D处,且S△ADE=S四边形BCED,求ED的长;
(2)如图2,若将纸片ABC沿EF折叠,折叠后点A刚好落在BC边上点M处,且EM∥AB.
①试判断四边形AEM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②求折痕EF的长.
试卷第2页,共4页
试卷第1页,共4页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解:∵AC=3,CE=4,
∴AE=7,
∵a∥b∥c,
∴.
故选:C.
2.B
解:,,

故选:B.
3.B
解:251.0km=25100000cm,
∴比例尺=1:10000000=2.51:25100000;
故选:B.
4.D
解:∵,,
∴它们的相似比为,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可得,,
故选:D.
5.D
解:如图,,,,
作过点O作OE⊥AB交AB于E,并反向延长交CD于F,则∠AEO=90°,
∵,
∴∠AEO=∠OFD=90°
∴,
∴,
∴,即,
解得.故选:D.
6.D
解:∵△A'B'C'与△ABC是位似图形,
∴A′B′∥AB,△A'B'C'∽△ABC,
∴△OA′B′∽△OAB,
∴,
∴△A'B'C'的面积与△ABC的面积之比=()2=1:9,
故选:D.
7.B
解:根据题意,作△EFC;树高为CD,且∠ECF=90°,FD=4,ED=1;
则∠ECF=∠EDC=∠CDF=90°,
∴∠ECD+∠E=90°,∠ECD+∠FCD=90°,
∴∠E=∠FCD
∴Rt△EDC∽Rt△CDF

即DC2=ED FD,代入数据可得DC2=4,
∴DC=2.
故选:B
8.D
解:∵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且,
∴,,
∴,
∵,
∴,
∴,
∴,
故选D.
9.A
解:设AD交GH于M.
∵四边形EFGH是正方形,
∴HG∥BC,
∴△AGH∽△ABC,
又∵AD⊥BC,
∴EH=HG=MD,
∴,
设EH=x,则AM=2 x,
∴,
解得:x=,
∴EH=.
故选:A.
10.C
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
∴∠A=∠B=90°,
设,则,
当时,

即,
解得,
当时,

即,
解得或6,
∴或2或6,
∴满足条件的点的个数有3个.
故选:C.
二、填空题
11.相似变换
解:由一个图形到另一个图形,在改变的过程中形状不变,大小产生变化,属于相似变化.
故答案为相似变换.
12.5
解:∵EB⊥AC,DC⊥AC,
∴EB∥DC,
∴,,
又∵,
∴△ABE∽△ACD,
∴=,
∵BE=1.5m,AB=3m,AC=10m,
∴,
解得,,
即建筑物CD的高是5m,
故答案为:5.
13.3.6
解:由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得:
,,
解得
故答案为:.
14.
解:根据题意,添加条件,
故答案为:.
15.4
解:∵ 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
∴OA=OC,
∵点E是AB的中点,OE= BC,OE∥BC,
∴△AOE∽△ACB,
∴∴OE=,
∵△ABC的面积是16,
∴S△AOE=4,
∴S△BEO=4.
故答案为:4.
16.9
解:,,


是的直径,

在中,由勾股定理得:,
,,

解得:.
,,



故答案为:9.
17.①③④
解: 正方形

故①正确;
如图,设BF=m,而CF=2BF,
则CF=2m,AB=AD=3m,DG=CG=,
在Rt△ABF中,

故②错误;
过点E作AB的平行线,交AD于M,交BC于N, 可得四边形MNCD是矩形,
△AME∽△ADG,
∵AD=3m,
∴AM=2m,DM=m,NC=m, 则BN=BC-NC=2m,FN=BN-BF=m,
∵MD∥BN,
∴△MDE∽NBE, 且相似比,
∴ME=m,EN=2m,
在Rt△EFN中, EF=
在Rt△AME中,
故④正确;
故③正确;
综上:正确的有:①③④
故答案为:①③④
18.
解:设第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AC,∥BC,
∴△△BAC,△△ABC,
则,
同理得到,
两式相加得到,
解得=,
同理求得:
第二个的边长是,
第三个的边长是,

∴.
∴.
故答案为:.
三、解答题
19.,或x= ,y=.
解:∵△ABC与△DEF相似,∠B、∠E为钝角,
∴∠B=∠E,
∴当,即时,△ABC∽△DEF,
解得:x=6,y= ;
当,即时,△ABC∽△FED,
解得:x= ,y=,
∴x=6,y=或x= ,y=.
20.见解析
证明:∵∠1=∠2,
∴∠1+∠CAE=∠2+∠CAE,
∴∠BAC=∠EAD,
∵∠C = ∠D,
∴△BAC∽△EAD,
∴.
21.29m
解:作于,
∵于,于,
∴四边形为矩形,
∴,,
∵同一时刻物高与影长所组成的三角形相似,
∴,
解得,
∴().
答:旗杆的高度为29m.
22.(1)见解析;(2)4.
(1)证明:∵BC=CD,
∴∠DBC=∠D,
∵BD平分∠ABC,
∴∠DBC=∠DBA,
∴∠D=∠DBA,
又∵∠AEB=∠CED,
∴△AEB∽△CED;
(2)解:∵△AEB∽△CED,
∴,
又∵BC=CD=6,EC=3,AE=2,
∴,
∴AB=4.
23.(1)见解析;(2)2
解:(1)连接
在上,
是的切线.
(2) ⊙O的半径为2,,
经检验:符合题意.
24.(1)含30°角或45°角直角三角形等,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三边之比为,含45°角的直角三角形三边之比为;(2);(3)或或或2-2
解:(1)在△ABC中,∠BAC=60° ∠ABC=30°,∠ACB=90°,如图,
设AC=x,则AB=2x,
由勾股定理得,BC=
..AC: BC: AB=1:: 2.
在△ABC中,∠BAC=45° ∠ABC=45°,∠ACB=90°,如图,
∴AC=BC
设AC=x,则BC=x,
由勾股定理得,AB=
..AC: BC: AB=1: 1:.
(2)延长AB至点D,使BD=BC,连接CD,
∴△BDC为等腰三角形
∴∠BDC=∠BCD,CB=BD=a,∠CBA=2∠D=2∠A
∴∠D=∠A=∠BCD
在△CDB和△ADC中

∠BCD=∠CAD
∴△CDB∽△ADC,
∴,∠CDA=∠CAD
∴CD= CA,即

(3)由大边对大角,小边对小角可知,
∵∠B=2∠A
∴b>a
又∵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第三边小于6
由(2)结论
①当b=4.a=2时,c=6 (舍去)
②当b=4,c=2时,
解得或 ( 舍去)

③当a=4,c=2时, ,解得b=2或-2(舍去)
∴b=2成立;
④当c=4,a=2时,,解得b=2或-2 (舍去)
∴b=2成立
⑤当c=4,b=2时,,
解得a=2-2或- 2-2 (舍去)
∴a=2-2成立
⑥当a=4.b=2时,此时,a>b.不成
∴第三边长可为或或或2-2.
25.(1)DE=5;(2)①四边形AEMF是菱形,证明见解析;②
解:(1)∵△ACB的一角沿EF折叠,折叠后点A落在AB边上的点D处,
∴EF⊥AB,△AEF≌△DEF,
∴S△AEF=S△DEF,
∵S△ADE=S四边形BCDE,
∴S△ABC=4S△AEF,
在Rt△ABC中,∵∠ACB=90,AB=10,BC=6,
∴AC=8,
∵∠EAF=∠BAC,
∴Rt△AEF∽Rt△ABC,
∴,即,
∴AE=5(负值舍去),
由折叠知,DE=AE=5.
(2)①如图2中,∵△ACB的一角沿EF折叠,折叠后点A落在BC边上的点M处,
∴AE=EM,AF=MF,∠AFE=∠MFE,
∵ME∥AB,
∴∠AFE=∠FEM
∴∠MFE=∠FEM,
∴ME=MF,
∴AE=EM=MF=AF,
∴四边形AEMF为菱形.
②设AE=x,则EM=x,CE=8 x,
∵四边形AEMF为菱形,
∴EM∥AB,
∴△CME∽△CBA,
∴,
即,
解得x=,CM=,
在Rt△ACM中,AM=,
∵S菱形AEMF=EF AM=AE CM,
∴EF=2×.答案第12页,共12页
答案第11页,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