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2-28 12:05: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武威市凉州区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高 二 地 理
一、选择题(35*2=70)
1、下列旅游景点,既具有较高美学价值,又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是 ( )
A、三江源 B、川西九寨沟 C、敦煌莫高窟 D、长江三峡
2、“五一黄金周”来武汉旅游的人主要来自周围地区,这说明旅游资源具有有限的( )
A、旅游容量 B、区位条件和可进人性 C、最优辐射半径 D、旅游经济容量
3、拉萨的布达拉宫是西藏建筑艺术的瑰宝,但每年游人接待量远低于游览价值相对较低的河北山海关旅游区,说明
A.旅游地的旅游经济价值总是与其游览价值成正比
B.越靠近经济落后地区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价值越高
C.经济距离越长,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需求也越高,越乐于前往
D.旅游地的最优吸引半径是有限的,并且其吸引力受到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的直接影响
4、下列现象中,可能存在旅游安全隐患的是(  )
①暴雨天气 ②崎岖的山地地区 ③野外烧烤 ④社会动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下列有关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不影响其开发价值
B.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直接影响其开发价值
C.优越的位置和方便的交通,能增加旅游者的心理顾虑
D.偏远的地理位置,游客相对较多
6、旅游资源的核心是:( )
A.具有经济价值  B.可以开发利用 C.产生社会效益  D.对旅游者有吸引力
7、 “假日经济”充分说明旅游资源具有(  )
A.美学价值 B.科学价值 C.历史文化价值 D.经济价值
8、旅游活动对古迹的影响是( )
A.根据长存性的特点,旅游活动不会对文物古迹产生损坏
B.只有少数不文明的旅游者会对文物古迹产生损坏
C.旅游规模不超过环境承载量时,不会对文物古迹产生损坏
D.正常的旅游活动也会给文物古迹带来间接性损坏
9、一个人要进行旅游活动,必不可少的条件是(  )
A.具备一定的经济条件就可成行
B.只要具备一定的闲暇时间就可成行
C.必须同时具备一定的经济条件和足够的时间才可成行
D.既要有金钱、时间和旅游动机,还要有安定的社会环境
10、下列各项属于旅游活动直接产生的环境问题的是(  )
A.台风过后,太湖大堤上的树木被折断吹倒
B.滑坡发生造成林木被毁
C.在旅游风景区的许多景物上,经常见到“××到此一游”
D.华北某城市因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
11、对我国人口分布格局起决定性作用的主要是
A.地形和气候 B.土壤和植被 C.历史和文化 D.政治和经济
12、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
图中序号表示的区域( )
A. ①降水稀少,河流均为内流河
B.②光照充足,植被类型为荒漠
C.③雨热同期,主要为湿润和半湿润地区
D.④水热充足,主要为热带和暖温带地区
13、下图为某大洲地形剖面示意图。该剖面所在的大洲为( )
A.大洋洲 B.非洲 C.亚洲 D.南美洲
14.“相霍两不厌,惟有敬亭山”反映了我国古代文人欣赏旅游景观追求的境界是
A.把握时机 B.抓住景观特点 C.以情现景 D.选择观赏位置
6.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国最重要的小麦、玉米产区 B.粮食种植业精耕细作
C.与东北平原相比,更利于大型农业机械化操作
D.人口多,粮食消费量大,长期以来需要从区域外调入粮食
16、读右图,下列有关该国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该国地处亚洲,东半球 B.该国地处南美洲,西半球
C.该国地处欧洲,东半球 D.该国地处大洋洲,西半球
17、读下图,.图示四国都有回归线穿过,其中没有沙漠的国家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8、北美洲的水汽主要来自于(  )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印度洋 D 北冰洋
19、下图中,反映北美洲的地形剖面图是(  )
20、图a、图b分别是某两个大洲大陆的地形剖面图,图中表示安第斯山脉的数字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1、读下图回答:M地主要的地形区为 ( )
A. 东欧平原 B. 西欧平原 C. 中西伯利亚高原 D. 西西伯利亚平原
22、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地方位于(  )
A.赤道附近地区 B.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 C.中纬度内陆地区 D.两极附近地区
23、读右图.图中河流所在地区突出的地理特征是:
①气候湿热②人口稀疏③城市密集④商品谷物农业发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读图,回答24~25题。
24.山脉①两侧的的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东侧为温带季风气候,西侧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B. 东侧为华北平原,西侧为黄土高原
C.东侧为畜牧业区,西侧为农耕区 D.东侧河流有冰期,西侧河流径流丰富
25.山脉②两侧的地形区和主要作物分别为:
A.东侧为长江中下游平原,西侧为四川盆地 B.东侧为水稻,西侧为冬小麦
C.东侧为华北平原,西侧为黄土高原 D.东侧为冬小麦,西侧为春小麦
26、关于我国民族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各民族杂居,少数民族分散分布 B.少数民族相对集中在西北、西南和东南地区
C.少数民族相对集中在中部地区 D.少数民族相对集中在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
27、读下图,回答下题。东北平原(  )
A.地势中间高,南北低
B.冬冷夏热,伏旱严重
C.农业实行小农场经营,精耕细作
D.是中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28、近年来我国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将石油从波斯湾运至上海港,最近的航线要依次经过
A、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马六甲海峡 B、曼德海峡、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
C、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琼州海峡 D、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
下图为沿我国北纬32°纬线所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据图回答20~22题。

29.图中数字①③④分别表示( )
A.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B.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C.青藏高原、吐鲁番盆地、华北平原 D.柴达木盆地、黄土高原、东北平原
30.下列关于我国地形、地势特征的描述合理的是( )
A.我国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B.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C.我国地形以平原为主 D.我国地形以高原为主
31、下列地形区既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又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的是( )
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东北平原D、四川盆地
32、导致中亚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A.地处亚洲中部,地势高,水汽难以爬上去 B.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
C.所处纬度低,热量充分,蒸发旺盛 D.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气流下沉,降水稀少
33、海岸线最曲折、海拔最低的大洲是
A.亚洲 B.非洲 C. 南极洲 D.欧洲
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34~35题。
34.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
A.土壤、水源 B.光热、降水 C.风向、地势 D.地形、河流
35.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沙尘暴 C.土地盐渍化 D.洪涝灾害
二、综合题(30分)
36、阅读东南亚部分区域图,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
(1)简述苏门答腊岛地形的基本特征。(4分)
(2)描述此岛聚落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4分)
(3)若在该岛东部沿海修建连接甲乙两城的铁路,根据图中信息简要分析自然条件对该工程的影响。(4分)
37、读巴西人口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巴西人口分布有何特点?(2分)
2、东南沿海人口稠密的原因?(4分)
3、为何广大的亚马孙平原人口稀少?(2分)
38、西藏自治区位于我国的西南边陲,拥有良好的旅游资源。结合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根据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拉萨旅游开发的区位条件和客源市场条件(5分)。
(2)你认为西藏地区发展旅游业对本区有哪些促进作用?(5分)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D 4、 D5、B 6、D 7. D。8、D 9、D10、C
11、A 12、C 13、B 14、C 15、B 16、D 17、A 18、B 19、B 20、C
21、A 22、C 23、A 24、A 25、C 26、D 27、A 28、D 29、A 30、B
31、A 32、B 33、D 34、B 35、C
二、综合题
36、 (1)西(南)部为山地(多火山),东(北)部为平原(多沼泽);地势西南高东北低(4分)
(2)沿海、沿河流分布 (2分)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4分)
(3)利:地势平坦;不利:多河流、沼泽,工程量大(4分)
37、(1)东部沿海人口密集,西部及内陆人口西少
(2)气候温和湿润、工农业发达、海上交通便利、开发较早
(3)气候闷热潮湿、交通不便
38、
(1)从区位条件看:地处青藏高原,位置偏僻,但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游客可通过高速公路、铁路和航空运输等不同方式进入旅游地;从客源市场条件看:市场潜力巨大,但市场距离较远,冬季游客少。
(2)对经济的影响: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对文化的影响:促进西藏与外界的文化交流与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对社会的影响:利于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的稳定。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