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北师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 第四章第四节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 第4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知道黄金分割的定义.
2.会找一条线段的黄金分割点.
3.会判断某一点是否为一条线段的黄金分割点.
(二)能力训练要求
通过找一条线段的黄金分割点,培养学生的理解与动手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理解黄金分割的意义,并能动手找到和制作黄金分割点和图形,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
了解黄金分割的意义,并能运用.
教学难点
找黄金分割点和画黄金矩形.
教学过程
一、发现美
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观察,你觉得下面那幅图最有美感?
事物之间的和谐关系可以表现为某种恰当的比例关系.
二、探索美
[师]生活中我们见到过许许多多的图形,形态各异,美观大方. 那么这些漂亮的图形你能画出来吗?比如,右图是一个五角星图案,如何找点C把AB分成两段AC和BC,使得画出的图形匀称美观呢?本节课就研究这个问题.
一个五角星如图所示.
(1)从图中找出相等的角、相等的线段.
(2)在图中找出两对相似比不同的相似三角形.
(3)用刻度尺分别度量线段AC、BC的长度,然后计算,它们的值相等吗?
[生]相等.
[师]所以.
黄金分割的定义
一般地,点C把线段AB分成两条线段AC和BC,如果,那么称线段AB被点C黄金分割(golden section),点C叫做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AC与AB的比叫做黄金比.
想一想(1)如何计算黄金比?
计算黄金比.
想一想(2)如何用尺规黄金分割点?
如图,已知线段AB,按照如下方法作图:
(1)经过点B作BD⊥AB,使BD=AB.
(2)连接DA,在DA上截取DE=DB.
(3)在AB上截取AC=AE则点C为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
[师]你知道为什么吗?
若点C为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则点C分线段AB所成的两条线段AC、BC须满足. 下面请大家进行验证. 自己有困难时可以互相交流. 为了计算方便,可设AB=1.
想一想(3)
古希腊时期的巴台农神庙(Parthenon Temple). 把它的正面放在一个矩形ABCD中,以矩形ABCD的宽AD为边在其内部作正方形AEFD,那么我们可以惊奇地发现,,点E是AB的黄金分割点吗?矩形ABCD的宽与长的比是黄金比吗?
[师]请大家互相交流.
[生]因为四边形AEFD是正方形,所以AD=BC=AE. 又因为,所以,即,因此点E是AB的黄金分割点,矩形ABCD宽与长的比是黄金比.
[师]在上面这个矩形中,宽与长的比是黄金比,这个矩形叫做黄金矩形. 你学会作了吗?
三、应用美
1.如图是一种贝壳的俯视图,点C分线段AB近似于黄金分割,已知AB=10 cm,则AC的长约为 6.2 cm.(结果精确到0.1 cm)
2.已知线段AB,点P是它的黄金分割点,AP>BP,设以AP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为S1,以PB、AB为边的矩形面积为S2,则S1与S2的关系是( C )
A.S1>S2 B.S13.在人体躯干与身高的比例上,肚脐是理想的黄金分割点,即比值越接近0.618越给人以美感. 小明的妈妈脚底到肚脐的长度与身高的比为0.60,她的身高为1.60 m,她应该穿多高的高跟鞋看起来会更美?
解:设肚脐到脚底的距离为x m,根据题意,得
解得x=0.96.
设穿上y m高的高跟鞋看起来会更美,则
,解得y≈0.075,而0.075 m=7.5 cm.
答:她应该穿约为7.5 cm高的高跟鞋看起来会更美.
4.如图:在△ABC中,AB=AC,∠BAC=36°,BD平分∠ABC交AC于点D,求证:D是AC的黄金分割点.
四、欣赏美
绝对的对称会给人单调、静止、缺乏活力的感觉,为了打破这种感觉,人们在构图和设计的时候,就需要灵活地运用黄金分割来构图.
音乐能让人激发或抚慰情怀,
绘画能使人赏心悦目,
诗歌能动人心弦,
哲学能使人获得智慧,
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
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
哪里有黄金数,哪里就有美的闪光!
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
五、反思美
1.本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2.同学们在哪些方面还理解的不够?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得到了哪些启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