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数学 年级/册 一年级上册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第3单元第3节 第几
难点名称 掌握区分“几个”和“第几”的方法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序数和基数这两个知识点本身就容易混淆,学生刚认识基数1—5,现在又出现序数,学生不易理解同一个数一会表示物体的数量,一会又用来表示事物的顺序,不能正确理解基数和序数的意义,导致区分不清,错误运用。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偏小,方位感还较差,理解上有困难,对于“几个”和“第几”区别起来还有一定的困难,容易混淆序数和基数的作用,运用时容易出现错误。
难点教学方法 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买票场景),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第几”的含义,正确区分“几个”和“第几”。 加强对比练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基数与序数的联系与区别,从而加深理解。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排队买东西的时候,你们看(出示书20页排队买票的主题图) 师:认真观察画面,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说一说画面上有哪些人?一共有多少人? 学生观察,个别汇报。 揭示课题 师:你们知道谁会先买到票么?为什么? 学生汇报,并说明理由(排在小朋友前的阿姨最先买到票,因为她排在最前面,也就是第一个)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几”。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理解“第几” 师: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排在小朋友前面的阿姨排第1,那你能说说其他人分别排在第几吗? 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派代表汇报。 (适时进行情感教育:大家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自己能做的事情要自己去做,买票的时候要排队,外出时要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 区分“几个”和“第几” 动画展示:第一个阿姨买好票走了,后面的人依次上前。 师:这时有几个人在买票?谁排第1?小朋友后面的两个阿姨和一个叔叔分别排第几?现在解放军阿姨前面有几个人?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再一次在具体情境中区分“几个”和“第几”)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出示书20页“做一做”第2题,学生根据要求,自己思考,然后汇报结果。 出示第20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小组讨论,完成填空。 出示5只小鸟图,把左边的4只小鸟圈起来,给从左数的第4只小鸟涂上颜色。(在书上完成) 同桌两人拿出自己的学习用品(4支铅笔和1块橡皮),先独立摆摆,把摆的结果在小组中与同学交流,看看橡皮可以摆在哪些位置上。 老师说要求,学生摆一摆。 如果把橡皮摆在第2的位置上,可以怎么摆? 学生摆,教师巡视。 学生交流,并展示。讨论:为什么会产生2种摆法? 师引导学生体会“第几”的相对性。 9、“开火车”游戏。 选出4名学生跟在教师身后,组成一列“火车”,围绕教室内的过道缓慢“行驶”。 其余学生观察组成“火车”的人数以及教师和每位同学在队列中的位置,并与同桌交流。 “火车”改变前进的方向,“火车头”变为“火车尾”,观察并说出这时老师和每个同学在队列中的位置。 引导学生明白:排序时,方向不同,其结果也就不同。
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呢?与大家分享一下吧!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 生1:我知道了一个数既可以表示物体数量的多少,也可以表示物体所处的位置。 生2:排序的时候,要分清楚方向,是从左数还是从右数,是从前数还是从后数,数的方向不同,结果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