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 等腰三角形(第一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12.3.1 等腰三角形(第一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2-10-31 09:41: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3.1 等腰三角形(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证明和计算。
  2.过程与方法
1、观察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践、观察、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3、通过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有关的问题,提高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对图形的观察,发现,激励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运用数学知识解答问题的活动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
【教学难点】
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证明.
【教学方法】
启发法和讨论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三角板,圆规,剪刀,长方形纸板
【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本节内容
活动1
如图(1),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按图中虚线对折,并剪去阴影部分,再把它展开,得到的△ABC有什么特点?
图(1)
学生活动设计:
学生动手操作,从剪出图形的过程中,可以发现AB=AC.从而得到△ABC为等腰三角形。
教师活动设计:
除了剪纸的方法,还可以怎样作出一个等腰三角形?(用尺规作图可以吗?)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活动2
(1)活动1中剪出的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对称轴是什么?
(2)把活动1中剪出的△ABC沿折痕AD对折,找出其中重合的线段和角,填入下表。
重合的线段
重合的角
AB与AC
∠B与∠C
BD与DC
∠BAD与∠CAD
AD与AD
∠ADB与∠ADC
等腰三角形除了具备一般三角形的性质和两边相等以外,从上表中你能发现等腰三角形还具有什么性质吗?说一说你的猜想。
学生活动设计:
学生经过观察,独立完成上表,从表中总结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教师活动设计:
引导学生归纳:
性质1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性质2 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
高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活动3
问题
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什么?
条件是:等腰三角形
结论是:两个底角相等
用数学符号如何表达条件和结论?
条件是:已知△ABC中,AB=AC。
结论是:求证:∠B=∠C;
如何证明?
已知△ABC中,AB=AC。
求证:∠B=∠C;
图(2)
学生活动设计: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若证∠B=∠C,根据全等三角形的知识可以知道,只需要证明这两个角所在的三角形全等即可,于是想到通过作辅助线创造出△ABD和△ACD,进而通过证明他们全等得到∠B=∠C。
教师活动设计:
让学生充分讨论,得到辅助线AD可以是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也可以是顶角的角平分线。并指出在等腰三角形中以上三条辅助线是最常见的,要学生牢记于心。最后选择其中一种情况让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证明:作底边BC的中线AD
在△ABD和△ACD中
∴△ABD≌△ACD(SSS),
∴∠B=∠C
这样,外面就证明了性质1
由△ABD≌△ACD,还可以得出∠BAD=∠CAD,∠ADB=∠ADC=90°,从而AD⊥BC,这也就证明了等腰三角形ABC底边上的中线AD平分顶角∠A垂直于底边BC。
受性质1的证明的启发,你能证明性质2吗?
注:性质2是由三个定理合在一起组成的
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是底边上的高和顶角平分线。
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是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
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是顶角平分线和底边上的中线。
三、应用提高、拓展创新
活动4
例1、如图(3),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求△ABC各个内角的度数.

图(3)
学生活动设计:
学生小组合作、分组讨论,交流.
教师活动设计:
引导学生分析图形中的关于角的数量关系(三角形的内角、外角、等腰三角形的底角).
解:∵AB=AC,BD=BC=AD
∴∠ABC=∠C=∠BDC
∠A=∠ABD (等边对等角)
设∠A=x,则
∠BDC=∠A+∠ABD=2x,
从而∠ABC=∠C=∠BDC=2x.
于是在△ABC中,有∠ABC+∠C+∠A=180°
解得x=36°
在△ABC中,∠A=36° ∠ABC=∠C=72°
例2、在△ABC中,AB=AC,D为BC边上的中点,DE⊥AB,DF⊥AC,垂足分别是E,F.求证DE=DF.
证法一 证法二
证明:∵AB=AC 连接AD
∴∠B=∠C(等边对等角) ∵AB=AC,D为BC边上的中点
又∵DE⊥AB,DF⊥AC ∴AD为∠BAC的角平分线(三线合一)
∴∠BED=∠CFD 又∵DE⊥AB,DF⊥AC
∵D为BC边上中点 ∴DE=DF(角平分线性质定理)
∴BD=DC
在△BED与△CFD中
∠B=∠C
∠BED=∠CFD
BD=DC
∴△BED≌△CFD(AAS)
∴DE=DF.
四、随堂练习,巩固提高
活动5
填空:如图,在△ABC中
1、∵AB=AC ∴ ______=______(等边对等角)
2、∵AB=AC,∠BAD=∠CAD ∴BD =_____, _____ ⊥_____ 。
3、∵AB=AC,BD=CD ∴∠BAD=______,_____⊥_____ 。
4、∵AB=AC,AD⊥BC ∴∠BAD=______,BD=_____ 。
5、等腰三角形顶角是36°,另外两个角分别是多少___________。
6、等腰三角形一个角是70°,另外两个角分别是多少____________。
7、等腰三角形一个角是120°,另外两个角分别是多少___________。
五、课堂练习
课后练习第3题
六、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活动6
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有哪些收获?
作业:教科书习题12.3第1.4.6
七、板书设计
12.3.1 等腰三角形
性质1 等腰三角形底角相等
例1
课堂练习
性质2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例2


含山一中公开课教案
课题:12.3.1 等腰三角形
授课人:晏行军
授课时间:2012-10-10
授课地点:八(11)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