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 班 姓名 时间: 年 月 日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1)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经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的探索过程,会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解决相关的简单问题。
2.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探究与交流合作能力,以及动手、动脑、手脑和谐一致的习惯,并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教学过程
一、问题的提出与导入:
你还记得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吗?
要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至少需要哪些条件?
二、预习与尝试:
1. P36 “做一做”的问题(1),通过你们的操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 P37“做一做”的问题(2)中你所画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吗?你用什么方法判断的?
3.课本通过对“做一做”的问题(2)的多次操作验证,得到除定义外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方法是什么?用几何符号语言表达这个方法。
4.用课本P37给出的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方法,解答P37 “议一议”
答案:(1)
(2)
(3)
5. 课本P37例1判定△ADE与△ABC相似的方法是什么?你能得到吗?能得到吗?
三 、合作探究,展示成果
合作探究内容:
1.自主学习中的疑惑问题。
2.目前我们能利用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断方法是什么?
四、应用规律,巩固新知
(一)初步应用:
1(A).课本P38随课练习1.如图,C为线段AB上的一点,∠A=∠B=90o,∠1=∠2.
(1)说明△ACD∽△BCE;(2)写出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例式.
2(A).各有一个角为50 o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吗?为什么?
3(B).如图,已知△ABC,用尺规作一个三角形,
使作出的三角形与△ABC相似,并且相似比为2:1.
(二)联系拓展:
4(B).在△ABC与△DEF中,∠A=∠D=80o,∠B=55o,∠E=45o,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吗?为什么?
5(B).如图,为了测量一条河流的宽度,勘测人员观察到河对岸一个特别明显的标志点O,再在他们所在的河岸选择点A、B、D,使得AB⊥AO,DB⊥AB,然后确定DO和AB的交点C,测得AC=120米,CB=60米,BD=50米.你能帮助他们算出河流AO的宽吗?
五、自我评价,检测反馈
(选作2个题):(12分钟)
1(A).铁道口的栏杆的短臂长1.25米,长臂长16.5米.当短臂端点下降0.85米时,长臂端点升高______米.
2(A). 如图,在ΔABC中,∠ACB=90°,CD为AB边上的高.
(1)图中有哪些相等的锐角?
(2)指出图中的相似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3(B).如图,∠ACB=∠BDC=∠CED=∠EFD=90°,写出图中与△ABC相似的三角形.
六、作业与收获:
(一)必做:配套练习册P43 3、4两题
选作:课本P39试一试
(二)学习体会:本节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2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