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4.2质量的测量过关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用天平称一粒米的质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
A.把一粒米放在天平里仔细测量
B.把一粒米放在一杯子中,称出其总质量,再减去杯子的质量
C.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盘里,反复测量再求平均值
D.先测一百粒米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得
2.用天平正确测量物体质量时,在右盘中加入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则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右侧;从右盘中取出最小的砝码,指针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则接下来的操作,正确的是( )
A.向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线处
B.将物体和砝码的位置互换,再重新测量
C.向左调节游码,使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线处
D.向右调节游码,使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线处
3.小明同学将一台已经调节好的学生天平,移动到另一张桌子上。用这个天平测量质量,应该( )
A.不必调节就可以测量 B.桌面平整就不需调节 C.重新调节平衡 D.把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4.在“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小明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 )
A.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B.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将游码向右移动直至横梁重新水平平衡 D.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5.某同学在使用天平时,忘记把游码移动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就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加入砝码后再通过移动游码使得天平的横梁平衡,则他测得的物体的质量与实际质量相比,结果是( )
A.偏大 B.偏小 C.相等 D.无法比较
6.下列现象中物体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
A.铁水凝固成铁块 B.把菜刀表面磨光
C.机器从北京运到海南 D.将铁丝通过拉伸机拉长
7.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个苹果质量约为10g B.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cm
C.一粒花生的长度约为15cm D.中学生正常走路的速度约为5m/s
8.质量为克的物体可能是( )
A.一枚硬币 B.一只羊 C.一个橘子 D.一只鸡
9.国际千克原器作为质量计量标唯,由铂铱合金制成,百余年来因表面受到空气污染和氧化而增重约50微克。国际千克原器已于2019年5月20日正式退役,今后将使用普朗克常数作为新标准来重新定义“千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由铂铱合金制成的原因之一是耐磨损
B.标准的选定会随科技的发展而发展
C.若使用增重后的国际千克原器作为标准,测量值跟真实值相比将偏小
D.测量时应选择精确度最高的测量工具,以确保测量值的准确度
10.某同学在做“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的实验时,先把天平放在水平集面上,但忘了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而是在0.2g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然后在左盘放入被测物体,右盘加放砝码,当放上10g和5g的砝码各一只,再将游码移至标尺0.5g处时,天平横梁恰好平衡,那么被测物体的实际质量为( )
A.14.8g B.15.2g C.15.3g D.15.5g
11.小科同学用托盘天平测一圆柱体铁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他用了50g、20g、5g砝码各一个,游码位置如图所示。测量完毕后才发现错误地将物体放在了右盘,而将砝码放在了左盘,则该圆柱体铁块的质量为( )
A.73.0g B.77.0g C.77.2g D.72.5g
12.一位同学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他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然后对天平进行调节,由于疏忽,当游码还位于0.6克位置时就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标尺中间的红线,然后把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的右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待测量完后发现,托盘上有20g砝码2个、5g砝码1个,而游码所对刻度为0.4g,则被测物体实际质量为( )
A.45.4g B.45.2g
C.44.8克 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
二、探究题
13.学习了《质量》一节后,小明产生了这要一个疑问:物体的质量与其形状是否有关呢?为此,爱动脑筋的小明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他选用一块橡皮泥作为被研究的物体,将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用天平分别称出其质量,并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橡皮泥形状 长方体 圆柱体 圆环形 碎块
橡皮泥质量/g 28 28 28 28
(1)小明实验时选用橡皮泥作为实验的材料,你认为选用这种材料对他的实验操作有什么好处?_______
(2)由小明的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3)本实验中测量了多组数据,爱思考的冬冬想到:许多实验中都需要进行多次测量,有的是为了从不同情况中找到普遍规律;有的是为了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你认为本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__。
14.小科同学在用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中,首先拿出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上后,发现如图甲所示。
(1)他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
(2)天平调节平衡后,小科按如图乙所示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老师对小科说:“你操作时至少犯了两个错误。”老师所说的两个错误是: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3)小科改正错误后,正确称量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则所称量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克。
(4)小科发现砝码盒中的砝码已磨损,用这样的砝码测物体质量,测量结果将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实验室天平的配套砝码及横梁标尺如下图所示:
小科同学用此托盘天平称量一铁块的质量,当调节横梁平衡后,他错将铁块放在天平的右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同时移动游码,当天平平衡时,他读出铁块的质量是77.8克,测量结束后,他还未觉察出自己的失误,则铁块的实际质量应该是_______克。
15.小明使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测量前,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进行天平横梁平衡的调节。调节完成后,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
(1)请你指出小明调节天平横梁平衡的过程中遗漏的操作步骤:___________;
(2)完成遗漏的操作步骤后,为了调节横梁平衡,他需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中央刻度线或在中央刻度线两侧等幅摆动;
(3)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后,小明将小石块放在左盘,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标尺上的游码位置,横梁恢复平衡,这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4)小科观察铭牌时,发现该天平的最大测量值为200g,但他认为应为210g。你认为小科产生这种错误想法的原因是___________。
16.最近,微信朋友圈里流传着“黑心秤”的说法,传闻称许多菜市场的商家在电子秤下面放上衬垫物,这样电子秤显示的示数会大于商品的质量,导致消费者购买的商品短斤缺两,电子秤下放上衬垫物真会这样吗?
(实验与记录)科学兴趣小组准备了电子秤、称量物(100g、300g、500g砝码各1个),泡沫板,毛毯、纸板,进行实验,结果记录如表(一)。
(分析与结论)
通过对表1实验结果的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表(一)
衬垫材料 示数/ 称量物 无 泡沫板 毛毯 纸板
500g砝码 500 500 498 500
300g砝码 300 300 299 300
100g砝码 100 100 100 100
表(二)
衬垫材料 示数/ 称量物 0° 5° 10° 15°
500g砝码 500 498 492 483
300g砝码 300 299 295 290
100g砝码 100 100 98 97
(问题与猜想)
用毛毯作为衬垫物时,电子秤显示的示数有偏差是什么因素引起的?科学兴趣小组通过思考和讨论后认为可能与毛毯太软引起电子秤倾斜有关,为此,他们又制订了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与记录)把电子秤置于水平木板上,调零后放上砝码测量,改变木板与水平桌面的倾角α的大小,调零后继续实验,如图所示,结果记录如表(二)
由表中数据可知,科学兴趣小组成员不仅研究了电子秤示数变化与电子秤是否倾斜有关,还研究了___________。
17.托盘天平是实验室常用的测量质量的工具。七(3)班的同学在实验室做“使用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请回答:
(1)小科同学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端的“0”刻度线处后,调节横梁平衡螺母,出现了如图1所示的情形,此时横梁______(填“已经”或“没有”)平衡。
(2)小科用已经调节好平衡的天平测量木块的质量,操作部分过程如图2所示,他在操作中的错误有______。
(3)另一组的小宁同学也用相同的天平进行实验(砝码盒里的砝码有100g、50g、20g、20g、10g、5g,调节平衡后她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在右盘中放入了50g、20g的砝码各一个,再往右盘里放一个20g的砝码时,指针位置如图3所示要用10g砝码将一个20g法码替换下来,针位置如图4所示,则该物体的质量在______之间,她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填字母编号),使天平横梁平衡。
A.调节平衡螺母
B.取下10g的砝码,再加入5g的砝码,并移动游码
C.加入5g的砝码,若指针左偏,再移动游码
D.加入5g的砝码,若指针右偏,再取下5g的砝码,并移动游码
18.用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时,当把一只最小的砝码加入右盘时嫌多,而取出这只最小的砝码又嫌少,这时应通过移动______使天平平衡,从而称出物体的质量。小金在练习使用天平称物体质量时,怎么也想不通老师为什么反复强调:
(1)调节横梁平衡时,要把游码放在横梁左端的零刻度线;
(2)物体与砝码的放置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他想了许久,针对老师强调的两点,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1:按天平正确操作程序测物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砝码个数与游码位置如图1所示,则该物体的质量为m1。
步骤2:故意将游码放在0.2g的位置,再调节平衡后,继续对此物体进行称量。天平平衡后,砝码个数与游码的位置如图2所示。该物体的质量为m2。
步骤3:天平调节平衡后,故意将此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内。天平平衡后,砝码个数与游码位置如图3所示。该物体的质量为m3。
则三次实验得到的数据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因此他知道了正确操作的重要性。
19.托盘天平是一种精密测量仪器,某实验室天平的配套砝码及横梁标尺如图。
(1)小科发现砝码盒中的砝码已磨损,用这样的砝码称量物体质量,测量结果将__________。
(2)小科观察铭牌时,发现该天平的最大测量值为200g,但他认为应为210g。你认为小科产生这种错误想法的原因是__________。
(3)小江认为铭牌上最大测量值没有标错,但砝码盒中10g的砝码是多余的,而小明认为砝码盒中所有的砝码都是不可缺少的。你认为谁的观点是正确的,并说明理由: ______
三、填空题
20.小鹏同学使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
(1)小鹏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天平指针的位置如图1所示,此时小鹏正确的操作应当是_______。
(2)小鹏用调好的天平准确地称得物体的质量为62.6克,他在右盘中放了50克和10克的砝码各一个,请你在图2的横梁标尺上画出此时游码的位置。_______
(3)在学完托盘天平的使用后,小鹏发现实验时操作不当会引起读数误差,下列操作会引起读数比实际值小的是_______。
①游码没有归零,就调节天平平衡
②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处的右侧就停止调节
③使用生锈的砝码
④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一粒米质量太小,天平无法称量。一般取多粒米(一般100粒),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则一粒米的质量为
故选D。
2.D
【详解】
A.在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天平的平衡需要通过加减砝码和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使天平平衡,不得移动平衡螺母,故A错误。
B.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知道,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故B错误。
CD.在右盘中加入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则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右侧,从右盘中取出最小的砝码,指针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此时需要向右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线处,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3.C
【详解】
小明同学将一台已经调节好的学生天平,移动到另一张桌子上,它的平衡可能会受到影响,因此在使用前,必须重新调节平衡,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4.C
【详解】
AC.称量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边一点,说明左盘中的物体偏重,则应向右盘里加小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右盘中增加了一个更小的砝码,故C正确,A错误。
BD.在称量质量的过程中,是不能调节平衡螺母的,故AC错误。
故选C。
5.A
【详解】
调节天平平衡时,忘了把游码放在左端的零刻度线处,相当于提前在右盘添加了小砝码,在读数时,加上这部分质量,测量结果会偏大,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6.B
【详解】
A.铁水凝固成铁块,是状态的变化,铁的多少没有变,所以质量不变,故A错。
B.把菜刀表面磨光,有一部分铁被磨了,菜刀所含铁有多少减少了,所以质量变小了故B正确。
C.机器从北京运到海南,是位置的改变,机器的质量没有变,故C错。
D.将铁丝通过拉伸机拉长,是形状的变化,铁的多少没有变,所以质量不变,故D错。
故应选B。
7.B
【详解】
A.一个苹果质量约为150g,故A不符合题意。
B.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cm是合理的,故B符合题意。
C.一粒花生的长度约为1.5cm,故C不符合题意。
D.中学生正常走路的速度约为1m/s,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D
【详解】
A.一元硬币的质量在几克左右,错误。
B.一只羊的质量在50kg左右,错误。
C.一个橘子的质量在300g左右,错误。
D.一只鸡的质量在2kg左右,正确。
故选D。
9.D
【详解】
A.由于铂依合金耐磨损,则用铂依合金制作,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随科技的发展,标准的选定会发展,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天平使用时左物右码,右边的国际千克原器因表面遭污染而增重,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实际上等于国际千克原器加污染物,而我们会按国际千克原器所标的质量读数,没加上污染物的质量,所以这样测出来的值会比真实值偏小,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只有精确度更高的测量工具,没有精确度最高的测量工具,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0.C
【详解】
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游码在0.2g处,现在的零刻度是在0.5g刻度处,所以物体的质量为
m=10g+5g+0.5g-0.2g=15.3g。
故选C。
11.A
【详解】
根据天平读数的要求,应该是砝码的质量+游码的示数=物体的质量,在正确放置时,两边的等量关系为m左=m右+m游,而现在物体被放在了右边,所以它的质量应该是
m右=m左 m游=50g+20g+5g 2.0g=73.0g
故选A。
12.B
【详解】
由于游码在0.6克位置时就调节平衡螺母,则此时可将0.6克位置看作0刻度。由题,把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的右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则左盘砝码的质量m砝码等于右盘物体的质量m物和游码所对刻度之和,改变游码相当于在右盘增减砝码,此时游码所对刻度为0.4g,则可得
m砝码=m物+0.4g-0.6g
被测物体实际质量为:
m物= m砝码+0.2g=20g×2+5g+0.2g=45.2g,
故选B。
13.橡皮泥容易变形,且质量保持不变 物体的质量与形状无关 不同情况中找到普遍规律
【详解】
(1)[1]小明实验时选用橡皮泥作为实验的材料,我认为选用这种材料对他的实验操作的好处是:橡皮泥容易变形,且质量保持不变。
(2)[2]根据表格可知,橡皮泥的形状不同,但是质量都是28g,那么得到结论:物体的质量与形状无关。
(3)[3]我认为本次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不同情况中找到普遍规律。
14.将平衡螺母右移 用手取用砝码 物体与砝码的位置放反了 42.4 变大 72.2
【详解】
(1)[1]在调节天平平衡时,他首先应该将游码拨到零刻度线,然后调节平衡螺母,由图甲知,现在指针左偏,所以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直到指针指在分读盘的中央。
(2)[2]①由图乙知,在加减砝码时,用手拿取,未用镊子,手直接拿砝码会腐蚀砝码,所以手不能直接拿砝码;
[3]②物体要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所以物体与砝码的位置放反了。
(3)[4]此时所以砝码的质量是:20g+20g=40g;标尺上的是示数是2.4g;故物体的质量等于40g+2.4g=42.4g。
(4)[5]因为砝码磨损,本身质量变小,所以称量物体的质量时,需要移动游码或添加砝码,才能使天平平衡,导致测量结果大于物体的实际质量。
(5)[6]实验中读出的铁块的质量是77.8g,最小砝码为5g,实验中物体和砝码的放置位置颠倒了,可判断出左盘中所放砝码的质量是75g,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是2.8g。
物体和砝码的放置位置颠倒了,不能按以往的方法计算物体的质量。根据左盘中物体的质量=右盘中物体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可知:砝码的质量=物体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铁块的质量
m=75g-2.8g=72.2g。
15.游码调零 右 78.4 小科以为天平的砝码质量加上标尺最大刻度就是天平的量程
【详解】
(1)[1]使用天平时,应先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即游码归零,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而小明调节天平横梁平衡的过程中遗漏了游码调零这一步骤。
(2)[2]甲图中没有将游码移至零刻度线,横梁就平衡了,如果将游码调零,则指针会偏向分度盘左侧,此时要使横梁平衡,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3)[3]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与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所以,由图知道,小石块的质量
m=50g+20g+5g+3.4g=78.4g
(4)[4]小科观察铭牌时,发现该天平的最大测量值为200g,而由图知道,砝码的总质量是205g,标尺的最大刻度是5g,所以小科以为天平的砝码质量加上标尺最大刻度就是天平的量程;即小科产生这种错误想法的原因是他认为砝码的总质量是205g,标尺的最大刻度是5g。
16.在电子秤下面放上衬垫物,电子秤显示的示数不会大于商品的质量 电子秤示数与倾角大小的关系
【详解】
【分析与结论】[1]将质量是500g的砝码放在没有衬垫物的电子秤上,显示的质量是500g,然后在电子秤下分别加不同材料的衬垫物,电子秤显示的质量除加毛毯的略小以外,其余两次与没有衬垫物显示的质量相同;更换不同质量的砝码重复以上过程,得出的结论是相同的,也就是:在电子秤下面放上衬垫物,电子秤显示的示数不会大于商品的质量。
【实验与记录】[2]在表二中,质量为500g的砝码,放在倾角为0的电子秤上显示的质量为500g,随着倾角的增大,显示的质量越来越小。其它两组实验数据也有相同的变化规律。所以此过程研究的是电子秤示数与倾角大小的关系。
17.已经 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在测量过程中通过调节平衡螺母调平 80g~90g CD
【详解】
(1)[1]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端的“0”刻度线处后,调节横梁平衡螺母,由图1可知,指针左右偏转的格数相等,说明此时横梁平衡。
(2)[2]使用天平时,应该是左物右码,用已经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应将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测量过程中,应该增减砝码,或调节游码,不能调节平衡螺母;据图可知,操作中错误之处是:在测量过程中通过调节平衡螺母调平。
(3)[3]加20g砝码,指针偏右,此时质量为
50g+20g+20g=90g
说明砝码的质量偏大;用10g砝码将一个20g砝码替换下来,指针偏左,此时质量为
50g+20g+10g=80g
说明物体的质量偏小,由此可见,该铁块的质量在80g~90g之间。
[4]A.称量过程中不可以再移动平衡螺母。故A不符合题意;
B.因为质量相差在10g和20g之间。所以不能取下10g的砝码,再加入5g的砝码,并移动游码,故B不符合题意;
C.加入5g的砝码,若指针左偏,说明砝码质量偏小,可以再移动游码,故C符合题意;
D.加入5g的砝码,若指针右偏,说明砝码质量偏大,可以再取下5g的砝码,并移动游码,故D符合题意。
故选CD。
18.游码 m3>m2>m1
【详解】
[1]向右移游码,相当于在天平右盘中加质量更小的砝码。所以,当把一只最小的砝码加入右盘时嫌多,而取出这只最小的砝码又嫌少,这时应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2)[2]步骤1操作正确,读数为所测物体的质量;步骤2中,故意将游码放在0.2g的位置,再调节平衡,该方法最终天平读数包括了0.2g,即读数m2大于物体质量;步骤3中,天平调节平衡后,故意将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此时的读数:
m3=m砝码+m游码
但根据天平平衡的原理,天平左侧的总质量等于右侧的总质量,即:
m砝码=m物+m游码
则物体的质量应为:
m物=m砝码-m游码
即此时物体质量应用砝码总质量减去游码示数,而不是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示数,所以此方法测的m3的值是最大的。故三次实验得到的数据大小关系为:
m3>m2>m1
【点睛】
本题考察天平的使用,当游码未归零就调平,则所测质量中包括了游码未归零时的示数;当把物体和砝码放反了,则所测物体的质量应等于砝码总质量减去游码示数。
19.偏大 见解析 见解析
【详解】
(1)砝码磨损后,实际质量比所标注质量小了,当用这样的砝码称量物体质量时,读数时是按砝码的标注质量计算的,故测量结果将比实际质量偏大;
(2)天平的最大测量值为200g,小科认为应为210g,小科产生这种错误想法的原因是砝码的质量之和为205g,标尺最大刻度为5g,所以该天平的测量值为210g;
(3)小明的观点正确,少了10g的砝码,运用其他砝码及游码将无法完成某些200克以内的质量值(精度范围内)的称量。
20.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②③
【详解】
(1)[1]根据图1可知,天平的指针指向左侧,说明左盘重,右盘轻,则正确操作为: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2)[2]游码的质量为
62.6g-50g-10g=2.6g
根据图2可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则2.6g在2g右边第三个刻度处,如下图所示:
(3)[3]①游码没有归零,就调节天平平衡,那么这时游码所对的刻度值会被计算出在内,导致天平的读数偏大,故①不合题意;
②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处的右侧就停止调节,即左盘轻,右盘重。加入物体后,物体的部分质量首先用于平衡这部分差异,剩下的质量才能被测量出来,即读数偏小,故②符合题意;
③使用生锈的砝码,那么砝码的实际质量会偏大。如果一个物体的实际质量为10g,那么正常情况下放入10g的砝码正好平衡。而现在放入生锈的10g砝码则会下沉,显示物体的质量小于10g,故③符合题意;
④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则
m砝码=m物+m游码
如果不使用游码的话,那么对物体质量的测量没有影响,故④不合题意。
故选②③。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