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2021-2022学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1.1我们身边的地理课件(共6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推荐】2021-2022学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1.1我们身边的地理课件(共6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2-28 14:20: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4张PPT)
我们身边的地理
XJ
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
沙漠
沙海茫茫
海洋
碧波荡漾
山脉
昔日海洋
南极
蕴藏着万吨煤田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城市
人口密集
乡村
人迹罕至
结合前面的图片,思考回答下面问题。
为什么有的地方沙海茫茫,有的地方却碧波荡漾?
为什么昔日的海洋如今变成了高耸的山峰?
为什么有的地方一年里有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
为什么酷寒的南极大陆沉睡着万顷煤田?
为什么有的地方城镇密集,有的地方却人迹罕至?
01
1
01
2
01
3
01
4
01
5
关于地理的问题有很多,我们学好 这门课程,就有可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在我们祖先留下的文献中,“地理”一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5世纪成文的《易经·系辞》,里面有“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的文句。东汉思想家王充对天文、地理有相当深入的研究,他的解释是:“天有日月星辰谓之文,地有山川陵谷谓之理。”
在西方,公元前2世纪,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第一次合成了geographica(geo+graphica)这个术语,意思就是“地理”或“大地的记述”,并写出了西方第一本以“地理”命名的专著《地理学》。
“地理”一词的来源
目录 CONTENTS
解开地理之“迷”
01
地理与日常生活
02
地理与生产建设
02
地理与风土人情
02
解开地理之“迷”
Part 01
东非大裂谷
根据精确测量,裂谷每年加宽几毫米至几十毫米,而且有可能会加速扩张。有科学家认为,照此速度,两亿年以后,东非大裂谷将“分娩”出一个新的大洋。也有的科学家则认为裂谷可能转向上升运动而隆起成为高山。
东 非
大裂谷
艾尔斯巨石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沙漠中的艾尔斯巨石周长9千米,高330米,堪称世界最大岩石。一天当中,当阳光从不同角度照射巨石时,巨石会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颜色。艾尔斯巨石的多变色,现仍为不解之谜。
艾尔斯巨石
百慕大魔鬼三角区
“魔鬼三角区”是指以大西洋百慕大群岛、波多黎各岛和美国佛罗里达半岛南端的海峡为顶点,边长各约2000千米的三角形海区。数百年来,这里发生了许多船舶和飞机神秘失踪的事件。
魔鬼
三角区
美国加州死亡谷国家公园
美国内华达州与加利福尼亚州相连处的“死亡谷”长225千米、宽6~26千米,地势险峻。这里对禽兽极宽容,生活着多种野生动物,而涉足这里的人却几乎全部丧生。
死亡谷
金字塔
古埃及帝王的陵墓,共70多座,形状各异。最大的是位于开罗附近的法老胡夫的金字塔,距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由230万块巨石砌成。如此宏伟艰巨的工程,用了多少人工,花了多少时间,至今仍是一个难解之谜。
埃及
金字塔
我们身边的地理
Part 02
地理与日常生活 | 地理与生产建设 | 地理与风土人情
地理与日常生活
01
衣、食、住、行
人类服饰的材料与地理环境有关
古代服饰
现代服饰
原始服饰
服饰样式与地域特征有关
炎热干旱的阿拉伯人身着白色宽松的长袍。
阿拉伯人主要居住在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那里气候炎热,很少下雨。男子的传统打扮是身着长袍,头戴头巾。他们的长袍多为白色,十分宽大。
乍一看,这种服装似乎与当地炎热的气候有些不协调,其实并不是这么回事。那里风沙很大,头巾、长袍可以挡住风沙对身体的袭击;宽松的白色长袍既能反射阳光,又能很好地透气。有人曾在亚洲西部的沙漠腹地做过试验,在烈日照射下,穿衬衫的人大汗淋漓,穿阿拉伯长袍的人则泰然自若。
现在,由于生活条件的变化,不少阿拉伯人开始穿西装。但遇上节日庆典,他们仍然穿着传统服装。
阿拉伯人传统服装与地理环境
服饰样式与地域特征有关
在北方寒冷的地区人们爱穿深色的皮制品衣服
服饰样式与地域特征有关
在气温日较差很大的雪域高原,藏族牧民往往穿一个胳膊可以露出来的“不对称”的大袍。
服饰变化与季节更替有关
春季服饰
夏季服饰
秋季服饰
冬季服饰
中国传统八大菜系
蒙古包
内蒙古
吊脚楼
中国湘西


中国陕北
因纽特人冰屋
北极地区
羊皮筏子
在高山峡谷中,人们往往利用峡谷之中的急流乘皮筏子漂流。
狗拉雪橇
在冰天雪地的高寒地区,人们有时坐雪橇外出。
沙漠之舟
在莽莽沙海中,骆驼成为人们理想的“沙漠之舟”。
草原骏马
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人们骑着骏马驰骋如飞。
地理与生产建设
02
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
人类的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农业生产
工业生产
农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如自然状态下的干旱地区是难以种植水稻的,即使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也要解决灌溉问题。
兴建工业企业要考虑到原料、能源、水源、市场和运输等条件,如乳品加工厂可靠近奶牛场,服装厂可靠近城镇。
北方旱地作物-小麦
南方水田作物-水稻
农 业
北方代表水果--苹果
南方代表水果--橘子
农 业
工 业
荷兰濒临北海,地势低洼,湖泊沼泽众多,是一个“低地之国”,有1/4的土地低于海平面,因此常常受到海潮的侵袭。于是,人们筑坝围堤,与海争地,发明了抽水风车,并逐渐得到普及。
“风车王国”-荷兰
森林
仿照海洋与生产建设密切联系的实例,分别写出土地、森林与生产建设的主要联系。
耕地
旅游
木材
捕鱼
采油
航运
海洋
晒盐
土地
草地
林地
建筑
水果
放牧
南方传统运输工具—船
北方传统运输工具—马
交通运输业
地理与风土人情
03
服饰艺术、体育运动、风俗习惯
服饰艺术
藏袍(藏族)
唐装(汉族)
服饰艺术
和服(日本)
朝鲜服(朝鲜)
足球运动
体育运动
巴 西
篮球运动
体育运动
美 国
体育运动


内蒙古
舞蹈
体育运动
非 洲
狂欢节
传统节日
巴 西
泼水节
傣 族
传统节日
那达慕大会
内蒙古
传统节日
端午节赛龙舟
我国南方
传统节日
1.必须靠近原料产地而建的是( )
A.服装厂 B.乳产品加工厂
C.蛋糕制造厂 D.制鞋厂
B
2.南方人在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这说明了地理与哪方面的关系( )
A.日常生活 B.生产建设
C.风土人情 D.科学研究
C
3.“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反映的是( )
A.地形变化 B.气候变化
C.饮食变化 D.服装差异
B
4.“南稻北麦”反映的是地理与( )的关系?
A.日常生活 B.风土人情
C.农业生产 D.工业生产
C
5.“南船北马”反映的是地理与( )的关系
A.日常生活行 B.生产建设
C.交通出 D.风土人情
C
6. “风车之国”是( )
A.英国 B.荷兰
C.法国 D.德国
B
1、识记本课主要知识点
2、完成课堂同步练习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