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上学期地理期末质量评估试卷(五四学制)(鲁教版)(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上学期地理期末质量评估试卷(五四学制)(鲁教版)(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2-28 16:07:1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评估试卷
地理科目(鲁教版)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学校: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地球仪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地球。下图示意简易地球仪。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地球仪上最大的纬线圈是( )
A.赤道 B.北回归线 C.北极圈 D.南回归线
2.关于经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度不相等 B.指示东西 C.长度都相等 D.形似圆圈
3.地球仪上甲、乙、丙、丁四地,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条件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1.A 2.C 3.D
【解析】1.纬线是一条条长度不等的圆圈,其中最大的纬线圈一赤道,最短的是南北极点。故A符合题意。选A。
2. 经线有三个特点:⑴、指示南北方向;⑵、长度都相等;⑶、地球仪上任何两条相对的经线,都组成一个经线圈。故C符合题意。选C。
3.图中可知,甲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乙位于西半球,南半球,低纬度;丙位于西半球,南半球,低纬度;丁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故D符合题意。选D。
【点睛】低中高纬的划分:南北半球,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东西半球的划分: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 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2020年6月23日,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在四川西昌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此后,北斗系统在车载导航仪电子地图中广泛应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4.关于车载导航仪电子地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能实时查看所在位置和行驶路线 B.可快速选择最佳出行路线
C.可随意改变比例尺大小 D.可随意调整图幅大小
5.在屏幕上进行缩小操作时,显示的范围将( )
A.变小 B.变大 C.不会改变 D.无法比较
6.在屏幕上进行放大操作时,比例尺将( )
A.变小 B.变大 C.不会改变 D.无法比较
【答案】4.D 5.B 6.B
【解析】4.电子地图可以非常方便地对普通地图的内容进行任意形式的要素组合、拼接,形成新的地图。车载导航仪电子地图信息量大,保存时间长,数据可以随时更新,可以随意改变比例尺大小、任意范围的绘图输出,能实时查看所在位置和行驶路线,可快速选择最佳出行线路;车载导航仪屏幕大小即图幅大小,图幅大小并未改变。依据题意。故选D。
5.读材料可知,图示地图为车载电子地图,在屏幕上进行缩小操作时,表示的实际范围变大,比例尺将会变小,故选项B正确。故选B。
6.读材料可知,图示地图为车载电子地图,在屏幕上进行放大操作时,表示的实际范围变小,比例尺将会变大,故B正确。故选B。
【点睛】电子地图即数字地图,是利用计算机技术,以数字方式存储和查阅的地图。电子地图种类很多,如地形图、栅格地形图、遥感影像图、高程模型图、各种专题图等。
读甲、乙两地地形、河流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河流的大致流向是( )
A.由东南向西北流 B.由西北向东南流 C.由西南向东北流 D.由西向东流
8.甲地的地形最有可能是( )
A.盆地 B.山地 C.平原 D.丘陵
【答案】7.A 8.C
【解析】7.由图可知,该图有指向标。由指向标可知,该图的左上角为北方,左下角为西方,右上角为东方,右下角为南方。河流由高处向低处流,所以,图中河流的大致流向是由东南向西北流。A对,BCD错;故选A。
8.盆地的特征是中间低、四周高;山地海拔在500-1000米之间;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丘陵海拔在200-500米之间。由图可知,图中的甲地海拔在200米以下,属于平原地形。C对,ABD错;故选C。
【点睛】地图方向的判读有一般方法、指向标方法以及经纬网方法。地形的类型主要分为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等五种。
读东半球海陆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大洲面积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
A.a、b、c、d、e B.a、c、e、b、d
C.c、a、d、e、b D.e、b、d、c、a
10.a、c、e、d大洲共同濒临的大洋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11.下列有关图中大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c大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 B.e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C.c大洲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 D.d大洲完全位于南半球
【答案】9.B 10.C 11.D
【解析】9.由图可知,a大洲是亚洲,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b大洲是欧洲,面积1000万平方千米;c大洲是非洲,面积3000万平方千米;d大洲是大洋洲,面积900万平方千米;e大洲是南极洲,面积1400万平方千米。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图中大洲面积由大到小排序应该是a、c、e、b、d,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0.由图可知,a大洲是亚洲,c大洲是非洲,e大洲是南极洲,d大洲是大洋洲,位于亚洲、非洲、南极洲、大洋洲之间的大洋是印度洋,C正确;太平洋位于亚洲东部,大西洋位于非洲西部,北冰洋位于亚洲北部,ABD错误。故选C。
11.由图可知,a大洲是亚洲,c大洲是非洲,e大洲是南极洲,d大洲是大洋洲,亚洲和非洲之间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A叙述正确;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据此可知,所有的经线都经过南极点,使得南极洲跨越所有的经度,成为跨经度最广的大洲,B叙述正确;南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由图可知,c大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所以c大洲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C叙述正确;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0°纬线),赤道(0°纬线)以北为北半球,赤道(0°纬线)以南为南半球,d大洲位于47°S——30°N之间,所以d大洲地跨南北半球,D叙述错误。本题要求选择叙述错误的一项,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亚洲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欧洲面积1000万平方千米,非洲面积3000万平方千米,大洋洲面积900万平方千米,南极洲面积1400万平方千米,北美洲面积2400万平方千米,南美洲面积1800万平方千米。北冰洋位于地球最北端,被亚洲、欧洲、北美洲所环抱;太平洋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与南北美洲之间,印度洋位于亚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之间,大西洋位于欧洲、非洲、南极洲与南北美洲之间。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2020年12月8日,中国和尼泊尔两国联合宣布,珠穆朗玛峰的最新高程为8848.86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珠穆朗玛峰的最新高程指的是( )
A.相对高度 B.绝对高度(海拔)
C.图上距离 D.实地距离
13.喜马拉雅山脉是两大板块碰撞挤压而形成的,这两大板块是( )
A.南极洲板块、非洲板块 B.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
C.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D.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
【答案】12.B 13.D
【解析】12.珠穆朗玛峰的最新高程为8848.86米,这个最新高程是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属绝对高度(海拔)。故选B。
13.板块和板块之间运动频繁,但力的方向不同。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其运动方向相反,板块之间的距离不断扩张,造成断裂陷落,地表会产生裂谷或海洋;板块发生挤压运动时,其方向是相向运动,板块之间的距离缩小,地表还会不断隆起,形成山脉。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形成了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一一喜马拉雅山脉。故选D。
【点睛】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
下图为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观察的当地5日~8日的天气预报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当地雷雨天气出现( )
A.5日 B.6日 C.7日 D.8日
15.据图中数据判断,这几日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 )
A.5日 B.6日 C.7日 D.8日
【答案】14.B 15.C
【解析】14.读图,根据常用的天气符号可知,5日天气是多云,6日天气是雷雨,7日天气是阴,8日天气是多云。所以根据题意选B。
15.气温日较差是指一天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差,读图计算可知,5日的气温日较差是10℃,6日的气温日较差是8℃,7日的气温日较差是4℃,8日的气温日较差是10℃。所以根据题意选C。
【点睛】天气是指一日或几日的风雨、阴晴、冷热等的大气状况。气温日较差是指一天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差。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6.图中A、B、C、D四处中,降水最多的是(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17.图中A地测得气温为18℃,若只考虑地形因素,则C地(山顶)的气温应该是( )
A.4℃ B.2℃ C.0℃ D.-2℃
【答案】16.B 17.C
【解析】16.读图可知,A地虽然位于迎风坡,但是海拔太低,气流抬升作用不明显,降水较少;C地位于山顶,虽然气温低,但水汽含量少,降水少;D地位于背风坡,气流作下沉运动,降水少;B地位于山腰,气流上升过程中,气温下降水汽凝结,降水多, 故选B。
17.地势对气温的影响是海拔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读图可知,图中A地的海拔为0米,C地的海拔为30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3000米。在A地测得气温为18℃,若只考虑地形因素,则C地的气温应该是:18℃-3000米÷100米×0.6℃=0℃,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而气候通过气温和降水来体现,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及读图分析运用能力。
读大洲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18.濒临大西洋和北冰洋的大洲是( )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19.①和④大洲具有的共同气候特征是( )
A.缺失温带海洋性气候 B.都有温带季风气候分布
C.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D.海洋性气候特征显著
【答案】18.D 19.C
【解析】18.读图可知,图中①是北美洲,②是南美洲,③是欧洲,④是亚洲。四大洲中,濒临大西洋的大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濒临北冰洋的大洲有北美洲、欧洲、亚洲,根据题意。故选D。
19.①北美洲中纬度的西部有狭窄的温带海洋性气候,④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其他主要气候类型都有分布,故A、D不符合题意。④亚洲有有温带季风气候分布,①北美洲没有温带季风气候分布,故B不符合题意。①北美洲和④亚洲一样,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故C符合题意,根据题意。故选C。
【点睛】
读下图“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0.图中①②③三地最早形成聚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资源 B.人口 C.气候 D.河流
21.图中②地是世界三大宗教中哪个教的发源地( )
A.基督教 B.佛教 C.印度教 D.伊斯兰教
22.图中③地分布的主要人种是( )
A.白色人种 B.黑色人种 C.黄色人种 D.混血人种
23.适应③地气候的民居是( )
A. B.
C. D.
【答案】20.D 21.B 22.A 23.A
【解析】20.读图可知,①②③地都位于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有利于农业生产,为早期聚落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故选D。
21.世界三大宗教为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②地位于印度河流域,是佛教的发源地,B正确;基督教发源地位于巴勒斯坦地区,A错误;伊斯兰教发源地位于沙特阿拉伯的麦加,D错误;印度教不属于三大宗教,C错误。故选B。
22.③地位于西亚的两河流域,主要人种是白色人种。故选A。
23.③地位于西亚,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白天炎热,昼夜温差大,为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修建了墙厚窗小顶平的碉堡式建筑,A正确;B为树屋,适应湿热的气候环境;C为蒙古包,适应牧民游牧生活;D为冰屋,适应终年酷寒的气候环境。故选A。
【点睛】西亚民居是碉堡式建筑,特点是墙厚窗小平顶,这种设计与当地白天炎热、昼夜温差大、降水少的气候相适应。当地缺石少木,故从夯土墙开始,至土坯砖、烧砖的筑墙技术,并以沥青、陶钉、石板贴面及琉璃砖保护墙面,使材料、结构、构造与造型有机结合。
读“主要发达国家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4.读图可知,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 )
A.非洲 B.南美洲 C.北半球 D.南半球
25.发达国家人口不到世界六分之一,却拥有世界财富的四分之三,下列措施有利于缩小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差异的是( )
A.成立联合国,确保世界资源均分到世界各国
B.成立奥林匹克委员会,确保发展中国家的人民体质
C.成立欧洲联盟,确保发展中国家获得更多财富
D.成立世界贸易组织,确保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贸易权益
【答案】24.C 25.D
【解析】24.读图可知,发达国家大多分布于北半球的北美洲、欧洲及南半球的大洋洲,但北半球分布更多,发展中国家以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国家为主。结合题意。故选C。
25.发达国家人口不到世界六分之一,却拥有世界财富的四分之三,为缩小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差异可成立世界贸易组织,确保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贸易权益,D正确。各国资源不应平均分配到各个国家,应该合理利用共同发展,A错误。奥林匹克委员会,是国际体育组织,和经济发展关联不大,B错误。 欧洲联盟是以发达国家为主体的国家政治、经济组织,C错误。故选D。
【点睛】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
二、非选择题(共4大题,共50分)
26.(12分)(开展地理实践)某校学生准备秋游和研学活动,他们提前做了一些功课。请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材料二:同学们设计了三个活动方案:从甲村出发,方案1:攀登最高峰,锻炼好体质。方案2:探究河之源,感受自然美。方案3:游览民俗村,体验新生活。
思考:
(1)方案1对应图中a、b、c路线中的哪条路线?这条线主要沿山体什么部位前进?
(2)方案2应选择a、b、c路线中的哪条?此河流发育在山体什么部位?
(3)有人建议体力欠佳的同学选择方案3,请你帮他从a、b、c三线中选择一条,并说明理由
(4)图中①、②两山峰中,海拔较高的是哪座________?该山峰的海拔高度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
A.526米 B.690米 C.735米 D.823米
【答案】(1)a;山脊
(2)b;山谷
(3)c;等高线稀疏,坡度缓,可以节省体力。
(4) ① C
【解析】本题组主要以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综合分析的地理素养。
(1)方案1:攀登最高峰,锻炼好体质。图中最高峰在①处,对应图中a、b、c路线中的a线路,沿途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是山脊线。
(2)方案2:探究河之源,感受自然美。图中,b线路附近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是山谷,发育河流,可以探究河流的源地。
(3)方案3:游览民俗村,体验新生活。方案3穿越等高线条数少,坡度平缓,地形平坦,需要的体力消耗少。
(4)图中等高距是100米,①、②两山峰中,海拔700<①<800,海拔500<①<600,海拔较高的是①;①山峰的海拔高度可能C。
27.(12分)读世界政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将下列代表大洲和大洋的序号及字母,填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
七大洲:①亚洲②欧洲③非洲④北美洲⑤南美洲⑥大洋洲⑦南极洲
四大洋: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
(2)七大洲中,热带面积最大的是____洲,寒带面积最大的是____洲。
(3)将四大洋按面积大小的顺序排列起来:(_____)>(_____)〉印度洋〉(_____)。
(4)北极圈穿过哪几个洲 ____、____、____。
【答案】(1)
(2) 非洲 南极洲
(3) 太平洋 大西洋 北冰洋
(4) 欧洲 亚洲 北美洲
【解析】本题以“世界政区图”为材料,涉及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位置、面积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以及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亚在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欧洲位于亚洲西部,与亚洲同属一块大陆;非洲位于欧洲南部,亚洲西南部,北回归线穿过非洲北部,赤道穿过非洲中部,南回归线穿过非洲南部;北美洲位于西半球和北半球,和亚洲隔太平洋相望,南美洲位于北美洲南部,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大洋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洲,位于亚洲南部,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南极洲主要位于南极圈以南。
(2)热带指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由图可知,北回归线穿过非洲北部,南回归线穿过非洲南部,使得非洲绝大部分位于热带,是世界上热带面积最大的大洲。北极圈与北极点之间为北寒带,南极圈与南极点之间为南寒带,北寒带以海洋为主,主要是北冰洋;南寒带以陆地为主,主要是南极洲,所以寒带面积最大的是南极洲。
(3)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其中太平洋面积18000万平方千米,大西洋9300万平方千米,印度洋7500万平方千米,北冰洋1300万平方千米,所以将四大洋按面积大小的顺序排列起来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4)由图可知,北极圈自西向东依次穿过欧洲、亚洲和北美洲。
28.(14分)世界1月平均气温:
(1)1月份北半球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_____℃以下,南半球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_____℃以上。
(2)南极洲、亚洲北部和北美洲北部平均气温最低,_____大陆内部平均气温最高。
(3)南回归线向_____和北回归线向_____,气温逐渐降低。
(4)南半球等温线大致与_____平行,北半球等温线_____(填“密集”或“稀疏”),南北温差大;南半球等温线_____(填“密集”或“稀疏”),南北温差小。
(5)原因:太阳直射_____半球。
【答案】(1) 10 20
(2)澳大利亚
(3) 南 北
(4) 纬线 密集 稀疏
(5)南
【解析】本题以“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为材料,设置了五道小题,涉及1月份南北半球的气温分布情况,高纬度和低纬度地区的气温分布的差异,南极洲、亚洲、北美洲北部与澳大利亚大陆的气温差异。南北半球的等温线的分布特点,这些分布特点的成因。考察了学生对世界气温空间分布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读图可知,1月份,北半球自北回归线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0℃以下,南半球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在20℃以上。
(2)读图可以看出,南、北美洲的北部地区、南极洲的平均气温都很低,大约在0℃以下,澳大利亚大陆内部气温最高,达到了30℃。
(3)读图可知,自南回归线向南和北回归线向北,气温逐渐降低,因为南北回归线之间常年有直射阳光,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照多。往南、往北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照越来越少。
(4)读图可知,南半球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因为南半球以海洋为主,北半球的等温线密集,说明南北温差大;南半球的等温线比较稀疏,南北温差小。
(5)根据地球公转知识可知,地球表面气温分布的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此时太阳光线直射南半球。
29.(12分)世界三大宗教:
(1)基督教:是世界第_________大宗教,约有教徒_________亿人,信仰人数最多、流传最广,对许多国家的历史、文化都有很深刻的影响,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
(2)伊斯兰教:是世界第_________大宗教,伊斯兰教徒被称为_________,目前约有12亿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_________和_________部、非洲的_________部和_________部。伊斯兰教在中国又称为回教或清真教,主要分布在_________地区。
(3)佛教:是世界第_________大宗教。约有教徒_________亿人,佛教创始于_________,后来传人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现在,主要分布在亚洲的_________部和_________部。
【答案】(1) 一 20 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2) 二 穆斯林 西部 东南 北 东 西北
(3) 三 3 古印度 东 东南
【解析】本题以世界三大宗教分布图为材料,涉及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教徒人数、发源地、分布地区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以及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基督教有教徒20亿左右,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被称为世界第一大宗教。基督教形成于亚洲的西部,目前主要集中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2)伊斯兰教是世界第二大宗教,教徒被称为穆斯林。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伊斯兰教在中国又被称为回教或清真教,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如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
(3)佛教有教徒3亿左右,是世界第三大宗教。佛教创始于古印度,后来传入亚洲其他地区,现在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评估试卷
地理科目(鲁教版)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学校: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地球仪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地球。下图示意简易地球仪。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地球仪上最大的纬线圈是( )
A.赤道 B.北回归线 C.北极圈 D.南回归线
2.关于经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度不相等 B.指示东西 C.长度都相等 D.形似圆圈
3.地球仪上甲、乙、丙、丁四地,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条件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020年6月23日,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在四川西昌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此后,北斗系统在车载导航仪电子地图中广泛应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4.关于车载导航仪电子地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能实时查看所在位置和行驶路线 B.可快速选择最佳出行路线
C.可随意改变比例尺大小 D.可随意调整图幅大小
5.在屏幕上进行缩小操作时,显示的范围将( )
A.变小 B.变大 C.不会改变 D.无法比较
6.在屏幕上进行放大操作时,比例尺将( )
A.变小 B.变大 C.不会改变 D.无法比较
读甲、乙两地地形、河流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河流的大致流向是( )
A.由东南向西北流 B.由西北向东南流 C.由西南向东北流 D.由西向东流
8.甲地的地形最有可能是( )
A.盆地 B.山地 C.平原 D.丘陵
读东半球海陆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大洲面积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
A.a、b、c、d、e B.a、c、e、b、d
C.c、a、d、e、b D.e、b、d、c、a
10.a、c、e、d大洲共同濒临的大洋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11.下列有关图中大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c大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 B.e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C.c大洲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 D.d大洲完全位于南半球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2020年12月8日,中国和尼泊尔两国联合宣布,珠穆朗玛峰的最新高程为8848.86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珠穆朗玛峰的最新高程指的是( )
A.相对高度 B.绝对高度(海拔)
C.图上距离 D.实地距离
13.喜马拉雅山脉是两大板块碰撞挤压而形成的,这两大板块是( )
A.南极洲板块、非洲板块 B.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
C.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D.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
下图为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观察的当地5日~8日的天气预报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当地雷雨天气出现( )
A.5日 B.6日 C.7日 D.8日
15.据图中数据判断,这几日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 )
A.5日 B.6日 C.7日 D.8日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6.图中A、B、C、D四处中,降水最多的是(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17.图中A地测得气温为18℃,若只考虑地形因素,则C地(山顶)的气温应该是( )
A.4℃ B.2℃ C.0℃ D.-2℃
读大洲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18.濒临大西洋和北冰洋的大洲是( )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19.①和④大洲具有的共同气候特征是( )
A.缺失温带海洋性气候 B.都有温带季风气候分布
C.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D.海洋性气候特征显著
读下图“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0.图中①②③三地最早形成聚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资源 B.人口 C.气候 D.河流
21.图中②地是世界三大宗教中哪个教的发源地( )
A.基督教 B.佛教 C.印度教 D.伊斯兰教
22.图中③地分布的主要人种是( )
A.白色人种 B.黑色人种 C.黄色人种 D.混血人种
23.适应③地气候的民居是( )
A. B.
C. D.
读“主要发达国家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4.读图可知,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 )
A.非洲 B.南美洲 C.北半球 D.南半球
25.发达国家人口不到世界六分之一,却拥有世界财富的四分之三,下列措施有利于缩小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差异的是( )
A.成立联合国,确保世界资源均分到世界各国
B.成立奥林匹克委员会,确保发展中国家的人民体质
C.成立欧洲联盟,确保发展中国家获得更多财富
D.成立世界贸易组织,确保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贸易权益
二、非选择题(共4大题,共50分)
26.(12分)(开展地理实践)某校学生准备秋游和研学活动,他们提前做了一些功课。请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材料二:同学们设计了三个活动方案:从甲村出发,方案1:攀登最高峰,锻炼好体质。方案2:探究河之源,感受自然美。方案3:游览民俗村,体验新生活。
思考:
(1)方案1对应图中a、b、c路线中的哪条路线?这条线主要沿山体什么部位前进?
(2)方案2应选择a、b、c路线中的哪条?此河流发育在山体什么部位?
(3)有人建议体力欠佳的同学选择方案3,请你帮他从a、b、c三线中选择一条,并说明理由
(4)图中①、②两山峰中,海拔较高的是哪座________?该山峰的海拔高度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
A.526米 B.690米 C.735米 D.823米
27.(12分)读世界政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将下列代表大洲和大洋的序号及字母,填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
七大洲:①亚洲②欧洲③非洲④北美洲⑤南美洲⑥大洋洲⑦南极洲
四大洋: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
(2)七大洲中,热带面积最大的是____洲,寒带面积最大的是____洲。
(3)将四大洋按面积大小的顺序排列起来:(_____)>(_____)〉印度洋〉(_____)。
(4)北极圈穿过哪几个洲 ____、____、____。
28.(14分)世界1月平均气温:
(1)1月份北半球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_____℃以下,南半球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_____℃以上。
(2)南极洲、亚洲北部和北美洲北部平均气温最低,_____大陆内部平均气温最高。
(3)南回归线向_____和北回归线向_____,气温逐渐降低。
(4)南半球等温线大致与_____平行,北半球等温线_____(填“密集”或“稀疏”),南北温差大;南半球等温线_____(填“密集”或“稀疏”),南北温差小。
(5)原因:太阳直射_____半球。
29.(12分)世界三大宗教:
(1)基督教:是世界第_________大宗教,约有教徒_________亿人,信仰人数最多、流传最广,对许多国家的历史、文化都有很深刻的影响,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
(2)伊斯兰教:是世界第_________大宗教,伊斯兰教徒被称为_________,目前约有12亿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_________和_________部、非洲的_________部和_________部。伊斯兰教在中国又称为回教或清真教,主要分布在_________地区。
(3)佛教:是世界第_________大宗教。约有教徒_________亿人,佛教创始于_________,后来传人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现在,主要分布在亚洲的_________部和_________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