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末质量评估试卷(商务星球版)(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末质量评估试卷(商务星球版)(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2-29 10:49:4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评估试卷
地理科目(商务星球版)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学校: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下图为中国的疆域及邻国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中国地理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南半球
B.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西半球
C.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D.从纬度位置看,中国领土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寒带
2.图中A地为我国领土的最北端,其位于( )
A.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B.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 D.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3.属于我国黄海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C 2.B 3.B
【解析】1.读图可知,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北半球,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东半球,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从纬度位置看,中国领土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故ABD不正确,C正确。根据题意选C。
2.读图可知,图中A为我国领土的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我国领土最西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最南端在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所以根据题意选B。
3.读图可知,我国东临太平洋,自北向南的临海有①渤海、②黄海、③东海、④南海。所以根据题意选B。
【点睛】我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我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海洋面积广阔。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对外贸易。
2021年8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修改后的人口计生法规定,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我国制定人口政策的依据是( )
A.人口越多越好,人口越多经济发展越快 B.人口越少越好,人口越少经济发展效率越高
C.人口增长要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D.人口增长要与公民生育的意愿相适应
5.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但人口增长数量仍然很大,主要原因是( )
A.政策没落实好 B.人口基数大
C.人口自然增长率太高 D.人口死亡率低
6.“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实施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A.迅速增加劳动力数量 B.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C.增加人口流动性 D.解决就业困难问题
【答案】4.C 5.B 6.B
【解析】4.一个国家的人口增长既不是越快越好,也不是越慢越好,人口的发展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人口增长与公民生育意愿有关,但不是要适应生育意愿。故选C。
5.之前我国严格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使得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数量依然较大(人口增长数量=人口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死亡率低与人口总数有关,与人口增长数量关系较小。故选B。
6.“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实施后,可能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缓解人口老龄化;新出生人口增多,不可能迅速增加劳动力数量,也不能解决就业困难问题,与增加人口流动性无关。故选B。
【点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读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图1)和我国部分地形分布示意图(图2),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山脉中,属于我国地势第二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A.昆仑山脉 B.祁连山脉 C.横断山脉 D.太行山脉
8.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上最主要的地形类型是( )
A.高原 B.平原 C.盆地 D.山地
9.关于图中地势特点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B.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C.众多大河滚滚西流,便利东西交通 D.阶梯交界处落差大,不利于建设水电站
【答案】7.D 8.B 9.B
【解析】7.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其中地势第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自北向南分别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是第一、第二阶梯的分界线。故选D。
8.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以高原、盆地为主,第三阶梯以平原、丘陵为主。故选B。
9.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故A错误。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地势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故B正确。使众多大河滚滚东流,便利东西交通,故C错误。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有利于建设水电站,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该地势对我国气候所产生的影响是有利于海洋上的暖湿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对河流的影响是使大部分河流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阶梯与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蕴藏有丰富的水能。
读下图,回答下列题。
10.四城市年降水总量的变化反映了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特点,表述最佳的是:我国年降水量( )
A.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B.由南向北递减
C.以银川市为中心向四周递增 D.由东向西递减
11.哈尔滨与武汉都具有的气候特点是( )
A.冬季温和多雨 B.雨热同期 C.夏季凉爽 D.炎热干燥
12.图中北京的气候类型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高原山地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答案】10.A 11.B 12.D
【解析】10.读图中四个城市的分布和降水量可知,受海陆位置的影响,我国降水量分布的空间特点是自东南沿海线向西北内陆递减。故选A。
11.读哈尔滨和武汉的气温和降水图可知,两地都是夏季高温多雨,都属于季风气候,武汉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哈尔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所以两地的共同特点是雨热同期。故选B。
12.读图可知,北京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故选D。
【点睛】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且全年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一般不足全年的10%。
读中国东部主要河流流量的年变化曲线,完成下面小题。
13.图中代表长江年变化曲线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4.四条河流中,共同的水文特征是( )
A.含沙量小 B.结冰期长 C.径流量变化小 D.汛期主要在夏季
【答案】13.D 14.D
【解析】13.长江是我国流量最大的河流,图中④河流流量丰富,年径流量在四个图中位居第一,所以④河流是长江,D正确。故选D。
14.图中四幅图片中横坐标表示月份,纵坐标表示河流流量,因而并不能反应河流的含沙量和结冰期的水文特征,A和B错误;河流①②的径流量变化相对较小,但河流③④的径流量变化相对较大,C错误;四条河流夏季流量明显增大,出现汛期,所有四条河流汛期主要集中在夏季,D正确。故选D。
【点睛】河流在水位、水量、汛期、枯水期、结冰期、含沙量等方面的特征,叫做河流的水文特征。南方地区的河流与北方地区河流相比,南方地区的河流无结冰期,含沙量小,汛期长,水量大;北方地区的河流有结冰期,含沙量大,汛期短,水量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土地基本国策,主要原因是我国( )
A.土地资源不可再生 B.土地资源总量很少
C.土地利用类型单一 D.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少
16.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耕地的是( )
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B.围湖造田,扩大耕地
C.科技兴农,提高土地生产力 D.占用大量耕地修建房屋
【答案】15.D 16.C
【解析】15.根据所学知识,我国土地资源总量多、土地利用类型多样,但是人口数量大,所以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少,这也是要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土地基本国策的原因,D符合题意、BC错误;土地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A错误。故选D。
16.我国人口众多,要保证粮食安全,就要大力保护耕地资源,要科技兴农,提高土地生产力,保障我国粮食生产,C符合题意;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会污染破坏耕地,A错误;围湖造田,扩大耕地会破坏湿地,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B错误;占用大量耕地修建房屋会导致耕地资源减少,D错误。故选C。
【点睛】土地资源的保护措施。
(1)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2)在农耕区,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基本农田保护;
(3)在牧区,建设人工草场,保护天然草场;
(4)在易遭受风沙侵袭、水土流失严重地区,营造防护林,治理沙化、盐碱化。
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一项战略性工程,对于南水北调工程的调水,用水及治污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三先三后”原则。结合资料,完成下列各小题。
17.南水北调工程主要解决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其调水的水源来自( )
A.长江流域 B.珠江流域 C.淮河流域 D.澜沧江流域
18.下列选项中,你认为哪些做法会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三先三后”原则相一致( )
①先节水后调水 ②先调水后治污 ③先用水后环保 ④先治污后通水 ⑤先环保后用水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④⑤
【答案】17.A 18.C
【解析】17.南水北调工程是将长江流域的水调往缺水的华北和西北地区,故南水北调工程主要解决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其调水的水源来自长江流域,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选择A。
18.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到南水北调工程沿线调研考察,再次强调了“三先三后”原则,即坚持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故①④⑤正确,先调水后治污,调来的水也会被污染,故②错误。先用水后环保是不可持续的,故③错误。故答案选择C。
【点睛】南水北调工程是将长江流域的水调往缺水的华北和西北地区,东线利用京杭大运河降水调往华北地区,中线是从丹江口水库调往华北地区来缓解华北地区缺水的现状。
读2021年全国春播期预测图,完成下列各题。
19.关于我国东部地区春播期时间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推迟 B.由平原地区向高原地区推迟
C.华北平原地区在春分日前后进入春播期 D.最早进入春播期的是海南、广东、云南等省区
20.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各地春播期时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西南季风 B.地形地势 C.海陆位置 D.纬度差异
21.在新疆小张发现棉农出工和收工时间都比家乡晚2个小时左右,从地理的视角看其主要原因是( )
A.新疆地处内陆,白天比家乡更为炎热 B.由于地球自转,导致的时间差异
C.两地距离遥远,生活习惯存在差异 D.海拔较高,日落较晚
【答案】19.D 20.D 21.B
【解析】19.读图可知,我国海南省、广东省、云南省等地2月下旬就已经进入春播期,进入春播期最早,D叙述正确;我国东部地区春播期时间变化大致呈现由南向北推迟,A和B叙述错误;春分日为每年的3月21日前后,华北平原在4月中下旬进入春播期,C叙述错误。故选D。
20.纬度越低地区气温回升越快,纬度越高气温回升越慢,读图可知,我国东部地区进入春播期时间大致呈现出由南向北逐渐推迟的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差异,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1.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更替,而且总是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落日的黄昏,地球上不同经度地方,也就出现了时间的差异。新疆位于我国最西端,日出时刻比东部地区晚,日落时刻比东部地区迟,所以新疆棉农出工和收工时间都比位于小张家乡晚2个小时左右。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新疆棉农出工和收工时间都比小张家乡晚2个小时左右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球自转,导致的时间差异,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影响气温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洋流、地形地势和人类活动等,从纬度位置看: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向高纬气温逐渐降低;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从地形地势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芯片是半导体电子元器件的统称,在现代电子与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下图为我国在建主流芯片项目的投资比重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目前我国主流芯片项目投资比重最大的地区是( )
A.环渤海地区 B.长江沿岸地带 C.珠江三角洲 D.其他地区
23.新一代“中国芯”的应用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
①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②推动我国科技的自主创新③与发展中国家经济联系逐渐减少④提高相关产品质量和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22.B 23.C
【解析】22.据图可知,占比最大的城市有上海、成都、南京、无锡、武汉等,这些均属于长江沿岸地带。故选B。
23.芯片的设计制造属于高新技术产业,新一代“中国芯”的应用可能带来的影响有:推动我国科技的自主创新以及提高相关产品质量和价值,与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和与发展中国家经济联系逐渐减少无关,故C正确。故选C。
【点睛】高新技术产业是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的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很高,产品更新换代快。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形式分布,大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北京至张家口高速铁路于2019年12月30日正式开通运营,为即将举行的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奠定了基础。京张高铁是我国第一条高寒、大风地区设计时速达350公里的轨道高铁。八达岭长城站最大埋深120米是国内埋深最大的高铁地下车站。读图京张高铁线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4.影响京张高铁沿线站点的疏密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类型 B.地势高低 C.人口密度 D.乡村数量
25.八达岭长城站埋深大的主要目的是( )
A.保证安全性 B.保护地面建筑 C.节约建设用地 D.防止雨水渗漏
【答案】24.C 25.B
【解析】24.从图中可看出,距离北京近的人口密度大的地区站点多,人口密度小的地区站点少,且高铁以客运为主,主要是方便人们出行,可推测出影响京张高铁沿线站点疏密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人口密度,C正确;地形、地势、乡村数量对站点疏密影响不大,ABD错。故选C。
25.由材料可知,八达岭长站位于八达岭长城附近,为保护长城站点埋深大,B正确;站点埋深不利于保证安全,A错;建在地下是为了节约建设用地,但埋深对节约用地影响不大,C错;埋深不能防止雨水渗漏,D错。故选B。
【点睛】八达岭长城站在规划之初,有两种观点争论得非常明显和激烈。一种观点认为这个车站就应该移出到风景区以外,离得越远就是对文物越好的保护。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全世界的人都要来中国都要看长城,高铁既然修到这里了,就应该最大限度地方便旅客。争论得非常激烈,最后由法国AREP设计集团和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共同设计的方案获得认可,该方案体现各方共识:以人为本。即方便游客直达景区,又秉承绿色建筑的理念,让站房与自然相融,因此八达岭长城站埋深大。
二、非选择题(共4大题,共50分)
26.(14分)第七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级行政单位如图示分布(阴影部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我国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级行政单位有_个,其中A、D两省的人口均超过1亿人,A、D的简称分别是_、_。
(2)图中①②之间虚线表示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该线的名称是_,分析该线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人口多的自然原因。________
(3)C地区在我国人口密度最小,主要原因是________。
(4)近年来,D省人口增长幅度最大,达37.5%,一跃成为我国第一人口大省,但是D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并不高。请你解释原因。
【答案】(1) 10 鲁 粤
(2) 黑河--腾冲线 平原面积大,地形比较平坦,气候温暖湿润。
(3)地处青藏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候寒冷,自然环境恶劣,人口稀少
(4)广东经济发达,流动人口大量迁入,净增人口多
【解析】本大题以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为材料,涉及我国省级行政区、人口分布界线、影响因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区域认知的地理素养。
(1)图中我国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级行政单位有四川、广东、湖南、浙江、湖北、安徽、江苏、河南、河北、山东共10个,其中A山东、D广东两省的人口均超过1亿人,A、D的简称分别是鲁、粤。
(2)图中①②之间虚线表示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该线的名称是黑河--腾冲一线。该线以东平原面积大,地形比较平坦,气候温暖湿润,适合人类居住,人口稠密,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43%,而人口占总人口的94%以上;以西以高原和盆地为主,地形比较崎岖,气候寒冷干燥,人口稀疏,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7%,而人口仅占总人口的6%以下。
(3)C地区是青藏地区,在我国人口密度最小,主要原因是:地处青藏地区,平均海拔4000多米,有世界屋脊之称,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候高寒,自然环境恶劣,比较不适合人类居住,人口稀少。
(4)D省是广东省,人口增长幅度最大,达37.5%,一跃成为我国第一人口大省,但是D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并不高,主要原因是广东省是我国经济第一大省,本地居民生育意愿不高,但是由于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吸引了大量的外力人口迁入,每年净增人口多。
27.(12分)2021年7月20日郑州市下了一场特大暴雨,一个小时的降雨量达到了201.9mm,从17日20时到20日20时三天的过程降雨量突破600mm,创建站以来的历史记录,并造成市区多地被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遭受了巨大损失。完成下列小题。
(1)郑州市所在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是____。
(2)本市所在区域属于干湿地区中的____。
(3)该市属于____(填季风区或非季风区),根据季风活动的特点,今年夏季风的势力是____(强或弱)。
(4)为减少洪水灾害带给郑州市人民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你认为应该釆取哪些措施。
【答案】(1)豫
(2)半湿润地区
(3) 季风区 强
(4)做好地下排水系统、多植树种草、洪灾来临时尽量往高处去、有洪水时不要进入地下涵洞、过街隧道等
【解析】本题以我国干湿地区图为材料,涉及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和简称、干湿地区的划分、季风及其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以及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郑州市是河南省的行政中心,河南省简称豫。
(2)郑州市年平均降水量在400毫米到800毫米之间,属于半湿润区。
(3)郑州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为郑州带来降水的主要是夏季风,受夏季风影响较大,由于夏季风很不稳定,有的年份来得早、退的晚;有的年份来得晚、退的早;有的年份风力强盛;有的年份势力不足,造成旱涝灾害频繁。今年夏天郑州市遭受特大暴雨,造成市区多地被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遭受了巨大损失,是由于今年夏季风的势力强造成的。
(4)郑州市遭受洪水灾害是由于郑州市连续的强降水超过城市的排水能力,使城市内严重积水导致的。为此,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预防和改进:一是切实做好地下排水系统的设计和施工,增强城市的排水能力;二是多植树种草,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三是适当建设城市透水路面,使雨水可直接渗透到地下;四是洪灾来临时尽量往高处去、有洪水时不要进入地下涵洞、过街隧道等。
28.(12分)读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在世界上的名次我国人均量占世界人均量的比例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自然资源 土地 矿产 耕地 径流量 森林
总量在世界上的名次 3 3 4 6 6
我国人均量占世界人均量的比例 1/3 1/2 1/3 1/4 1/5
(1)从上表的数据可知,我国自然资源总量_______人均_______。
(2)从资源的再生角度看,矿产属于_______资源,森林属于_______资源。
(3)一个国家河流径流量的大小,大体可以表明这个国家_______资源的多少,如果对该资源利用不当,会出现的后果有_______。
【答案】(1) 丰富 不足
(2) 非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
(3) 水 水资源短缺
【解析】本题以“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在世界上的名次和我国人均量占世界人均量的比例表”为材料,设置了三道小题,涉及我国自然资源的总特征,自然资源的分类,以及水资源的利用现状,如何正确利用水资源,考察了学生对自然资源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根据表格可知,我国土地、矿产资源总量在世界都位居第三位;耕地资源位居第四位;河流径流量和森林位居第六位,除了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占世界人均量的一半,其它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不到世界人均值的一半,说明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
(2)从资源的再生角度看,矿产资源在短时间内不可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森林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属于可再生资源。
(3)一个国家径流量的大小,大体可以表面这个国家水资源的多少,如果对其利用不当,会导致水资源短缺。
29.(12分)(实践探究)
背景:某中学某班的同学通过互联网、电视、报纸杂志和书籍等,收集有关资料,开展主题为“自然环境对中国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的影响”的探究学习。全班同学分为服饰组、饮食组、民居组三大组,搜集中国典型地区的资料,以PPT的形式分享了学习成果,请你一起来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服饰组)服饰组的同学分别从分布、组成、样式等方面介绍了惠安女服饰特点。
◎福建省东南沿海地区惠安县的一种独特的妇女服饰。由“黄斗笠、花头巾、蓝短衫、银腰链、黑旷裤”组成;◎“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头部被头笠和头巾包裹得仅露出脸一封建;而腰、腹部却暴露无遗—民主;大筒裤的裤脚宽达40.4米—浪费;上衣却短得连肚脐也遮不住—节约。
(饮食组)饮食组的同学从饮食的材料、口味、做法、菜品等方面介绍了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的川菜
◎川菜以麻辣为特色;◎主要调味品有辣椒、胡椒、花椒、豆瓣酱等;◎善用小炒、干煸、干烧和泡、烩等烹调法;◎代表菜品有鱼香肉丝、麻婆豆腐等。
(民居组)民居组的同学从建筑过程方面介绍了黄土高原的地坑院。
◎豫西黄土高原地区的一种传统民居;◎在平整的黄土地上,挖一个边长为10至12米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深坑,深6至7米,然后在四壁凿挖孔窑洞,窑院一角的一孔窑洞挖出一个斜向弯道通向地面,作为居民出入院子的门洞。
探究:
(1)从劳动的角度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推测惠安女“封建头,节约衫,民主肚,浪费裤”服饰特点的好处。
(2)分析说出四川盆地地形、气候对麻辣味为特色的川菜形成的影响。
(3)地坑院位置选择不当会造成坍塌,推测地坑院适合的位置。
【答案】(1) “封建头”:戴斗笠围巾可以遮挡风沙,防日晒;“节约衫、 民主肚”短衫便于劳作,挑石,补网都很方便;“浪费裤”:宽裤便于涉海,打湿易干。
(2)盆地地形、空气不易扩散,气候潮湿。
(3)选择在直立性好的地方。
【解析】本题以服饰、饮食、民居为材料,考查学生对自然环境对服饰、民居、饮食等方面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学会分析地理事物的因果关系。
(1)区域文化现象是在区域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形成的,往往能够反映区域的自然环境.“封建头”指头包裹的很严,反映出该地多风沙,日照强的气候特点;“节约衫、 民主肚”反映该地气温高的气候特征,同时也便于劳作;“浪费裤” 反映出当地的沿海环境,宽裤便于涉海,打湿易干.。
(2)四川盆地因盆地地形,地形封闭,四周高、中间低;加上当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潮湿,空气不容易扩散,湿气重,人们通过吃辣来驱除湿气。
(3)地坑院要选择在直立性好的地区,选择在不易积水、易通风的地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评估试卷
地理科目(商务星球版)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学校: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下图为中国的疆域及邻国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中国地理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南半球
B.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西半球
C.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D.从纬度位置看,中国领土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寒带
2.图中A地为我国领土的最北端,其位于( )
A.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B.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 D.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3.属于我国黄海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1年8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修改后的人口计生法规定,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我国制定人口政策的依据是( )
A.人口越多越好,人口越多经济发展越快 B.人口越少越好,人口越少经济发展效率越高
C.人口增长要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D.人口增长要与公民生育的意愿相适应
5.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但人口增长数量仍然很大,主要原因是( )
A.政策没落实好 B.人口基数大
C.人口自然增长率太高 D.人口死亡率低
6.“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实施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A.迅速增加劳动力数量 B.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C.增加人口流动性 D.解决就业困难问题
读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图1)和我国部分地形分布示意图(图2),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山脉中,属于我国地势第二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A.昆仑山脉 B.祁连山脉 C.横断山脉 D.太行山脉
8.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上最主要的地形类型是( )
A.高原 B.平原 C.盆地 D.山地
9.关于图中地势特点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B.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C.众多大河滚滚西流,便利东西交通 D.阶梯交界处落差大,不利于建设水电站
读下图,回答下列题。
10.四城市年降水总量的变化反映了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特点,表述最佳的是:我国年降水量( )
A.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B.由南向北递减
C.以银川市为中心向四周递增 D.由东向西递减
11.哈尔滨与武汉都具有的气候特点是( )
A.冬季温和多雨 B.雨热同期 C.夏季凉爽 D.炎热干燥
12.图中北京的气候类型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高原山地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读中国东部主要河流流量的年变化曲线,完成下面小题。
13.图中代表长江年变化曲线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4.四条河流中,共同的水文特征是( )
A.含沙量小 B.结冰期长 C.径流量变化小 D.汛期主要在夏季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土地基本国策,主要原因是我国( )
A.土地资源不可再生 B.土地资源总量很少
C.土地利用类型单一 D.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少
16.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耕地的是( )
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B.围湖造田,扩大耕地
C.科技兴农,提高土地生产力 D.占用大量耕地修建房屋
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一项战略性工程,对于南水北调工程的调水,用水及治污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三先三后”原则。结合资料,完成下列各小题。
17.南水北调工程主要解决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其调水的水源来自( )
A.长江流域 B.珠江流域 C.淮河流域 D.澜沧江流域
18.下列选项中,你认为哪些做法会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三先三后”原则相一致( )
①先节水后调水 ②先调水后治污 ③先用水后环保 ④先治污后通水 ⑤先环保后用水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④⑤
读2021年全国春播期预测图,完成下列各题。
19.关于我国东部地区春播期时间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推迟 B.由平原地区向高原地区推迟
C.华北平原地区在春分日前后进入春播期 D.最早进入春播期的是海南、广东、云南等省区
20.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各地春播期时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西南季风 B.地形地势 C.海陆位置 D.纬度差异
21.在新疆小张发现棉农出工和收工时间都比家乡晚2个小时左右,从地理的视角看其主要原因是( )
A.新疆地处内陆,白天比家乡更为炎热 B.由于地球自转,导致的时间差异
C.两地距离遥远,生活习惯存在差异 D.海拔较高,日落较晚
芯片是半导体电子元器件的统称,在现代电子与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下图为我国在建主流芯片项目的投资比重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目前我国主流芯片项目投资比重最大的地区是( )
A.环渤海地区 B.长江沿岸地带 C.珠江三角洲 D.其他地区
23.新一代“中国芯”的应用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
①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②推动我国科技的自主创新③与发展中国家经济联系逐渐减少④提高相关产品质量和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北京至张家口高速铁路于2019年12月30日正式开通运营,为即将举行的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奠定了基础。京张高铁是我国第一条高寒、大风地区设计时速达350公里的轨道高铁。八达岭长城站最大埋深120米是国内埋深最大的高铁地下车站。读图京张高铁线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4.影响京张高铁沿线站点的疏密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类型 B.地势高低 C.人口密度 D.乡村数量
25.八达岭长城站埋深大的主要目的是( )
A.保证安全性 B.保护地面建筑 C.节约建设用地 D.防止雨水渗漏
二、非选择题(共4大题,共50分)
26.(14分)第七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级行政单位如图示分布(阴影部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我国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级行政单位有_个,其中A、D两省的人口均超过1亿人,A、D的简称分别是_、_。
(2)图中①②之间虚线表示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该线的名称是_,分析该线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人口多的自然原因。________
(3)C地区在我国人口密度最小,主要原因是________。
(4)近年来,D省人口增长幅度最大,达37.5%,一跃成为我国第一人口大省,但是D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并不高。请你解释原因。
27.(12分)2021年7月20日郑州市下了一场特大暴雨,一个小时的降雨量达到了201.9mm,从17日20时到20日20时三天的过程降雨量突破600mm,创建站以来的历史记录,并造成市区多地被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遭受了巨大损失。完成下列小题。
(1)郑州市所在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是____。
(2)本市所在区域属于干湿地区中的____。
(3)该市属于____(填季风区或非季风区),根据季风活动的特点,今年夏季风的势力是____(强或弱)。
(4)为减少洪水灾害带给郑州市人民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你认为应该釆取哪些措施。
28.(12分)读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在世界上的名次我国人均量占世界人均量的比例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自然资源 土地 矿产 耕地 径流量 森林
总量在世界上的名次 3 3 4 6 6
我国人均量占世界人均量的比例 1/3 1/2 1/3 1/4 1/5
(1)从上表的数据可知,我国自然资源总量_______人均_______。
(2)从资源的再生角度看,矿产属于_______资源,森林属于_______资源。
(3)一个国家河流径流量的大小,大体可以表明这个国家_______资源的多少,如果对该资源利用不当,会出现的后果有_______。
29.(12分)(实践探究)
背景:某中学某班的同学通过互联网、电视、报纸杂志和书籍等,收集有关资料,开展主题为“自然环境对中国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的影响”的探究学习。全班同学分为服饰组、饮食组、民居组三大组,搜集中国典型地区的资料,以PPT的形式分享了学习成果,请你一起来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服饰组)服饰组的同学分别从分布、组成、样式等方面介绍了惠安女服饰特点。
◎福建省东南沿海地区惠安县的一种独特的妇女服饰。由“黄斗笠、花头巾、蓝短衫、银腰链、黑旷裤”组成;◎“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头部被头笠和头巾包裹得仅露出脸一封建;而腰、腹部却暴露无遗—民主;大筒裤的裤脚宽达40.4米—浪费;上衣却短得连肚脐也遮不住—节约。
(饮食组)饮食组的同学从饮食的材料、口味、做法、菜品等方面介绍了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的川菜
◎川菜以麻辣为特色;◎主要调味品有辣椒、胡椒、花椒、豆瓣酱等;◎善用小炒、干煸、干烧和泡、烩等烹调法;◎代表菜品有鱼香肉丝、麻婆豆腐等。
(民居组)民居组的同学从建筑过程方面介绍了黄土高原的地坑院。
◎豫西黄土高原地区的一种传统民居;◎在平整的黄土地上,挖一个边长为10至12米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深坑,深6至7米,然后在四壁凿挖孔窑洞,窑院一角的一孔窑洞挖出一个斜向弯道通向地面,作为居民出入院子的门洞。
探究:
(1)从劳动的角度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推测惠安女“封建头,节约衫,民主肚,浪费裤”服饰特点的好处。
(2)分析说出四川盆地地形、气候对麻辣味为特色的川菜形成的影响。
(3)地坑院位置选择不当会造成坍塌,推测地坑院适合的位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