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三人行联盟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历史试题(PDF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六安市三人行联盟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历史试题(PDF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2-28 15:47:58

文档简介

202
022届高
联考
历史试题
(考试时

试卷满分:100

考生务必
的姓名、准考证
填写在答题卡上
选择題时,选出每小題答業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業桐
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
题卡
写在本试卷
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
选择题(本题共24
每小题2


有一项
秦始皇采用“五德始终说”(即金、木、水
各代表一德)来宣扬秦代替周是水德代替火
德,并采用一整套相应的制度,如水德色尚黑,秦统
衣服、旗
皆上黑”。这一做法
在弘扬唯物主义思想
造成了民众的愚昧落后
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D.为其统治涂上神秘色彩
2.每年春耕前,东汉田庄主“赈赡穷乏,务施九族,自亲者始”;秋收前后
九族孤寡老病不
冬月腊日“请召宗族、婚姻、宾旅,讲好和礼,以笃
说明东汉地主
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B.注重封建等级秩序
族色彩比
D.生产生活自给自足
县是郡的下级

郡里汇报,接受郡的管辖;而郡
接受中央的管理。中央通过对郡县官员的考核来掌握他们的政绩,决定他们的升降任免


权威
D.消除地方割据
唐朝参加科举
人,须检核乡里名籍,“刑家之子、工贾殊类”及部曲、杂户、奴婢无权
举。一般农民
贫困,无法接受教育,绝大多数也无力
这说明科举
致社
B.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
C.具有


数有一定限额
科举出身的士大夫担任。他们一方面秉承皇帝的意志,在不同的岗位
另一方面又从统治者长远利益出发,制定了一系列包括限制和约束皇帝权力
内的制度和章程。这表明宋代
历史试题第
(共8页
帝的专制权力遭到了严
僚政治制度开始形成
具有皇帝和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特点
阀等级观念比较淡漠
6.《金史》记载,金
女真族原有的风俗传统淳朴诚实,必须继承发扬。他
人风俗,不知女真纯实之风,至于文
或不

排斥汉文化,坚守女真本民族文
反对全盘汉化,传承发展本民族文
张积极推进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
挖掘消失的女真文化风俗并发扬光
国先生
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中说:“明代的特点与其说是集权,不如说是分
权,是中央决策群体的扩大、行政权的进一步增大和政务处理的高度程式化。皇帝几十年不
是不可想象
明代则成为
实。”这说明明朝官僚
保证了明朝的长治久安
儒学作为统治的正统
与皇权是制约平衡关系
D.并不完全是君主的工具
清入关前
大政皆交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入关
统被继承下来。议政
满族上层贵族组成,也称"国议”,权力很大,“诸王大臣议论既定,虽至尊
何。”由此可见,议政

与欲大权独揽的皇帝抵触
B
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实际权力等同于明代
D.有利
汉族官僚支扫
学者评价太平天国对孔子的态度时说
堂里受鞭挞甚多,但这无非为了剥夺他
权威。权威一旦丧失
对孔子还是采取了给出路的政策。经过罚种菜地劳动改造后
能在天父天兄的身边得到一个座位,并准他在天享福
此可见,太平天国的反
在适应建设农民政权
B.摧毁了儒家思想的统
贯穿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始终
D.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源
0.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后,君臣朝野之间,往往视之为不祥之物,士大夫多耻预其选。终晚
清之世,国史馆大臣出任军机处、内阁、部院者皆立年表
事总理衙门之人,则独无
表。材料表明
朝上国的观念已经动摇
清廷被迫适应外国侵略需要
长期闭塞遗存的思维惯性
新而不除旧成为时代特征
历史试题第
(共8页三人行 2021-2022届高三 12月联考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24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答案】D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秦始皇宣扬“五德始终说”,认为秦代替周是天命所归,这一做法
为其统治涂上了神秘色彩,故选 D项。秦始皇的这一做法体现了唯心思想,排除 A项;材料
没有涉及对民众的影响,排除 B项;C项与材料无关。
2.【答案】C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东汉地主庄园宗族之间互相扶持和帮助,带有浓厚的宗族色彩,
故选 C项。材料没有涉及阶级矛盾尖锐、封建等级秩序,排除 A、B项;材料体现的是宗族
之间的互助,而非生产生活的自给自足,排除 D项。
3.【答案】B
【解析】由材料可知,中央通过对郡县的监察和考核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故 B项正确,排
除 A;郡县制是地方行政制度,而非中央行政制度,故 C项错误;郡县制的实行有利于防止
地方割据分裂,但不能消除地方割据,故 D项错误。
4.【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了在唐朝,商人子弟不能参加考试,穷苦子弟无力应举,说明了科举制不
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故选 C项。A、B项材料没有体现;材料没有涉及录取人数问题,
排除 D项。
5.【答案】C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宋代由于科举制的实行,士大夫集团不断扩大,他们一方面秉承皇
帝的意志,另一方面又对皇权多方面限制,进而形成了士大夫和皇帝共治天下的局面,故选
C项。材料体现的是皇权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不能体现专制皇权的严重削弱,排除 A项;
官僚政治制度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开始出现,排除 B项;材料没有涉及等级观念问题,排
除 D项。
6.【答案】B
【解析】材料“汝辈自幼惟习汉人风俗”,说明金世宗并非排斥汉文化,而是要求后人不能“惟
习”,不要“忘本”,要发扬光大本民族优秀传统,B项正确,A项排除。金世宗积极推进民族
文化交流符合史实,但与材料不符,排除 C项。金世宗要发扬本民族文化,但当时民族文化
风俗并未消失,故 D项错误。
7.【答案】D
【解析】明代君主专制体制下,官僚制对君主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制约,并不完全是君主统治
的工具,故选 D项。A项与史实不符;材料没有涉及儒学,排除 B项;C项不符合事实。
8.【答案】A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议政王大臣会议大权在握,“诸王大臣议论既定,虽至尊无如之何”,
1 5
高三历史参考答案 第 页 (共 页)
说明它的存在严重削弱了专制皇权,故选 A项。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排
除 B项;议政王大臣会议与明代内阁权力并不等同,排除 C项;该机构有利于满洲贵族专权,
排除 D项。
9.【答案】A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太平天国反孔主要是为了消除孔子的权威,孔子的权威消除后,
还是给了出路的,这说明太平天国反孔主要是在消除其权威后,确立上帝为唯一的真神,旨
在适应建设农民政权需要,故选 A项。太平天国并没有摧毁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太平天国
后期又恢复了儒学的地位,排除 B、C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源是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
性,排除 D项。
10.【答案】C
【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总理衙门主管与外国人的事务,总理衙门成立后,受到当时人们
的歧视,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这说明由于长期闭关锁国形成的思维惯性很大,故选 C项,
排除 A项;材料体现的是人们对总理衙门的不公,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总理衙门的创立是
“布新”,材料没有涉及“除旧”问题,排除 D项。
11.【答案】B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甲午战争幸存者认为,除衣冠语言外,均当仿照西法。这一论断说
明了中体西用的弊端,故选 B项。甲午战争失败的根源是日本实力的强大,中国制度的落后,
排除 A项;C、D项与材料“海军所有章程,除衣冠语言外,均当仿照西法”不符。
12.【答案】D
【解析】严复通过编译《天演论》,宣传变法思想,提倡救亡图存,这些思想的介绍和传播,
促进了思想启蒙,故选 D项。进化论不适用于人类社会,并不是对社会规律的正确认识,排
除 A项。B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排除 C项。
13.【答案】A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近代上海是“一市三治”,分为华界、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具有明显
的半殖民地色彩,故选 A项。租界的出现,客观上有利于革命活动的开展,排除 B项;材料
不能体现无产阶级队伍相对集中,排除 C项;虽然有单独的法租界,但不能说明法国势力最
为强大,排除 D项。
14.【答案】D
【解析】由材料可知,该决议主张在民主革命阶段,进行消灭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这
显然混淆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属于“左” 倾冒险主义错误,故选 D项。这种
论调否定了中国革命的不平衡性和艰巨性,排除 A项;这种论调否定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
理论,排除 B项;这种论调严重脱离了中国的国情和中国革命的实际,排除 C项。
15.【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了 1954年宪法的制定过程听取了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说明 1954年宪法
的制定,具有严肃性和群众性的特征,故选 B项。材料只涉及 1954年宪法的制定过程,没
有涉及其内容和特点,排除 A、C、D项。
16.【答案】A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决议强调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作用,这是对人民公社“一大二公”
2 5
高三历史参考答案 第 页 (共 页)
的纠偏,说明八届六中全会已觉察到“左”的错误倾向,故选 A项。材料反映的是人民公
社化出现的问题,B项反映的是大跃进中出现的问题。材料没有为后来经济改革奠定理论基
础,排除 C项;材料没有涉及国民经济比例问题,排除 D项。
17.【答案】C
【解析】邓小平阐述了关于和平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判断世界性战争在很长时间内不会爆发,
这在客观上有利于我们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有利于改革开放,故选 C项。中
美关系在 1972年已经实现正常化,排除 A项。多极化格局没有形成,排除 B项。该论述与
“一国两制”无关,排除 D项。
18.【答案】D
【解析】由材料可知,“坐在桌子旁的人”的出现主要是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各国货币兑
换出现困难,于是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兑换的人,故选 D项。货币兑换困难不能说明奴隶
制的繁荣,排除 A项。材料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 B项;材料没有涉及各城邦的独
立地位,排除 C项。
19.【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欧洲出现了“价格革命”。“ 价格革命”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转型,即封
建势力的衰弱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故其最大影响是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故选 B项。其他三
项均不是最大影响,排除 A、C、D项。
20.【答案】A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法国确立了资本主义政体,再结合“立法权属于选举产生的
立法议会,行政权归国王”可知,故 1791年宪法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而非共和制,故选 A
项,排除 B项。C项与事实不符。D与史实不符。
21.【答案】C
【解析】19世纪 60年代,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美国南北经济获得了较快发展,而南方试
图依靠棉花与北方对抗,认为棉花能够把世界绞死,这从侧面说明南方成为重要的棉花产地
故选 C项。材料不能说明南方经济实力超越北方,排除 A项;材料没有涉及南方和英法的
关系,排除 B项;材料体现的是棉花的作用,不能说明棉花是主要的工业原料,排除 D项。
22.【答案】C
【解析】列宁主张首先实现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其次通过内部斗争,把资产阶级政党排除出
苏维埃,最终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说明列宁希望革命能够和平发展,故选 C项。材料没有
涉及国家政体问题,排除 A项;列宁主张一切权力归苏维埃,而非两个政权长期共存,排
除 B项;材料没有涉及封建残余问题,排除 D项。
23.【答案】A
【解析】梅隆认为“我不相信我们的社会制度在根本上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作家李普曼也认
为人们还认识不到危机的根源所在,说明两人都没有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存在弊端,故
选 A项。材料没有体现两人主张国家干预或减少干预,排除 B、D项。材料没有涉及繁荣
与危机的关系,排除 C项。
24.【答案】B
【解析】罗斯福把国际关系比作一场橄榄球赛,美国在比赛中“充当球赛进行高潮时最后得
3 5
高三历史参考答案 第 页 (共 页)
分的跑垒手”,这个比喻反映了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故选 B项。二战后形成了两极格局,
并非美国主导的世界,排除 A项;1944年冷战还没有开始,更谈不上多极化格局问题,排
除 C、D项。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小题,共 52分。
25.【答案】
(1)君主权力加强的推动;(2分)科举制实行的促进;(2分)封建经济发展的影响;(2
分)世家大族自身腐朽衰落的影响。(2分)
(2)贵族势力全面掌控了国家政治权力;(2分)贵族政治与民主政治并存;(2分)贵族
力量主导了民主政治的进程。(2分)
(3)不同点:英国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完善和发展,而中国则导致了君主专制的加
强。(5分)
相同点:都促进了政治开放性的增强;(2分)都适应了当时新兴政治力量的需要;(2
分)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政治公平的发展。(2分)
【解析】
(1)要依据材料中的“君主地位相对不稳固”和所学知识中科举制的实行、封建经济的发
展和世家大族自身腐朽衰落等概括出原因。
(2)要依据材料中的“‘光荣革命’后”“全面控制了国家各种政治权力”和所学知识,
从贵族掌握国家政治权力、贵族政治与民主政治并存和及贵族力量主导了民主政治进
程等分析出特征。
(3)先要依据材料中的“政治权力全归天子所有”“议会改革”等信息得出不同点,再结
合所学知识从促进政治的开放性、适应新兴政治力量的需要和客观上有利于政治公平
的发展等分析出相同点。
26.【答案】
(1)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又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调节生
产,以适应市场的变化,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有利于企业改善经营,降
低成本,提高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9分)
(2)罗斯福反托拉斯的斗争,其目的并不是消灭托拉斯本身,而是整顿资本主义经济秩序;
他反对托拉斯的斗争,对于整个托拉斯是有利的,对中小资产阶级也起了安抚的作用;
归根结底,有助于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6分)
【解析】
(1)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分析说明。
(2)辩证看待罗斯福的反垄断斗争,指出其目的是完善资本主义制度,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27.【答案】
示例:
县级政区最具稳定性。(2分)
说明:县作为中国最古老的行政建制,产生于春秋,发展于战国,巩固于秦汉。至现代,
作为国家结构的基本单元,已经有了 2000多年的历史。无论朝代如何兴替,政府层级如何
变化,县级政区始终是最稳定的一个层级。自古以来,对县进行有效治理都是中国政府层级
4 5
高三历史参考答案 第 页 (共 页)
体制变化的关键因素。县级政区长盛不衰,是历代王朝对整个国家进行有效管理的基石,是
协调与平衡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核心。(10分)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首先,提取有效信息整合提炼主题,如县级政区最具稳定性、
地方层级体制的变化,体现了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博弈。然后,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
说明即可。
5 5
高三历史参考答案 第 页 (共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