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宣州区中学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12月月考
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计64分)
日、气、朔是中国古代历法(下图)的3种基本元素。“日”就是一个太阳日,为24小时。“气”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从冬至开始,到下一个冬至,是一个回归年,一个回归年划为24份,称为二十四节气。“朔”指的是阴历每月初一的时候,日、月之间的位置关系所体现出来的月相。古代先民根据历法将太阳升落方向用太阳方位角来表达,如“正九出巳没庚方,二八出兔没鸡场”。日出方位角,即日出时太阳所在方位与正东方向的夹角。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正九出巳没庚方”指阴历正月、九月( )
A.日出方位角正东偏北约30° B.日落方位角正西偏北约15°
C.日出方位角正东偏南约15° D.日落方位角正西偏南约30°
2.图中立秋的日期大约是( )
A.10月8日前后 B.9月7日前后 C.7月23日前后 D.8月7日前后
3.从“气”开始日期六个月内( )
A.乌鲁木齐市白昼渐短,黑夜渐长 B.地球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变快
C.北京室内正午采光面积逐渐变小 D.海口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
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定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主要由晷盘、晷针和底座组成。图1为赤道式日晷示意图,图2为清华大学日晷景观和某日某时刻晷影(晷针的影子)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4.某地晷盘与底座的夹角α=50°,则该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 )
A.53.5° B.63.5° C.73.5° D.83.5°
5.清华大学日晷的晷影( )
A.长短在一年中基本不变 B.夏至日呈逆时针方向转动
C.夏至转过的角度一年中最大 D.图示时刻约为北京时间16时
苏特西岛位于冰岛以南32千米处,该岛是由于1963年的火山喷发所形成,岛屿形成时四周是由相对松散的火山灰组成的陆地,中部是坚硬的熔岩,总面积为27平方千米,当前岛屿面积仅剩14平方千米。左图为岛屿位置,右图为岛屿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该岛中部熔岩最可能是( )
A.花岗岩 B.玄武岩 C.石灰岩 D.大理岩
7.推测该岛形成后面积不断缩小的主要原因是( )
A.大风和海浪侵蚀,破坏岛屿边缘 B.海平面迅速上升,淹没大片岛屿
C.地质构造频繁,海岛不断抬升 D.火山持续喷发,岩浆融化陆地
河口三角洲是在以河流沉积作用为主,以波浪微弱作用为辅的流水环境下形成的地貌类型。下图为河口三角洲生长的沉积模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影响图示河口三角洲发育的主要因素有( )
①河流流速 ②河水含沙量 ③湖岸走向 ④湖面风浪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9.图示心滩部位发育所经过的流水作用过程是( )
A.河流分汊→水流越岸→泥沙沉积→河床抬高 B.河床抬高→泥沙沉积→河流分汊→水流越岸
C.泥沙沉积→河床抬高→水流越岸→河流分汊 D.水流越岸→河流分汊→河床抬高→泥沙沉积
下图为日本富士山及周边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图2为某摄影爱好者于2020年1月21日拍摄的“钻石富士”景观(太阳“恰好”位于富士山山顶,状如钻石般耀眼)。完成下面小题。
10.该摄影爱好者拍摄“钻石富士”景观时的位置和当地时间最可能是( )
A.甲湖岸,5时前后 B.甲湖岸,8时前后 C.乙湖岸,5时前后 D.乙湖岸,8时前后
11.该月( )
A.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切断 B.印度半岛、中南半岛盛行西北风
C.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性降水 D.赤道附近的马六甲海峡巨浪涛天
干燥度又称干燥指数,它是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反映了某地、某时段水分的收入和支出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影响图中干燥度的分布因素是( )
A.纬度位置和地形 B.洋流和地 C.季风环流和纬度位置 D.季风环流和地形
13.酒泉等地的农民在瓜秧周围的表层土上铺上一些小石块,以提高西瓜的产量和质量,该技术叫“压砂技术”。酒泉西瓜农业生产的“压砂技术”能够提高瓜果质量和产量的原因是( )
A.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增大瓜田的气温日较差 B.增加土壤水分蒸发,增大瓜田的气温日较差
C.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减少瓜田的气温日较差 D.增加土壤水分蒸发,减少瓜田的气温日较差
广西宾阳县位于22°54′N—23°27′N,108°32′E—109°15′E下图示意宾阳县不同坡向月太阳辐射量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乙坡向是( )
A.东坡 B.西坡 C.南坡 D.北坡
15.甲坡向太阳辐射量5—7月小于其他坡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太阳方位 B.太阳高度 C.昼夜长短 D.天气状况
下图为甲、乙、丙三地大气环流年内控制时长分配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甲地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17.乙地( )
A.7月温和多雨 B.植被常绿,叶片坚硬 C.河流冰期长 D.黑土广布
18.丙地可能位于( )
A.西欧平原 B.密西西比河平原 C.恒河平原 D.亚马孙平原
2021年8月北京市小明曾到图示群岛中甲岛(图1)旅游,在甲地沿海地区拍摄到的“旗形”树景观图(图2),据导游介绍该地树形主要是自然因素造成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推断甲地沿海树木成为“旗形”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光照 B.风力 C.降水 D.气温
20.图中“旗形”树冠的朝向最可能为( )
A.西南 B.正南 C.东南 D.西北
下图是伊塞克湖区位略图,伊塞克湖海拔1608米,周围为天山山脉所围,面积和深度都较大,属构造陷落湖。湖区空气清新,矿泉比比皆是。游客在某季节有时能看到“湖中心晴空万里,湖岸四周的高山浓云密布,犹如一块巨大的碧蓝宝石镶嵌在灰色的幕布上”的气象奇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伊塞克湖东岸降水多于西岸的原因( )
①西风带来大西洋水汽,经过湖面,水汽增加 ②东岸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多
③在湖泊东岸受山地阻挡,被迫抬升,形成山地迎风坡降水 ④东岸河流众多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2.伊塞克湖气象奇观出现在夏季的形成原因( )
①伊塞克湖面积大,升温慢,湖泊气温低于湖岸陆地
②湖中心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
③从湖中心吹往湖岸的湿润气流遇高山地形阻挡抬升,形成云雾
④太阳辐射强烈,在湖中心附近形成热高压,湖岸则形成冷低压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右图是甲乙两地的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23.有关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可能位于地中海沿岸
B.甲地7月盛行西北风
C.乙地1月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D.乙地可能位于我国北方地区
24.甲地的典型植被( )
A.夏季盛叶、冬季落叶 B.叶面较小、叶质坚硬 C.夏季葱绿,冬季枯萎 D.根部粗大、根系较浅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沙漠东南部有湖泊70多个,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高大沙山(海拔1080-1590m)环抱湖泊的景观。苏木吉林湖就是其中之一,湖区全年降水量为163.6mm,全年蒸发量1261mm。下图示意苏木吉林湖补给量和排泄量动态曲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苏木吉林湖( )
A.主要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 B.参与海陆间循环
C.湖水比珠江水的更新周期长 D.不含有机物和无机盐类
26.苏木吉林湖湖水水位最高的月份是( )
A.2月 B.5月 C.7月 D.11月
蒸发雾是指当干冷空气流过相对温暖的水面,引起水急剧蒸发,水汽在寒冷空气中凝结为雾,发生在海面上的此类天气现象被北方渔民称为“海浩"。2020年大连附近海面多次出现了“海浩"奇观,海面上薄雾缭绕,宛如仙境(下图),吸引了大量市民前往观赏。据此完成下面题。
27.“海浩”现象常出现( )
A.春季子夜 B.夏季傍晚 C.秋季正午 D.冬季清晨
28.“海浩”现象发生时( )
A.海一气间温差大,风力较大 B.海一气间温差大,风力较小
C.海一气间温差小,风力较大 D.海一气间温差小,风力较小
读某年4月初某日8时我国局部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完成下面小题。
29.此时银川的风向大致是( )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30.未来几天,图中西侧的天气系统东移至华北平原,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是( )
A.大风频发,水稻倒伏 B.墒情变好,缓解春旱 C.光照充足,加强灌溉 D.气温回升,吹热风
全球天然矿泉水在地理分布上主要集中在36°N~46°N之间地带,被誉为世界“黄金水源带”。这一纬度带的高海拔地区,自然环境和地质条件独特。我国的长白山被公认为世界三大黄金水源地之一,下图示意我国长白山地理位置,长白山天池面积不足太湖的0.5%,蓄水量却接近太湖的一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1.长白山被公认为世界三大黄金水源地之一,主要得益于( )
A.纬度较高,全年气温较低 B.积雪融水多,岩层过滤作用强
C.土壤肥沃,森林覆盖率高 D.地壳运动较活跃,岩浆岩广布
32.天池面积不足太湖的0.5%,蓄水量却接近太湖的一半,主要原因是( )
A.湖水无外流通道 B.蒸发量较小 C.湖盆的透水性差 D.平均深度大
二、综合题(每题12分,共计36分)
3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某地理研学小组到河北省东北部大石河流域进行综合考察。他们发现在河流两岸分布有丰富的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附近最高峰是海拔493.7米的老君顶。整个地区正在进行着多种多样的旅游开发建设。图示意大石河某河段地貌景观。
(1)指出M处流水地貌景观名称,并分析该地貌的形成过程。(4分)
(2)研学小组成员在进行考察时发现N地附近有大量落石,对此作出合理解释。(4分)
(3)当地政府计划在老君顶景区建设水上漂流项目,请你从该项目开发的优势与劣势自然条件中,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评估。(4分)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图1为北美西岸部分地区略图。图2为图1中温哥华、旧金山两城市的气温、降水图。
(1)温哥华属________气候(类型),简述其气温特征 。(4分)
(2)与夏季比较,温哥华冬季降水较多,从风力、天气系统角度解释其原因。(4分)
(3)从大气环流对天气的影响分析,说明夏季甲渔场捕捞作业的天气条件。(4分)
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2021年国庆之际,以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1950年11—12月)为题材的电影《长津湖》正式上映。长津湖位于朝鲜东北部的盖马高原,高原平均海拔1300米,有“朝鲜屋脊”之称;气候寒冷,年平均气温1~2℃,最冷月平均气温曾达-25℃;年降水量580~750毫米。
材料二拉尼娜现象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相,常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也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它是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下降的一种现象,表现为东太平洋明显变冷,同时也伴随着全球性气候异常。
材料三东北亚部分地区示意图和盖马高原水系分布图。
(1)据材料分析,盖马高原地区的水系特征及形成原因。(4分)
(2)从地形地势、海陆位置分析长津湖地区冬季极易发生严寒天气的原因。(4分)
(3)据研究,1950年冬季长津湖出现的极寒天气与拉尼娜现象有关,试分析拉尼娜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对我国的影响。(4分)
(
试卷第
1
页,共
3
页
)
(
试卷第
1
页,共
3
页
)
宣城市宣州区中学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12月月考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C 4.C 5.C 6.B 7.A 8.A 9.C 10.B
11.A 12.D 13.A 14.D 15.A 16.B 17.B 18.A 19.B
20.A 21.C 22.C 23.B 24.B 25.C 26.B 27.D 28.A
29.D 30.B 31.B 32.D
二、问答题
33.(1)河漫滩。M处为凸岸,水流速度慢,洪水期接受泥沙沉积,枯水期出露,形成河漫滩。
(2)由于侵蚀岸(凹岸)一侧受流水侧蚀作用影响,岸边下部岩石被侵蚀掏空,导致上部岩石受重力作用崩塌。
(3)优势:山区地势起伏大,水流速度快(惊险刺激)。劣势:河流上游水量小;水量季节变化大,洪水期危险性强,枯水期水量过少;有结冰期。
34.(1) 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温和(冬暖夏凉),年温差小
(2)冬季南北温差大,西风更强盛;冬季海洋降温慢,沿海多温带气旋。
(3)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多晴朗、高温天气、海面风浪小、多雾天。
35.(1)水系特征:河流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河流短促。形成原因: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2)盖马高原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长津湖谷地呈东北—西南向分布,开口向鄂霍次克海敞开,利于冬季寒潮沿河谷南下,降温幅度较大;临近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携带着大量水汽,冬季降雪多。
(3)成因:信风带势力增强,赤道附近表层海水大规模向西运动,东太平洋海水上泛强烈,水温异常偏低,西太平洋海平面上升,水温异常偏高。
影响:我国易出现冷冬热夏,极端天气频发。
(
答案第
1
页,共
2
页
)
(
答案第
1
页,共
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