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25.古人谈读书
语文统编版 五年级上
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3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认识多音字“识”,理解“谓、岂”等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大意,并结合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课文给你带来的启发。
4.培养梳理信息,提炼概括把握内容要点的能力。
耻
诲
谓
诵
岂
chǐ
huì
wèi
sònɡ
qǐ
我会写
《论语》 朱熹(心、眼、口)
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读书的
整体感知
第一课时
(一)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
孔子(前551——479)中国伟大的哲学家孔子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的哲学思想提倡“仁义”,“礼乐”,“德治教化”,以及“均以民为体”。儒学思想渗入中国人的生活,文化领域中,同时与影响了世界上其它地区的一大部分人近两千年。
第一课时
相关资料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前面四个“知”是知道的意思,最后一个“知”通“智”,是聪明、智慧的意思。
【为】是。
注 释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翻 译
句意: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对待学习要有诚实的态度。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敏】勤勉。 【好】喜好。
【耻】以……为耻。
【下问】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注 释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翻 译
句意:天资聪明而又喜好学习,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不耻下问是学习态度。天下皆为我师,告诉我们不仅要向老师、长辈请教,还要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不以这样做为耻。不耻下问能帮到我们多方面汲取知识,完善自我。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识】这里读作zhì,记住的意思。
【厌】满足。 【诲】教诲。
【倦】倦怠。
注 释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翻 译
句意: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住,学习不知满足,教诲别人从不厌倦。
默而识之讲的是学习方法,要把学过的东西都默默地记在心里,不断积累知识;“学而不厌”是学习态度,勤奋学习不满足,“诲人不倦”是教学态度,要耐心地教导别人而不厌倦。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
句意:我不是生来就有学问的人,而是喜爱古代文化,通过勤奋学习求得学问的人。学习就像在追赶什么,怕赶不上,学到后又害怕自己会忘记。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来苦苦思索,但这毫无益处,不如去学习。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这句是关于学习态度的论述,告诉我们一个人不仅要勤奋学习,而且要有上进心,要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宋]朱熹
(二)
朱熹(公元1130年—1200年)字元晦,又字仲晦。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
第一课时
相关资料
朱熹的代表作品有诗作《春日》《观书有感》、著有《四书章句集注》。本文出自《训学斋规》。
注 释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谓】说。
【此】这里。
【漫浪】随意。
【决】一定。
【急】迫切、重要。
【岂】难道。
解释古文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句意: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
中心句。总领全文。总写读书要“心到,眼到,口到”。
“三到”指心要悟到,眼要看到,口要读到。心要悟到指思考,只有“悟”,即反复品味,才能理解书中精益;眼要仔细看,才能全面准确地记住知识,口要读出声来,以便通过听觉、视觉增强记忆,帮助理解。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句意:心思不在读书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既然思想不集中,就只能随随便便地诵读,绝对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句意: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思想既然已经集中了,眼睛、嘴巴的应用怎么会不到位呢 ”
“急”指要紧,紧要的事,强调了三到中“心到”的重要性,告诫我们:读书时,专心最重要。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反映了用心在读书中的核心作用,说明读书需要用心,只有专心一意,才能学有所成。
“岂”这里是“难道”的意思。作者把这个反问句作为全段的结束,强调作用。强调了“读书”心到的重要性。
根据这几句话,说说这“三到”之间有什么关系?
心思不在学习上,眼睛看得就不仔细,既然心思和眼睛不专心一意,口只是在随意地朗读,就很难长久记住所学的知识。“三到”之间相辅相成,联系紧密。
你是如何理解读书“三到”的?你认为“三到”之中哪个最重要?
心到:用心思考,深入理解文章的含义。眼到:认真地去看。口到:多读,读熟。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心到,只有用心思考,才会有大收获。
前两篇短文中,哪些句子谈的是读书态度?哪些句子谈的是读书方法?
读书态度:(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3)学而不厌。
读书方法:(1)默而识之。(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古人谈读书
论语
读书有三到
要有良好的态度和方法
心到
眼到
口到
谦虚
求实
好学
第一课时
结构梳理
主旨归纳
这两则古文告诉了我们古人关于读书的看法。第一则告诉我们读书学习的方法和态度。第二则古文讲到了读书时心到。眼到、口到之间的关系,告诉我们,读书时心到是最重要的。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
25.古人谈读书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搭配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开辟空地 制定公约 气候温顺 摆放搭石
B.保持平衡 保留意见 保管物品 保护实力
C.召集大臣 召开会议 召唤亲人 召见下属
D.饱览胜景 饱读诗书 饱含美食 饱尝艰苦
2.下列加点的字词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犹恐失之(仍然 担心) 不耻下问(耻辱 通“瞎问”)
B.终夜不寝,以思,无益 (睡觉 好处) 漫浪诵读(随意)
C.余尝谓读书有三到(我 曾经) 眼口岂不到乎?(难道)
D.记亦不能久也(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要紧,重要)
3.对下面广告语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是( )。
①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②牛奶香浓,丝般感受。
③只要您拥有春兰空调,春天就永远陪伴着您。
④神仙饮琼浆玉液长生不老,百姓喝莲塘高梁欢乐健康。
A.①双关 ②对偶 ③夸张 ④对比
B.①双关 ②对比 ③拟人 ④对偶
C.①比喻 ②夸张 ③拟人 ④对比
D.①双关 ②比喻 ③拟人 ④对偶
4.心既到矣,( )?
A.眼口岂不到乎 B.心眼既不专一 C.眼口岂不到矣
二、读句子,选择正确的字填空。
晦 悔 梅 悔
1.老师对我们的教 ,真似暮鼓晨钟,发人深省啊!
2.这篇文章滥用典故,有些句子读起来有 涩之感。
3.他不听劝告,结果上当受骗,如今后 莫及。
4.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 花扑鼻香。
三、加偏旁,组成新字,并组词。
止—____(______) 甬—____(______)
每—____(______) 胃—____(______)
己—____(______)
四、解释加点词。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敏:_________ 耻:_________
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识:_________ 厌:_________
3.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
非:_________ 好:_________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 ,是知也。
2.心不在此,则 , , ,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3.朱熹认为,读书需要 到, 到, 到。其中最重要的是 到。正所谓“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六、阅读《古人谈读书》,回答问题。
古人谈读书(节选)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下面对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敏而好学”中“好”的读音是“hào”,意思为喜好。
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句中三个“知”的意思相同。
C.“不耻下问”中“耻”的意思是“以……为耻”。
2.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对文段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默而识之”讲述的是学习方法。
B.“诲人不倦”和“学而不厌”讲述的是学习态度。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告诉我们学习中不能不懂装懂。
4.结合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文段中哪些话给你的启发最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C2.A3.D4.A
二、1.诲 2.晦 3.悔 4.梅
三、耻 耻辱 诵 朗诵 诲 教诲 谓 称谓 岂 岂止
四、聪敏。 以……为耻。 记住。 满足。 不是。 喜好。
五、1.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2.眼不看仔细 心眼既不专一 却只漫浪诵读
3.心 眼 口 心
六、1.B2.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3.B
4.启发:学习中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做事情要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