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之测量密度 导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 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之测量密度 导学案(无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2-29 14:15: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测量密度专题复习 导学案
【中考目标解读】:
1、复习测量密度的原理、方法,尤其是利用压强、浮力等测量的方法拓展(重点)
2、中考中大约占6分,题型以实验为主,知道浮力的计算方法和测密度的基本原理,并会用浮力测密度。(难点)
【知识回顾】
测量密度的基本原理ρ=
常用单位及换算:
【题型分析汇总】:
一、常规测量:
1、基础方法:
实验目的:测量固体、液体密度
器材:天平、量筒、水、刻度尺等,
固体:规则的:1)用天平测量物理质量    2)用刻度尺用几何方法测量体积
不规则的:1)用天平测量物理质量  
2)用排水法测量物理体积      (注意实验操作顺序)
液体: 1)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   
2)将适量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体积V1
3)称量剩余液体和烧杯的质量m       (注意实验操作顺序)
2、变形:
测质量:1)天平无砝码        2)改用测力计、杠杆等测量
测体积:1)固体中的漂浮物(加坠、用细铁丝压入等)
2)固体浸润、或溶与水、或与水反应等
二、利用压强测液体密度
【知识回顾】  液体压强公式:
1、用刻度尺、两端开口的直玻璃管(一端有橡皮膜)、烧杯、适量的水、足量的牛奶、细线。计一种测量奶密度的方法。
实验步骤:
(1)在玻璃管内倒入一定深度的牛奶;
(2)将管竖直放入水中,带橡皮膜水平时,用刻度尺量出管底到牛奶面和水面的深度,分别为h1、h2;
(3)根据p1=p2得表达式:ρ牛奶=h2ρ水/h1
2、U形管法:
器材:U形管、水、待测液体、刻度尺步骤:
(1)将适量水倒入U形管中;
(2)将待测液体从U形管的一个管口沿壁缓慢注入;
(3)用刻度尺测出管中水的高度h1,待测液体的高度h2;
(4)计算表达:ρ=ρ水h1/h2
(用此种方法的条件是:待测液体不溶于水,待测液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三、利用浮力测密度
【知识回顾】浮力的计算方法
1、压力差法F浮= 2、称重法F浮=
3、原理法F浮= = = 变形V排=
4、平衡法(漂浮与悬浮时)F浮= 变形
1、只有弹簧测力计:
例:实验目的:测量矿石的密度(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仪器:弹簧秤+水+容器+细线
实验步骤:(1)用测力计测出矿石的重力为G
(2)用测力计提起矿石,使其浸没在水中,矿石不与烧杯底接触,并读出测力计示数为F
思考:1、根据以上两步操作,矿石的质量m= ;
2、矿石所受浮力怎么表示?第2步操作中为什么强调浸没呢?矿石的体积怎么推导?
则矿石的体积V=
则矿石的密度ρ石=m/V=
拓展:在上述实验的结束后,有同学又加了一步操作,他又用测力计提起矿石,浸没在了另一种液体中,矿石仍不与容器底接触,读出此时的示数为F1。我们能不能根据这三步操作,推导出液体密度的表达式呢?
(提示:浮力这部分有关液体密度的公式是ρ液=F浮/(gV排))
组内讨论,并推导得出液体密度的表达式ρ液=
二、只有天平
例:实验目的:测量矿石的密度(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器材:小矿石,细线、天平和砝码、烧杯、适量水
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矿石质量m1
(2)用天平测出装满水的烧杯的总质量m2
(3)石块浸没在装水的烧杯中,水面稳定后擦干外壁,再测总质量为m3
思考:1、根据以上三步操作,矿石的质量m= ;
2、第3步操作中它为什么又强调浸没?矿石的体积V怎么推导?
则矿石的体积V=
则矿石的密度表达式为ρ石=
拓展:有同学用不同的方法也测出了矿石的密度,他的操作步骤为:(1)用天平测出矿石质量m1;(2)用天平测出装有适量水的烧杯的质量m2;(3)用细线系上石块放入装水的烧杯中,使其悬在水中调节天平平衡记下m3。
请小组合作,推导矿石密度的表达式。(提示:第3步比第2步天平的左盘所受的压力为什么会增加,增加的压力又等于什么?)
矿石的密度ρ石=
三、只有量筒
例:实验目的:测量木块的密度(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器材: 量筒、水、细铁丝
实验步骤:(1)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读出体积为V1;
(2)将小木块放入量筒中,使其漂浮,读出此时液面的示数为V2;
(3)用细铁丝将木块压入水中,使其浸没,并读出此时液面的示数为V3。
思考:第二步使木块漂浮,F浮=G,既G排=G,所以m排=m,那木块的质量m= ;
木块的体积V= ,所以木块的密度表达式为ρ木=
【小结】
测力计和水 天平和水 量筒和水
质量(m)
体积(V)
【中考真题练】
1、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石块的密度。(ρ=1.0g/cm3,g取10N/kg)
(1)用细线将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右图甲所示,石块重G= N。
(2)将石块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右图乙所示,石块受到的浮力F浮= N。
(3)石块的体积V= cm3。
(4)石块的密度ρ石块= g/cm3。
【拓展】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明又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石块浸没在不同液体中,收集了下表中的数据。
弹簧测力计示数/N 3.2 2.6 1.9 1.2
液体的密度/g·cm-3 0.8 1.1 1.8
(1)将表格补充完整。
(2)分析上表,小明得出此装置可作“密度计”,此“密度计”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
2、小红物理学习小组在“测量物质的密度”的实验中,所用器材有:天平、小石块、烧杯、水、细线等,她的实验过程如下:
(1)调节天平平衡时,应将游码移至 处,若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填“左”或“右”),直至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1。
(3)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置于天平上,平衡时的读数为m2。
(4)如图乙所示,接着用细线将石块拴住,使之完全浸没在上述烧杯的水中,天平平衡时的读数为m3(此时手向上拉住细线另一端,石块不触杯壁和杯底,水不外溢)。
(5)若水的密度为ρ水,则石块排开水的质量为 ,石块的体积为 。
(6)石块的密度表达式为ρ石 。
(7)此实验过程中若将(3)(4)顺序对换,则所测密度的误差是偏 。
3、如图所示,小明利用量筒巧妙地测出了小茶杯的密度.
A.将小茶杯放入量筒内,使其   水面,稳定后读出水面对应刻度值为Va;
B.再将小茶杯放入量筒内,使其   水中,稳定后读出水面对应刻度值为Vb;
C.向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面对应刻度值为Vc;
上述操作的合理顺序为   ;小茶杯密度的表达式:ρ=   .
甲 乙
PAG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