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专项综合全练5(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专项综合全练5(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2-29 00:15: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项综合全练(五)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一、实验探究题
1.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装置。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将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上,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一支完全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移动点燃的蜡烛,多做几次实验。
(1)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完全相同但没有点燃的蜡烛B,此操作目的是________。
(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________(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某同学无论怎样在桌面上调节蜡烛B,发现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3)实验中,如果把蜡烛A远离玻璃板,看到的像会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玻璃板,像的大小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若要确认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进一步的操作是________。
2.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竖立的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张白纸,再准备A、B两支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以蜡烛A为成像物体。
(1)该实验选择两个相同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关系。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此外,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________。
(2)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此时若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则像将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像的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的位置发现,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_。
(3)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是_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
(4)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3.小明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是否相等”,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单面镀膜的玻璃板、支架、白纸和刻度尺。
(1)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________。
A.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
B.两根粗细不等的蜡烛
(2)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将玻璃板立在白纸上,使玻璃板________那一面的下边线与直线重合(选填“有膜”或“无膜”)。
(3)用镀膜玻璃板和蜡烛做实验,实验环境有:①较暗的实验室;②特别亮的实验室。在________中进行实验效果好(选填“①”或“②”)。
(4)如果在做实验时,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都无法使其与玻璃板前蜡烛的像重合,则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
(5)小明重新调整实验器材,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①由表中的信息,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②该实验操作三次的目的是________(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A.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B.减小误差
4.如图甲,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竖立的薄玻璃板下方放一张白纸,再准备两支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
(1)平面镜所成的像比玻璃板成像更清晰,选择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理由是________。
(2)若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在桌面上移动蜡烛B,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
(3)为了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实验中选取器材的要求是________。
(4)为验证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5)如图乙、丙、丁是同学们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几种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序号)
A.若蜡烛A距玻璃板4cm,则蜡烛B距玻璃板8cm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
B.若蜡烛A在玻璃板中的像偏高且倾斜,则丙图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C.若在玻璃板与蜡烛B之间放一块挡光板,则不能透过玻璃板看到A的像
5.小明和小红利用如图甲所示玻璃门来探究平面镜成像的一些规律。
(1)如图乙,探究时小明先在房间A内的P点面向房间B站好,然后小红到房间B内,面向房间A站在M点,为了让小红所成的像落在小明身上,小红应向________(填序号)方向移动;
(2)小红到达指定位置,面向房间A站好后伸出了左臂。要想与小红所成的像对应,小明应伸出臂________(选填“左”或“右”);
(3)若小红远离玻璃门,则小明应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玻璃门,才能重新让小红的像落在小明身上,而且在小红移动过程中,小红的像的大小________;
(4)经过实验,小明得出的结论是像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物到平面镜的距离(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5)请在图丙中画出从实验者射向玻璃门的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
参考答案
一、实验探究题
1.答案:(1)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2)A 平面镜未与桌面垂直 (3)远离 不变 (4)把蜡烛B取走,把光屏放在蜡烛B的位置上,观察光屏上是否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确定像的虚实
解析:(1)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此操作目的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2)平面镜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A蜡烛发出的光经玻璃板反射,被人眼接收,才能看到像,故眼睛在A蜡烛所在这一侧;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A蜡烛所成的像可能偏高或偏低,这样B蜡烛与A蜡烛的像就无法重合了;(3)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物距与像距相等,且物、像大小相等,使蜡烛A离玻璃板远一些,它的像会远离玻璃板;物体不变,物体的像和物体大小相等,所以像的大小不变;(4)把蜡烛B取走,把光屏放在蜡烛B的位置上,看光屏上是否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从而确定像的虚实。
2.答案:(1)大小 较黑暗 确定像的位置 (2)靠近 不变 相等 (3)不能 虚 (4)B
解析:(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像大小关系;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能使蜡烛成的像更清晰;使用透明的玻璃板,观察到蜡烛A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蜡烛B,方便移动蜡烛B使其与蜡烛A的像重合,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当物体面镜时,像也面镜,像的大小不变。(3)撤去蜡烛B并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与玻璃板平行的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像,说明平面镜所成像是虚像。(4)为证实上述平面镜成像特点是否可靠,应采取同样的实验方案多做几次,避免实验现象的偶然性,即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进行与题述(2)相同的操作。
3.答案:(1)A (2)有膜 (3)① (4)玻璃板没有和桌面垂直 (5)①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②A
解析:(1)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所以选取的蜡烛大小相等,这样才能保证实验过程中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2)有膜一侧成像更清晰,所以有膜那一面的下边线与直线重合;(3)在较黑暗的环境中,光线与环境的对比度大,像显得更清楚,所以在较暗的环境中实验更好;(4)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如果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都无法使其与玻璃板前蜡烛的像重合,说明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5)根据表格数据,像距的大小等于物距的大小,说明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本题实验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通常多做几次实验,避免偶然性。
4.答案:(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不能 (3)选取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4)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直接看光屏是否能承接到像 (5)B
解析:(1)利用玻璃板既反光又透明的特点,可以成像也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如果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蜡烛A所成的像可能偏高或偏低,这样蜡烛B在桌面上移动时与蜡烛A的像不能完全重合;(3)实验时为了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应该选择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4)若想知道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下一步的操作是: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直接看光屏是否能承接到像;(5)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若蜡烛A距玻璃板4cm,蜡烛A的像距离玻璃板也为4cm,则蜡烛B与玻璃板相距4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故A错误。实验时玻璃板必须要与桌面垂直,如果不垂直,不论后面的蜡烛在桌面上怎样移动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丙图玻璃板中蜡烛A的像偏高且倾斜,故B正确。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因此,如果在玻璃板与蜡烛B之间放一块挡光板,仍能看见A的像,故C错误。
5.答案:(1)③ (2)右 (3)远离 不变 (4)等于
(5)如图所示
解析:(1)小红通过玻璃门成像,小红的像和小红关于玻璃门对称,小红所成的像落在小明身上,小明站立的位置即为小红像的位置,即小明和小红站的位置要关于玻璃门对称,所以小红应向③方向移动;(2)因为平面镜成的像和物大小相等,上下一致,左右相反,所以当小红伸出左臂时,小明要伸出右臂才能与小红所成的像对应;(3)若小红远离玻璃门,小红的像也远离玻璃门,所以小明应远离玻璃门;小红远离玻璃门时,像大小不变;(4)小红距离玻璃门三个小格,小明站立的位置相当于小红像的位置,小明距离玻璃门也是三个小格,得到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5)过入射点作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