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美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愿意亲近和了解中国戏曲美术。
2、能够区分中国传统戏曲的不同角色行当。
3、能够发现、总结戏曲脸谱的特征,并能表现于画面,独立创作个性鲜明的脸谱形象。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够掌握戏曲人物脸谱不同颜色所代表的人物性格,明辨 忠奸善恶。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独立创作脸谱作品。
三、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准备: 形式鲜明的戏曲脸谱资料。
学具准备:水彩笔(油画棒或彩铅)、图画本、铅笔、橡皮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中国戏曲作为独特的民族艺术文化,而京剧则被称为中国戏曲的“国粹”,然后一曲《贵妃醉酒》选段,引领学生们走进戏曲。
设计意图:一曲《贵妃醉酒》选段,不仅渲染了课堂气氛,导出课题,而且为下面的新课讲授奠定基础。
(二)【练习】我来填一填
戏曲人物分为(四)种角色行当,分别是(生、旦、净、丑)。每种角色还有更为细致的划分。“生”分为:老生、小生、武生、娃娃生。“旦”分为:青衣、花旦、武旦、老旦、彩旦。“净”分为正净、副净、武净。“丑”分为文丑、武丑。
设计意图:学生回答,掌握学生对戏曲的了解情况。
(三)【讲授】明辨:忠 奸 善 恶
净角指脸画彩图的花脸角色,看来并不干净,故反其意为‘‘净”。一曲《唱脸谱》生动道出,不同的颜色则代表不同的人物性格。
歌词: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紫色的天王托宝塔,绿色的魔鬼斗夜叉,金色的猴王,银色的妖怪,灰色的精灵笑哈哈。(背景音乐为《唱脸谱》)
小组讨论: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什么?它又代表什么样的人物性格 (多媒体出示图片)
(学生代表回答)红色:忠勇狭义、正面角色;黑色:直爽刚毅、勇猛智慧;白色:阴狠奸诈;蓝色:威猛、桀骜不驯;绿色:勇猛、莽撞;金银色:神仙、妖怪。(教师加以总结)
设计意图:一曲《唱脸谱》生动说明了在戏曲“净”角中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人物性格,让学生一眼可以分辨角色行当的忠奸善恶。让学生更多的了解戏曲人物扮相,了解不同颜色所代表的人物性格不同。
(四)【讲授】深入阶段 演示脸谱绘画步骤
脸谱的绘画过程:多媒体展示脸谱的绘画过程。与学生一起总结脸谱的绘画步骤。
脸谱的绘画步骤:①构图②大轮廓(画头型、定五官)③小细节(用线画纹饰)④涂画调整(多媒体展示)
设计意图:多媒体展示脸谱的过程及步骤,为学生下面的脸谱绘画奠定基础。
【作业】深入阶段 创作体会
多媒体出示主题:五月是我校戏曲活动月,通过本课学习为自己参加活动设计创作一副脸谱作品。
要求:造型美观,独具特色
【活动】学生评议阶段
教师指导学生绘画,并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生生互评,相互学习。
设计意图:在评价中学会尊重他人的想法,分享交流愉悦,学习他人的长处,寻找个体的价值。
(七)【课后拓展】拓展阶段
戏曲脸谱作为装饰性极强的一种美术表现形式,它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多媒体图片展示脸谱形象在生活中的装饰效果。)
设计意图:让学生去感受脸谱形象的装饰性所带给他们视觉上的美感和震撼。它不仅能够美化我们的生活,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未尝不是一种发扬与传承。
【小结】教学总结
1、利用书籍或网络资源,了解戏曲服装的特点,为下节课做准备。
2、中国戏曲博大精深,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戏曲美术是戏曲艺术密不可分的一部分,让我们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更好地欣赏和热爱中国传统戏曲艺术。
3、本节课不仅了解了中国戏曲,还勾画了五彩的脸谱,学生们表现的非常不错。课堂上未完成的脸谱作品,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并把作品粘贴到后黑板上加以展示。希望同学们在生活学习中善于发现。
设计意图:课已止而思绪存,将戏曲美术引入课下,引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