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1.中国画与油画》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冀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1.中国画与油画》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12-28 21:11: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国画与油画
一、教学理念
应新课标要求,本课的教学将以学生为主,通过欣赏、比较、感受、表达等活动方式,利用视频、动画、范画、自制教具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使学生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二、教材
本课内容出自冀教版美术七年级下册第一课,属于欣赏·评述领域。代表中国文化精髓的传统国画和承载西方文化灵魂的传统油画,是并立在世界画坛的两座高峰。本课的主要内容,就是对中国画和油画的特点进行比较,使学生学会欣赏和感受它们各自的独特美感。这将对下学期《西方绘画的色彩》和《学画中国画》两课的学习至关重要,同时,对学生进一步思考中西方文化的关系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欣赏、比较中国画和油画的经典作品,使学生初步认识中国画和油画的不同之处。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分析、探究中国画和油画的不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观,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多元文化。
四、学情
通过上学期的课堂观察和作业分析,我发现七年级同学在认知、理解等各方面都趋于成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美术欣赏与分析作品的能力,正在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观。
五、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中国画和油画的不同之处。
教学难点: 理解中国画和油画各自的艺术追求。
六、教法学法
教法:比较法、讨论法、引导法、讲授法、范画展示、教具展示、教学多媒体示范
学法: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首先展示自己带来的两幅画,一幅中国画,一幅油画,问问同学们喜欢中国画呢还是油画呢? 一下理由。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以此引出今天的课题:《中国画和油画》,顺利进入第二环节。
(二)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探究国画和油画的不同之处,因此我给学生设置了4个比较点,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探究一:造型手段(本环节主要采用比较法、讨论法教学) 首先播放国画和油画的绘画过程,通过更直观的视频观看,学生很轻易的就会发现国画和油画在造型手段上存极大差异,到底是什么差异呢?我要求学生看完视频以后分小组进行讨论,并展示国画《苏武牧羊》和油画《画室里的画家》,要求他们结合图片认真分析比较,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最终找到答案:国画以线造型,油画以色造型。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
探究二:画面效果(本环节主要采用引导法教学)
出示国画《多寿图》和油画《水果篮》,提出问题:两幅画都是水果题材,画面效果却截然不同,同学们能不能试着分析一下,看这两个画面各有什么特点?在此期间,我会给以学生必要的引导:在欣赏中国画时,要更关注画面上笔墨的变化,体会画家“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艺术理念。欣赏油画时要更关注画面上单纯、强烈的明暗关系,严谨、结实的形体塑造。通过老师引导,学生观察,最终形成结论:国画虽然外形不是特别逼真,但它追求情趣和意境,而油画则更追求真实的再现。
探究三:空间处理(本环节主要采用讲授法教学)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国画和油画在空间表现上的不同展示《清明上河图》再现北宋都城汴梁绵延近百里的风土人情。学生欣赏作品的同时我提出问题:为什么近百里的风景能完美浓缩在5米多长的画卷上?这个问题的设置是为了激发学生极大的探究兴趣,以此引出中国画的空间处理方法:散点透视。然后我让学生结合作品想象一下:如果你是画家,你会站在什么角度去观察?。
油画,我选择了荷兰画家霍贝玛的《林间小路》,我要求学生先自主学习,看看在这幅画上有什么视觉感受?通过观察,学生会发现这幅画有明显的深远的空间感。以此引出另一个名词:焦点透视。同样我引导学生去想象如果是自己在画这幅作品,将会站在什么角度去观察景物?以此来帮助同学理解什么是视点固定。明白焦点透视最基本的规律:近大远小。正是由于西方画家采用了焦点透视的这种更为科学和严谨的透视方法,油画画面才会给人更为真实的视觉感受。
探究四:工具材料、装裱方法(本环节主要采用教具展示教学) 我首先利用大屏幕展示不同的工具和颜料,并展示装裱完成的国画和油画作品,然后实物展示,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学生通过一次的观察、比较,将会在新的角度发现两个画种新的差异。
通过对以上四个探究点的学习,使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到了国画和油画的不同之处,理解了它们各自的艺术追求,实现了最初设定的教学目标。此时,我又引导学生:国画和油画画面效果各不相同,我们在欣赏的时候,不要局限于只有画的像才是好作品,中国画和油画就像两棵树上开不同的花,都很美,却美的各有千秋。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观,引导他们关注世界多元文化,以此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三)、知识小结 拓展延伸(5分钟)
课堂的最后,我和学生一起将今天所学进行小结:国画追求神似重写意,油画讲究形似重写实。它们虽然有很多不同之处,但是也有很多可以互相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我还要求学生课下利用网络,从政治、宗教、审美等不同方面探究造成中国画和油画所有不同的根源,以此作为拓展延伸,结束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