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5.探索焦点透视》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冀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5.探索焦点透视》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12-28 21:16: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探索焦点透视》教学设计
一、教材 ( http: / / web.5ykj.com )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美术下册——第五课《探索焦点透视》。本课主要内容是:焦点透视产生的基本原理以及在观察中总结出焦点透视的规律。课本从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研究焦点透视的一幅铜版画入手,通过适合学生的有趣练习,让学生明白透视的产生是经过了若干代艺术家的不懈努力。焦点透视的基本原理就是在平面上表现出眼睛所看到的物象及物象所处空间的视觉特征。要强调的是焦点透视的最重要的特征是视点固定。透视知识的学习不但可以丰富学生 ( http: / / web.5ykj.com" \t "_blank )的美术语言,提高学生 ( http: / / web.5ykj.com" \t "_blank )的空间表现能力,还可以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空间想象力,发展学生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并理解焦点透视的基本规律,并能结合焦点透视的表现方法进行绘画。
2、过程与方法:通过亲自实践和小组合作探究,发现并总结出焦点透视现象的基本规律和常见类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留意身边的景物,关注生活中的透视形态,增强对生活的热爱,提升空间造型与创造能力。
三、教法、学法:
本课的关键在于探索发现并掌握焦点透视的规律。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和学生的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讨论有机的结合起来。不能把过于专业和抽象的理论直接拿出来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描画的景象去“论证”。
因此本节课设计了四个活动,更多地让学生接触实际事物和具体环境,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同时结合教师 ( http: / / www.5ykj.com )的引导观察——情景创设——启发点拨——汇总归纳,以便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空间表现能力。本课的基本教学程序如下: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观察现象,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得出结论——教师引领,初步认识——进一步探索——课堂练习,巩固新知——作品展示,多样评价。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亲自探索和实践的过程,并发现总结出焦点透视的规律。
难点:运用焦点透视规律来表现生活中的透视现象。
五、教具准备:石膏正方体1个
学具准备:透明胶片、水彩笔、铅笔、画纸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春天来了,大家喜欢放风筝吗?(喜欢)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大风筝——看!(哇!)请同学们欣赏下吧:
数一数我的这个风筝由多少个小风筝组成?(数不清呀)(哦,近处的能看清,远处的都变成小黑点儿了!越来越小了!)
小结:有的同学可能怀疑是不是这个风筝本来就是近处的大远处的小呢?才会出现近大远小的现象呢。那么接下来我们看一段视频:
2、播放火车由远及近行驶的视频:
大家都认识火车,车厢可是从头到尾大小相同的。那么请仔细观察,画面中车厢从远到近视觉上有什么变化?(越来越大)
小结:同样大小的物体,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产生了近大远小的现象,最终聚焦成一点。我们把这类透视现象称为焦点透视。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探索焦点透视。揭示课题:探索焦点透视。
(二)观察现象,自主探究
1、请同学们打到书18页,结合文字部分分析上面那幅铜版画。
思考:这位画家在探索焦点透视时,他面前的画纸是透明的吗?一头系在墙上的绳子是干什么用的?作画时可以随便移动静物或脚步吗?(画纸是透明的;绳子是固定视点的;作画时不可以移动静物或脚步。)
小结:同学们想不想体验一下这种绘画的方法呢?好,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图片,你们可以试着画一画,同时可以验证下刚才我们对思考的问题给出的答案。也可以画大屏幕的图片,只勾勒轮廓就可以。
(三)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好,大家画得都很认真!画家通过研究描绘的图像,发现了一些规律。下面,让我们也来研究下自己的画,看看你发现了什么?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看看哪个组发现的快,发现的多!
小组发言,总结归纳焦点透视的规律: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近实远虚。
(四)教师引领,初步认识
真是人多力量大啊,同学们发现的又多又准确。接下来,老师带领大家初步认识下焦点透视的一些基本术语:请看大屏幕,这是老师透过胶片要描绘的长廊。首先介绍视平线,然后依次介绍视点、消失点。对焦点透视有了初步认识,我们还要进一步探索:
(五)进一步探索
请同学们观察前面的石膏正方体,找一找,哪个正方体图形与你观察到的相似?请同学们再仔细比较下两组正方体图形有什么不同?(一组是正方体的一个面与我们视点相对,并且有一个消失点;一组是正方体的两个面形成的夹角与我们视点相对,并且有两个消失点。)
小结:物体有一个面与画面平行,并且只有一个消失点的透视叫平行透视,也叫一点透视。凡物体的两个面都与画面不平行,并且有两个消失点的透视称为成角透视,也叫两点透视。
(六)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1、生活中的焦点透视:
出示天安门图片,找找看哪里体现了焦点透视现象。
2、绘画中的焦点透视:
欣赏绘画作品,找出画中的透视现象。(国画作品、油画作品、学生的速写作品)
3、课堂练习:相信自己,你最棒!
请同学们试着画画生活中的场景,尽量做到符合透视规律。(屏幕出示四幅生活中的透视画面,可以任选其一。)
(七)作品展示、多样评价
欣赏他人的作品,交流感受,充分评议。通过自评、互评、老师评的评价活动,既帮助了各层面的学生都能体味到成功的喜悦,又能对照不同角度的评价内容,发现别人作品的优点,形成共享,体验学习的乐趣。
结束语:通过欣赏同学们的作品,能看出大家对本节课学习的焦点透视规律有一定的理解。透视法是一个重要发明,它的产生推动了绘画艺术的发展,并逐渐成为世界绘画艺术的潮流。希望同学们能保留这份对艺术的热情,不断探索与追求,大胆表现自己内心对生活、对艺术的热爱!我相信你们会描绘出自己更美好的明天!谢谢大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