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风景写生
课堂类型:绘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绘画临摹练习课
一. 教学内容:
理论知识:水彩画的干、湿画法
实践技能:运用水彩的干、湿画法技巧画简单的风景水彩画。
二. 教学目的:
1. 认知目标:理解水彩画的几种构图特点。
2. 能力目标: (1)学会水彩的干、湿练习,初步掌握简单的水彩风景画法。
(2)培养观察能力和色彩表现力。
3. 品德目标: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 情感目标:教育学生热爱生活、感受生活、美化生活。
三.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取景构图知识,初步掌握水彩的干湿画法,在此基础上学习简单的水彩风景画。
2.按照着色顺序,掌握好时间,控制好水分。(体会)
四. 教学用具准备:
范图、水彩纸、水彩颜料和毛笔。
五. 教学过程:
引导阶段:绘画包括哪一些画种呢?(1分钟)
展示两幅(水粉 水彩)作品提问:同学们能说两幅作品各是什么画?有什么不同特点吗?
和同桌讨论,老师提问学生回答。(3分钟)
水粉画厚重,覆盖力强,鲜明艳丽;水彩画轻快,润泽,水色交融,流畅。
发展阶段:
.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运用水彩颜料、水彩纸来描绘风景,表现美丽的自然风光。
引出课新题——水彩风景写生
定义:是水彩画的一种,运用水调和水彩颜料在水彩纸上描绘变现物象。
(要表现好水彩风景写生就学会水彩风景写生构图 写生的技法 突出写生作品应有的特点,一起欣赏作品-)
1.引导学生赏析多媒体范画中取景构图知识及水彩的干湿画法技巧,加深记忆和理解。
板书:水彩风景写生的几种构图 (8分钟)
1 这幅画采用哪种购图 你能说说它用哪些 技法吗
2 这是画树为主体的风景画,采用垂直线构图的形式;绘画技法上 远景和树叶用湿画法,树杆和树枝用干画法有助于空间感的表现
3.画面采用三角形构图; 近景树的刻画很细致.中.远景则作了概括,使画面虚实显得生动和巧妙.
4.辐射形构图;树木的错落有变化,线条疏密有对比,产生很好的节奏感.
5.S形构图., 河水天空运用湿画法,岸边的房子树木用干画法;主景(房子树木)色彩浓艳,次要的则轻描淡写,画面生动鲜活.
板书:水彩画法基本有两种画法即A. 干画法。B. 湿画法。
板书:水彩画特点轻快,润泽,水色交融,流畅。
2 教师示范并分析水彩的绘画方法,讲述绘画步骤。(8分钟)
教师进行干画法和湿画法的演示,用房子和树木为例,使学生直观感受水彩的画法步骤,更明白了水彩的画法,并知道怎么构图,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作画步骤如下)
1.2。
3. 4。
师生互动:(学生作业过程播放轻音乐同时幻灯片自动播放水彩风景写生作品及步骤)(20分钟)
教师告诉学生选好自己喜欢的风景画来临摹,然后构图,确定画面内容,按照刚才看到的示范练习湿画法和干画法;学会掌握水彩画
的构图特点和水彩画的干、湿画法。要发挥水彩画应有的透明感.笔触感.虚实感以此达到轻快.淡雅.流畅的特色。学生以2人为小组
开展实时写生,发扬互助协作的精神,互助互进共同提高绘画技巧、审美观。(巡回指导)
选景构图, 起形,以风景为例,用铅笔起稿时,不要反复涂擦,以免画纸起毛影响着色。
着色。注意老师的用笔,分析所画景物的色彩、远近和虚实关系使学生对其颜色的表现方法作到心中有数。
从主体景物深入,突出主景。
刻画,整理完成作品。整理画面是很重要的一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六.作业简评
(学生互评,老师小结)(4分钟)
七. 课后拓展:
通过本课教学,学生已经了解了水彩画的特点,并能运用干湿画法进行临摹。并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创作,课后尝试运用撒盐法、
油水分离法、刀刮法、涂蜡法等……
特别说明:本课中所采用的水彩画均为本人在课堂中自己创作。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