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天工开物——中国传统工艺美术 课件(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天工开物——中国传统工艺美术 课件(20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12-28 19:55: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天工开物——中国传统工艺美术
人教版 《美术鉴赏》 中国美术鉴赏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
这些是什么?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别具特色。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按照材料种类分:
①织物、②陶瓷、③玉器、④漆木、
⑤金属及⑥竹牙角玻璃
前四类尤具中国特色
工艺美术,功能与美观相统一,要兼顾人们对功能和审美两方面的诉求。
带着问题预习
1.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是如何做到功能与美观相统一、材料与技术相协调的?
2.如何理解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所蕴含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汝窑青瓷碗【瓷器】【宋代】
彩陶碗【陶器】【原始社会】半坡类型
珐琅彩雉鸡牡丹纹碗【瓷器】【清代】
一、功能与美观相统一 (1)造型
·中国工艺美术要兼顾人们对功能和审美两方面的诉求。在这方面,造型的表现更为突出。
·造型要遵循适用的原则,至少要“不妨于用”。因此,尺度合宜十分重要。
·从古至今,许多日用品的尺寸变化不大,如人们日常使用的碗。原始社会与今天的碗,口径大多在15厘米上下,口径、足径与高之比约为2:1:1。这种尺寸与比例令人视觉舒适(审美),端持方便(使用),放置安稳(使用)。
一、功能与美观相统一 (1)造型
绿釉皮囊壶【瓷器】【辽代】
高31.7厘米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青白瓷注子和温碗【瓷器】【北宋】
高27厘米
安徽博物院藏
·不同的生活方式也会催生出不同的造型。
·定居生活的农耕民族喜爱安定稳重、便于陈设的器物。
·而游牧民族更偏爱带孔、系且扁平的便携器物。
·二者体现了人们不同的功能诉求。
一、功能与美观相统一 (1)造型
·造型与装饰还应有助于用,功能性与审美性结合得越好,作品的艺术水平往往越高。
·以青铜器为例,商周青铜器造型十分丰富,模仿鸟兽形态的仿生尊、觥等水平尤高,造型生动而富有情趣。
西汉长信宫灯,中国汉代青铜器,1968年于河北省满城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西南约1.5公里的山崖上)中山靖王刘胜妻窦绾[wǎn]墓中出土。2010年作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展品展出。宫灯灯体为一通体鎏[liú]金、双手执灯跽[jì]坐的宫女,神态恬静优雅。灯体通高48厘米,重15.85公斤。长信宫灯设计十分巧妙,宫女一手执灯,另一手袖似在挡风,实为虹管,用以吸收油烟,既防止了空气污染,又有审美价值。此宫灯因曾放置于窦太后(刘胜祖母)的长信宫内而得名,现藏于河北博物院。
宫灯的整体造型是一个跪坐着的宫女双手执灯。头部、身躯、右臂、灯座、灯盘和灯罩六部分分铸而组装成的。宫女体中是空的,头部和右臂还可以拆卸。宫女的左手托住灯座,右手提着灯罩,右臂与灯的烟道相通,以手袖作为排烟炱的管道。宽大的袖管自然垂落,巧妙地形成了灯的顶部。灯罩由两块孤形的瓦状铜板合拢后为圆形,嵌于灯盘的槽之中,可以左右开合,这样能任意调节灯光的照射方向亮度和强弱。灯盘中心和钎上插上蜡烛,点燃后,烟会顺着宫女的袖管进入体内,不会污染环境,可以保持室内清洁。
宫灯的造型构造设计合理,许多构件可以拆卸。灯盘有一方銎柄,内尚存朽木。座似豆形。灯罩上方部分残留有少量蜡状残留物,推测宫灯内燃烧的的物质是动物脂肪或蜡烛。宫灯表面没有过多的修饰物与复杂的花纹,在同时代的宫廷用具中显得较为朴素。
釭灯:汉代流行的一种设计优秀的铜灯。设吸烟管能将烟气吸入灯身,灯身常可盛水,令烟气溶于水,以降低空气污染。灯罩能开合,以调节光线的强弱和光照的方向。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长信宫灯即属釭灯。
彩陶罐俯视图【彩陶】【马家窑文化】
汝窑青瓷水仙盆【瓷器】【宋代】
高6.7厘米,口径23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钧窑玫瑰紫釉花盆【瓷器】【宋代】
高18.3厘米,口径26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一、功能与美观相统一 (2)装饰
·与造型相比,装饰更多地关乎美观,并且随着时代演进变化更加自由、丰富。装饰的方法有很多种,最直观的是纹样。传统工艺美术装饰纹样繁多,几何纹、动物纹、植物纹、人物纹等,不一而足。纹样附着于造型,自由灵活但也不能完全摆脱适用原则。
·纹样以外,工艺美术还有纯以色彩为饰的手法。
二、材料与技术的协调
翠玉白菜【玉器】【清代】高18.7厘米,宽9.1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桐荫仕女图玉雕【玉器】【清代】高15.5厘米,长25厘米,
宽10.8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玉质。玉,石之美者。质地温润、叩击声音清扬即为美玉。
·巧色。又称“俏色”。 ·随形。余料再作。
蛋壳黑陶杯【陶器】【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
山东潍坊姚官庄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玉琮【玉器】【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
高8.8厘米,浙江省博物馆藏
·再优质的材料也要依靠工艺技术才能呈现其纯美质感。
·快轮——胎体轻薄蛋壳杯;
·碾琢——良渚玉琮细若毫发的神人兽面纹。
▲良渚神徽:天帝骑猪巡天图。已有无数专家学者试图解读良渚神徽的神秘内涵,各种观点天差地别,至今未有定论。大致共识是“神人骑神兽”,但对神人、神兽的精确内涵分歧很大。
曾侯乙墓青铜尊盘【青铜器】【战国】尊高30.1厘米,盘高23.5厘米,湖北省博物馆藏
曾侯乙墓的蟠螭纹青铜尊盘,纹饰玲珑剔透,风格纤丽奇绝,穷极繁縟、富丽之能事。这类精美纹样的制作得益于失蜡法的成熟。现代工业仍在使用这一工艺。
·雕漆是漆器的一种,其工艺是以熟漆在器物胎体上多次髹涂,达到一定的厚度在雕刻纹样。每次髹涂均需待上一道漆阴干才可进行。1毫米厚的漆层需要髹涂20遍左右。6-8毫米的漆层才可进行雕刻。因此,一件漆层肥厚、漆色滋润的雕漆至少需要髹涂上百道漆,甚至有的作品剔刻纹样还不止一层。
中国古代漆器的工艺,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夏代的木胎漆器不仅用于日常生活,也用于祭祀,并常用朱、黑二色来髹涂。殷商时代已有“石器雕琢,觞酌刻镂”的漆艺。西晋以后到南北朝,出现夹纻胎漆器,胎骨轻巧而坚牢。唐朝漆器大放异彩,呈现出华丽的风格,漆器制作技术也往富丽方向发展,金银平脱、螺钿、雕漆等制作费时、价格昂贵的技法在当时极为盛行。宋代漆器的制胎和髹饰技艺已经十分成熟,样式多且富变化,造型简朴,表现出器物结构比例之美,宋代漆器以素色静谧为主。明代时期的工艺美术跨入新的阶段,官方设厂专制御用的各种漆器,并由著名的漆艺家管理。髹饰工艺在这时有很大的革新,结合多种传统技法,两种以上的技法作结合,不同的文饰在不同的素地上更换,开创出千文万华的繁荣局面。
双层牡丹纹剔红盘·漆器·明代·高4.5厘米·口径32.2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云锦大花楼织机。大花楼木织机是织造中国云锦的工具,分为上下两层,需要由两个人同时操作才能开始织造。大花楼木织机是我国古代束综提花机中,最复杂、最奇特又最完美的织造工具。该织机长5.6米,高4米,宽1.4米,由1924个部件组成,之前专门为元、明、清的皇帝制作龙袍,现在用于制作云锦。
·云锦制造工艺复杂,代表着中国丝织技艺最高水平。但它的出现离不开大花楼织机和“通经断纬”工艺。由于换线方便,云锦色彩丰富,可达十几色以上。
三、历史与文化的增色
·一朝一制作,一代一风流。工艺美术是思想文化的载体,风格因时而异。
·商周狞厉
·秦汉古拙豪迈
·盛唐奔放
·两宋风雅
·明清世俗
各领风骚。
它们反映着不同时代的思想潮流、宗教信仰和审美理念。每件文物的背后都有一段历史、一段故事为其增色。
后母戊鼎【青铜器】【商代】通高133厘米,重875千克,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大盂鼎【青铜器】【西周】通高101.9厘米,重153.5千克,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玛瑙牛首杯【玉石器】【唐代】
高6.5厘米,长15.6厘米,口径5.9厘米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官窑青釉瓷贯耳瓶【瓷器】
【宋】高22.8厘米,口径8.3厘米,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青花麒麟纹盘【瓷器】【元代】
口径46.5厘米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拖普卡宫博物馆藏
阿拉伯文青花盘座【瓷器】【明代】
高16.5厘米,外径17.5厘米,内径9.6厘米,天津博物馆藏
粉彩九桃天球瓶【瓷器】【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
·蒙古族尚白尚蓝的审美偏好促成了青花瓷在元代的大发展。自此,蓝底白花、白底蓝花的中国青花瓷驰名中外,成为中华文明的又一名片。15世纪初郑和下西洋开启了中国发现世界的大航海时代,频繁的对外交流活动为青花瓷中就出现了不少仿西方造型和纹样的作品。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既有含蓄优雅之作,也不乏热烈奔放之例,体现了兼收并蓄的中华文化特质。
探索与发现
下面几段文字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对那种风格的偏爱?(狞厉、古拙豪迈、奔放、含蓄优雅、世俗),上面四件作品哪件更贴近这种风格?
·大圭不琢,美其质也。——《礼记》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nè]。王弼注“大巧因自然成器,不造为异端,故若拙也。”——《老子》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二十四诗品》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
【造型】
·尺度合宜
·线条洗炼优雅
【装饰】
·浅浮雕花卉
·简洁明了
【材料】
·优质硬木
·纹理美观
【技术】
·榫卯
几榻有度,器具有式,位置有定,贵其精而便,简而裁,巧而自然也。
小结:
《考工记》载:“天有时,地有气,才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之良不是任何单方面的优秀,而是集材美、技高、艺精于一身,方可称良。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底蕴赋予了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独一无二的气质,使其成为中国文化有别于世界其他文明的显著特点之一。
如今,现代工业对世界各地的传统工艺造成了巨大冲击。生活中的许多手工艺品被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取代,一些技艺濒临失传,另一些则发展为纯粹的观赏品,供旅游纪念、观赏之用。为此,我们更应该重视工艺美术的价值,发扬精工细作的工匠精神。
课后作业:
1.想一想,我们应该如何传承中国传统工艺美术?
2.预习下一课《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