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新知导入
山坡羊·潼关怀古
潼关历史悠久,闻名遐迩。古潼关居中华十大名关第二位,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马超刺槐、十二连城、仰韶文化遗址等名胜古迹星罗棋布;风陵晓渡、谯楼晚照、秦岭云屏等潼关八景,引人入胜。
潼关,位于关中平原东部,雄踞秦、晋、豫三省要冲之地。是关中的东大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居中华十大名关第二位,素有“第一关”的美誉,乾隆皇帝游历帝国大好河山,行至于此,也不免感慨潼关之险峻,并于城楼外横额上留下“第一关”的鎏金御书。
潼关
潼关的形势非常险要,南有秦岭,东南有禁谷,谷南又有12连城;北有渭、洛二川会黄河抱关而下,西近华岳。周围山连山,峰连峰,谷深崖绝,山高路狭,中通一条狭窄的羊肠小道,往来仅容一车一马。过去人们常以“细路险与猿猴争”、“人间路止潼关险”来比拟这里形势的隆要。
潼关
知识备查
张养浩(1270-1329) ,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元代文学家。所作散曲以豪放著称。他是元代重要的政治、文化人物,其个人品行、政事文章皆为当代及后世称扬,是元代名臣之一。与清河元明善、汶上曹元用并称为“三俊”。代表作品有《三事忠告》,散曲《山坡羊·潼关怀古》等。初为山东东平学正,后任堂邑县尹、监察御史、礼部侍郎、礼部尚书、中书省参政等职。直言敢谏,曾因上书议论时政遭贬黜。至治元年(1321年)弃官还乡,以词曲诗文自适,朝廷数召而不就。天历二年(1329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应召任陕西行台中丞,致力救灾,劳瘁而死。
作者介绍
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散曲,是为配乐所写的歌词,是继诗词兴起的一种新诗体,主要分为小令、散套两大类。源于宋金之际,元代大盛。代表作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元曲四大家”) 。
小令一般指一支曲子(也就是一个曲牌);
散套由两支以上以至数十支同一宫调的不同曲子组成,首尾一韵到底。散曲没有动作和说白,便于清唱,套曲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
文体知识
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位于"元曲四大家"之首。
关汉卿《窦娥冤》
马致远《汉宫秋》
郑光祖《倩女离魂》
白 朴《梧桐雨》
王实甫《西厢记》,在当时杂剧中,号为"天下夺魁",对后世影响很大。
背景资料
知识备查
潼关位于东西两京(洛阳、西安)之间,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常常触动行经者的怀古之情。
张养浩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天历二年(1329年),因关中旱灾,他被任命为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民。这首元曲就是他赴陕西救灾途经潼关时所作。
题目解说
曲牌名。
题目。
山坡羊·潼关怀古
意思是凭吊古代遗迹,追怀古人古事,抒发作者的情怀。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诗歌,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整体感知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群峰众峦像在这里聚集,大浪巨涛像震怒了,华山在腹,黄河守门,好一条潼关路。
聚:汇聚、聚集,用动词来表现群峰众多的样子。
怒:这里比喻气势强盛,不可阻遏。
整体感知
2.反复朗读诗歌,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山河表里:外面是华山,里面是黄河,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表,外。里,内。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唉!一朝兴起,老百姓受苦;一朝衰亡,老百姓仍受苦。
兴:兴盛,与下面的“亡”表示改朝换代。
整体感知
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遥望西都我心潮起伏。令人伤心的是途径秦汉故地,万间宫殿都化作了泥土。
西都:长安。 躇踌:迟疑不决。这里形容心潮起伏。
秦汉经行处:途中所见的秦汉宫殿遗址。 经行处:经过的地方。
精讲细研
1.反复朗读课文,说说这首小令根据内容可以分为几层,每一层写的是什么。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第一层:潼关地势险要,是兵家必争之地。
第二层:由地势险要转入怀古情思。
第三层:表达对百姓疾苦的无比愤慨和深切同情。
精讲细研
2.从用词和修辞的角度赏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一句。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
一个“怒”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怒”字还把河水人格化,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
精讲细研
山河表里潼关路。
为此景所动,第三句写潼关位于群山重重包围之处,黄河奔流其间,至此潼关之气势雄伟可见一斑,如此险要之地,暗示潼关的险峻,乃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由此引发了作者下文的感慨。
精讲细研
作者远望长安,往日辉煌的西都,如今却是一片荒凉,顿生悲哀伤感之情。
2.“望西都,意踌躇”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怎样理解“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写出了朝代由盛到衰的变化,其间必有无数悲戚的历史,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跃然纸上。
精讲细研
4.如何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
“兴,百姓苦”的原因是王朝之“兴”必大兴土木,搜刮民脂民膏,百姓不堪其苦。像秦王朝兴起时,筑长城,开驰道,造宫室,劳役繁重,百姓受尽了苦。“亡,百姓苦”的意思是王朝灭亡之际战乱频发,民不聊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深刻而警策,揭示了一个历史规律:不论朝代“兴”“亡”,受苦的都是百姓。
精讲细研
5.这首曲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这首散曲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对统治阶级残暴贪欲的痛恨和对劳动人民所受苦难的同情。
合作探究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和《山坡羊·潼关怀古》均为怀古之作,说说它们分别咏叹了怎样的历史,表达了怎样的怀古之情。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心中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
《山坡羊·潼关怀古》通过作者的所见所感,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对统治阶级残暴贪欲的痛恨和对劳动人民所受苦难的同情。
概括主题
课堂小结
《山坡羊·潼关怀古》这首散曲借凭吊潼关古迹来抒怀,写出了作者的悲愤伤感之情,揭示出人民悲惨命运的根源所在,表达了作者关心百姓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抒发了作者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和对历代统治者的谴责。
写作特色
全曲先写山、河、关、路,再回顾历史,最后才点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主题,将苍茫的景色、深沉的情感和精辟的议论完美结合,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情由景生。
写作特色
在叙议中,先写潼关地势险要,引出历代战祸,并通过“望”和“伤心”引入自己的感慨:战祸之深,灾难之大,令万间宫殿“都做了土”。最后以警句的形式一针见血地揭示了历代王朝无论兴亡,最终受苦遭难的都是老百姓的残酷现实。鞭辟入里,精警异常,闪烁着夺目的思想光辉。
吊古伤今,层层深入,揭示主题。
写作特色
3.写景、抒情、议论,完美结合。
作者先描写潼关雄伟险要的地势,然后由长安万间宫阙均化为“土”产生了深沉的感慨,最后发表议论,得出结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雄浑苍茫的景色,真挚深沉的情感和精辟的议论完美结合,使全曲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精读课文
写作特色
4.虚实结合,对比衬托。
眼前的潼关、华山、黄河是实写,潼关的历史是虚写。虚实巧妙地结合起来,以胜景的不变来衬托历史的多变,以潼关来做历史的见证,揭示了封建统治者因个人利益的争夺给人民带来的苦难,突出了主旨。
精读课文
5.语言生动,风格沉郁。
这首小令,写景,化静为动,赋予物以波涛汹涌的气势;回顾历史,感叹历史的兴衰更迭,把眼前的胜景和潼关的历史巧妙的结合;最后凭古吊今,以议论收束,既有怀古诗的特色,又有与众不同的沉郁风格。
板书设计
凭古吊今虚实互衬
潼关
山:峰峦如聚(视)
水:波涛如怒(听)
雄伟险要
兵家必争
怀古
望:宫阙万间(虚)
意:
伤心秦汉(实)
战争连连改朝换代
主旨
兴:大兴土木(批判)
亡:战乱频繁(谴责)
人民疾苦
深切同情
忧虑国计民生
(写景)
(抒情)
(议论)
拓展深华
山坡羊·骊山怀古
元 · 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
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
列国周齐秦汉楚,
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诗歌比读,深化主旨
《山坡羊·骊山怀古》为张养浩途经骊山有所感受而创作的一首散曲。
六七句讽刺后人都已遗忘了前朝败亡的教训,结尾两句显示了一位封建文人对历史兴亡的大彻大悟。
此曲揭示封建统治者因荒淫奢侈和争权夺位而导致灭亡的历史教训。触目伤怀,引史为证,感情痛切,风格沉郁,抒发了世事无常、徒增悲叹的感叹。
补充资料
板书设计
写景
抒情
议论
地势险要
无限感慨
山:峰峦如聚
水:波涛如怒
望:宫阙万间
意:伤心秦汉
对封建统治者的批判
对百姓的同情
山坡羊·潼关怀古
同情人民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