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常见的数量关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现实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的过程,掌握“总价=单价×数量”“ 路程=速度×时间”等常见的数量关系,能应用这些数量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探索数量关系的过程体,培养初步的分析概括、归纳、类比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产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
使学生经历从现实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的过程,掌握“总价=单价×数量”“ 路程=速度×时间”等常见的数量关系,能应用这些数量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
使学生经历从现实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的过程,掌握“总价=单价×数量”“ 路程=速度×时间”等常见的数量关系,能应用这些数量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例2:买4支钢笔和5本练习。一共需要多少钱?
你从中能读出哪些数学信息?
讲授新课
师生交流数学信息,每种商品的单价各是多少?购买的数量呢?
交流后,教师指出:单价每支12元可以写成“12元/支”,元/支读作元每支。
提问:你知道练习本每本3元可以怎样写、怎样读吗?
交流后提问:先填写商品的单价和购买的数量,再分别求出总价。
提问:你能说说总价与单价、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交流后小结:总价=单价×数量。
重难点精讲
出示例3:
一列和谐号列车每小时行260千米; 李冬骑自行车每车每分行200米。
交流:每小时260千米、每分200米是速度,可以写成“260米/分”“200米/分”,千米/时读作千米每时,米/分读作米每分。
先填写和谐号列车与李冬骑自行车的速度,再分别求出行驶的路程。
路程与速度、时间之间有什么关系?
路程=速度×时间
已知路程和速度,可以求什么,怎样求?已知路程和时间呢?
通过上面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总价=单价×数量”“ 路程=速度×时间”都是生活中的常见的数量关系。
常见的数量关系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学会总结和应用数量关系。
归纳小结
通过刚才的探究,你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师生交流后小结:
“总价=单价×数量”“ 路程=速度×时间”都是生活中的常见的数量关系。
常见的数量关系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学会总结和应用数量关系。
课堂检测
.1、课桌椅的单价是325元/套,华新小学买了48套这样的课桌椅,一共要付多少元?
2、21×4= 9×60= 46×2= 15×6=
2×32= 25×3= 30×50= 3×27=
3、一架飞机的速度是285米/秒,这架飞机12秒可以飞多少米?、
4、《童话故事》的单价是18元/本,54元可以买多少本?
5、小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910米。他用13分钟从家走到学校,平均速度是多少米/分。
6、商店运进845个玩具熊。(1)已经按原价卖出了537个,已经收入多少元?
剩下的玩具熊按现价售出,还能收入多少元?
7、一辆汽车以85千米/时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8小时到达。从乙地返回甲地时,因为下雨,用了10小时。这辆汽车返回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时?
板书设计
常见的数量关系
“总价=单价×数量”“ 路程=速度×时间”都是生活中的常见的数量关系。
常见的数量关系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学会总结和应用数量关系。
作业布置
1、李老师买8个篮球用了360元,篮球的单价是多少元/个?
2、预习第31、32页的有关内容。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