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实例,理解并掌握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体会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过程。
2、使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加法运算的过程,积累一些数学活动经验,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和归纳等能力,发展初步的符合意识。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的实例,理解并掌握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体会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过程。
四、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的实例,理解并掌握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体会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过程。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例1:
28个男生跳绳 17个女生跳绳 23个女生踢毽子
跳绳有多少人?
你从中能读出哪些数学信息?
讲授新课
师生交流数学信息,探究问题:跳绳有多少人?
生思考后交流。
28+17=45(人)
17+28=45(人)
交流后小结:上面两道算式的得数相同,可以写成等式:
28+17=17+28
你能再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吗?
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出来吗?
师生交流: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Δ+○=○+Δ
③甲数+乙数=乙数+甲数
小结: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如果用字母a、b表示两个加数,上面的规律可以写成:a+b=b+a 这是加法交换律。
(三)重难点精讲
解决问题:跳绳和踢毽子的一共有多少人?
生探究后交流计算结果:
先算出跳绳的有多少人。
(28+17)+23
=45+23
=68(人)
先算出女生有多少人。
28+(17+23)
=28+40
=68(人)
上面的算式可以写成等式吗?
(28+17)+23○28+(17+23)
生尝试交流后出示:算一算,下面的○里能填等号吗?
(45+25)+16○45+(25+16)
(39+18)+22○39+(18+22)
生填完后交流并提问:比较上面的三组算式,和同学说说有什么发现。
交流:
每组两个算式中的三个数相同,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小结: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个加数,上面的规律可以写成:(a+b)+c=a+(b+c)
这就是加法结合律。
(四)归纳小结
通过刚才的探究,你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师生交流后小结:
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a+b=b+a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a+b)+c=a+(b+c)
(五)随堂检测
1、说说下面的等式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律。
82+8=8+82
(84+68)+32=84+(68+32)
75+(47+25)=(75+25)+47
2、下面的等式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律。
59+0=0+59
47+(30+8)=(47+30)+8
(74+49)+51=74+(49+51)
33+(48+67)=(33+67)+48
计算下面各题,并应用加法交换律进行验算。
690+174= 583+68= 795+367
4、38+76+24 88+45+12
38+(76+24) 45+(88+12)
板书设计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a+b=b+a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a+b)+c=a+(b+c)
作业布置
算一算比一比
45+56+44 45+(56+44)
67+31+33 31+(67+33)
2、预习第57、58页的有关内容。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