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九上人体生理活动综合概述-2
营养物质及其消化吸收
营养物质及其消化吸收
消化系统的结构及功能示意图
食物与营养
食物中的营养素:主要有水、无机盐、糖类、________、脂肪、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等七大类。
蛋白质
(1)供能物质:①糖类;②蛋白质;③脂肪。
(2)非供能物质:①水;②无机盐;③维生素;④膳食纤维
7. [2021温州16(3)题2分]温州地区端午节有吃粽子的习俗,其中“灰汤粽”特别受欢迎。制作灰汤粽的关键是做好“灰汤”。
(3)灰汤粽是将糯米用粽叶包裹,放在灰汤中煮制而成。 灰汤粽中为人体提供能量的主要营养素是_______。
糖类
消化系统
结构
功能:消化食物(糖类、蛋白质、脂肪),吸收营养物质
消化道(口腔→__→食道→__→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
咽
胃
消化系统
8.(2019·杭州)胃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下列有关胃的形态和功能表述错误的是( )
A.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利于暂时贮存食物
B.胃壁中有发达的平滑肌层,能不断蠕动促进食物与胃液的混合
C.胃壁中有胃腺,能分泌胃液,胃液具有杀菌、消化等作用
D.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消化酶,能完全消化食物中的脂肪
D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1.消化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物理性消化主要通过牙齿的咀嚼和胃肠的蠕动;化学性消化主要是利用_______,使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通过化学变化变成可吸收的物质。
2.食物中各种成分的消化。
①必须经过消化才能吸收的物质
物理性消化
化学性消化
消化酶
②无需消化可直接吸收的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
3._________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糖类(主要是淀粉)――――――→______
消化
唾液、胰液、肠液
蛋白质――――――→各种______
胃液、胰液、肠液
脂肪――――――→甘油和_______
胆汁、胰液、肠液
消化
消化
――→
吸收到
循环
系统
小肠
葡萄糖
氨基酸
脂肪酸
10. [2021杭州32题(1)2分]牙是人体口腔内的消化器官。而龋齿(俗称蛀牙)是青少年中发生率很高的牙病。
(1)下列龋齿形成的过程中,哪一环节会导致患者感觉到剧烈牙疼?____
D
11.(2019·益阳)刘伍同学中餐摄入了160克食物和240毫升水。进食后一小时内,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量分别是:唾液300毫升、胃液400毫升、肠液300毫升、胆汁100毫升、胰液300毫升。则该同学在这一小时中,小肠腔内出现的消化液总量是 ( )
A.100毫升 B.300毫升
C.600毫升 D.700毫升
D
酶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1.酶的概念
酶是生物_______所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________,是一种生物_________。
2.酶的特点:________、_______、不稳定性。_____和________都会影响酶的活性。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高效性
蛋白质
催化剂
活细胞
专一性
温度
pH
3.人体中有很多种酶,不同的酶催化体内不同的化学反应。
4.人体细胞若缺乏某种酶或酶不足时,就会发生代谢紊乱,并可能出现疾病。如白化病等。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12.(2018·常德)如图表示在适宜条件下,用蛋白酶处理甲、乙两物质时,两物质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甲、乙都是蛋白质
B.乙也可能是一种酶
C.蛋白酶对甲物质不起作用
D.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
A
实验——探究:测定食物中的能量
【表达与交流】
1. 将刚开始燃烧的花生仁,立马放于试管下方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 测得的能量值往往会比实际值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这个实验只做一次,结果可靠吗?应当怎样做?________,应进行_____实验。
4. 读数要准确,且测量多次并取_____值,尽量减少偶然性误差。
减少热量的散失
食物燃烧过程中释放出的热量会有一部分散失
不可靠
重复
平均
12.某实验小组进行了“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实验,准备测定的食物是花生和核桃。他们将课本中的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即在试管外套上了一个外罩,设计如图所示,请你帮助他们回答下面问题:
食物 食物质量 水量 燃烧前的水温 燃烧后的水温 1克食物含有的能量
花生仁 0.5克 50 mL 20 ℃ 53 ℃ 13 860焦耳
核桃仁 0.5克 50 mL 20 ℃ 65 ℃ 18 900焦耳
(1)该实验装置与教材实验装置相比其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2)实际测量结果总是_____(填“大于”或“小于”)理论上该食物所含的能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小组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只测量一次结果并不可靠,为了减少误差,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怎样做到尽量减少花生仁燃烧过程中能量的损失?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防止热量散失
小于
食物燃烧过程中,有热量散失
同等质量的花生仁、核桃
仁两种食物中,含能量较多的是核桃仁
设置重复实验,取平均值
花生仁点燃后迅速放入试管底;让火焰的外焰接触试管底;让花生仁充分燃烧完;火焰尽量靠近试管底中央等
实验——探究:唾液的消化作用
【现象与结论】
A B C
现象 ________ ______ ______
结论 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催化作用,且需要适宜的环境 试管 A B C
溶液 加入2毫升1%淀粉溶液 2 mL唾液 2 mL蒸馏水 1 mL 5%盐酸溶液+1 mL唾液
实验 操作 37 ℃水浴5~10分钟,滴加体积分数为0.4%的碘酒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不变蓝
变蓝
变蓝
【讨论】
1. 试管B中加入蒸馏水而不加唾液的原因是与其他试管形成对照,作为______组。
2. 收集唾液的方法是先用_____漱口,再用舌尖顶住上颌或下颌齿根,微微低头让试管口紧靠下唇,使唾液流入。
3. 试管C中加入1毫升5%盐酸溶液的原因是溶液的酸碱性有可能影响唾液对淀粉的催化作用,C试管中加1毫升5%的盐酸溶液是为了创造_____环境,探究影响唾液淀粉酶作用的外界因素。
4. 实验中将温度控制在37 ℃的原因是37 ℃接近人体体温,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___,唾液中的淀粉酶在高于或低于37 ℃条件下催化作用都会逐渐降低。
对照
清水
酸性
高
1.(2018·怀化)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
C
随堂练习
2.(2019·赤峰)以下消化液中对糖类、蛋白质和脂肪都有消化作用的是 ( )
①唾液 ②肠液 ③胃液 ④胰液 ⑤胆汁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⑤
C
3.(2019·通辽)下列关于食物的营养成分和消化吸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糖类为生命活动提供所需的能量,是主要的供能物质
B.胃液和肠液都参与淀粉的消化
C.小肠能吸收蛋白质、麦芽糖等物质,是吸收的主要场所
D.饭后立即进行剧烈运动,不会影响人体对食物的消化
A
4.(2019·益阳)刘伍同学中餐摄入了160克食物和240毫升水。进食后一小时内,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量分别是:唾液300毫升、胃液400毫升、肠液300毫升、胆汁100毫升、胰液300毫升。则该同学在这一小时中,小肠腔内出现的消化液总量是 ( )
A.100毫升 B.300毫升 C.600毫升 D.700毫升
D
5.(2019·内江)如图中的曲线表示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程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曲线Ⅰ代表淀粉的消化程度
B.a、c分别代表的器官是口腔和胃
C.蛋白质化学性消化的起始部位是b
D.脂肪在器官d中最终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
C
6.(2018·常德)如图表示在适宜条件下,用蛋白酶处理甲、乙两物质时,两物质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甲、乙都是蛋白质
B.乙也可能是一种酶
C.蛋白酶对甲物质不起作用
D.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
A
7.(2019·黑龙江)分析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的实验记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变量是唾液 B.37℃模拟人体口腔温度
C.甲试管现象不变蓝 D.乙试管现象不变蓝
D
试管标号 加入物质 搅拌 温度 时间 碘液 现象
甲 馒头碎屑、唾液 充分搅拌 37℃ 10分钟 2滴 ?
乙 馒头碎屑、清水 充分搅拌 37℃ 10分钟 2滴 ?
8.(2018·昆明)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对实验目的、过程的补充和结果的预测不合理的是 ( )
A.该实验探究的是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B.将两支试管一起放入37℃的温水中保温5~10分钟
C.滴加碘液后,1号试管的现象一定是不变蓝
D.滴加碘液后,2号试管的现象一定是变蓝
C
9.如图为人体消化、吸收的过程示意图。①~⑤分别表示不同的消化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营养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④和⑤发挥作用的主要场所都是小肠
B.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C.③内含有脂肪酶,可以分解脂肪
D.X是大肠,是吸收a、b、c的主要场所
A
10.(2019·金华)最近,人造肉开始走进大众视野。人造肉分为两种,一种是大豆蛋白肉,富含大量的蛋白质和少量的脂肪。另一种是清洁肉,将动物干细胞置于营养液中培养,形成类似肌肉的组织,其外观、口感与传统肉相似。请回答:
(1)大豆蛋白肉中的蛋白质在小肠中消化后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____。
(2)将干细胞培养成肌肉组织主要是控制了干细胞的________过程。
氨基酸
分化
11.(2018·黑龙江)某实验小组做了“唾液对馒头碎屑是否有消化作用”的探究实验,该小组实验情况如下表,请你依据下表分析实验。
加入物质 处理方法 验证方法
1号试管 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 充分搅拌后放入37℃水中10分钟 加两滴碘液
2号试管 馒头碎屑+2毫升清水 充分搅拌后放入37℃水中10分钟 加两滴碘液
(1)进行此实验时两只试管都要放入37℃水中,这样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号试管与2号试管是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的变量是 。
模拟人体口腔温度,在此温度下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强
唾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