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三节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第三章 大气运动
2019版
选择性
人教版
气候影响因素
02
目录
CONTENTS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03
气候
01
气候与自然景观
04
大气环流
影响
大气环流把热量和水汽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使高中低纬度间,海陆间的热量和水分得到交换从而影响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
大气环流
气候
气候
气候的主要要素:气温和降水
气温曲线图
降水柱状图
地中海气候
影响因素 气温 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人类活动
气压带和风带
降水
气候
太阳辐射是地面和大气的热源。
地面收支差额是影响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影响因素
纬度不同,所受热量不同。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气候越寒冷。
分布规律
太阳辐射
气候
气温(日年)较差:陆地>海洋
降水:沿海>内陆
影响因素
水与砂石比热容不同,进而推测海洋和大陆热量和水分收支不同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因素
气候
全球大洋洋流可以促进高中低纬度之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对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影响因素
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暖流
洋流
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寒流
气候
迎风坡:降水多
背风坡:降水少
影响因素
地形因素
坡向影响
不同的坡向,光照、降水等条件存在差异,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
气候
大气环流既是地-气系统进行热量、水分、等物理量交换以及能量交换的重要机制,也是这些物理量的输送、平衡和转换的重要结果。
影响因素
锋、气旋与反气旋
天气系统
大气环流
气压带、风带、三圈环流
大气环流
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
低压
赤道地区接受太阳辐射能量多,近地面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
空气密度减少,气压降低——赤道地区形成——赤道低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控制地区
赤道低气压带
盛行上升气流,水汽容易凝结,降水丰富,气候湿润。
高温多雨
温和多雨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东风与较暖的盛行西风在600附近相遇,暖而轻的盛行西风气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极地东风气流之上,在极地高压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之间形成了相对低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
控制地区
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降水稀少。
高压
气流在这里不断堆积下沉,使地面气压升高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暖高压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及其附近是纬度最高的地区,接受的太阳辐射能量最少,终年寒冷,空气堆积下沉——极地高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冷高压
气候炎热干燥
气候寒冷干燥
高温少雨
酷寒少雨
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
赤道地区接受太阳辐射能量多,近地面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
盛行上升气流,水汽容易凝结,降水丰富,气候湿润。
赤道低气压带
亚马孙平原
赤道低气压带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地区
高温多雨
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
1.低纬→高纬——高温→低温
水汽容易凝结,降水较多
2.高纬→低纬——低温→高温
水汽不易凝结,降水较少
气流—气温
温带海洋性气候
气候特点:终年湿润,气温年变化较小,冬不冷夏不热
成 因:纬度40-60大陆西岸,全年盛行西风,受海
洋暖湿气团影响。
欧洲西部是世界上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最广的地区
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
1.低纬→高纬——高温→低温
水汽容易凝结,降水较多
2.高纬→低纬——低温→高温
水汽不易凝结,降水较少
气流—气温
温带海洋性气候
气候特点:终年湿润,气温年变化较小,冬不冷夏不热
成 因:纬度400-600大陆西岸,全年盛行西风,受海
洋暖湿气团影响。
欧洲西部是世界上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最广的地区
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探索)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极地气候
分布 赤道之100 100-23.50大陆西岸和内部 23.50-300大陆西岸和内部 100-250N大陆东岸 250-350大陆东岸 300-400大陆西岸 400-600大陆西岸 350-550N大陆东岸 300-600大陆内部 600-900
特点 全年高温多雨 全年炎热 有明显的干湿季 全年炎热干燥 全年炎热 有旱雨的干湿季 夏高温多雨 冬低温少雨 夏炎热干燥 冬温和少雨 全年温和湿润 夏高温多雨 冬寒冷干燥 冬冷夏热 降水少 终年寒冷 降水少
气候分布
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小结)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极地气候
成因 终年赤道低压 夏赤低 冬东北信风 夏东北 冬副高 海陆差异 风气压季节性移动 海陆差异 夏副高 冬西风 终年西风 海陆差异 深居内陆 远离海洋 纬度高
大洋东侧 大陆西部 大陆内部 大陆东部 大洋西侧 大气环流
暖流 寒流 极地气候 寒流 暖流 极地高压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极地东风
温带海洋气候 副极地低压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西风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湿润气候 副热带高压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东北信风
赤道低压
热带雨林气候 90
10
10
25
20
30
40
35
60
55
66.5
66.5
气候与自然景观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极地气候
植被 热带雨林
土壤 砖红壤
农业 迁移农业
气候与自然景观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极地气候
植被 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
土壤 砖红壤 燥红壤
农业 迁移农业 热带种植圆
气候与自然景观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极地气候
植被 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 热带荒漠
土壤 砖红壤 燥红壤 荒漠土
农业 迁移农业 热带种植圆 灌溉、绿洲
气候与自然景观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极地气候
植被 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 热带荒漠 热带雨林
土壤 砖红壤 燥红壤 荒漠土 砖红壤红壤
农业 迁移农业 热带种植圆 灌溉、绿洲 水稻种植业
气候与自然景观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极地气候
植被 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 热带荒漠 热带雨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土壤 砖红壤 燥红壤 荒漠土 砖红壤红壤 红壤
农业 迁移农业 热带种植圆 灌溉、绿洲 水稻种植业 水稻种植业
气候与自然景观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极地气候
植被 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 热带荒漠 热带雨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土壤 砖红壤 燥红壤 荒漠土 砖红壤红壤 红壤 褐色土
农业 迁移农业 热带种植圆 灌溉、绿洲 水稻种植业 水稻种植业 水果园艺业
气候与自然景观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极地气候
植被 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 热带荒漠 热带雨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土壤 砖红壤 燥红壤 荒漠土 砖红壤红壤 红壤 褐色土 棕壤
农业 迁移农业 热带种植圆 灌溉、绿洲 水稻种植业 水稻种植业 水果园艺业 乳畜业
气候与自然景观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极地气候
植被 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 热带荒漠 热带雨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土壤 砖红壤 燥红壤 荒漠土 砖红壤红壤 红壤 褐色土 棕壤 棕壤
农业 迁移农业 热带种植圆 灌溉、绿洲 水稻种植业 水稻种植业 水果园艺业 乳畜业 商品谷物
气候与自然景观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极地气候
植被 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 热带荒漠 热带雨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草原 荒漠
土壤 砖红壤 燥红壤 荒漠土 砖红壤红壤 红壤 褐色土 棕壤 棕壤 黑钙土 荒漠土
农业 迁移农业 热带种植圆 灌溉、绿洲 水稻种植业 水稻种植业 水果园艺业 乳畜业 商品谷物 谷物 灌溉 放牧 游牧
气候与自然景观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极地气候
植被 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 热带荒漠 热带雨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草原 荒漠 亚寒带针叶林 苔原
土壤 砖红壤 燥红壤 荒漠土 砖红壤红壤 红壤 褐色土 棕壤 棕壤 黑钙土 荒漠土 冰沼土
灰化土
农业 迁移农业 热带种植圆 灌溉、绿洲 水稻种植业 水稻种植业 水果园艺业 乳畜业 商品谷物 谷物 灌溉 放牧 游牧 林业
气候与自然景观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极地气候
植被 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 热带荒漠 热带雨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草原 荒漠 亚寒带针叶林 苔原
土壤 砖红壤 燥红壤 荒漠土 砖红壤红壤 红壤 褐色土 棕壤 棕壤 黑钙土 荒漠土 冰沼土
灰化土
农业 迁移农业 热带种植圆 灌溉、绿洲 水稻种植业 水稻种植业 水果园艺业 乳畜业 商品谷物 谷物 灌溉 放牧 游牧 林业
高原山地气候
气候特点:气候呈垂直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