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2气候--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2气候--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2-29 08:34: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
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本课题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国的自然环境》中的第二节《气候》,该目是在学习了中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理解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是对中国气候的进一步深化了解。这一课题是七年级自然地理要素(气候)与具体区域(中国)的结合,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区域认知力、综合思维)。对于同学们后续学习河流、气象灾害、水资源时空分布、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以及八下的分区地理有很大的帮助(有助于建立起知识的联系:气候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气候对水资源时空分布的影响,气候与四大地理区域划分之间的关系)。
七年级上册,同学们学习过天气与气候的一些知识,对气温的变化与分布,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以及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了初步的认识,具有了初步的读图分析和判断、归纳能力。七年级下册,同学们学习了第六章第二节《亚洲的自然环境》,对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典型季风气候有了一定了解,知道了季风气候的优点和缺点。中国属于东亚国家,因而在八年级上册学习这一课题,学生应该感到不陌生,有一些知识基础。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借助分布图、示意图、气候统计图、景观图分析气候特征及成因。
2.分析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教学目标分析:
1.知道我国的气候类型,结合地图说出我国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2.运用分布图、气候统计图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3.通过判读分布图、气候统计图、景观图说明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4.引用古典诗词中的气候知识,渗透“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课标理念,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教学方法分析:
凸显地理图像在教学中的作用,突出地理学科的特点,运用各种地理图像(区域图、分布图、示意图、统计图、景观图),用地理语言阐释地理现象和规律,突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 课 课件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设问 观看、聆听、回忆亚洲气候特征 温故知新
设疑激趣 课件展示中国在亚洲的地理位置图像,设问 观看、聆听、猜一猜中国气候可能具有的特征 由亚洲到中国,把中国放在亚洲思考,把握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知 识 生 成 1 【填图归纳】展示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和行走中国的“三纵一横”路线图,要求学生填图并根据行走路线判断气候类型种类 在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上填写气候类型的名称,概括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 动眼读图,动手填图,了解气候类型的分布范围。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通过读图、填图得到相关信息,建立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概念。 2.通过区域比较的方法,反衬我国气候的显著特征。 3.引用诗词和文字描述,增强学生的实际体验感,落实“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课标要求。 4.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学地理需要有向远方的视野,有时空的思维,地理与其他学科有关联,具有综合性特征。
2 【读图回答】展示中国气候类型图,就季风气候设置问题 学生读图,思考作答
3 【读图回答】展示中国夏季降水与气温分布图,设置相关问题 学生读图获取有用信息,思考作答
4 【读图分析】展示一组等温线分布图、温度带划分图、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干湿区划分图、气候统计图、自然景观图 学生读图,分析影响我国气温、降水的主要因素
5 【图文比较】展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示意图和冬、夏季风示意图,结合诗句描述,比较冬夏季风的差异 学生读图,结合诗句描述和生活体验,填表比较冬夏季风的差异
6 【读图拓展】 情境1:“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展示我国东南地区与同纬度的阿拉伯半岛的自然景观及两地代表城市的气候统计图 学生读图,比较景观和气候要素的差异,感知我国东南地区的气候特征,思考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情境2:中国与同纬度大陆西岸气温的比较(表格) 学生读表,获取气温数值,计算气温差,得出结论
7 【读图知理】展示山地垂直景观图、中国地形图、地势阶梯示意图、同纬度两城市气候统计图,引导学生感知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学生读图,比较气候差异,得出结论
8 【诗意地理】呈现十句诗词,让学生感知诗词中的气候原理 学生品读诗词,感知诗意的地理
课堂小结 归纳小结 课件展示练习题 建构知识结构图,独立答题 及时训练,巩固知识,落实目标
教学反思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