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件(25ppt+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件(25ppt+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2-29 07:29:31

文档简介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师版)
【导读】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相对安定,得到大规模的开发。这一时期农业、手工业有长足的发展,为日后中国古代经济中心的难以奠定了基础。是什么原因促成这种变化?革囊按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哪些表现?
【课题与课时】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国历史》 七年级 上册 第四单元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1课时
【课标要求】
知道两晋南北朝的更替,初步了解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内容要点: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政治、江南地区的开发
认知提示:初步了解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学习目标】
1、通过识读魏晋南北朝地图,阅读历史故事,了解东晋、南朝政权更替历史,明白制度对国家稳定的重要。
2、通过研读文字材料、阅读历史故事,知道东晋、南朝统治对南方经济发展的影响,知道和平、稳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
3、通过研读文字材料,掌握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及表现,认识人民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评价任务】
评价任务一:完成任务一(检测目标1)
评价任务二:完成任务二(检测目标1,2)
评价任务三:完成任务三(检测目标1,2)
评价任务四:完成任务四(检测目标4)
【资源与建议】
1、观察魏晋南北朝地图中朝代的变化,结合课本第一篇章的内容,完成学习目标1;
2、分析材料、历史故事,阅读课本第二篇章的内容,完成学习目标2;
3、分析材料,从中找到关键词,在课本第三篇章中找到相关知识,完成学习目标3。
4、通过【检测与作业】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学习过程】
第一篇章 东晋的兴亡
任务一、自主学习课本89页第一段,完成表格。
朝代 时间 人物 都城 政治特点
任务二、分析材料,从课本中找到答案。
材料一:祖逖是东晋率先北伐的将领,他曾经率军收复黄河以南地区,但由于东晋内部出现纠纷,朝廷又担心他北伐成功后威望太高,结果没有给予支持,以致功败垂成,忧愤而死,曾收复的土地又被胡人重新占领。
闻鸡起舞 中流击楫
材料二:秦王苻坚统一北方后,强征各族人民当兵,拼凑了步兵60余万、骑兵27万,号称百万大军,大举南下,想要消灭东晋,统一中国。东晋团结一致,从容应对,以8万精兵应战,在淝水与前秦军前锋隔岸对峙。战中东晋使用计谋让前秦军阵脚大乱晋军趁机打败前秦军。
(1)东晋的军事成就?
(2)东晋时期江南的发展状况?
(3)东晋的灭亡
第二篇章 南朝的政治
任务三、识读地图,结合课本回答问题。
(1)南朝中时间最长和最短的政权分别是哪个?
(2)南朝中领土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哪个政权?
(3)南朝的繁荣景象
(4)南朝的衰落
第三篇章 江南地区的开发
任务四、分析材料,在课本中找到答案。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nòu)……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 货殖列传》
材料二: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家。
——《汉书》
(1)秦汉时期江南地区的发展状况?
材料三:
南方农民:这些年你们北方人一批批到我们这里来,人多势众了!
北方农民:避难啊。北方兵荒马乱,俺们那十里八乡烧得、抢得只剩下荒山秃岭了。行行好,让俺们在这儿安生住下,俺们有的是力气,需要帮忙,言语一声,俺四个儿子带上俺们的家么给你帮衬,个个都是好身手呢。
南方农民:客气啦!谁欺负你们,我就去找他们算账。多亏了你们北方人这么能干,咱们这地方变化多大呀!你这犁啊、锄啊的真是好用!我们现在也学会制作和使用啦!这里不比你们北方种麦子,我们都吃米饭!不过最近这里也开始种麦子、豆子了!
北方农民:哈哈,这里多好啊!阳光足,雨水多,天暖和,地又肥,劳役和兵役还少,你瞧这户数越来越多了。
南方农民:人旺地也旺,你看,我们也学会施肥了,这牛粪遍地是,稻田里这绿肥也会用了。你看我手里的镰刀,灌钢法做的,真是太好用了!
北方农民:俺喜欢这水碓(duì,舂米工具)、水磨,这个省力啊!
南方农民:变化真是快!远处那片荒山都种庄稼了,还修上水利了,这灌溉不用担心喽!
北方农民:俺北方人勤快能干,俺瞅你们南方人也心灵手巧咧!
南方农民:(哈哈大笑)你说得真好!今天趁此机会,话说你家老四看得上我家小丫头吗
(2)分析对话,结合课本,找到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发展迅速的原因。
材料四:
农业:
水利工程:
秦淮河坝复原图
手工业:
(3)浏览图片,根据提示完成表格。
行业 表 现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检测与作业】
1.司马睿于317年重建晋王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题干中的317年处于( )
A.公元3世纪初 B.公元3世纪末 C.公元4世纪初 D.公元4世纪末
2.魏晋南北朝时期,多个政权并立,政局纷乱复杂。与下图中①处对应的政权是( )
A.东晋 B.宋
C.吴 D.前秦
3.南朝是东晋之后建立于南方的四个朝代的总称。下列关于南朝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这四个朝代都定都在建康 B.宋武帝、宋文帝在位时,社会比较安定
C.镇守地方的贵族和将领势力很大 D.梁武帝萧衍在位时,政治清明
4.东晋初年,从洛阳迁到吴地的丞相王导在盛夏之日为了消暑,将腹部压到冰凉的棋盘上,并说:“何乃淘(淘是吴地方言,意为凉快)。”北人说吴语,这体现出( )
A.中华文化具有多样性 B.人口南迁带动文化交流
C.北人不适应南方气候 D.东晋时期实现国家统一
5.南朝时期,扬州“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材料反映了江南地区开发的具体表现是( )
A.水稻耕作技术提高 B.丝织业发达
C.制瓷业显著发展 D.城市繁荣
6.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的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南迁和民族交融的影响 B.面食的营养价值高
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D.南方人口增多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节选)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材料二:据统计,东晋南朝时期南渡人口不下百万。当时北方人口700余万,大体上每七、八人中就有一人南迁。南方人口约540万,南朝境内的人口中有近六分之一为北方南下流民……
——詹子庆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东晋南朝各代封建政权,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大都推行劝课农桑、奖励耕织、兴修水利以及安抚流民、减免赋税等政策措施……此外,南方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条件以及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也有利于经济的开发。
(1)根据材料一,比较东汉以后我国南方和北方的社会状况有何不同。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现象?这一现象为材料一中江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
(3)请你列举南朝中一个典型政权来佐证材料三中因“减免赋税”而民殷国富这一观点,根据材料三指出南朝时江南地区开发的自然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需要哪些条件?
【课后反思】
1.请尝试绘制本节课重要知识的思维导图。
2.学完本课,你有哪些认识 你还有什么困惑 (共25张PPT)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学习目标】
1、通过识读魏晋南北朝地图,阅读历史故事,了解东晋、南朝政权更替历史,明白制度对国家稳定的重要。
2、通过研读文字材料、阅读历史故事,知道东晋、南朝统治对南方经济发展的影响,知道和平、稳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
3、通过观看视频、研读文字材料,掌握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及表现,认识人民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第一篇章 东晋的兴亡
朝代 时间 人物 都城 政治特点

任务一、自主学习课本89页第一段,完成表格。
东晋
317年
司马睿
建康
政治上依靠王导,军事上依靠王导的堂兄王敦。“王与马,共天下”。
任务二、分析材料,从课本中找到答案。
材料一:祖逖是东晋率先北伐的将领,他曾经率军收复黄河以南地区,但由于东晋内部出现纠纷,朝廷又担心他北伐成功后威望太高,结果没有给予支持,以致功败垂成,忧愤而死,曾收复的土地又被胡人重新占领。
闻鸡起舞
中流击楫
材料二:秦王苻坚统一北方后,强征各族人民当兵,拼凑了步兵60余万、骑兵27万,号称百万大军,大举南下,想要消灭东晋,统一中国。东晋团结一致,从容应对,以8万精兵应战,在淝水与前秦军前锋隔岸对峙。战中东晋使用计谋让前秦军阵脚大乱晋军趁机打败前秦军。
(1)东晋的军事?
(2)东晋时期江南的发展状况?
(3)东晋的灭亡
东晋初期,多次北伐,曾收复西晋时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
由于东晋朝廷对北伐将领心存疑虑,多方牵制,使北伐缺少后援,最终未能恢复中原。
东晋在淝水之战中战胜前秦,成功抵御了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统治局面相对稳定。
社会经济有所发展,江南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
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420年,东晋灭亡。
第二篇章 南朝的政治
任务三、识读地图,结合课本回答问题
(1)南朝中时间最长和最短的政权分别是哪个?
(2)南朝中领土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哪个政权?
(3)南朝的繁荣
(4)南朝的衰落
宋 59年
齐 23年
刘宋最大,北疆达到黄河;南陈最小。
宋武帝、宋文帝在位的30余年里,轻徭薄赋,江南民殷国富,社会比较安定。
江东最富庶的地区遭到烧杀抢掠,导致千里绝烟,人迹罕见。从此,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
第三篇章 江南地区的开发
任务四、分析材料,在课本中找到答案。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nòu)……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 货殖列传》
材料二: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家。
——《汉书》
(1)秦汉时期江南地区的发展状况?
秦汉时期,黄河流域经济发达,是全国经济重心;而江南地区地广人稀,农业生产落后。
南方农民:这些年你们北方人一批批到我们这里来,人多势众了!
北方农民:避难啊。 北方兵荒马乱,俺们那十里八乡烧得、抢得只剩下荒山秃岭了。行行好,让俺们在这儿安生住下,俺们有的是力气,需要帮忙,言语一声,俺四个儿子带上俺们的家么给你帮衬,个个都是好身手呢。
南方农民:客气啦!谁欺负你们,我就去找他们算账。多亏了你们北方人这么能干,咱们这地方变化多大呀!你这犁啊、锄啊的真是好用!我们现在也学会制作和使用啦!这里不比你们北方种麦子,我们都吃米饭!不过最近这里也开始种麦子、豆子了!
北方农民:哈哈,这里多好啊!阳光足,雨水多,天暖和,地又肥,劳役和兵役还少,你瞧这户数越来越多了。
南方农民:人旺地也旺,你看,我们也学会施肥了,这牛粪遍地是,稻田里这绿肥也会用了。你看我手里的镰刀,灌钢法做的,真是太好用了!
北方农民:俺喜欢这水碓(duì,舂米工具)、水磨,这个省力啊!
南方农民:变化真是快!远处那片荒山都种庄稼了,还修上水利了,这灌溉不用担心喽!
北方农民:俺北方人勤快能干,俺瞅你们南方人也心灵手巧咧!
南方农民:(哈哈大笑)你说得真好!
原因4: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原因1:北民南迁
输入大量劳动力
原因3:先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原因6:南北民众的共同努力
原因2: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社会相对安定
原因5:赋役轻稀
材料三:
(2)分析对话,结合课本,找到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发展迅速的原因。
材料四:
农业:
水利工程:
秦淮河坝复原图
手工业:
行业 表现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1、耕地面积增加
2、兴修水利
3、农业生产技术改进
4、实行多种种植
在制盐、织布、制瓷、冶铸等方面有显著发展
商业繁荣,建康是当时最活跃的大城市
(3)浏览图片,根据提示完成表格。
C
【检测与作业】
A
D
B
B
A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学生版)
【课标要求】
知道两晋南北朝的更替,初步了解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内容要点: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政治、江南地区的开发。
认知提示:初步了解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学习目标】
1、通过识读魏晋南北朝地图,阅读历史故事,了解东晋、南朝政权更替历史,明白制度对国家稳定的重要。
2、通过研读文字材料、阅读历史故事,知道东晋、南朝统治对南方经济发展的影响,知道和平、稳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
3、通过研读文字材料,掌握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及表现,认识人民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评价任务】
评价任务一:完成任务一(检测目标1)
评价任务二:完成任务二(检测目标1,2)
评价任务三:完成任务三(检测目标1,2)
评价任务四:完成任务四(检测目标4)
【资源与建议】
1、观察魏晋南北朝地图中朝代的变化,结合课本第一篇章的内容,完成学习目标1;
2、分析材料、历史故事,阅读课本第二篇章的内容,完成学习目标2;
3、分析材料,从中找到关键词,在课本第三篇章中找到相关知识,完成学习目标3。
4、通过【检测与作业】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学习过程】
第一篇章 东晋的兴亡
任务一、自主学习课本89页第一段,完成表格。
朝代 时间 人物 都城 政治特点
任务二、分析材料,从课本中找到答案。
材料一:祖逖是东晋率先北伐的将领,他曾经率军收复黄河以南地区,但由于东晋内部出现纠纷,朝廷又担心他北伐成功后威望太高,结果没有给予支持,以致功败垂成,忧愤而死,曾收复的土地又被胡人重新占领。
闻鸡起舞 中流击楫
材料二:秦王苻坚统一北方后,强征各族人民当兵,拼凑了步兵60余万、骑兵27万,号称百万大军,大举南下,想要消灭东晋,统一中国。东晋团结一致,从容应对,以8万精兵应战,在淝水与前秦军前锋隔岸对峙。战中东晋使用计谋让前秦军阵脚大乱晋军趁机打败前秦军。
(1)东晋的军事成就?
(2)东晋时期江南的发展状况?
(3)东晋的灭亡
第二篇章 南朝的政治
任务三、识读地图,结合课本回答问题。
(1)南朝中时间最长和最短的政权分别是哪个?
(2)南朝中领土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哪个政权?
(3)南朝的繁荣景象
(4)南朝的衰落
第三篇章 江南地区的开发
任务四、分析材料,在课本中找到答案。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nòu)……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 货殖列传》
材料二: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家。
——《汉书》
(1)秦汉时期江南地区的发展状况?
材料三:
南方农民:这些年你们北方人一批批到我们这里来,人多势众了!
北方农民:避难啊。北方兵荒马乱,俺们那十里八乡烧得、抢得只剩下荒山秃岭了。行行好,让俺们在这儿安生住下,俺们有的是力气,需要帮忙,言语一声,俺四个儿子带上俺们的家么给你帮衬,个个都是好身手呢。
南方农民:客气啦!谁欺负你们,我就去找他们算账。多亏了你们北方人这么能干,咱们这地方变化多大呀!你这犁啊、锄啊的真是好用!我们现在也学会制作和使用啦!这里不比你们北方种麦子,我们都吃米饭!不过最近这里也开始种麦子、豆子了!
北方农民:哈哈,这里多好啊!阳光足,雨水多,天暖和,地又肥,劳役和兵役还少,你瞧这户数越来越多了。
南方农民:人旺地也旺,你看,我们也学会施肥了,这牛粪遍地是,稻田里这绿肥也会用了。你看我手里的镰刀,灌钢法做的,真是太好用了!
北方农民:俺喜欢这水碓(duì,舂米工具)、水磨,这个省力啊!
南方农民:变化真是快!远处那片荒山都种庄稼了,还修上水利了,这灌溉不用担心喽!
北方农民:俺北方人勤快能干,俺瞅你们南方人也心灵手巧咧!
南方农民:(哈哈大笑)你说得真好!今天趁此机会,话说你家老四看得上我家小丫头吗
(2)分析对话,结合课本,找到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发展迅速的原因。
材料四:
农业:
水利工程:
秦淮河坝复原图
手工业:
(3)浏览图片,根据提示完成表格。
行业 表 现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检测与作业】
1.司马睿于317年重建晋王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题干中的317年处于( )
A.公元3世纪初 B.公元3世纪末 C.公元4世纪初 D.公元4世纪末
2.魏晋南北朝时期,多个政权并立,政局纷乱复杂。与下图中①处对应的政权是( )
A.东晋 B.宋
C.吴 D.前秦
3.南朝是东晋之后建立于南方的四个朝代的总称。下列关于南朝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这四个朝代都定都在建康 B.宋武帝、宋文帝在位时,社会比较安定
C.镇守地方的贵族和将领势力很大 D.梁武帝萧衍在位时,政治清明
4.东晋初年,从洛阳迁到吴地的丞相王导在盛夏之日为了消暑,将腹部压到冰凉的棋盘上,并说:“何乃淘(淘是吴地方言,意为凉快)。”北人说吴语,这体现出( )
A.中华文化具有多样性 B.人口南迁带动文化交流
C.北人不适应南方气候 D.东晋时期实现国家统一
5.南朝时期,扬州“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材料反映了江南地区开发的具体表现是( )
A.水稻耕作技术提高 B.丝织业发达
C.制瓷业显著发展 D.城市繁荣
6.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的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南迁和民族交融的影响 B.面食的营养价值高
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D.南方人口增多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节选)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材料二:据统计,东晋南朝时期南渡人口不下百万。当时北方人口700余万,大体上每七、八人中就有一人南迁。南方人口约540万,南朝境内的人口中有近六分之一为北方南下流民……
——詹子庆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东晋南朝各代封建政权,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大都推行劝课农桑、奖励耕织、兴修水利以及安抚流民、减免赋税等政策措施……此外,南方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条件以及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也有利于经济的开发。
(1)根据材料一,比较东汉以后我国南方和北方的社会状况有何不同。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现象?这一现象为材料一中江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
(3)请你列举南朝中一个典型政权来佐证材料三中因“减免赋税”而民殷国富这一观点,根据材料三指出南朝时江南地区开发的自然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需要哪些条件?
【课后反思】
1.请尝试绘制本节课重要知识的思维导图。
2.学完本课,你有哪些认识 你还有什么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