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精品学案
一、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依据
1.理论依据: 定律。
2.列比例式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间的 是一个定值。
二、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
1.设:据题意,设出 。
2.写:正确地写出反应的 。
3.标:根据化学方程式,写出相关物质的 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及已知量和未知量,标在 的下面。
4.列:列出 ,求解。
5.答:简明地写出答案。
探究一: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
问题1-1: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的各物质的相对质量比与实际质量比有什么关系
问题1-2: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质量改变物质间的质量比是否也会改变 请举例说明。
【即学即用1-1】 在反应3Fe+2O2Fe3O4中,Fe、O2、Fe3O4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为 ( )
A.3∶2∶1 B.56∶16∶232
C.16∶56∶232 D.168∶64∶232
探究二: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1.计算步骤
2.有关步骤的注意事项
步骤 注意事项 特别说明
设未知数 未知数后不能带单位 可以认为未知数本身已包含单位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必须准确无误 这是进行计算的关键
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 求相对分子质量总和不要漏掉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 各物质的质量比不用化简约分
把已知和未知量写在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下面 一定要代入纯净物的质量进行计算,不纯物质的质量必须转换成纯净物的质量,体积也要换算成质量,且单位要一致 常用到公式:纯净物的质量=不纯物的总质量×物质的纯度;质量=体积×密度
【即学即用2-1】 某工厂需要200 kg氢气制备高纯度硅。若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这些氢气,需消耗水的质量是多少 (2H2O2H2↑+O2↑)
1.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是( )
A.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参加反应的物质是什么 ,反应后生成的物质又是什么
B.化学方程式表示了一种化学反应的过程
C.在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的质量比等于各生成物的质量比
D.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
2.质量相同的下列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
A.H2 B.Fe C.S D.C
3.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a g,加热完全反应后得到b g氧气和c g氯化钾,则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 )
A.(a+b-c) g B.(a-b-c) g
C.(a+b+c) g D.(a+c) g
4.氮化铝(AlN)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陶瓷工业等领域。在一定条件下,氮化铝可通过如下反应制得:Al2O3+N2+3C2AlN+3CO,现欲制备16.4 t氮化铝,需要参加反应的氮气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与解析
课前预习
一、1.质量守恒 2.质量比
二、1.未知量 2.化学方程式 3.相对分子质量 化学式 4.比例式
课堂探究
探究一:
问题1-1:由于物质的质量比是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来的,体现了化学反应由微观到宏观的过程,因此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的各物质的相对质量比等于实际质量比。
问题1-2: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质量比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对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这种物质间的质量比是确定不变的,例如根据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2H2O 2H2↑+O2↑ 可求水与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8)∶(2×2)∶32=36∶4∶32,无论有多少水分解,质量比都是固定不变的,可利用比例关系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计算。
【即学即用1-1】 D
探究二:
1.未知量 化学方程式 化学计量数 相对分子质量
【即学即用2-1】 解:设消耗水的质量为x,
2H2O 2H2↑+O2↑
2×18 2×2
x 200 kg
= x==1 800 kg
答:制取200 kg氢气,需消耗1 800 kg水。
课堂训练
1.D 2.A 3.B
4.解:设需要参加反应的氮气的质量为x。
Al2O3+N2+3C 2AlN+3CO
28 82
x 16.4 t
=
解得x=5.6 t
答:制备16.4 t氮化铝,需要参加反应的氮气的质量为5.6 t。